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帝统天下 > 第一百一十章 失意陈寿

三国之帝统天下 第一百一十章 失意陈寿

作者:君千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3:46 来源:笔趣阁

“陈寿?”

刘瑶听到刘的话,并没有马上动身,而是眉头一皱,开口道:

“皇兄,陈寿不过是一个迂腐书生,找他他能有什么办法,您是不是没人找了,找太常蒋显也好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哪知刘一听却是面色阴沉,开口吼道:

“混账,汝懂什么,陈寿虽然高傲,但是其才不低,若是有他相助,这事定会好办许多。”

然后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刘瑶,见其面色多有不屑,连忙警告道:

“别怪为兄没提醒汝,若是连他都得罪了,汝就等着刘谌来杀汝吧!”

想到刘谌那阵斩敌将的凶悍,刘瑶不禁浑身一颤,急忙收敛不屑,拱手离去。

陈寿官居散骑黄门侍郎,在臃杂的蜀汉官系中,并不突出,所以他的陈府也是在官区边界,小得很不起眼。

刘瑶之所以不屑,也是有原因的,当初黄皓专权,陈寿不屑与之为伍,被弃置,至今也没有被起用。

“喂,告诉尔家主人,就说有贵客来访,让他出来迎接!”

远远看见陈府,刘瑶的贴身奴才就趾高气昂地喊叫到,唯恐别人听不到似的。

陈府下人久在成(和谐)都这个富人聚居的地方用事,也是有几分眼光,见到刘瑶车驾不凡,也知道来人身份尊贵。

虽然对那奴才的喊叫有些不爽,却也不敢说什么,但是他们只是瞥了一眼,就自己专注自己的事,仿佛将其当空气。

“喂!没听见老子的话吗,耳朵聋了……”

刘瑶在车上一直回想当时刘的叮嘱,虽不愿折节屈尊,但是为了性命,他还是掀开丝绸帘子道:

“劳驾告诉陈先生一声,就说安定王来访。”

虽然如此,刘瑶依旧没有下马,或许他他眼中,肯出面跟陈寿仆人说一句话已是最大礼貌。

“好,请等着,老奴这就去通报。”

看着那仆人开门进去,刘瑶又放下了帘子,不过眼中却是兴起一丝兴趣,他也想看看,连刘都推崇的人,会是何样人物。

当仆人原封不动的将门外的一幕讲出,一个伏案聚精会神看书的人缓慢抬起头,露出一张普通甚至有点老气的脸。

不过刘瑶来访,他没有半点喜悦,反而是眉头一皱,随即叹道:

“哎!刚刚脱离黄皓的泥沼,现在又要陷入储位之争之中,人间权势私欲,最是叫人心烦。”

仆人见此,犹豫道:

“那要不要奴才去说老爷不见客,将他推辞掉。”

陈寿摇了摇头,低声道:

“听尔之言,这个刘瑶怕是不怎么好打发,走吧,就让吾看看,这个敢与齐王作对之人,是何方神圣!”

陈寿亲自出门迎接,刘瑶才在奴仆的搀扶下下马,见到地上多有泥尘,眼中闪过一丝嫌恶。

如此一幕让本就不怎么感冒的陈寿愈发失望,不过还是按照礼节,将其迎入大厅。

刘瑶整个过程都没有说话,仿佛只是来公事公办,根本没有给陈寿好脸色。

“咳,王上驾临寒舍,让这陋室蓬荜生辉,不知劳烦王上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刘瑶也没什么耐心,加上陈寿看起来气质普通,不像很有才华的样子,所以只是平声道:

“奉皇兄之命,来请先生东宫一叙,陈先生,走吧!”

陈寿久经人事,当然看出刘瑶的轻慢,不过他不仅不生气,反而暗自高兴。

虽然如此,表面还是道:

“启禀太子,某最近正在研究《山海经》,颇有灵怪妖虫之得,却不知太子殿下唤下官作甚?”

陈寿之言,立即招来刘瑶和仆人的轻视,治国不读书经,却专研什么鬼怪离学,在刘瑶他们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侍郎之意,本王已知,若是陈侍郎实在忙碌,本王在兄长面前自会转告,告辞!”

从“先生”到“侍郎”,表面上是从私称到公称,却表现出刘瑶的所有想法,或许在他眼中,用先生是高看陈寿了。

陈寿心里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躲过一次,表面还是不动声色道:

“那就多谢王上了,恭送王爷!”

虽然是拱手相送,却没有丝毫移步的意思,这让刘瑶感觉很没面子,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陈寿却不管这些,嘴角含笑地看着刘瑶消失门外,然后才转身吩咐道:

“近日吾多梦,日夜思恋故去的老母,打算回安汉去盘桓些时日,汝去准备一下。”

老仆躬身而退,心中却是越发佩服陈寿的智谋。

刘瑶回去将陈寿的种种不敬数落而出,又强调陈寿专注鬼怪而轻治学,脸上一副笑容,那意思就是:

吾就说吾是是对的,汝偏不信,现在信了吧!

刘却是气得直直指着刘瑶许久,终是没有骂出声,然后他转身对侍卫令道:

“去给孤请张绍,邓良来,另外派人去看看,陈寿还在否。”

刘瑶对刘对陈寿的上心很不以为然,却也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跪坐在竹榻上,安静地等着。

“太子殿下,不知找吾二人前来有何要事?”

