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

三国之最风流 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

作者:赵子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38 来源:笔趣阁

这几天感冒,脑子迟钝,文中或有疏漏、错谬、矛盾、辞不达意处,尚请同学们见谅、指正。

虽然感冒,也码字不息,求月票啊!

——

自是因了刘备、程嘉的告之,荀成、许仲、辛瑷、戏志才才知道了荀贞的归来。

戏志才家在阳翟,不过这半年来他多在颍阴居住,而许仲、辛瑷本都在县外的庄中,是荀成派人去把他二人叫来的。

颍阴是荀贞的家乡,认识荀贞的人甚多,为免被不必要的人认出,荀贞没有下车,隔着车窗与他们几人相见,特地多和戏志才说了两句话。荀成诸人中,荀成、许仲、辛瑷三人这些年一直跟在荀贞左右,分别至今不过半年而已,唯有戏志才与荀贞一两年没见了。

初识戏志才时,荀贞和他都还是个年轻人,现今荀贞年已而立,戏志才也年过三十了。

戏志才此时高冠黑衣,腰中带剑,颔下长须飘飘,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因久居上位、经历大为丰富之故,较之昔日,他少了几分“清高气盛”,气度显得甚是沉稳,但当他看到荀贞、脸上绽出开心的笑容时,眉眼间却依稀还是当年那个与荀贞初识时的寒门青年。

“志才,别之数载,卿貌无它大变,独此长须,远胜吾矣!”

荀贞的这句玩笑话引起了诸人的轻笑。

时人多蓄长须,以须髯盛为美,荀贞虽因前世的习惯,不适应蓄须,却也只能“入乡随俗”,早年为繁阳亭长时,他年轻、地位也低,倒还可以不留蓄长须,只在颔下蓄了个短髭,随着年龄渐长、地位渐高,却是不能仍只留短髭、不蓄长须了,只是到底因为觉得不方便,所以他所留之须并不甚长,如今却是比不上戏志才的长须飘飘了。

戏志才摸了摸胡须,笑道:“须短之时尚不自觉,而今须长,夜不能寝啊。”

“此话怎讲?”

“我一小婢问我夜寝之时,须是在被内,还是在被外?她未问我之前,我还没注意,自她问我之后,每当夜寝,我常辗转反复,不知是该将须置入被内才对,还是该将须置於被外才好。”

这个故事有点耳熟,好似前世时在哪里看到过,一时记不太清楚。荀贞哈哈大笑。

戏志才诸人各有坐车,诸人分别登车,随在荀贞的车后入到县中。

车队徐行,至高阳里,鱼贯而入。

荀贞多年未曾返家,今归还“里”中,掀开车帘,探目望去,只觉处处都透露出一股熟悉、安心的味道。前世时,颍阴并非他的家乡,但今世他从“少年”到“青年”,在颍阴住了十几年,尤其是这高阳里,到处都留有他往昔的记忆,却早已是他的故乡、家园了。

“我闻‘此心安处是吾乡’,今生今世,这里就是我的心安之处了啊。”

昔年住在颍阴时不觉得,如今多年未归,一旦归来,这心安的感觉却让荀贞极觉平静与舒坦。

荀贞车驾在前,荀成、戏志才诸人车驾在后,一行来到荀贞家门外。

先到荀贞家中的刘备、程嘉诸人出迎,在众人之前是一花信年华的少妇,可不正是陈芷?

荀贞下车。

陈芷诸人拜迎。

荀贞上前将之一一扶起,在众人后边是迟婢、唐儿,荀贞把她两人也扶起。

“阿芷……。”

“夫君……。”

“今我归家是喜事,缘何垂泪欲滴?”

