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565章 若是不够将来再杀便是

然而此番在江南东路,高方平把这部分原本该冗余在厢军吃皇粮的人,转为了生产人员,把用于养寄生虫和懒汉的那部分钱,转为了大工农业投资。有许多的吃瓜群众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少数先知先觉的人已经看明白,若高方平不被节制住,仍由他这样从基层倒逼朝廷变法的策略走下去,将来制度和气候一变,既得利益集团那几千万贯的财政,就没地去贪污了,人们也不能在“自由”的做懒汉了。

于是出现了以胡市为首的一群人在上蹿下跳的局面,因为高方平已经基本肯定,胡市们是这群“既得利益者”的宣传部。但凡高方平搞的东西,都有人在给胡市撑腰,都在被攻击范围。

高方平没请胡市喝茶,也不许时静杰老常他们请胡市喝茶,是高方平知道动了胡市也没大用,他就是个宣传口,笔杆子。只要他身后的那个群体还在、利益链还在,就会始终有麻烦。

此外,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动了胡市这个老秀才,等于中计,更要被他们搞臭。

这就是范子夷都想抓胡市、但高方平不准动的缘故。

赵鼎的部分不认同,老常的反对。他们不是“军费利益链”上的人,但他们反对的理由非常复杂,有深层次原因。对此,高方平暂时不想去了解沟通,因为沟通了没多大的用处。

不过高方平不想主动沟通,老常却想来沟通了。时至今日他已经看明白,他常维也无法阻止猪肉平的激进了,只有来点软的。

喝了一口茶,老常叹息道:“小高相公,你现在做的事,你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还是真糊涂?”

高方平也不说穿,佯作吃瓜群众愕然道:“我就是只想做我想做的,请常公指教?”

常维敲着桌子道,“以往有些话老夫不想说的太明白,因为那会显得我国朝病入膏肓,不吉利。但是目下不能不说了,你此番在江州的作为,如此大的反弹,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你触动了整个体制利益。原江州军被你一言不合,整个编制都杀了。江南大水之际几十万流民,依照惯例、为彰显我官家仁慈计,原则是要编入厢军吃皇粮,抽调各地补充编制的。对于国朝而言,现在到处是匪患、外围蛮族虎视眈眈,所以维持并逐步扩大军队编制就是政治正确,就是稳定人心的办法。于士大夫和权贵阶级而言,维持并逐步扩大军事编制,就是切身的经济利益。”

老常顿了顿道:“打哑谜太累,老夫就把话摊明,目下的情况,不要以为老夫不知道你的龌蹉心思,你这是曲线变法,加之你以往的绝对酷吏手段,就足以吓坏了太多的群体。若要动军费这一口的利益,你知道有多大风险、多大的阻力?”

高方平淡淡的道:“我当然知道。继续推行变法则可能亡士大夫,若什么也不做则可能亡国。”

“你……”

老常一阵泄气,被他说的过度严重了些,但是通过这个回答,没毛病,老常看出来了,这小子虽然激进,却知道他在做什么

既然他知道他在做什么,老常没有再说废话了,显然大魔王的政治理念不是用语言可以扭转过来的。否则他就不是高方平。

从为了几个平民遇害,他力排众议出阵天子庙口开始。已经看得出他小高是个坚刚不可夺其志的超级酷吏,不可能被说服的,并且现在他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狂热追随者。

老常现在恍惚间觉得,太多的人都被高方平忽悠了。包括目下基本主持朝廷工作的张叔夜也被忽悠了。

太多的人都以为他高方平脑子有坑,性格冲动,天子庙口事件,大家以为是他不杀人念头不通达。

而实际上老常现在明白了,天下人都被他的魔王外表忽悠了,他小高的大棋党不是白叫的。其实从天子庙口出阵起,他不惜错杀一部分人,就是要形成绝对威慑,以君临天下的气势、一步步的曲线变法。

也就是说,天子庙口事件不是他小高爱杀人,而仅仅是他政治路途布局的一环。

他成功了,强势出阵天子庙口后,他已经醒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加成光环。所以现在大家反他的方式都非常温柔,只是请胡市们写点文章而已,否则恐怕局面要严重的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个上位者领袖的脚下,无一例外会踩着累累白骨……”老常说话说半截,叹息一声就不在说。

其实老常现在想喝点酒,可惜高方平的这里很少有酒,这小子不爱喝。

“若是不够,将来再杀些便是了。”

这句是小高对老常讽刺性“累累白骨”的回答。看起来这个问题上,老常是个比张叔夜还明白的人,他看懂了我小高天子庙口杀人的本质原因了。

“常公,你我心照不宣投鼠忌器吧。”高方平喝了一口茶道,“在这个变革的大时代里,兴许会国家倒下,整个民族面临蛮夷的无情践踏。又兴许,是另外那群寄生虫被时代整得非常凄惨。不论如何总会有些人和事变的凄惨的。”

老常道:“老夫不想和你说这些了,我也说服不了你,咱们换话题。”

“那就好。”高方平微微一笑。

于是,老常转而指着那盘子被他吃光的点心道:“这东东叫什么?”

“鸡蛋糕。”

“还有没有?”