刘不愧在朝廷呆过,上前亲切地拉着两人进入大殿,温和道:

“孤当二位为臂膀,有事无事都应当多加亲近,何来有事才见面之理?”

几人分位坐定,张绍就直接开口问道:

“殿下莫非忧虑着襄阳那位?”

刘见到张绍直言,而邓良也是一脸正肃,索性也不寒暄了,默认般点了点头。

邓良见此眉头一皱,迟疑着开口道:

“殿下之忧,亦是吾二人之忧虑,太子之虑,在于朝廷百官的支持,和军队威慑罢了,只是……”

邓良的话终究没说出口,但是几人都明白,如今刘谌势大,在蜀中更是被传为大汉中兴之主,可谓在实力上,和在民心上都更甚一筹。

邓良如此直白,饶是刘和刘瑶的神色都不太好看,一旁的张绍见此,急忙道:

“话虽如此,但是殿下乃是陛下亲封太子,而且居东宫多年,可谓名正言顺,而那刘谌再强,也不过一善战藩王耳。”

这话一出,才让刘面色好看些,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正统太子,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讲究嫡长顺位的时代,可以赢得很多文臣的支持。

“大家支持也没用,若是刘谌心怀不轨,六万甚至更多的军队大举开进,什么都是虚妄。”

刘瑶在旁边嘀咕一时,却在刘那凶弑的目光下噤声。

“殿下,如今近三万的羽林卫掌控在护军将军诸葛大人手中,何不与之联合?”

张绍沉思半晌,忽的眼睛一亮,开口道。

听到这话,刘神色莫名,还是邓良开口道:

“张大人莫不是忘记了,如今诸葛瞻的两子都在刘谌手下用事,汝觉得他会帮咱们?”

这话不禁让刘想起,之前与诸葛京在会猎时相见的场景,那时诸葛京将刘谌奉若神明,所以刘也是叹息一声,颇为失落。

张绍见此讪笑一声,然后闭口不言,他也不希望因为失言,而在这个圈子失去地位。

“为今之计,只有两人可以助殿下等了!”

邓良沉思良久,最后颇有些无奈地道。

“快说,那两人?”

刘闻言大喜,急忙开口问出,激动之下,竟是紧紧抓着邓良的衣襟,将其憋得满脸通红。

刘瑶见此,急忙上前拉开失态的刘,刘发现自己失态,也急忙道歉。

邓良哪敢接受,也是连忙躬身回礼,然后在几人的目光下开口道:

“若要援助,身边不但要有支持,外援也是需要的,张遵和吕祥两人,正好符合。”

张遵,张飞之孙,目前正在羽林卫中任职,手下有五千兵马,倒是可以一用。

所以,当邓良说张遵,几人都是一点头。

但是当说到吕祥,刘两兄弟都是一脸茫然,显然对此人很陌生,但是刘久理朝事,感觉仿佛在何处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见此,张绍抢先献宝似的将吕凯祥的生平讲来,唯恐邓良再次夺他风头。

吕祥此人并无太多名气,但他却是是南中的地方豪强,原因无他,因为他的父亲是吕凯。

吕凯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并无太多名气,但是在蜀汉,还是有些知名度的。

当初南中四郡反叛,独永昌功曹吕凯和郡丞张伉据城死守,虽吕凯最终被蛮兵杀死,也得到阳迁亭侯,南中校尉的封赏。

吕凯死后,诸葛亮平定南中,任用年龄不过及冠的吕祥为南中校尉,袭爵亭侯。

别看校尉官衔不高,须知诸葛亮当初在剿灭叛乱时的政策是蛮人治蛮,兵力粮草都是来自南中大姓。

虽然战后重置四郡,却任用本土人治理南中,而吕祥则被任命为南中校尉,统领四郡兵马。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南中再无战事,吕祥和四郡逐渐淡出历史视眼,但是不得不承认,吕祥实际上已是南中霸主。

按照邓良张绍估计,若是吕祥大起四郡兵马,恐怕不会少于四万,毕竟蛮夷是以武立世。

听到张绍一番解释,刘先是一喜,毕竟能对付刘谌的,在这个时代并不多。

但是随即他又眉头一皱,迟疑道:

“吕祥独霸一方多年,若是其不尊号令,孤手中无压制手段,又当如何?”

邓良似乎早有预料,见此只是轻笑道:

“殿下,那吕祥不过凭借其父之功,才有如今地位,究其本身,还是一个无知小儿,至于现在嘛,怕是好不到哪去!”

邓良如此一说,刘顿时大喜,抚掌道:

“好,只要吕祥出南中,他就没了根基,没有半点威胁。”

然后,刘就派手下得力干将前往不韦送信,同时让邓良去拜访张遵,探听其口气。

远在襄阳的刘谌当然不知道,刘已经在绞尽心思想办法对付他,此时却是坐在襄阳太守府后花园,盯着一棵叶黄的树发呆。

“哎!叶黄了,秋到了!”

站在旁边,矗立如山岳的诸葛京一脸不解,落叶年年有,何须如此伤感?

却在此时,花园墙外突然飞进一个黑衣人,一落地就朝着刘谌冲来,步履矫健,快如闪电。

诸葛京听到一声轻响,就发现那黑影,顿时目光一厉,凄厉吼道:

“有刺客,来人!”

然后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刘谌,拔刀就朝着那黑影冲去。

恰在此时,又一个黑影从另一个地方出现,隐蔽地朝着刘谌靠近,腰间那锋刃也是慢慢拔出,寒芒乍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