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570章 强势清君侧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570章 强势清君侧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差不多的时候,目下获得兵部右侍郎官职的蔡倏进来了,也参与了讨论,念着短胡须道:“算好啊算好。说起来当初我并非是被猪肉平赶走的,是我机智的发现局势不利,三十六计走位上计。某些人呢,有点权力,又有了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自大自狂到没边,什么事他都想过问,什么事他都觉得可以解决。现在老子就笑了,我那时就知道他迟早会出事的,包括家父,始终容忍他是为了给皇帝面子,不想撕破脸。结果呢,人在做天在看,他根本没有一个官员该有的礼节和政治水平,有的只是丧心病狂,却身在高位,这就是错位,是一定会被老天爷纠正的。”

“小蔡大人威武,说的是啊。就他高方平也可以期名盗世的弄到目下地位?哗众取宠,非要搞的他和全天下的官员都不同,我建议,大家坚决利用此番的蝗灾清君侧,请陛下废了此不详之人!”

“支持。”

“清君侧,撸了他猪肉平。”

“小高并没有得罪过我,然而是的,他和他爹就是两官场败类,坚决的把他们给撸下去。”

……

蔡京到场的时候,哪怕他目下声势减弱额许多,然而毕竟是宰相,余威仍在,目下大流是想要弹劾贬斥一个朝廷主要官员,这事没听说过可以绕开宰相的。

于是不论党群,许多见风使舵的官员都为了过来,纷纷述说着高方平的各种罪状。

有的是断章取义,有的是真有其事,而有的直接是栽赃陷害了。

蔡京很无奈,只是笑眯眯的任由他们去说。这些傻子显然已经没救,该说话的时候他们怀着私心往后缩,而现在他们脑子被驴踢了,居然拿着一些地摊新闻来弹劾当朝政治新贵?

蔡京真的想问问他们的政治和谁学的?

眼见老爹的眼神很犀利,且一句话不说,蔡倏知道必有隐情,老爹肯定有不同的看法。

于是,蔡倏低调了起来,没有在参与咒骂高方平。

找机会,蔡倏游荡了过来低声问道:“爹爹为何不参与落井下石?”

“落井下石那得先有井,井在哪?你觉得现在的猪肉平,是几个捕风捉影的民间传闻能整倒的?”蔡京低声道:“就算是,老夫现在的局势也非常不妙,不宜整倒高方平,你没见他比老夫拉仇恨,从有他的传言以来,中枢内就都在议论他了,否则以往,你没发现他们很少和你说话吗,你一来他们就停口了,因为,他们都在议论老夫。”

蔡倏这才尴尬的点了点头。

蔡京又喃喃低声道:“官家已经几次对我不满。儿啊,你难道不知道天灾是大宋最传统的罢相理由?江南问题,不止是他猪肉平的问题,它也是老夫这个宰相的问题。如果真形成大蝗灾,该发生的事就一定会发生。不过儿啊,尚未有东路行文、尚未确定蝗灾严重程度的现在,你不但不维稳,还去参与胡说八道,增加这事热度。诋毁高方平的合法性也就是诋毁官家的合法性,官家他又不能有错,错误就需要转嫁,你觉得谁来承担呢?气氛热烈到一定的时候,形成官员潮流,不落马一个宰相看似是过不去的,你觉得目下局势,老夫的可能性大还是张叔夜可能性大?”

蔡倏脸色死灰的疑问道:“为何父亲总是如此患得患失,如履薄冰。天天有人说猪肉平的坏话,官家也不见动静。为何您有那么一两次的失误,官家却要耿耿于怀?”

蔡京叹息一声道:“没办法,这形成了习惯。以往老夫总是宠着官家,惯着官家。且老夫在官家的眼睛里是高大完美的太师,老夫曾经严厉控制官场舆论,不许哪怕一点对我不利的言论捅出来。就像太平久了的军队会失去了打仗的能力一样,这相反成为了老夫的致命弱点。用他高方平的话来说就是:散失了免疫力。反过来,高方平从小就是汴京祸害,官家的晚辈。官家几乎是听着他的糗事长大的,这种情况下官家一但接受了猪肉平,就不会再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不会为小事而责怪他了。学问就是一切啊,可惜这个道理老夫还是明白的太晚了。而高方平众自始至终都掌握了这个道理。”

