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帝统天下 > 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辩驳

三国之帝统天下 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辩驳

作者:君千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34 来源:笔趣阁

当刘谌说出是太子妃崔氏,能明显感觉到姜维那股淡淡的失落,以及周围群臣的轻出一口气。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对此,刘谌早已见怪不怪,虽然姜维是一个戎马半生的老将,经风雨,但是他也是一个人父,尤其是他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倾注的希望自然多些。

不愿在这上面与百官纠结,刘谌急忙下坐榻在群臣末尾处,在所有人疑惑的眼光中,拉起一个清瘦长髯的男子。

“给诸位大臣介绍一下,此乃武侯之侄孙,诸葛攀,诸葛子云。”

听到是武侯的侄孙,所有人都不敢怠慢,不管是高官还是低臣,都是拱手见礼,很是友好,同时也在猜测刘谌拉出这个不是官员的人来干什么。

百官有两百余人,也有不少心思敏捷的,一下便是将此人跟《请命书》的作者联系起来,原本的友好也变得很是怪异。

除了诸葛瞻等一些早有预料的人,其余诸如谯周张峻等都是眉头一皱,看向诸葛攀,不住的摇头。

“哎!想武侯一生丰功伟绩,受万世景仰,江东诸葛瑾也是一代干臣,这后嗣却……”

如此摇头不屑惋惜的人不在少数,就连谯周都是沉闷着脸,许久见到刘谌也不开口,才开口问道:

“殿下,汝说今日有国之重事要谈,不知请这一无职的士人来此作甚?”

这话有些责问的意味在里面,似乎在责怪刘谌太过儿戏,一些大臣虽然有些异意,也只是冷眼看着。

刘谌倒是不以为意,将诸葛攀拉到身前,对着谯周道:

“日前夫子曾言,这请命书有诸般不是,今日孤将子云请到此处,便是让大家亲自说说,究竟谁的观点才是更正确的,更切合百姓的。”

听到这话,谯周似乎有些怒气,看了看诸葛攀,拱手道:

“殿下,请命书中的诸多谬论老夫已经指出,无需在这早朝上费时争论了吧,若是诸葛攀不知,也可借读儒家经典古籍的。”

哗!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感觉脑海一震,平日也知道谯周自视甚高,此时一看,竟是将诸葛攀当做一无知小儿对待。

见此,刘谌直接慢慢后退,坐回自己的软榻,饶有兴致的等待着接下来的辩驳。

诸葛攀虽然年轻,却也不心浮气躁,被谯周轻视也不生气,微微一笑,然后恭声道:

“夫子大才,闻名遐迩,晚生也是听之如雷贯耳,晚辈粗浅见识自然入不得夫子法眼,在此,还望夫子赐教。”

谯周有心拒绝,倒不是他胆怯,而是他觉得没必要,毕竟他成名多年,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探讨一个本就不成立的理论,尤其是在早朝这种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更是不值。

但是看到刘谌回坐,众人也是一副兴致勃勃,洗耳恭听的样子,让他很是为难。

再看到诸葛攀那不骄不躁的动作,谯周轻叹一口气,开口道:

“也罢,既然殿下和诸葛子云,还有诸位同僚都是想要老夫说道,那老夫就说道说道。”

然后顿了一口,出了口气,继续道:

“改制,本就是无稽之谈,要知道《汉法》可是先前诸贤在诸多完善的法典的基础上,总结拓展而得,后面更是有文武二帝亲自主持修改,再有光武帝等后帝的主持,无数贤才殚精竭虑,夙兴夜寐而成,没有修改之必要。”

听到这话,诸葛攀也不意外,露出那标志的笑容,然后开口道:

“不错,《汉法》确实是无数法家儒家贤才智慧的结晶,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是孔圣曾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那也就是法典也有不足,而是在不断的增减修改中日趋完善,如此改制,乃是法典趋于成熟的必要阶段,夫子为何又要阻拦改制,阻拦其正常步伐?”

这话一出,许多人都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同时也对这个武侯侄孙看重了起来,或许他们把这归功于武侯一脉的名声和基因,而不是诸葛攀本人。

但是,站在诸葛攀对立面,站在正统大义,以及道德制高点的谯周就不这么认为了,只见他见到许多人被诸葛攀迷惑,气得直哆嗦。

“一派胡言,人之初,性本善,而法典起初漏洞百出,一个是逐渐塑型,一个似成长苗禾,如何可比,君不知天无二叶?”

谯周依旧是那般,总是试图用简短的话,将两个个体区别开,在他看来,存在的两个体,就应有他不同的潜质。

好,好,好。

一阵叫好,不用问,一看就是谯周那号称遍布蜀中的桃李,在他们眼中,谯夫子见识广博,未有敌手。

而坐在上首的刘谌听到谯周这般说,饶是他不太懂得辩论之道,也知道,谯周这话漏洞百出,诸葛攀要赢了。

果然,听了谯周的话,诸葛攀不禁眼睛一亮,自信逐渐占据最后一丝对谯周这座大山的恐惧。

“诚然,夫子之言尽皆古典,并无不妥,晚辈亦无任何反驳。”

听到诸葛攀这看似示弱的话,谯周和他的弟子们都是高昂地扬起头,对那些一直未说话的人一挑眉,其意显然。

“然,万物同于古,有异因其适焉。夫子之意,《汉法》无错,那为何蜀中有武侯威后,更有关公威张,贤才费董允,文武更是远超吴国,那为何蜀汉至今位于末,非殿下而不能兴?”

