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790章 报纸治国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790章 报纸治国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高方平道,“我出不出使,对我的政治生涯的确没多少影响,不过对大宋影响深远。我说王德旺啊,知道你为什么不被裴炎成待见?就因为你这家伙好高骛远,好发言不得要领,好读书又不求甚解。不是你的事你偏要管,当时我才到北1京,你就不自量力的提什么《西北策》也不说你了。现在又联合童贯狼狈为奸,搞什么污糟猫北方策,还把蔡相他们给忽悠了?”

王德旺老脸微红,想起大魔王那句空谈误国。

对着高方平容易让人脸红,当时那纸上谈兵的《西北策》,大魔王看都不看就给扔垃圾桶里,也没见大魔王发表什么长篇大论豪言壮语,当时就来了一句:若形势需要,就带兵西进用脑袋顶着。

事实上他真带着北方军系区区两万新兵西征了,十六个月后,大魔王几乎歼灭了西夏所有王牌力量,兵临城下,逼迫西夏皇室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这就是现实。

所以换个人来批童贯的《北方策》,王德旺肯定不服气,但今日今时的大魔王说这句,王德旺也不禁要仔细寻思:难道童叔的策略真的有问题?

寻思了一下,王德旺抱拳道:“兴许明府您的想法有道理,但真需要这么不待见童节帅吗?您无论如何要看在他曾破羌人的功绩上,善待他。”

王德旺这个侄子也算做的有孝心,这让高方平很无语,其实大宋官场中王德旺这种人已经不多了。

他这么为童贯说话,那是因为童贯的确对他王家有恩。

当时的宋夏之战,大将高永年战死,那家伙是高方平的亲戚。于是当时高俅和皇帝一起大怒,鉴于大宋一向薄待武将的政策,加上奸臣老爸进谗言,于是赵佶真的打算处死几十个将领责任人的。

不过当时的主帅王厚、也就是王德旺他爹,主动把所有责任和黑锅扛下,说是不关别人事,乃是我王厚一人指挥不利的责任。

童贯当时是监军。那个时期的大太监胆子很大,也有些担当。于是童贯没推卸责任,主动对皇帝说是我童贯监督不利,不关其他人事。

这种事若出现在范仲淹身上是正常的,但出现在童贯这奸贼身上倒是有点难得。换一般官僚思维,童贯理应把责任推到下面,杀掉一批军官祭旗,这叫弃车保帅。

不过是的,王厚和童贯这两棒槌愣是这么把高永年战死的责任给扛下了,王厚是蔡京的人,童贯是赵佶的人。鉴于这么尴尬的局面,高俅老爹虽然护家,也就不方便在咬人。赵佶也就不方便处理童贯了。

汗,要是随便就追究宠臣责任的话,赵佶他还能叫昏君?赵佶就这德行,他不会随便薄待他宠爱的臣子。于是高永年死了白死了,那次愣是一个责任人都没追究。

童贯和王厚的名头就这么打出来的,这就是后面童贯也对西军有影响力的底气。

说来好笑,童贯这奸贼就有这么固执,胆子这么大。冲大哥扛责任他做过,违反赵佶命令、抓住时机进兵取得胜利的事他也做过。

现在这个阉人虽然不做大哥好多年,但为了他自以为正确的《北方策》,他便也敢和高方平耍小心思、和高方平对着干了。

童贯他肯定是个蛊惑圣心的奸佞、贪赃枉法的大蛀虫,这毫无疑问。但高方平当年答应让他站在安全线上,刚刚又怒斥梁师成不许对老童以阴谋迫害,也是认真的。

高方平真没多讨厌童贯。论贪污,比童贯吃相难看的人多了,论奸佞,梁师成、梁子美包括高俅老爹也不比童贯弱。但童贯真做了些他们没做的事。

其实童贯的贼名那么重,一大原因是,写历史的文人多数不待见太监,其次是他的政策引入了金人。这是最大的历史败笔。

YY完毕,高方平拍拍王德旺的肩膀:“去吧,去劝说他。我之所以找你王德旺去说服童贯,而不是去御史台找言官弹劾‘阉人出使有损国格’,只为两个原因,一,皇帝对我有恩我不想给皇帝找麻烦。二,童贯往前的一些作为,尤其和你父亲王厚合作时候也算有担当的人。在他放出不可饶恕的错误前,我仍旧愿意把他看做一个堪用的国朝将领对待。”

“王德旺,你明白我的用意吗?”高方平最后道。

王德旺心理咯噔的一下,寻思:算好大魔王还有点底线,他要真找御史言官说事,那真可以毁了童贯的出使任务。这样看起来,大魔王要跟随童贯去出使,是害怕童贯犯政策错误,而不是想打压童叔呢。

想这么想,王德旺又心虚的道:“明府,您这么警告童节帅,真不是为了当年您亲戚高永年战死的事吗?”