“盖因喜极,故难自禁。”

荀贞一笑,转对戏志才、荀成几人说道:“卿等且先入家,待我拜过族中诸父、诸兄,再与卿等欢叙。”

诸人应诺。

荀贞从荀彧兄弟口中得知,荀爽现在里中。

他这次虽是潜伏归家,不欲令外人知,可荀爽、荀衢二人他却是得去登门拜见的。

事实上,如当下这种聚族而居、同住一里的情况,除非荀贞到颍阴后不回家,否则他也是绝瞒不住族中人的。只他到里中的这一会儿,里中的荀氏诸家便多已听说他回来了,族中各家的年轻人纷纷从家中出来,或站在门口,或立於里中的小路上,向这边张望。好在荀氏以儒术传家,族人多是文儒君子,却不会如寻常人家一般,蜂拥围聚过来。

尽管回来的事情已被族中知晓,荀贞倒是不担忧消息会外泄。

这个时代的宗族向心力、凝聚力是很强大的,只从两个简单的例子就可看出:曹操后来起兵,如他的从弟曹仁诸辈皆率众相从,胜败不离;孙坚初起义兵时,他的从子孙贲时为富春郡的一个县长,闻讯即挂印辞职,县长都不干了,赶到孙坚那里,从其征伐,又孙坚的季弟孙静为使孙坚无后顾之忧,不必担忧宗族、亲眷,遂留在家乡,纠合了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以自保,后来孙坚战死,孙策继起,遣人请孙静,孙静就又马上带着义从、家属去与他会合。

放到荀氏本族来说,也是如此。

颍川人韩馥后来出任冀州牧,为充实羽翼,遣骑至颍川迎颍川士子入冀,当时没几个颍川士子肯接受韩馥的邀请,唯独荀氏整个宗族都去了冀州,可见其宗族之团结一致。

所以,荀贞回来的消息尽管已被族人知晓,荀贞对此并不担忧。至於高阳里中还有几家外姓,这几家外姓与荀氏同里共住已经很久了,却也定然不会出卖荀贞。再退一步说,就算有人卖了荀贞,最该为难的也不是荀贞,而是颍阴县的县令。

却说荀贞来到荀爽家中,登堂下拜。

荀爽也已经知道了荀贞回来的事情,料知他必会前来拜见,在堂上等他多时了,见他来到,命他起身,复因知荀贞与荀衢名为族兄弟,实情谊深重,又命人去将荀衢召来。三人坐谈。

荀氏八龙里边荀爽排行第六,比荀绲小不少,但今年也过了花甲之岁了。

荀衢年纪也不小了,已显老态,扎起的发髻中有了不少花白杂色,不过,年纪虽长了,比起早年党锢前,他的精神头却反而好得多。

荀衢是荀昙之子、荀昱从子,荀昙、荀昱皆出任过二千石,荀昱更是党人的“八俊”之一,荀衢本人在州郡亦有名声,故此,自党锢解后,这几年州郡对他皆有征辟,不过他都没有应。

年纪虽然大了,脾性却是没改,一见荀贞,荀衢半点弯儿不转,直接问道:“贞之,你不在长沙待着,突然返家,必有缘故,……可是因见洛阳政乱,故此归来么?”

和荀衍兄弟不同,荀爽、荀衢俱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人生沉浮的人,第二次党锢是他二人亲眼所睹、亲身所历,阅历、经验俱皆丰富,而且荀爽和朝中的一些公卿重臣常有书信来往,对朝中的局势也十分清楚,所以一看荀贞早不回、晚不回,偏在这时候回来,便就猜出他此次归来十之**必是与洛阳的政局有关。

一个人要想成事太难,将来不管是试着阻止董卓入京也好,抑或如果阻止失败、起兵响应讨董也罢,都需要宗族的支持,荀贞因也直接回答说道:“知我者,仲兄也。”

“我猜就是如此,只是……,汝今既非得赦之身,仍是待罪亡命,洛阳政乱与汝有何干系?”

荀贞现在是亡命之身,又不是当年的魏郡太守、颍阴侯,洛阳的政再乱,明面上他也参与不进去。

荀贞把对荀彧兄弟的那套说辞又拿了出来:“我与袁本初相交,他久有诛宦之志,今他与大将军同气连声,蹇硕、董重已先后政败身死,以我料之,其后随之者必张让、赵忠之属矣!”

