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717章 大辽北院枢密使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717章 大辽北院枢密使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刘延庆楞了楞道:“这样部署对我部当然最好,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我部迟迟不从右翼兵临西平府,则小高相公部形成孤军,他又是进攻方,不擅于种师道的防御战法。重镇西平府很重要,所以西夏朝廷肯定要保,那时,高方平则面临过长的战线,又无碉堡可守,那种情况下若白马强镇军司依托骑兵优势南下,则小高相公部会有危险。”

传令兵道:“这正是小高相公的命令二:你部只围死祥祐和嘉宁军司,不让其分兵骚扰小高相公部后勤线。小高相公正是需要以孤军形态,吸引右厢朝顺军司和白马强镇军司南下于野外决战。”

刘延庆和刘光世纷纷色变!

这真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想不到高方平要这么干。

这么做风险太大。不过一旦成功,那也是占了大便宜,因为重镇西平府肯定难啃,打那种城池,真个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若在西夏最后的两个王牌军团、白马军司和右厢军司南下前,高方平部却先被西平府拖成疲兵,那就非常被动。

相反若能利用形势吸引他们主动出击,再打一次统治性野战,那么亡国的气息真会笼罩在西夏上空了。那种情况下士气大胜,不论刘延庆的夏州攻坚,还是高方平的西平府攻坚,就会顺利的多。

否则先不说两个机动王牌军团白马军司和右厢军司,只说西平府、静州、庆州、怀州、兴庆府,几乎是集中于一区的坚城,在棋盘上那叫首尾相连的大龙,硬啃完这些地方的话,估计有三十万精锐也不够死的。

相视着苦笑,老刘父子两一起道:“我等遵命。”

现在没办法了,只有再夏州战略围困,等着看那个丧心病狂的赌徒战术是否成功。风险当然有,当然现在大家还是有信心了,因为石龙关大捷后,高方平号称野战无敌,兴许他真能再创奇迹也不说定。

大家所知道的一点是,小高他当然有可能战术失利,但以他那算死草的猥琐风格,然后他部有骑兵优势,那种情况下就算他局部失利也问题不大,失利仅仅是失利,没人相信谁有全歼高方平部的能力,真的不可能有……

大辽北院枢密使萧的里底,终于在这个时候带着使节团到了汴京。

相对软弱和气的赵佶看在辽国的强大面上,想要亲自出迎,但是张叔夜把这个提议给否了,言及:“外交自有规矩,辽国固然强大,但并非我大宋宗主国,只盟国。官家勿要自降身价抬举他人,他们此来不怀好意。能以蔡太师出迎接待,已是给足了辽国面子。”

赵佶或许不怕西夏,但真有些惧怕辽国,因为西夏都能出兵四十万的话,辽国一但犯浑肯定是百万之众。

于是赵佶在内廷担心的道:“张卿虽言之有理,但要较真了起来,朕亦是当今辽皇侄子辈,太过怠慢辽国,会否对我大宋造成不必要伤害。”

“没这事,辽皇不来则不需陛下出迎。”老张固执的坚持。

于是赵佶的想法就只有作罢了。

赵佶没乱说,皆因以往一些丧权辱国的事,要算起来,赵佶还真是当今辽皇的“侄子”。但张叔夜偏偏在现在不想承认这些东西。

理论上说,萧的里底来出使宋国,依照规格让礼部尚书和陶节夫接待才是正确的外交礼节,让当今太师蔡京出迎这已经是超标了,已经代表大宋弱势了……

汴京城外十里,一路皆有捧日军戒严护行。蔡京带着诸多的礼部相关官员等候着。

辽国时节团到来后,蔡京以国礼郑重的抱拳鞠躬道:“大辽枢密使远来辛苦,为了宋事,大辽几次三番不辞辛劳,参与调停,鄙国上下无不感激也。”

一个美女拉开帘子,她坐在一个辽国贵系男人的怀里,看着老头蔡京嘻嘻笑着。这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嚣张无脑女子。

那车里的中年男人一派贵气,酒色过度的模样,他正式当今辽国兰陵郡王、北林牙、知北院枢密事,几乎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萧的里底。

车仪仗中无处不彰显着权威、奢靡的气息。

以往的宋国但凡有使臣去辽国说事,完了后,通常会有辽国外交口对大宋朝廷说一句“宋使无礼”。

这没什么毛病,就是一种强国对弱国的外交口径,不会真的发生什么,只是“敲打敲打”的意思。

这次却真的无礼了,萧的里底坐在车中,眯起眼睛看着白发苍苍的蔡京少顷,心理有些不高兴,为何不是宋国皇帝出迎?

