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552章 有福利了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552章 有福利了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大观三年三月初。

江南东路第一套纸币样张完成,拿在手里感觉一下,抖了抖,和后世的纸币还是有些区别的,当然对于这个时代,伪造难度则高于后世的纸币。因为这个时代的尖端技术在大宋官府,后世则在民间。

这方面高方平也不懂,就是对他们提及了纸币的那种脆声,明显有别于其他纸张的质量,然后水印的添加等等这些要求,都是他们技术人员去开的脑洞。

现在他们做到了,且做的很好。高方平相信除了他们自己,换人是很难伪造的。

至于他们也不难防范,高方平组织他们去学习“司法”,翻开江州的刑案历史,看了无数被高方平判决死刑的案例后,听韩世忠描述,当时现场一半人脸色惨白。于是韩世忠的密探们晚间偷看他们作为的时候,发现他们大多数都躲在家里焚烧那些被他们私藏的纸币。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高方平一犯浑就想杀人了。但是鉴于纸币还没有开始运行也就不算钱,大宋的官吏也很难用贪污去定罪。

不过好在,第一套纸币的上面,印有太祖皇帝和当今皇帝赵佶的头像,所以这群焚烧纸币的人被高方平抓了起来,常维来说情都没用,但凡没有官位的人被高方平捉出去就斩立决了,理由是对大宋不满,反社会次序,恶意对抗朝廷政策、恶意侮辱太祖皇帝和当今皇帝。

有官位的人关入囚车,采用游行的方式送回吏部去给张商英,他们爱咋地咋地。

于是,相信他们这群鲨鱼应该会安分一阵子了,至少安分到江州崛起以后……

关七怀着悲壮的心情,骑着一头驴,吸着烟草,正在观看毕世静所部,把他的黄金和白银源源不断的运入江州金库。

关七从未见过那样强大的碉堡,听说是江州水泥厂某种神秘东西建造出来的,测试验收的时候,帅司临时调集来许多的炸药,只是把碉堡炸黑了些,颜色和关七差不多,其他的分毫未动。

关七并未觉得金库有多恐怖,但他知道假以时日、技术和产能提升之后,以这东西建造的城池是不能被攻破的。

是的,关七为了发财大计,成为了江南东路第一个大幅兑换纸币的人。

他对江州纺织厂、江州农具厂、江南造船厂,等等许多地方都下了巨大订单,等着给付定金,那么人家说了,定金只收取纸币。于是他调集来的第一批金银就送入了江州金库,换来了一堆印刷精美的纸张。

关七最想要的东西是水泥,赶着去水泥厂买了一坨,他还以为人家不会卖,结果付了两张票子后,人家扛一代水泥扔出来给关七。

于是关七就醉了,发誓在也不卖水泥了,好虽然好,但是很贵,又死重,仅仅一袋拿来干嘛?

关七这才弄明白了,对于现在,水泥根本不是民用品,而是军用奢侈品,正在研发的阶段。

高方平的判断没有错,关七之后带头,的确有一群商人,已经尝试性的开始兑换些纸币,量不大,但有了开始,保持信誉之后,往后就会一切水到渠成。这些东西没有必要急。

于是关七为首的人,算是第一批使用纸币土豪。

第二批是目下群体非常之大的国企工人。从三月开始,他们的薪水发放就用纸币了。这些家伙什么也不懂,他们接受纸币只是因为信任高方平。

信任高方平的那群老百姓是第三批次。无需其他的过多理由,虽然街市上许多商家暂时不接受纸币,但其实现在那些人的手里没有多少好东西,老百姓只知道,用纸币能从官营门店买到价格不贵质量又好的物资之后,他们就会接受,至少会先接受一部分。

于是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纸币和铜钱的并存。一些商家不收纸币,于是他们的生意就被最先收取纸币的商家抢了,就这么一回事。

纸币可以用于支付公屋的租金,支付税费,支付安济坊的医疗费等等等,用过几次后,大头百姓就信任它们了。就此一来,纸币的试运行算是开门红,其他更多的人来兑换的时候,官府已经关门了,说是没有了,等候下期。

其实不是纸币没有了,而是范子夷是个老古板,严格遵守着张叔夜的指令,收多少金银铜,就放多少纸币,第一个“碉堡金库”已经堆满了,二期工程还在建设当中,所以暂时收不了金银,就只有等着了。