荀爽问道:“你想去洛阳,暗中参与此事?”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洛阳虽好,此时却非冒然可去之地。”

荀爽赞成他的这个判断,点了点头,问道:“然则汝何意也?”

“长沙太远,洛阳若有事,驰之不及;颍阴临京畿,轻骑赴洛,不过数日可到。是故,我潜归乡中,欲以此远探洛阳、方便沟通,若是果如我之所料,诛宦事发,便可从容视情而定夺。”

荀衍兄弟猜荀贞回来是因为“袁本初会奏请朝中,赦荀贞之罪”。对荀衍兄弟,荀贞可以不必解释太细,随他们猜测,但对荀爽、荀衢,他却不能再太过含糊了,因而比起对荀衍兄弟说的,荀贞给荀爽、荀衢解释的更进了一步,把他回来的目的说得更明白了一点。

荀爽、荀衢明白了他的意思。

荀爽默然片刻,叹道:“昔我亡命江海之时,你尚年幼,中平元年,我归郡中,当时你已颇以胆略知名郡县,我私与王公、文举诸人言:‘不意我荀氏儒门,出了你这个虎子’,随后,你从左将军征讨黄巾,以军功取封侯,我虽在豫州,亦常闻汝名,而后,於去年,你又捕灭邺赵,名声大噪,当是时也,初闻此讯,我慨而叹之!於今,你又潜归乡中,欲参与袁本初谋诛宦事。……,贞之,你既有继阿衢父及从父之志,我不阻你,只是,你要想清楚!”

“阿衢父及从父”,说的便是荀昙、荀昱兄弟,他二人都是荀爽的从兄,兄弟二人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荀昙在广陵太守任上、荀昱在沛国相任上时,阉宦的亲戚、宗族、宾客有在二郡者,虽纤微之罪,亦必诛之,荀昱后与窦武、陈蕃等共谋诛宦官,事败,与李膺俱死,荀昙亦禁锢终身。

荀氏现有两大支脉,一脉是荀淑这一脉,佼佼者为八龙、荀彧等,一脉便是荀昙、荀昱兄弟这一脉,佼佼者为荀衢、荀攸等。这两脉虽都是专习儒术,可在“家风”上却有些许不同,荀淑这一脉的子弟大多具君子风度,而荀昙兄弟这一脉的子弟却多怀壮烈,有侠气。

如八龙中最优秀的两人,已经去世的三龙和荀爽,二人并被称为“二荀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玉者,君子,他两人都是温润的君子。如比八龙晚一辈的荀彧,“如冰之清,如玉之絜”,亦是一派醇雅的君子风范。

而荀昙兄弟这一脉,荀昙兄弟不必多说了,若非有侠气,荀昱不会号称“天下好交”。荀衢也有侠气,他好击剑,早年好酒。荀攸虽不及荀衢那般侠气外露,然而“外愚内智,外怯内勇”,擅画奇策,如他是个文雅如玉的君子,断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其胸中也是慷慨侠气的。

荀贞肃容应诺。

见过荀爽、荀衢,荀贞回到家中,再与戏志才诸人相见。

离别重聚之话叙过,荀贞问及颍阴这半年多的情况。

许仲回答说,去年底,来过两拨刺客,不过没等他们进到县城,就都被发现、杀掉了。今年开春以来,倒是风平浪静,没有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这两拨刺客显是赵忠所遣,至若为何今年开春之后不再见有刺客来,也好理解,今年开春时灵帝已经病重,随之,灵帝驾崩,洛阳的诸多势力因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以重新洗牌,蹇硕、董重这样重量级的人物一个个身死,赵忠自顾不暇,又哪里还有空儿再派人来颍阴行刺?