但见蔡京礼数还算周到,他老蔡身为宋朝宰相,也对规格低半级的辽国枢密使鞠躬了,于是萧的里底也不方面在多说什么,微笑道:“本使远来劳累,蔡相有心了,这便入城,择日在商谈外事。”

之后在蔡京的引导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向了当世最繁华的城市。

总体上辽国的汉化非常严重,他们一切都模仿汉制,包括官制的设立也都差不多,他们也有自己的“开封府枢密院“等等。

不过他们分为南北院制度。

上次宋夏之战,眼看宋国占据了上风之后,辽国就来拉偏架,那个时候来的是南院枢密使牛温舒。牛温舒是汉人,辽国的南院说白了就是管理汉人的。一般正常情况和宋国沟通也由南院来进行,南院基本就是汉人,更了解大宋的一切习俗,也比较方便说话。

不过真正的贵系、说了算的地方是北院。北院就是契丹人的本部。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上次宋夏之战来调停的是南院枢密使。然而这次是北院枢密使萧的里底,足以看出辽国对此番宋夏议和的重视程度。

就是因为这样,让此番主持议和的蔡京压力很大。因为大宋朝廷内的两个鹰派张叔夜和陶节夫,在高方平能打的这个前提下拽的和二五八万似的,估计此番的外交拉锯,会让蔡京非常尴尬。

最要命的是,在辽国提前知会、要以“世界警察”身份来调停宋夏矛盾的当口,高方平仍旧卡住了时间点起兵伐夏了,目下刘延庆那个反骨仔推到了夏州一代,高方平更是已经拿下了耀德城,北望西夏重镇西平府!

老蔡艰难啊,夹在中间我容易吗我?

老蔡也试图像当年遥控陶节夫那样去遥控现在的刘延庆。但刘延庆这个反骨仔的尿性没有惊喜,又反水了,他不回应,肯定就是不敢惹高方平。

往前出了许多幺蛾子,蔡京声望被高方平打残的现在,没人听蔡京的,真的太正常不过了。

于是蔡京试图说服陶节夫节制高方平的进兵,不要给对辽外交造成过大压力。但陶节夫一摊手说了“他持天子剑,相公你让我如何节制?”

然后这些问题就全部成为了政治尴尬,落在了蔡京身上,老蔡需要在这些压力之下主持议和,接待张牙舞爪的大辽国使者。

到达接待专使的地方以国礼入住后,萧的里底懒洋洋的问了一句:“蔡相,其实本使一直很纳闷,你宋国现在怎么想的,为何忽然性启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高方平,却还运气真好,取得了战果。以往的好大喜功让你们宋国吃过很多亏,现在你们朝廷为何会任由他高方平,又进兵西夏了?”

蔡京想了想坐下来,微笑抱拳道:“贵国觉得高方平真的只是运气好?”

萧的里底鄙夷的样子哼了一声:“区区二十多岁的黄毛小儿,他再能,又会到天上去吗?那当然是运气,此番是察哥犯了致命错误而已。但是运气不会永远好。你宋国朝廷也太不给面子,在本使已经不辞辛劳的启程上路之际,仍旧让高方平进兵西夏,你们什么意思呢?”

蔡京抱拳道:“您也说了,他运气好,好大喜功,就难免做出不端行为。您心里比谁都清楚,在宋夏尚未正式停战的现在他有理由出兵,而老夫不方便干预。再说了,他年少轻狂,取得了大捷,士气如虹的现在,您指望一个猖狂的娃娃安分,似乎……”

蔡京没说完,一副尴尬的神色。

身边跟随的几个宋国官员看的心酸,石龙关、乃至整个宋夏战场尸积如山,许多的地方沦为鬼蜮一般存在,后来的结果那都是高方平帅几个军系,用十几万性命和血肉博弈得来的结果。但是这些东西,在大辽官僚眼睛看来,只是区区一个“黄毛小子的任性和运气”,没有丝毫敬畏之心。

张叔夜有时没错啊,说多了都是泪。

跟着蔡京来接待的人,许多是平时反高方平的人,但是现在他们有点接受高方平了,不论如何,高方平此番把北院的萧的里底都给惹出来擦屁股,这说的难听是闯祸,但是说的好听点:是面子,尊严。

蔡京无法说什么,于是干脆又沉默是金了。在高方平已经出兵的现在,喊是喊不回他来的,于是一切只有等。赵佶的意思还是要让着辽人,但在高方平打赢了的现在,举国的愤青和狂热党,官员队伍都有不少这种人,老蔡如何敢一味相让呢?那肯定是将来被人戳脊梁骨的借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