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 第890章 有大猫腻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890章 有大猫腻

作者:灰头小宝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5:52 来源:笔趣阁

目下的大堂里,一群北1京系的官员就纷纷停口了,想等着高方平说出个一二三来。

不过高方平也暂时说不出什么来,在这里说什么都没有卵用。裴炎成这家伙有毛病,但是路线总体无问题,大名府作为这场大建设战场上的前线,必须严控舆论掌握民心,维持艰苦奋斗的氛围。换高方平来执政也一样,会把来自汴京的享乐思想,人权思想,民主思想给和谐,吃相不会比老裴好看到哪去。

这对于大名府的老百姓不公平。然而不公平就不公平了,这是时代的需要,没有对错,将来帝国崛起之后、后世的纨绔子弟们会一边享受帝国的遗产,一边骂他们的大魔王爸爸独裁。

YY完毕,高方平看向了林摅问道:“林大人,你怎么看?”

“我不是元芳,对这事我没有看法。”林摅和稀泥的样子摇手道。

他专门提及“元芳”是有用意的。很明显现在的开封府已经炸锅,北1京裴炎成的问题实际就是汴京那些牛鬼蛇神的问题。

老林这么回答高方平,代表他仍旧没做好上任开封府拉仇恨的装备。汗,老林是有些能力的,但尤其是遇到了裴炎成问题那么复杂的现在,很明显一上任开封府就要出面怒怼道士和无数掌握舆论民心的媒体。老林的马步还没有准备好呢。

“该是召李纲进京的时候了。”考虑了许久高方平喃喃道。

裴炎成抱拳道:“卑职不知道高相想干什么,但李纲出生平凡、政治基础薄弱,对京中不熟悉。对于那个八方牛鬼蛇神汇集的京城,若相公想启用李纲,我怀疑是镇不住他们的,李纲手段也较为刚猛,会和他们有较大的矛盾和擦抹,带起什么政治灾难来都是有可能的。”

高方平翻翻白眼,寻思要你说,老子当然知道李纲官职没问题、但是声望根基仍旧不足,不适合复杂的京城。然而无奈人家林舅爷没准备好,没想清楚,我能奈何?

林摅如果站队那的确是比较适合的人选,他是个有能力的老京官,蔡京的人,林太妃家的人,越王赵偲的舅舅。很显然蔡京的意思就是想在藤元芳之后,让林摅坐镇开封府的。这也是他跟随出使的理由。

那么只要他愿意站队,高方平也愿意支持蔡京的这一政治部署。然而预感到形势复杂后,老林很没节操的撂挑子了。

沉默了少顷,裴炎成又道:“相公您出使期间,官场倒是有不少传言兴许赵鼎会被启用,他原本就在开封府任职,熟悉各方面情况,官声好,在江州降职任用乃是被你高相迫害。于是月前,已经召赵鼎从江州司法口任上进京了。”

高方平觉得这很不好,说道:“那小子脑袋有问题,思想问题没理顺就别出来做事。这明显是有人要利用赵鼎的节奏。别看他官声好,其实那个小诉棍和老常一样,很容易被别人用律法牵着鼻子走。譬如若赵鼎在这大名府,老裴你绝对赶不走那些媒体你信不信?赵鼎他和那些家伙不是一伙的,但他就是会保护那些家伙。这是他脑壳里的一条虫子。”

“……”

刘正夫林摅等人瀑布汗,对高方平也是醉了。大魔王如此制霸如此记仇,都多年以前的事了,然而他现在仍旧在说赵鼎脑壳有坑?没记错的话,人家赵鼎还说他大魔王脑子有洞呢。

时间已经很晚了,暂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高方平累了,竟是什么也不说的起身离席去休息了。

众人看着他单薄的背影,想什么的都有。

刘正夫和林摅也起身离开了。

于是静下来后,留着的毕世静这才抱拳对裴炎成道:“相公,末将坚持认为目下的北方不太平,结合汴京城那如火如荼的局面,高相他得罪了如此多的人,就算使辽都是九死一生,咱们恐怕得做些什么?”