荀贞家宅不大,他出仕之前,家虽不贫,亦不富,中家而已,住的宅院只有前后两进,显贵之后,他虽在县外置了不少的田地、庄子,但那些都是为了安置义从、门客,对自住的宅院却从没重建过,后来他被拜为颍阴侯,县里倒是给他选了块地方,备他建造侯府,但他因存诛捕邺赵之念,也一直没顾上,所以直到现在,他家还只是两进院落而已。

家宅既小,便容不下太多人。

与许仲、辛瑷、荀成见罢,当晚同饮共寝。

次日一早,荀贞便即让他们且先归去,并命他们将徐卓(徐福)、文聘、许季、宣康等人叫来。送他们出门时,荀贞叮嘱道:“洛阳流血不断,或将生事,卿等厉兵秣马,以备应变”。

上午见了徐卓等人,下午又见了陈褒、刘邓、陈午、陈到和高素、江鹄、高甲、高丙、苏则、苏正等西乡旧人。

次日中午,乐进、冯巩等从阳翟赶了来。

荀贞帐下的这些人中,他与乐进、冯巩几人是最久没见过面的。

荀贞离开颍川时,向颍川郡府举荐了好几个人,其中乐进被他举荐为郡兵曹掾,接替了他的职位,此外,他还举荐了高素、冯巩等人,或在郡府兵营,或在铁官,后来高素挂印,去了冀州投他,余下的这几人皆留在郡中未去。

这些年过去,换了几任颍川太守,荀贞当年留在郡府的人,有的不干了,有的升迁了,有的已转任数职,只有乐进,却一直都待在郡兵曹掾的位置上没有动。

之所以乐进能久任郡兵曹掾,三个缘故:一是荀贞虽离开了颍川,但他在郡兵里的影响太大,换个人来不一定能让郡兵服令;一个是乐进本人有军事才华,他任郡兵曹掾这几年,平定了郡中好几起“贼聚生乱”之事,保证了颍川的安定;再一个则是乐进谨遵荀贞的命令,甘於待在郡兵曹掾的任上,即使太守有意升迁他,他也婉拒不干。

比起分别前,戏志才有了变化,乐进也有了变化。

乐进久处军中,颍川郡兵现在的数目虽然比不上当年荀贞平颍川黄巾时,却也近千之众,治军既久,又多征伐,较之往昔,他似乎更加沉默少言,可身上的杀伐之气却明显更浓。

见到荀贞,乐进下拜。

乐进一个外郡的寒士,能在颍川久任郡兵曹掾,而且历任颍川太守对他皆多礼重,他心知肚明,这是因为荀氏的家声和荀贞越来越高的地位,所以他身上实已与荀攸、戏志才、程嘉、许仲诸人一样,也都深深地打上了荀贞的烙印,尽管这么些年没见,尽管荀贞现是亡命之身,对荀贞他却依旧一如往昔,执礼恭谨。

荀贞扶起他,细细打量,见他比以前黑了很多,也精悍了很多,感叹地说道:“文谦,今天下贼乱不止,我在冀州所以能不忧家乡者,全赖卿在颍川之故也!这些年,辛苦你了!”

乐进黑黝黝的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若论辛苦,怎能与君征讨黄巾、赵魏巨贼相比?君乃鸿鹄,如进者,至多是个守门看户的家雀罢了,幸不辱命,颍川这些年尚算安稳。”

荀贞笑了起来:“卿字‘文谦’,真人如其字,果然太谦。”

乐进关心荀贞的安危,担忧地说道:“今天子继位之后,州郡对君的缉捕虽然较为放缓,然亦时会催促,不可大意,君却怎於此时归来了?”

对荀爽、荀衢,以及荀衍、荀彧兄弟,荀贞需要解释一下回来的原因,对帐下的这些人他却不必太过仔细地解释,一言以代之,便不再谈论此事,而专叙私谊。

连着数天,荀贞或与帐下、门下的诸人相见,或与族中尊长、同辈相见,虽是“潜行归家”的,却也甚是忙碌,连后宅的门都很少进,直到数天后才有功夫与陈芷、迟婢、唐儿独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