“有的,我让他们现去烤,你打包带些回去吧。”高方平嘿嘿笑道。

“不了,老夫很忙,烤好了你上人送去我府,多送点不要小气,今个我老妻和儿子都回来了。”老常起身离开了内堂。

“狗1日的老常,他说的好听,其实他一定回去写奏章了,难说他打算对张叔夜说我小高的坏话,指明我出阵天子庙口别有用心。”高方平看着他离开的方向喃喃道。

身边的菊京也不大知道他说的什么,只知道老常“不是好人”,便道:“那咱们要不要给他的鸡蛋糕里加些狗1屎?”

“不用,让厨房多弄些给他送去,老常很萌的,不要用下作方式欺负他。”高方平道。

“相公为人真好。”菊京说道……

“天杀的猪肉平!”

目下这句话是陶节夫相公经常在枢密院发呆时的喃喃咒骂。

原因是自上次过年前夕,把小儿子推送给高方平后,陶家的小儿子开始在猪场做事、并被忽悠瘸了,再也无志做官和赚钱,成为了一个理科类天才,整天沉迷于各种图纸器械什么的,还帮助高方平大肆收罗各种人才。并且这一切是举着老爹陶节夫的大名。

但也没有什么办法,之所以会把小儿推送去跟着高方平混,就因那小子读书不成器,不是走文士路线的人,所谓慈母多败儿,以往陶节夫带兵在外征战,对儿子教育不够。导致那小子和高方平一样的年纪,却连个秀才都考不起,就别说其他了。

陶节夫的婆娘获得了高方平的“健身秘籍”修炼后,身材好了些,人也漂亮了些,所以陶夫人整天帮着小高说话,这也让陶节夫不方便再说什么。

目下六月中旬的大热天,陶志明来江州找高方平了,仿佛人贩子一样的带来了一群孩子,年纪在十至十二岁间,正是最适合学习的时候。男女都有。

高方平注视了一下小陶带来的这些孩子,她们都怀着懵懂的表情、担心的看着转运司大堂里的一切,同时她们的皮肤有着苦人的特征,比较的干裂,晒的黑黝黝的。

高方平便吩咐厨房拿了些蛋糕出来,让她们吃。

蛋糕几乎一瞬间就被她们给抢光了。并且哥哥把妹妹照顾的很好,有个哥哥多抢到了两个,全部塞进了那个妹妹的嘴巴里。妹妹战斗力弱爆,吃了之后眨巴着嘴又期待的看着哥哥,想让哥哥再去抢几个来,却是盘子空了。

高方平摆手道:“带这些小家伙下去吃饭先。”

之后,高方平走下来给陶志明后脑勺一掌:“你小子从哪拐带了一群孩子来?”

陶志明嘿嘿笑道:“这些乃是我买下来的……不是,是我签下来的。我带他们来是有原因的,他们对工程器械、各种图纸方面敏感,是这方面的人才。于是我发现后,就以很便宜的价格签下来了。”

汗,大宋不能买卖人口,但这样操作是可以的。对于苦人家家庭,其实一大出路就是把孩子送入大户人家去做工,签个长约,不但能有工钱,还有可以吃饭的地方,减少家里粮食耗费。譬如高方平的小妾小朵,当初她们家把她送来高家时还很小呢,只是十岁,高俅老儿看丫头生的俊俏又伶俐,便签下来放在高方平的名下储备着。

“好吧也不管了,孩子们就以你的名誉留在江州,送入少年军学堂,学好了算我的人,学不好,她们在少年军的伙食费就问你要。以后这类事少干。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还容易导致我名声很坏,被人攻击我拐带儿童。”高方平呵斥道。

“她们真的很聪明的,像我小时候。”陶志明不服气的道。

“如果真像你小时候我就亏大了,人家陶节夫相爷早就把你定为了一个浪费粮食的存在了。”高方平道。

陶志明悲愤的道:“这是诬陷,犁车就是我设计出来的东西。”

这倒是真的。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穿越者高方平够脸红的,犁车还真是这小子在汴京开的脑洞,设计了之后送来江州问好不好,于是高方平命人生产出来验证。

小陶这货就喜欢捣鼓这些,以往听小朵夸奖他,高方平还不信,以为是大家给相爷的面子。直至这小子设计了犁车送来江州后,高方平才信了所谓的天赋论,信了李太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小子曾经在汴京,被定论为仅此于高方平的废柴子弟,整日里游手好闲的,完整的诗词也背诵不出几首。他没高方平拉仇恨的原因是家教好些,他不喜欢祸害良家妇女,只逛窑子。

然而就如同那个用文采照耀大宋的苏轼一样,天赋是真正存在的,小陶他捣鼓这方面,真有些苏轼对诗词那般的悟性。

高方平调查了小陶的简历后,发现目下汴京猪场内许多的设计思路都出自他,于是此番就去信,把陶志明调来江州做事。没想到他还带来了许多他从汴京挑选的孩子,说是像他小时候。汗,这种挑选方式倒也蛮新奇的。

“很好,你小子不是做官的料,我现在打算成立船舶重工工程院,第一期的院士名单,我走后门把你给加进去了,不要让我失望。”高方平摸着他的脑壳道。

“嘿嘿好啊,我早想离开京城做一番事业了,留在京城,总有一天会死在我老爹手里,他经常打我。娘心疼我,就让我来跟着你。”陶志明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