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850章 大阅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850章 大阅兵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三月的草原上迎来了阳光和暖意,辽国天炸皇帝带皮室军也于此时“班师回朝”。

天祚皇帝比赵佶还任性,他每次打猎都是带着三十万大军去。然后每次带着无数猎物回京的时候,对于天祚皇帝就是一种班师的荣耀感,代表草原战士出征归来的那种心态。

弄的跟真的似的,兴许皇帝老儿这时候回来,还真是高方平从西夏班师的心态呢。

在萧的里底的层面,他需要辽皇保持一颗“玩者之心”,而不是王者之心。

于是每次耶律俨都很反感这种行为,如同宋国那个喜欢吓唬赵佶的张叔夜似的,每次耶律俨说“这么搞很不好”的时候,天祚皇帝都非常郁闷。却是又拿老俨没有办法。

宋国那个赵佶是脾气好,不方便为了这些事收拾张叔夜那两兄弟。不过辽国这天炸皇帝是因为耶律俨是顾命大臣,几乎是叔父一般的存在、照顾着皇帝长大的人。于是就不方便说他。

不过被萧的里底整天借用这点进谗言,于是天炸皇帝越来越躲着耶律俨这么个“严厉父亲”一般的存在。

萧的里底还对辽皇说了:“每年之巡猎,乃是我契丹勇士固有传统、老俨虽然劳苦功高德高望重,不过终归汉人出生,不懂得咱们草原人这套礼仪、陛下勿要再听他建议”。

大抵上,每年萧的里底都是这么蛊惑辽皇“吸烟”的,于是成为一种习惯上瘾后,天炸皇帝就越来越离不开老萧,越来越躲着耶律俨。

此番辽皇东巡归来,萧的里底自然也要做足面子工程,发动文武百官、令诸多军伍组成仪仗。号角雷动,万马奔腾,于上京百里外开始几乎十步一岗,各种仪仗队策马卖弄、狂奔、吆喝。

如此便基本形成了百万雄师迎接“我皇陛下得胜归来”的阵仗。

城外,随同一起等候迎接圣驾的耶律俨,白发苍苍的模样看着这些“雄师”,在心里怆然泪下。老俨觉得辽国这么下去就废了。百万雄师原本应该磨砺自身,洗练意志,有朝一日怀有进取之心,踏遍南朝每一个角落,让天下臣服,那才是大辽的雄师。

如今却跟着萧的里底此贼、成为了一群好大喜功的马屁精表演队?所谓奸臣属性略同,听说宋国捧日军,也被老萧的好友高俅这么调教的,是仪仗队而不是虎狼军队。

“哎……”

做此想法时,又侧头看看旁边春风得意的萧的里底,耶律俨在心理长长的叹息一声。

除了发动百官来跪迎皇帝,萧的里底也几乎抽空了上京的力量前来迎接。以便让辽皇高兴。

其实就是这样的传统和原因,才造成曾经上京空虚,被马贼瞬间攻破的劣迹。

除此外,萧的里底还劳民伤财,命人在上京城以北五十里临时建立了“皮室大帐”,以供辽皇会盟之用。

所谓皮室大帐亦是契丹人传统。

辽国皇帝的住所就叫皮室大帐。相反上京的皇城只是行宫。

这就是游牧的传统,固定的皇宫才是行宫,真正的住所是“皮室大帐”。

这个年景,天祚皇帝早就丢了契丹族的传统,基本都是在上京皇城中做宅男享乐。不过萧的里底为了维护上国强权尊严,既然此番辽皇没能成功会盟东方各族酋长、把他们全部招入上京代替东巡会盟。那么这个传统就该在“皮室大帐”进行,而不是皇城。

这才是辽国的脸面。毕竟辽国不擅于建设,他们的皇城在蛮子看着辉煌,其实和南朝赵佶的皇宫相比、寒碜又弱爆。于是契丹人的传统是但凡重要时刻,重大事宜,都在大帐进行而不是皇宫。

大抵意思是:比奢华比不过宋国,就只能走特点和气势路线……

节日气氛笼罩着辽国上京城的人们。

古代老百姓都是特喜欢过节的,不论是契丹人还是汉人都这样。

现在这个时候辽皇巡猎归来,此番东巡会盟各族的大事,换在上京周边草原上举行,所以这就是节日。

这个时候到处都开始模仿宋国的传统仪式了,城内有的张灯结彩,有的试图去城外围观那百万大辽雄师装逼时产生的威慑。

那真的很震撼,提前受到了邀请的宋国主使童贯、副使刘正夫和林摅去了,真被那种大草原上震天的号角、万马奔腾的场景给震的傻傻的。

这是阅兵大庆,属于耶律和萧氏的精锐皮室军和珊军加起来就是近六十万之众。与此同时还有周边各个部落、各大都统军司派来参与阅军的仪仗队,来自东边的部族的人马,包括女真阿骨打部的人马自然也要编队,参与进去一起阅兵给辽皇看。

现在的完颜阿骨打其实还不是实际的女真部掌权人,只是说他雄才大略骁勇善战、虽然没有完全架空他皇兄乌雅束,但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和力量。粘罕作为女真部国相的嫡子,就是阿骨打大元帅的嫡系心腹。

在辽国的层面上,真正的女真节度使是完颜乌雅束,完颜阿骨打的兄长。但是此番进京会盟,萧的里底邀请的却是阿骨打,而不是乌雅束。这真正说明了一些问题,要说雄才大略的阿骨打没有贿赂祖宗辽国的带路党,是没人信的。