高方平给他后脑勺一掌呵斥道:“妈的说到这事我就恼火,也替我奸臣老爹恼火。你们竟敢不给高家面子,把高永年给弄死了……”

王德旺捂着后脑勺不服气的道:“不是咱们官僚弄死的,乃是西夏人弄死的,您打到了西平府也算报仇了。”

高方平指着他的鼻子道:“休要狡辩。你记住,如果我记仇高永年的事,我不会找童贯,当年主帅是你父亲王厚,我就算要算账拉清单也只会找你王德旺,然而你看老子是那么小气的人吗?在北1京时候我给你小鞋穿了吗?所以此番我真不是要整童贯,就事论事,我要一起出使是有原因的,让那个太监给我等着,和我一起上路,他就仍旧是正使,我在幕后,外交成果算他的。若是你此去一个时辰内,听不到他打消今日出行的计划,那我也不给任何人面子了,让他等着御史言官弹劾就行。妈蛋你以为这是让我戴绿帽那么小的事啊,这个问题上谁惹我,我就整死谁。”

“明府别急,下官这就去见童节帅晓以厉害。”王德旺一溜烟就跑了。

这次不是心理战,老童那阉货若不收手,高方平就关门放御史去咬死他。放高俅老爹去找他清算高永年战死的旧账。

这是原则问题,他自己出使,铁定弄出和女真人联合的幺蛾子来,打了萧的里底的脸,那么辽国带路党就哭瞎了,辽国带路党哭瞎,大宋爱国党当然也哭瞎了。都是利益惹的祸啊。

所以呢,高方平等的同时,去了御史台。

暂时什么也不说,和张克公大眼瞪着小眼的对坐着。

“纪委的同志们”也不知道大魔王来干什么,如履薄冰的样子寻思:老子们部门最近没找你大魔王麻烦好吧,这么来守着有意思啊?

虽然都是常委,但张克公这老家伙排位在高方平前面,所以他自持身份,也懒得招呼,懒得待见,自顾自的喝茶看报纸。

看报纸就是张克公的工作,他们的部门几乎订阅了目下汴京所有报纸,不论大报小报都有,不论是官媒还是私媒,都订阅了。

这些家伙现在就从新闻报道里去发现问题,然后就开始咬人。这显得很混蛋,但张克公认为他是对的。他说了,他不是刑部,他咬人不许要证据,只要有渠道消息就行。

所以这也需要新闻媒体必须有消息才能报到,否则就算造谣,传阅五百次以上当然就有报纸倒霉了。

是真有些小媒体被张克公以“造谣祸国乱政”名誉给咬死了的。

其实他的工作方式就连高方平也无法指责他,大报小报结合、加上许多论坛言论什么的,还真能一定程度反应出一些目下的风气。所以老张就指挥着麾下用这些去咬人。

事实上当时国战期间查封樊楼,就是张克公这个棒槌的主意,他从报纸上看到有女相扑铁臀碎核桃的广告后,觉得国难期间这么搞很不好,就怂恿张叔夜去拉仇恨了。汗,张叔夜是真见不惯类似的事,弟弟不说的话,张叔夜还不知道汴京目下“前卫”到了这个地步。

于是张叔夜都不找他儿子打听一下樊楼股东都是谁,就带队去没收了樊楼的营业执照、让停业整顿。

整顿个蛋,最终惹出了无数权贵子弟上“千言书”给赵佶的事,赵佶戾气不重又喜欢玩乐,觉得樊楼多有趣啊,于是最终哭瞎的就是张叔夜。

那次幺蛾子其实是张克公“报纸治国”的锅。

一边在心理YY着,高方平摸着下巴看着小老张不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