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560章 皇庭里的猫腻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560章 皇庭里的猫腻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太监没人权。传旨和画画后,梁师成不敢多耽搁,要赶回宫里去。走的时候老梁招呼都不打一个,一副逃命的样子,低调的登船了。

然而高方平制霸任何场合,当然是要掌控这个太监动静的,有人来汇报梁师成不打招呼就打算走,赶紧的,高方平骑着战马冲出了城门,赶着去给老梁送行。

“哎呦我去,不好了大总管,小高相公追来了。”看到大群战马飞奔而来的时候,老梁的大内密探们吓得跳起来。

梁师成脸颊微微抽搐,明白又跑不掉了,于是摆出了造型,低声吩咐,“慌什么,给咱家稳住。大魔王还能吃人不?”

到了面前,高方平下马过去,把这群“逃命”的家伙的态势看在了眼里,微微一笑道:“梁总管,你们是不是背着我在江州干了什么坏事,为何要急着逃命?”

“误会误会,勿要诬陷咱们,咱们出行代表皇家,怎敢乱来。”老梁非常忠勇的造型表示没这事。

高方平迟疑了片刻一摆手道:“你等退下,我和梁总管单独说话。”

于是,大内密探们这才先登船了。

梁师成尴尬的道:“你又想说什么?”

“有些话原本我不该问,只是……我这人好奇心很重。”高方平摸着下巴。

梁师成一听便脸色惨白的转身:“明知不该问,还来为难咱家。”

“跑得了吗?”高方平上前揪着他的衣服,“我决定问了。老梁啊,最让我奇怪的在于,宫里曾经发生那么大的事,皇后被抹黑软禁,但至今仍旧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是谁在参与。”

梁师成惊恐的抬手捂着耳朵。

高方平强势拉开他的手道:“我当然知道是郑贵妃在周旋,她虽然得宠,但敢叫板皇后和皇长子,我不信这事没有其他重量级人物参与。梁师成你执掌皇城司、你这条宫里的老坐塘鱼一定知道内幕对吗?”

“相公,我老梁当然知道些东西,但有些东西杀了我,我也不能说。你知道规矩的。”老梁非常悲壮的样子,表现的非常坚决。

高方平迟疑片刻又微微一笑,拍拍肩膀道:“也是,太监也不容易。梁总管如此忠勇我就放心了。”

“谢小高相公大度。”梁师成松了一口气。

高方平再次凑近低声道,“但是记住,如果某些人不安分又有什么猫腻,而我不能提前知晓,那么我进京勤王的时候一定会死一片。你真不要觉得我会比你惧怕的那些人温柔,这是关键。”

“咱家听进去了。”梁师成低着头道,“咱家可以走了吗?”

“一路走好。”高方平抱拳道。

走好个锤子,我能走好吗。老梁一边想着,逃入了船内躲了起来……

回衙门的时候,高方平一直在思考,心理明白,这事除了梁师成,童贯也肯定会心中有底的。甚至高俅老爹也都知道内幕。

但是他们一定都不会说,梁师成不愿意说,童贯当然也不想沾染这些事。至于奸臣老爹,他就是个和稀泥的存在,他害怕宝贝儿子“知道的太多”,所以不会提及。

高方平一直思前想后,越想,越觉得仅仅凭借郑贵妃和郑居中,他们如何敢玩这么大?

这很不科学,皇后再不得宠那也是皇后,且皇后的儿子自从任职开封府牧后,基本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依照大宋规矩,就真是确认太子地位了。

“难道正是因为历史改变,小王爷提前被确立太子地位后,才引发这些后遗症?”高方平喃喃自语着。这是可能的,提前确立太子,还真会导致太子过早处于风尖浪口,成为一些有心人的攻击目标。这在哪朝哪代都不稀奇。

那么从“太子”概念想开去:大宋体制下,什么样的人能影响太子地位?

答案只有两种人,一是皇帝,一是太后加上重臣。

是的其他朝代说不清楚,变数很多,主要还是皇帝为主。不过在大宋,如果在位的太后足够奔放的话,连皇帝她都可以换,前提当然得有绝对数量的一群士大夫支持。

宋朝这些家伙呢,他们还真是遵循着某些圣人的祖训,提倡皇帝若是不好的时候就换个皇帝的。譬如前些年也有个牛逼的太后想这么干了,皇帝被她吓得整日如履薄冰的,结果韩琦相爷就看不下去了,就把太后威胁的不要不要的,于是换皇帝的事只得作罢。

由此,高方平拍着脑袋想了想,又想起了一个人来,她是刘青菁。就是元符皇后,宋哲宗的皇后。宋哲宗是赵佶的哥哥,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刘青菁是赵佶的嫂嫂。

老哥病逝后赵佶登基,就给嫂嫂改号元符皇后,次年,赵佶还违反惯例,封了嫂子为崇恩太后。

是的赵佶就喜欢干这种蛋疼事,把嫂嫂封为太后,这肯定是有些问题的,然而赵佶愣是干了。从这里能看得出赵佶任性又随和,且念旧,只要他高兴,他是会力排众议干些事的。比他变法失败的皇爸爸固执多了。