或者可以这样说,因阿骨打聪明会做人,萧的里底相爷支持他,所以阿骨打才慢慢的、不可避免的成为架空女真节度使的实际掌权人。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蛋疼,譬如此番宋国使节团一但有高方平在,童贯这个赵佶任命的主使就不是话事人了,只是个图章,负责去跪拜辽皇和传令而已。

为了维稳,为了彰显上国的体面和繁荣,此番萧的里底筹备阅兵是不遗余力的。真比宋国那个殿帅高俅要求还高,让所有参与阅兵的军队都必须队列整齐,服装统一光鲜,不许有打补丁露着屁股的存在。

于是前阵子故意带着一群野人士兵、穿着打补丁的兽皮在上京招摇过市的粘罕部,就被萧的里底点名去领饭盒了。

除了领取饭盒外,还免费发放一套军服。于是女真部的穷鬼丘八们嘴巴都笑歪了。除此之外,老萧对这些野人还有要求,但凡好好阅兵保持队列,完成所有仪式让辽皇高兴的,事后每个士兵可以领取一百文钱。

于是这就成为此番百万雄师阅兵不乱的理由。要不是为了那一百文钱,诸如女真部这些个野人,他们准是添乱的存在。

百万雄师的阅兵,辽国愤青们看的无比热血沸腾,暂时忘记了高方平仍旧处于消失状态的幺蛾子了。

上京城里没去围观阅兵的老百姓们,也因这节日的气氛显得很喜庆。

但这份喜悦不是每个人都有。皆因辽皇皮室大帐设于上京郊外。于是上京周边的部族不但不能进城,此番还被萧的里底下令方圆两百里内不能有人。

于是那些形同乞丐的牧民部族,就不能待在上京附近了,只能再次举家迁移、暂时去别处,等过了风头再回来。

这些在后世也不能避免,一千年后别说首长南巡,就算是个省里的领导来视察,维稳办公室也会把街面上的乞丐赶走的。

春天的风很大很持续,吹得草原沙沙作响。

明媚的阳光下,契丹小男孩萧陈奴牵着一只小羊羔,渺小的身躯拉着板车在风中行走。是的,他也跟随着部族迁移了。

他并不知道他是哪个部族的人,因为是孤儿,这个时代的人不能没有部族,否则死去只是时间问题,于是萧陈奴就留在现在这个部族里面了,但这里并没有他的亲人。

萧陈奴没有马,也没有什么财产,他现在有一只羊羔,有个二手的破旧板车,板车躺着两个人是郭秀儿和牛皋。

这一走,必须迁往两百里外,真希望不要遇到马贼才好。

小孩子萧陈奴一边走一边如是想着。

他有阴影,他的整个童年都处于一种可怕的场景之中。

萧陈奴之所以自诩为一个战士,一个勇士。就因为这个时代里,他们这样的人的最大敌人不是**政府军。辽军虽然也会打草谷,但缴纳了保护费也就过去了,他们好歹还会留点给牧民生存。但马贼军可不这样。

萧陈奴小小的心灵里经历过血的教训,他亲眼看着他的部族一百多口,被马贼军全部杀死,抢走几乎所有的东西。当时的萧陈奴五岁,他被母亲的尸体压住,血染了全身,他母亲最后说出的话是“别动,装死”。

他的部族之所以这样就因为没有战士。所以萧陈奴现在总是自诩为一个战士。

某种程度上,许许多多萧陈奴这样的人是很感激萧的里底的。尽管辽国骂他的人多的不能再多,说他是有名的奸臣,但事实上老萧真的依托某些渠道消息,队马贼进行几次总围剿后,那几伙转战几千里、辽国境内最为臭名昭著的马贼,是真被屠杀了的。

没死的也跑宋国梁山去了。于是现在的草原上安生多了。

一边跟着部族迁移,风越来越大。萧陈奴把板车停止下来,把他唯一的毯子,盖在郭秀儿和牛皋身上。

没完全盖好,小屁孩便一跳一跳的去拉毯子,以增加高度。

他还很小,很矮。他也用不起高氏运输车。那么辽国传统的车架为了适应各种地形的迁移需要,是很高的,车轮是大的离谱的,于是他要一跳一跳的施展,才能达到高度。

一跳一跳的震动让沉睡中的郭秀儿醒来了。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郭秀儿虚弱的躺着问道。

郭秀儿许多地方骨折,还不能动,却早就醒来了。但牛皋的伤势要重的多,上京的大夫说醒不醒的过来看运气。

萧陈奴就说道:“秀儿姐姐,我在给你们拉毯子。”

郭秀儿看了看急的想哭,问道:“咱们这是要迁移去哪里?”

萧陈奴咬着指头道:“我也不知道,听说陛下会盟各族,组建皮室大帐,于是依照规矩咱们要迁移往两百里外。他们有的人说你们救不活了,让我放弃你们。但我不想,我知道你们会活过来的。”

郭秀儿道:“咱们不该迁移往两百里外,应该想办法进城送消息,大哥哥他没死,活的好好的。”

萧陈奴挠头道:“可我努力过了,然而这个时期咱们连城都进不了,姐姐你的信函已经丢失,咱们也无法突破辽军的封锁去见贵人。”

郭秀儿也还是个孩子,气的哭了起来道:“把信弄丢了,我真没用。”

“我们都是孩子,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也都会长大的。”萧陈奴说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