除了关七之外,人人都以为金库里的东西就是信心,是一切的后盾,所以纸币就值得信任。包括张叔夜常维范子夷都这么认为。

其实高方平已经说了,金库里的东西是个蛋。纸币之所以能成功,是老子们江州已经有了生产力,纺织厂的批量廉价布,造船厂的船,第一第二第三农场里的评价鸡蛋、饲料、猪肉、牛奶。农业水利工程局的技术和积累。这些才是真正支撑纸币的核心所在。

然而真的没人相信小高,他们哭着喊着的说金银是王道。这也好,高方平就觉着,那么我就去倭岛抢劫足够多的金银回来给你们,来诈骗你们的劳动力、技术、热情。我和你们不同,我只要你们的这些。

这就是一个骗局,但是这个骗局足以支撑到帝国崛起,支撑到大宋无敌舰队横行地中海的时候……

春耕之备战在即。于是江州的地主终于哭瞎了,感觉到了灭顶之灾,他们已经被大魔王逼迫到了准备受死的局面。

原因是他们手里的耕地正在大幅贬值,足以贬到他们心惊肉跳、哭爹喊娘。

大魔王制霸一切场合,不跟随大魔王的人注定要被时代淘汰。这是李纲对大家一直在说的东西。

然而他们不信,当时他们在寒冬给高方平添加压力,解雇了无数他们手里的长工,让人无家可归,挨饿受冻。这个群体达五万人之多。

高方平硬顶住了,利用施粥,利用画饼、利用公屋、利用安济坊的医疗制度,勉强稳住了这些人。

地主也并未对高方平妥协,临近开春之际他们仍旧要自损八百的手段对抗,打算放弃春耕,坐等江州的第二次粮食危机,等着高方平妥协。

然而在高方平第一期水泵城楼全部验收运作后,凭空多出了两万多亩梯田来,他们就开始慌张了。因为那意味着他们手里的东西不在是必须的。

这个局面也只是刚刚开始,高方平的水泵城楼又不是说只有一期,农业水利工程局的近万工人是遍地开花,昼夜不停工的,现在水泵楼的第二期工程都已经部分结束,近七万亩凭空多出来的官田,已经在准备春耕,但是那群当时被他们解雇的拥有吃苦耐劳精神和种植技术的人,已经有近两万人分配到了国有耕地。

并且听说,水泵城楼的第三期工程已经上马,鉴于技术和经验更成熟,听说三期的建设速度还会加速,仍旧赶得上春耕,于是传言中,三期之后又会有几万亩田成为官有资产。

东西一多,田价当然要下降。加上这些地主看到形势不对,想重新请回那些农人的时候,农人和高方平一起说了:可以的,但是要重新谈价。

耕地价格的下降,请工价格的提升,就是这些家伙哭瞎的原因。

抱歉的在于,当初那些被解雇的佃户已经被高方平签下,终身制长工。所以现在那些哭瞎了的等着请工的人只能和官府谈。谈好之后,高方平派这些国有的人去给他们地主种地,靠,高方平一不小心,弄出了“逆向劳务派遣”。

面对这个局面,有些人选择了接受,打算放弃一定的既得利益,跟着高方平分享往后的利益。

而另外的一些人则开始群体性的变卖家产,打算外逃了。高方平都一时没反应过来他们这是打算逃去哪,苏州杭州?

但是关七明白这群人的心态,他和高方平聊天的时候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些家伙的逃往地大概率会是辽国,西夏,大理,甚至吐蕃,东瀛,大食。

“辽国、东瀛,大理还好,汉化非常严重。他们去了会受到欢迎的。”关七喝了一口茶,狞笑道:“至于西夏吐蕃大食,嘿嘿……他们去了后……算了我还是不说了,那不关我的事。”

高方平觉得关七真的是明白人,辽国汉化严重,虽然不太看得起宋人,但这个时期却非常需要这些资本的输血。至于东瀛虽然乱,不过他们崇拜宋人。至于大理,是属于人畜无害懒懒散散的,鉴于经纬度的关系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不容易冻死饿死的人,所以没戾气,和气生财就是这个道理。

以大宋面临的通货紧缩,加之江南被大十钱伤害过,坦白说若在没有纸币前,他们这样子撤离的确是会让官府哭瞎的。不过现在则伤害有限。甚至对高方平还有一定的好处。

既然是处于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时期,他们要变现跑路,基本就算是资本市场上的抛盘盖天的踩踏效应,他们急于卖的东西就是其他人的福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