历史上没人知道赵佶为何把嫂嫂封为太后、往自己头上弄一座大山压着。说法有多种,其中之一是赵佶念旧,因和哥哥的感情然后照顾嫂嫂、保护嫂嫂。

从这里看得出,刘青菁刘太后是非常不简单的人,至少她是能搞得定赵佶的人之一。此外,这位刘太后在历史的口碑并不太好,有种说法是孟皇后就是因为这位刘青菁的抹黑而被废了。

不过史书对刘太后的评价也很奇怪,只是说她多次干预外朝之事,行为不谨慎。

然后于政和三年,也就是距现在的四年后,赵佶和宰臣商议要废太后。然后,刘太后被侍从所逼迫自杀了。

只因这个女人不太出名,一直是被忽略的,高方平一直想不起来。

但是关于她的事又有诸多疑点,总之在高方平看来非常蛋疼。赵佶是念旧的人,既然被忽悠而封了刘青菁,只要她低调不闯祸,轻易也就没谁去管她了,一般是不会被废的。

之所以戾气不重的赵佶、后来都和宰臣们商议要废她,肯定空穴不来风,这个喜欢过问外朝之事的女人一定越线了。不过奇怪的在于,既然赵佶都提议废太后,一般来说废了也就打住了。然而都还没废,却有侍从把刘太后逼死了。

这是矛盾的地方,逼太后自杀的人绝不是赵佶,肯定另有其人。如果是皇帝为了保全后宫名节、保全国格,秘密逼死刘太后是说得过去的,这也是霸主行为。却不会脱裤子放屁的又公开讨论要废太后。

赵佶不是这种人,他是敢捅出来公开废太后的。正如让外臣刑部侍郎去调查显恭皇后一样,赵佶就这么任性。

估计这件事上,赵佶又是稀里糊涂就背锅的人。他背人坑了。

想到这里,高方平仍旧不明白刘太后摊上了什么事。

当然可以肯定的在于,刘太后不安分,是个喜欢搞事的人。另外她只是赵佶的嫂嫂,这种冒牌太后能耐是有限的,上升不到谋划帝位的级别,不过……难说也可以在太子问题上出力呢?

“不知道老梁在极力避免谈及的人,是不是她?”高方平又喃喃自语道。

皇帝的次子夭折了。

所以在赵桓这个长子后,排位就是三子赵楷最靠前,赵楷现在封号高密郡王,有官衔开府仪同三司。汗,大宋的最高官衔人家在七岁时候就有了。同时兼领徐州牧。今年这位小王爷九岁。比赵桓略小。

但这货并不是郑贵妃所出,而是郑贵妃的敌人王妃的。历史上就是这王妃和郑妃两大美女争宠最凶了,显恭皇后的好评就是从她们身上获得的,因为显恭皇后极力的缓冲,且谁也不偏帮,一碗水抬平。

在后宫要争宠,而显恭皇后又不鸟她们,两人又都床上功夫了得,一时之亮瑜,所以要说这两妃子间的斗争,不涉及到了刘太后高方平是不信的,只要不是傻子,在后宫当然要去拉拢“老佛爷”了。

这些东西想起来就是一笔烂账,很头疼。

说起来,三皇子赵楷这货最像赵佶,是赵佶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了,他和赵大傻不同的在于琴棋书画都会,真像赵佶。然后这货牛逼的在于很有文采,将来会考起榜眼及第。

是的三王爷也去考试了,考官原本要给他状元的,然而赵佶说影响不好,于是就榜眼及第。其后被赵佶委任了提举皇城司,就是梁师成现在的职位,皇家的特务头子。这足以看得出赵佶对他的宠爱。

这事上赵佶是真任性了,妈的一个有继承权的王爷又不是太子,弄来执掌皇家特务机构,这是昏君的表现。在其他朝代是大概率出幺蛾子的事,好在大宋制度不同,所以最终没出什么幺蛾子。

在大宋有时候要做皇帝真不是某一人说了算,外面那群士大夫不挺他,他就是杀光整个皇城都没用。也就是这样的原因,兴许又感觉到了来自刘太后的压力,皇后娘早前这才想给赵大傻找个狠人做靠山,以便将来别出什么幺蛾子。

这些娘啊,为了儿子她们真的很拼。然后啊,在古代的小孩也真的很可怜呢,能挺到成年是要看运气的,譬如赵佶的儿子有七八个没成年就死了,至于小帝姬们更是夭折了十几个。这是在皇家,在平民家死亡夭折率要更高的多。

当然历朝历代宫廷政治都很黑暗,幺蛾子最多,小皇子小帝姬们夭折也可能会有另类原因。但是这些事就算是宋朝,也很难有较为准确的记录。不过被记录下来的也是宋朝最奇葩,各种什么狸猫换太子传说大行其道。

想着这些的时候,高方平有预感,某个时候还有大戏,刘正夫正是宫里“老佛爷”的堂亲,而老刘现在和朱勔他们决裂,朱勔又和蔡卞勾结,窜通郑居中在反手搞老蔡,嘿嘿,真个是越来越凌乱了。

高方平真的不确定,这些幺蛾子是不是我搞出来的。当难说历史本来就有这些,正是因为这些家伙把老蔡惹毛了,然后赵楷这个最受宠爱的皇子才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也兴许,刘太后被废真和蔡京有关呢。

“日,还是去海南岛做野人最单纯,难怪种师道一向不喜欢京城这个大染缸。”高方平喃喃自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