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715章 奸商似的军队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715章 奸商似的军队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这次西门庆看不下去了,过去给关七后脑勺一掌,把小马重新还给了西夏丫头。

西门庆苦口婆心的给丫头交代:一个棒棒糖是不能换走一匹马的,蒙人也不待这么蒙的。这样子欺负小女孩,那真是佛也有火了。

梁红玉作为战地宪兵队,带着小宋翔路过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个西夏丫头有点江州那个“小迷糊”风格。

于是虎头玉驾驭着黄狗跑过去,给了西夏丫头一个大白兔奶糖。

这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梁红玉有。

于是那个西夏小迷糊就把才领回来的小马驹,又给了梁红玉。

西门庆终于昏倒了,这次却不敢说梁红玉蒙人了。

所以最终梁红玉获得了小马驹。梁红玉也不懂这是占大便宜,她觉得她的大白兔奶糖是独一无二的。

不过不知道为何,西门庆也开始有点良心了,他虽然不敢职责梁红玉占便宜蒙人,却发现了那个西夏迷糊丫头有咳嗽阵状,于是又找着过去给了几个咳嗽丸。

那个西夏小迷糊的特点是拿到什么就往嘴巴里塞,于是一口气吃了五颗咳嗽丸。

西门庆气得跳起来,捏着小姑娘的嘴巴,伸手进去把咳嗽丸掏出来,吩咐道:只许吃一颗,一次一颗,一天两次。

好吧,吃了一颗后小丫头觉得这是苦的,一点也不好吃,于是就不继续多吃了,留着以后吃……

宋军进入西夏不扰民,还惠及西夏平民的口碑正在无限传开。

没人知道“解放军”是什么鬼,然而这正是高方平的宣传口径,此番出兵不是侵略西夏,是“解放西夏劳苦大众”。妈的说的跟真的是的。

总之关七啊西门庆啊,这些家伙是不信这个理论的。

然而架不住真有一群西夏人相信啊,实在是论及造势,宣传口径等等工作,高方平是这个时代最猥琐的人。

除了韩世忠最擅于搞这类工作外,其实梁红玉为首的宪兵队是最拉口碑的了。然后少年军的政委们搞这类工作也很厉害,所以是的,进入西夏统治区以来,高方平部和最拉仇恨的刘延庆部不同,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

西夏边民看出来了,这就是一只商队,而不是什么军队,虽然他们有恐怖的兵甲,却和以往不同,几乎不怎么欺负西夏人,除非他们被攻击。

不要说这个时代了,就是后世的蒋光头那么猥琐奸诈的人,他的统治区面临这一套的时候也是豆腐挡刀的。

所以生活清苦的西夏边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解放,但他们越来越不排斥高方平的军队。所谓的良好口碑,就是在高方平的严令下,从进入西夏境内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就是高方平严抓政治和纪律的用意。

其实也不能说高方平太好,而是西夏政权太烂,让这些边民没多少归属感。

西夏的民和大宋的民不同,他们是很直接的一群人,谁强就跟着谁,谁强就谁正义。在这个前提下,只要统治者不太丧心病狂,他们一般就逆来顺受,但总体上,他们对统治者没什么信仰和归属感。

因为他们并不好过,大抵上西夏对他们的统治,比大宋可落后多了,基本上还是类似欧洲那套封建制。他们的一切东西都是领主的,就算是汉化已经相对严重的现在,也没有什么固定属于他们的东西,说迁移就迁移,说打仗,就能把他们家里的壮年男丁抽空,说征缴,他们的一切马匹牛羊就被无代价拿走,用于和宋国打战。不服气的、抵抗的,当然不用等宋军来,他们首先就被自己人杀死。

这就是西夏能以极低成本和大宋打仗的原因,其实也就是传统农耕对抗游牧屡屡吃亏的本质。

但是这样一来是吸毒模式,会导致他们的国民全体没有什么归属感。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感觉,战争仅仅是他们生存和必须接受的东西。

伴随整个宋史岁月中,游牧一但被汉化到一定时候,必然带来严重的战力下降直至亡国,这几乎是定理。强大的辽国如此,西夏如此,后来更强金国也如此。

最本质的在于,游牧战法始终建立在残酷非人道的统治上、以几乎不付代价的战争成本进行侵略。大宋若要装备一只十万人骑兵的话,代价会大到让太后的内裤拿出来卖掉还不够。然而游牧可以分分钟做到。

于是游牧的这一套是优点,却也正是他们致命缺点:一但汉化,他们有了归属感后,要让他们放弃一切、自带饭盒的打仗就不可能了。但是玩汉娃的那一套拼生产力,他们又功底差太远,于是就只有一天天衰弱下去,直至完国。

是的大送就是这么奇葩的,在昏君和一群贪官的带领下,把强大的辽国和金国都这么熬死了……

妈的太失败了!