这话一出,无异于晴天霹雳,将所有人都是惊呆,许久都是静滞不动,就连谯周举起的手,都是停在半空。

而刘谌还在回味那句“有异因其适”,这就是后世某人说的“适者生存”的翻版嘛,简直是词意不差,让刘谌有些激动。

但是接下来的话,也将他惊住了,诸葛攀问的很直白,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驳。

确实,蜀汉文武官员不下四万,远超吴国,也就是说蜀中有更多的人在为这个国家拼搏服务,而且贤能之士也不少,但是为什么蜀汉越来越弱?

怪鹰派连年征战?不主动出击,难道要被动挨打?这显然与武侯的政策不合。

怪陛下昏庸?这没道理的,这时的君主更多的是象征意义,权利更多是在顶端的那几个朝臣手中。

所以,谯周那枯瘦的手指指了诸葛攀半天,也是终究没有落下,但是他也找不到任何语言反驳。

“哼!君子修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往前逐步行而妄图投机取巧,口齿伶俐之利,又有何用?”

说完,谯周拂袖而去,带走的,还有不少他的支持者和门人弟子。

看着这不下二十人远去,刘谌心里一阵冷笑,就是这样的思维和利益团体,左右了神圣而光明的上层决策。

许多人见到这么多人离去,顿时有些六神无主,怎么也不是办法,站在原地也有些心不在焉。

啪啪啪!

“子云之真知灼见,不下竹林贤士,孤今日才真正见识领略到,着实可怖!”

啪啪啪!

听到刘谌的话,许多人瞬间明白了过来,连忙也是跟着鼓掌,同时还伴随无数不知真假的赞叹。

“殿下,诸葛攀之才学,在这朝中不下于吾,恳请殿下用访贤之行,起用这一位大才。”

这话一出,许多不知其中真意的人都是一惊,刚刚诸葛攀可是真正的跟谯周唱反调,而且还吵翻了,不欢而散。

而此时诸葛瞻的话竟是站在诸葛攀这边,是因为他们是一家,还是这就是这个录尚书事的意思?

之后,刘琰张翼姜维都是附议,表示站在了诸葛攀这一边。

这次许多人看了看上面的刘谌,再看看诸葛攀,便是明白了此中隐秘,急忙站出来附议道:

“诸葛攀大才,臣等附议!”

有了这个基础,刘谌也是很高兴,不过他没有立马授官或者奖赏,而是开口道:

“诸葛子云,既然汝立志改制,也讲述了《汉法》诸多体制不适,那孤就让典籍阁的十书郎协助于汝,限汝十日给孤一个改制细讲,可有问题?”

“臣遵旨!”

听到刘谌居然将典籍阁的人都抽调出来,许多人都吸了一口气,这权势可比给个什么杂号将军,或者尚书郎靠谱多了。

不仅如此,刘谌想了想,陈寿和陈勋至今还在底层挣扎,连这章武殿早朝都无法进入,便是补充道:

“让修员陈寿和陈勋两人也帮助汝吧,他们以前有些经验,应该有些用。”

然后,刘谌又过问了关于各地抓捕贼党,还有就是刘锋一行的监控,才由魏兴尖音喊到:

“退朝!”

出得章武殿,刘谌上前与姜维同行,却是后行小半步以示尊敬。

“岳丈,贱内对二老甚是想念,是否让岳母去见见贱内?”

听到刘谌的话,姜维的脸才缓和许多,拍了拍刘谌肩膀道:

“殿下有心便好,此时非节时,马上要农忙了,殿下要蜀中大肆军屯,老臣也得提前做些安排了。”

然后便是交代刘谌要好好对待姜颖,然后才乘车离去,坐在车架上,虽苍老却不显得佝偻。

“哼!陛下不知如何中了刘谌那厮的妖法,竟然不理朝政,不见任何人,如今朝中成了他的一言堂,什么市井都可以招摇过市,出入皇宫,把汉家威严搞得乌烟瘴气,这蜀汉,迟早毁在他手中!”

一回到家,谯周就再也憋不住,对着一旁侍候的夫人道。

听到这话,那徐娘半老的夫人则是慌张地看了一眼四周禁闭窗户,然后道:

“小声些,小心隔墙有耳!”

听到这话,谯周更怒了,将木桌案几拍的咚咚作响,口上也是继续喝道:

“哼哼,隔墙有耳?刘谌的伎俩我如何不知,现在不用隔墙,他的爪牙就会将这里的消息告诉他吧!”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