裴炎成想了想叹息一声道:“然而做什么呢?北方存在猫腻这是我提出的论调,但我的一切维稳行为,已经被那些报纸给批的满头大包了,看起来我是风尖浪口,其实是他高相的压力。”

“末将派出去盯梢某人的密探,不明不白的消失了,这一定有原因。现只等裴相公将令,末将即刻出兵维稳,我总觉得高相在大名府不安稳。”毕世静也一副被迫害妄想的样子请令了。

裴炎成却微微摇头道:“现在你的相公是他,不是我。他仍旧是北1京留守,他一来,自动接管我手里所有治权。且现在这个即将变天的局面下,纵使是我裴炎成,也不敢随意给你命令去维稳,你维稳的对象是非常敏感的大人物。”

叹息一声后,裴炎成也起身离开了。唯独留下毕世静脸颊微微抽搐。

毕世静就是觉得现在有问题,想派只军队去沧州请人喝茶,然而没有将令,目下接防大名府的驻泊司毕世静部就动弹不得。

还有个办法是绕开大名府,进枢密院请将令。但目下也处于风尖浪口的张叔夜其实不轻松,未必敢出格。

换防进河东工作前、史文恭将军给毕世静来过信函。大抵交代北方的军事局势,交换了消息。

史文恭的来信还顺便提及了河东局势混乱。像是河东军系高层已经收到了某种消息,对宗泽执掌的帅司充满了抵触心态。

高方平打算裁撤河东军系的事,乃大宋最高军事机密,不会有几个人知道的,甚至蔡京都不会了解细则。但看起来,像是已经泄露了,那么史文恭对此的结论是:前三排的枢密院出了问题。

就这么一个原因,怀疑枢密院某高层有问题,让毕世静现在不敢去枢密院请将令出兵。而现在老裴也被舆论节制的动不了,这个节骨上毕世静也清楚,不是他老裴不作为,而是若再有幺蛾子,他的大名府代理知府也就做到头了。听闻蔡京已经扛不住,几次写信警告裴炎成:低调,不能再出事……

与此同时,在大名府停留期间发生了件怪事:贴身跟随高方平的文章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但高方平没有多问,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时在辽国,高方平亲口问刘法:文章可以信任吗?

刘法将军的回答是:您可以把命交给他。

于是高方平就做甩手掌柜,信了。

过得几日文章又出现了,风尘仆仆的样子来见高方平,看似他几个昼夜不眠不休的样子。

“去了哪里?”高方平问道。

文章半跪地道:“末将去了沧州一趟。因事态紧急又诡异,来不及对高相陈述就去了,害得高相耽搁多日,末将有罪。”

高方平摆手道:“少打官腔扯犊子,你要是有罪现在已经被我吊起来了,没吊起来就说明无罪。”

文章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不敢扯犊子了,直接道:“末将不告而离,皆因进大名府时候我眼观六路,观察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高方平微微点头:“这是你的工作和素养,很正常,说说看什么人能引起你的注意?”

文章道:“那是典型的汉人,且京味很足。我在辽国上京见过这个人,那个时候他去见了西夏李贤耀。见过一次的人哪怕是背影,末将一定有印象,不会认错。所以事关敏感,在大名府我第一时间认了出来,皆因他鬼鬼祟祟出现在高相附近的人群中,又在辽国**贼李贤耀接触过,鉴于您的其他卫士暂时还不信任末将,于是末将选择了不告而别,因时机稍纵即逝。那人离开末将也就离开,悄悄跟随,这一去竟是到了沧州他才歇脚。”

高方平起身走来走去的。身为京味很浓的汉人,在上京见过李贤耀。那几乎可以断定:我大宋前三排真的有人参与了老子遇袭的事件了。

迟疑少顷,高方平停下了脚步道:“那人在沧州停留时,见了谁?”

文章一字一顿的道:“他见了谁末将不确定,但他进了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前朝柴氏子孙、有太祖皇帝丹书铁卷的柴家庄子。末将不敢妄言这代表什么,但自陈桥让位,我太祖武德皇帝善待后周子孙、赐丹书铁卷保护柴家,这已经是历朝历代的莫大仁慈和恩德,但柴进此人不知低调收敛,广交天下人物不说,现在甚至见了如此一个敏感人物,其中定有重大猫腻。”

其实大宋江山就是老赵偷来的,在后世叫陈桥兵变。不过在大宋,文人再敢说话也还是要点政治正确和底线的,于是都把老赵当年取得江山的事美化为“陈桥让位”。

当然文章有一点没有说错,老赵得国不正,但作为一个有良心的贼,他做到了其他帝王没有的胸襟,不但给了柴家丹书铁卷,甚至把保护柴氏子孙写成了宪章。这谈不上良心,但是对于一个皇帝,其实老赵做的算是很不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