蔡倏有些不服气,却低着头不敢和蔡京老爹犟嘴。

张叔夜进来的时候,整个大殿之内显得乱糟糟的,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好也不好。

整个官场都在说猪肉平。当什么时候人们开口闭口说某一名字的时候,那个被说的人就是风云人物,是风尖浪口。那虽然很危险,但只要没有倒下,无疑就会成为领袖。

所谓的落井下石张叔夜见的太多,甚至老张他自己也会这招。只是说现在小人太多,这让张叔夜很郁闷,这些人中,竟然有些人希望江南东路的蝗虫到达不可控程度,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不喜欢猪肉平。

并且被老张和蔡京骂了后,他们有些还会辩解说“这不是下官希望蝗虫惩罚江南百姓,而是那些蠢百姓们信了猪肉平,既是他们选的,就有代价。这不是蝗虫的错,而是猪肉平和那些被忽悠的民众的错”。

是的,目下的朝廷真有人堂而皇之的说这个论调。并且无法说他们错。道教在徽宗朝很牛,“自然”也正是道家的理论。由此能推演出蝗虫无措论来,虫子只是想吃饭而已。

这种局面其实是张叔夜和张商英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混乱之治。因为老的领袖蔡京在政治上已经等于倒下,只是职位还在,然而新的领袖仍旧没有酝酿出来制霸朝堂,那么这,种时候就是混乱的。

朝廷的混乱,会在深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扩散到整个天下,形成各种势力团体,都抱有各自的理由和理念,谁也不服谁。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谓的军阀割据,基本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

军阀,一定会是老的领袖倒下、而新的领袖没有出现时候形成的。基本无例外。

这是人类的特点和弱点。民间也都这样,譬如高家的老太君若在,高家就是一个整体,老太君一不在后,几乎就是各系高家子弟自扫门前雪的局面……

赵佶“百忙之际”临朝的时候没意外,谈话汇报的气候大变,蔡京和张叔夜都压不住,基本上都在围绕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蝗虫以及高方平说事。

好在目下只是传言。赵佶又是昏君、不懂太多深层次的大道理,加之以往听小高的坏话听习惯了,居于对小高的信任,于是并没有被赵佶放在心上。

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的赵佶,显得有些可爱又有些昏庸,然而大宋的皇帝正是这么一个人。

对此局面,张叔夜感觉有些乐呵,至于急于倒高方平的那群则是一个劲干着急,皇帝不但听不进去,还说了没几句就觉得烦了,于是跑不见了,继续留下一群大臣相互扯犊子……

关于江南东路大蝗灾,朝廷对此消息的最后更新是七月初,有传言江南危矣,丧心病狂的蝗虫并没有在天空之中飞舞,而是降落在地面上,但凡有植物的地方就被啃食。江南东路全部的生产已经停止下来,全境动员,全民上阵抗灾。兴许吃光了江南东路后,赶在中秋前,蝗军还会继续进攻两浙路农田。

目下的消息不全面也不权威,传到京城的时候有几十个版本,大家都无从判断。于是一些群体选择性截取个他们爱听的版本,便开始在朝廷大张旗鼓的进行讨论,说是猪肉平贪财已经贪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竟然吃人血馒头发国难财,现在还在利用蝗虫赚钱。

有人问及,高方平他收蝗虫为了什么,又有什么害处后,也没人答得出来,总之就是猪肉平一向猥琐,一向会赚钱,于是“蝗灾和猪肉平有关”的传言版本便开始大行其道。

七月末的时候,仍旧没有江南东路的行文进京。倒是两浙路上,以杭州知州蔡卞、皇家应俸局提举朱勔为首,两浙路一半以上官员联名弹劾高方平一手制造蝗灾方便他自己敛财,并且说江南东路的蝗灾全面失控了,两浙路也即将受到波及。

“皇恩浩荡,陛下应亲贤臣远小人,尽快罢免高方平,以谢天下万民,以平息天怒。”这是两浙路官员的弹劾总结词。

并且他们是有理有据的,说高方平有过太多前科,会施展妖法,他需要猪的时候,就施展妖法制造了特种猪,需要鸡的时候如法炮制,造了特种鸡,于是为了敛财,他现在需要蝗虫,便得出结论蝗虫也是他制造出来的。

这是官员们的说法。

至于民间更是五花八门,说猪肉平乃是动物之魔,他拥有把动物变多的手段,但凡经他手的东西,譬如猪和鸡,都以丧心病狂的方式在增多。蝗虫当然也不会例外。

然而说这么说,自始至终,也没人能说明白他到底用蝗虫怎么敛财,妈的猪和鸡可以吃,蝗虫那么恶心的东西又没人去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