这是此番大宋军队中最常见的一种抱怨思想。

他们作为当兵的,谁不想打去敌人家里花差花差,拿点西夏人的东西,摸摸他们的女人。

是的谁都想,可惜这次就不行,原以为跟着大枭雄高方平进兵西夏,可以有太多乐子,却是比在宋国自己境内还孙子,愣是经过了无尽的战地会议,被政委们洗脑成为了一只装逼的圣人队。

大头兵们手握杀人实力,却是吃点西夏人的东西还得付钱?

不过说起来,这里的东西便宜到令人发指。兴许是西夏的边民没见过大头兵的铜钱,又兴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军爷拿东西不要报酬,于是此番他们意外获得铜钱后,全部当做珍宝。所以一个铜钱,就可以买一大堆东西。

这无论如何都是极其巨大的商机,只是说在以往,这样的商机都被战争、以及两国的紧张政治关系破坏了。

以往西夏人没什么生产力,就是依托河西走廊,有无尽的牛马,有无尽的资源。但西夏的强压政策是不许和宋国互市,就算有少量的交易,也都是官市。所谓的官市就是西夏人的东西被西夏官府没收,视情况统一的卖给大宋的红顶商人。

宋国一些商人当然胆子大,能偷偷走私物资进入边境和西夏人交易,但鉴于长途运输还面临土匪,损耗太大,成本太高。又因种师道们要养超编的西军,几乎合法化的对过往边境的商队抽两层左右抽头。

再加之进入西夏境内交易风险也很大,面临西夏军队的绞杀,于是这些所有的难题,最终就转化为商队的成本,在终端就表现为价格实在太高,西夏边民没多少人买得起。

这些就是两国边贸打不开的原因,也是西夏边民觉得宋国东西极其昂贵,想要就必须付大代价的原因。所以才会有诸如用马换蔗糖的笑话。

其实换了也就换了,这对不会算术的西夏人未必是损失。换了以后,好歹变为东西吃到口里了,不换的话若察哥要进兵,那些东西就会无条件交给西夏官府,于是就会变为号称攻无不克的骑兵在大宋境内活动。但就算抢回了东西,也和这些西夏平民没有一毛钱关系。

相反因为打的恼火了,边民还会被宋军报复。

是的种师道就喜欢报复,喜欢铁血政策,这就是这次高方平不要他来的原因,他很拉西夏人仇恨。相反陶节夫就比老种猥琐的多,总归是文人,老陶戎边的时候,对边民是相对和蔼的,还有不少优惠政策,吸引边民去宋国安家。

总结下来,此番进兵的顺利实则是商业上的胜利。总归天下事都是钱的问题。

说白了高方平以进兵名誉,在保护关七和西门庆无风险、低成本的做生意。这在平时当然不可能,西北的土匪以及种师道们的过路费,就可以教关七做人。

然后高方平还以“解放”名誉,保护西夏边民以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他们需要的宋国物资。

是的,总体西夏人拿到的东西又多,又比平时便宜。用战马换蔗糖的事毕竟只是少数,也是初期。至于后面,高方平始终在及时调整政策,不会放任西门庆他们太坑,吃相还是不能太难看的。

于是经过了这么久的教育,关七和西门庆决定改邪归正,不在用一袋蔗糖换走人家的马,他们很大方的用三袋蔗糖换取。够意思了,西夏人很喜欢他们。

对于那两头鲨鱼高方平只能苦笑,那对他们真的算是改邪归正了,高方平已经不能有再多要求,也过问不了那么多,毕竟此番高方平是行军大总管,而不是一个战地会计。

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高方平部于三月中旬,在近乎无抵抗下,就拿下了溥乐城。

面对几万大军来到,面对击败了西夏战神察哥四十万大军的无敌统帅高方平,溥乐城的那几百西夏守军早在前日就跑光了。

介于进入战区以来的良好口碑,溥乐城也只是西夏贵族跑了些,而大多数西夏百姓还留着,他们没心没肺的该干嘛干嘛。甚至还有不少西夏百姓准备好了东西,等着和宋军交易。

因为他们听说了,宋军这次不杀人,还有许多好东西可以交易,他们便打算换点来享受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