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712章 战争途中的政治事件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712章 战争途中的政治事件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种师道还要说什么,却是被他弟弟给拉了回去。秦凤军系的许多将领也是一脸黑线的样子,没办法,皆因以往老种帅太猥琐,得罪的人太多了,所以导致秦凤系成为大宋的过街老鼠了,那几乎没有例外,自来就没有任何一位相公待见种家军的。

很显然的一个事,从十二月末结束西北战事以来,到达现在的二月末,两个月的时间里,江州以及汴京猪场生产的军备,那是源源不断的,新材料兵器,新材料鱼鳞甲,以及新的神臂弓,那一共是通过大船运到河中府六万多套了。

加上早先河中府还有些剩余,于是便有了总数七万套,可以用于新整编改革过的西军换装,但这七万套新军备,全都被刘延庆部拿走了,官面理由是他们当时打的最艰苦,其实谁都知道,这么做是因为种师道部最跳,最猥琐,最不受相公待见。

面对此,其他人还好,种师道则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反抗不了,若换童贯在此,那童贯相反会被种师道下绊子坑的不要不要的,就算是陶节夫来,也会被老种搞些小动作气的跳脚。然而偏偏高方平目下在西北威望太大,加之西军被强势整编过后,许多原有军官退役,编制调换,西军方面被高方平编入了许多其他系的军官,还派驻了政治委员。

所以目下西北的局势,政务或许高方平不能制霸,但是军务那是绝对不会被抵抗的。

只有一种情况下他们能说了算,就是高方平被人软禁给当做菩萨供了起来,然后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否则只要高方平的命令能出帅帐,那是全体军官反小高都没用,因为大头兵会分分钟教军官做人。这就是军队内部的全民战争。

现在的西军已经正式有了灵魂,而这个灵魂不在是种师道内的任何人,是高方平。只要高方平还在,不论是否在西北,往后这只部队的信仰就不会丢失了,这就是他们的血统以及灵魂。

高方平起身走了下来,到近处停下脚步道:“老种帅啊。”

“末将在。”老种低声道。

“你有你的特点,你有你的贡献。但军令就是军令,不要在有任何情绪,否则会造成我远征军的不稳定。这些你比谁都懂。”高方平道。

种师道有点英雄迟暮似的难过情绪,有点战争过后就被冷藏的嘘嘘情怀,却不得不微微点头。

高方平拍拍他的肩膀道:“这样的时节,老将军身在后方坐镇,修养修养,保重身体,这样也好,因为没有您在后方坐镇指挥,本帅还真不放心后勤线的保障。你的责任未必就轻于前线,明白吗?”

“末将明白。”种师道叹息一声,也不等高方平说散,有点累了的态势,提前佝偻着身躯就离开了大堂。

还在账内的种师中不能多说什么,只有点为老哥往昔。却是紧跟着被高方平指着鼻子道:“看好你家兄长,若后方出任何问题,我不找他麻烦,我找你问罪。”

“遵命。”种师中底下头……

大宋的文官们胆子一向都很大,很奔放,以往不是他们不爱打,只是他们觉得打不赢,此番见可以欺负西夏人,于是高方平的出兵政策,就算在文官系统内,也是压倒性的支持。他们就有这么猥琐。

当年种师道都敢主动出兵打正在谈判的朝廷的脸,所以以高方平为首的这群鲨鱼就更想这么做。

当然此番出兵虽然夹大胜士气,装备精良全是精兵,却也不会有想象中的容易,最狠的两黑军司被打废了这是事实,但也不是说西夏就真的是待宰的羔羊了,特别此番高方平两路大军变为了进攻方,西夏境内的军队保有量也还有些,作为保家卫国的一方,他们仍旧是会有不少战力的。

所以出征之际高方平又给刘延庆部补发命令:不可冒进,不可大意张狂,此番进兵的真正目的不是灭国,也不是有效占领,而是要为即将而在汴京展开的外交谈判,拿到最多的筹码,与此同时夹士气装备之利、以吓唬战略为主,进一步消耗西夏青壮年精锐。

必须要做到一次让他们重伤,心生阴影,要保证我西北汴京的十年以上之安定,这样我内地才放心来投资,我西北部才有真正发展生产的建设环境。其后谋划燕云之地时,才能做到无后顾之忧。

这些就是给刘延庆部的补充命令,也是此番进兵的战略指导思想。

现在高方平可不想做战争狂人,好大喜功的去把战线无尽拉长、在西北需要大建设的现在耗费钱粮和民力于后勤线。是的高方平绝不会这么干,此番无非就是手头紧去收点保护费。

且高方平的策略,已经把后勤线压力减轻至了最低。高方平只携毕世静部,史文恭部,徐宁部,拢共三万五千兵力轻装出兵。而刘延庆部则夹新装备的七万精良部队,从银州一线出兵。

也就是说,此番后备力量还很充足,乃是有保留的出招,只有不到十一万的兵力进兵西夏……

有传言说在战争初期,陶节夫就对种师道累积了相当大怨气,是要在战争过后进行总清算的。

而实际上不是传言是真的,枢密院已经委派了大宋名将曹忠到达西北,曹忠大棒槌手持陶节夫相爷的调令来和高方平商议,调种师道回京,由曹忠暂时接任秦凤军系。

出兵之前,在西北行营曹忠也对高方平进行了苦苦劝说。说调种师道回京,是让他主持侍卫马军司工作,让情绪不要大。

实际上高方平却知道,一但回京,老种铁定被陶节夫整的死去活来,陶节夫当然不会杀了老种,但文人们要整死一个老将军,那真的未必需要动刀,高方平太清楚了,种师道这样的年纪,积累下来的战争后遗症,一但真的闲置被整,他会比狄青将军更快死去。

于是管他陶节夫说的在好听,高方平也不同意,这也算是高方平在二月就起兵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能保护将军的,就是战争。

于是这就是种师道继续留在秦凤路搞后勤指挥的缘故了,因为北方帅臣高方平在庇护他。这也是种家军和种师中尤其感激高方平的缘故。

枢密院的决定,理论上不能违背,但高方平可以。因为高方平目下仍旧持天子剑。这就是当时赵佶任性之下给相爷们的难题。

持天子剑的人在军事上只受赵佶节制,和枢密院是平级的。天子剑在性质上,和皇帝给陶节夫的白玉狮子旗是一样的效力。

于是关于种师道的去留,就此充满了变数。除非赵佶的圣旨亲来,否则这事必须要等到战争全部结束,高方平回京述职的时候和老陶进行政治撕逼。妈的有那么容易,一个为国征战一生的老将军你们说调教就要调教……

另外的消息是,早在高方平被围于河中府之际,宗泽仍旧起兵教广南的少民做人了。

当时高方平以及朝廷给的建议都是:不要用兵,至于细则你老宗自己去想办法。

然而宗泽又不是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不能整倒王祖道祭旗的情况下,就算给了利益,那些之前被骗的少民还是固执,很不服气,不会如此轻易就算了。于是广南地区形势不好,当时虽然没有真的打战,却很影响生产,汉娃和少民形成两个阵营始终对持。民间也经常发生汉娃百姓和少民百姓械斗从而死伤的事例。

于是宗泽最终判断:不用兵不行。

最终在寒冬来临之际果断出击,于少民认为最不可能的时候,宗泽做出了突击三江和南丹的决定。且快狠准,打的漂亮,在只死了不到两百个少民土兵的形势下,就拿下了三江和南丹。

是的没办法,宗泽仍旧是用暴力解决了广西的问题。

同样是使用暴力,能臣和蠢材所造成的结果当然也会不同,换王祖道那个蠢材的话,他准能把快很准的一次“特种狙击战”打成持久内战。但宗泽参考学习了很多猪肉平的方式,他愣是用最小的代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成功,抓捕了闹事的少民首领,然后再许给利益,安抚少民。

没有头领的时候那些少民戾气不重,他们主要是落后和贫穷。反正他们也打不过宋军,于是当然只有选择了接受宗泽给的好处,该干嘛干嘛,洗洗睡了。

所以经过宗泽梳理,那两个地区现在才叫真正的纳土归宋,吐司制度真正名存实亡了,宗泽已经正式派人在那边设立县衙。把他们当做大宋子民进行管理。

宗泽给他们的利益就是贸易“互市”。这样才是人类的主流,相互有利的东西,既让那些落后的少民有了物资,也增加了官府税收,还让喜欢生产的汉娃百姓的物品有地方卖。

那么以往为什么没有所谓的“互市”,一般人不和那些少民做生意呢?

最大原因出在官商勾结、出在吏治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