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帝统天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卒换粮

三国之帝统天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卒换粮

作者:君千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3:46 来源:笔趣阁

夏过秋至,所有的兵锋血光都逐渐隐没,但是这一年的战争,带来的影响依旧让很多人没缓过劲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首先,在刘谌拿下襄阳第三日,吴国皇室下诏声讨刘谌乘机夺城之“恶行”,同时说要向汉国讨个说法,是否真的要就此为敌。

面对这诏书,蜀汉的刘禅针锋相对地下诏,声讨当年吴国强夺荆州数郡的行为,并声称刘谌是正面夺城,若是要说法,需将当年的事先说清楚。

这两诏一下,天下人都议论纷纷,一说是标志着蜀汉的崛起。

而另外一些则说,这是魏国没落,晋朝势微的表现,预示着魏国独大的时代过去,现在是数强并立的局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没有太大波动,有残魏西迁,晋朝建立在前,已经没有多大事件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但是在两诏书发表之后,又一张诏书面世,像是一块巨石拍打在水面上,泛起层层风浪。

而这诏书,就是卫千方百计说服魏主,而得来的临都东迁之决议。

诏书经过卫的润色,写成了曹奂为曹魏天下,诛奸伐逆,不惜亲征长安,鼓舞士气,真乃是一代英主。

诏书发出第二天,曹奂就兴冲冲地领着刘等重臣,并“御林军”两万,连夜移驾长安。

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说其他,诏书发出不到一日,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就表文称颂魏主,言说交出兵权,助其复国之事,并且将驻地东移姑臧,积极准备整军。

其后,在刘谌的授意下,蜀汉政权也承认曹魏才是正统。

不久,盘踞幽州的公孙家族也承认曹魏才是正主,并遣使来拜见,并送上燕侯和高句丽国王的纳表。

如此一来,天下文士傻眼了,他们搞不懂,一个偏安一隅的残魏,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不过,很多魏国旧臣也是乘机起事,打着迎回魏主的旗号四下攻略,或固守城池。

虽这些小动静都被晋国大军及时扑灭,但也是动摇了晋国根本,朝局愈发飘摇。

在半月后,地处司并两州北方的刘豹才发文,他可没那么客气,直言要助蜀汉覆灭晋朝。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当初刘豹在残魏立武功时公然发文讨伐晋朝,并开始整兵打算从并州雁门一带攻入并州,进取中原。

但是当初曹操为了分化匈奴,将南匈奴按地域分布,分为前后左右中五部。

虽刘豹名义上是五部单于,实际只是直属统领左部一支,其余四部各有统属。

原本在刘豹起事是都并无问题,但是当他将兵马拉到雁门时,其他原本答应一起出兵的匈奴贤王,都故意拖拉在后,导致战机错失。

后刘渊一番查探,才知道是晋朝在暗中搞鬼,许些小利就将其中三部拿下,刘豹的雄心在这分化中,也是沉湎消失。

所以,刘豹才不对晋朝那么客气,至于是否承认曹魏政权,刘豹表现出一副遵从蜀汉意见的姿态。

此时的刘谌,正和黄琛等人齐聚房陵,商讨善后工作。

“主公,此次伐晋收大城四座,有襄阳,樊城,上庸,房陵,还有这些时间归附的十数周边县城,共计六十三万百姓,此时正是秋末,百姓收成已结束,是否开始征税?”

黄琛将新攻下的郡县情况汇报一遍,才说到这个征税问题,毕竟自古税收是朝廷的唯一收入,蜀汉偏安益州,对此尤为看重。

张翼闻言眼睛一亮,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关注粮草问题,知道蜀中为此战已耗费巨大,若非这胜利堵住了悠悠之口,恐怕蜀中早已生乱。

“王上,若是按咱们汉国战时税法,五税二的话,这六十多万百姓,创造的税收比汉国往年一般还多!”

张翼的激动不是没有道理的,粮草充足了,就能支撑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蜀汉多次北伐,都是败在国力。

听张翼这么一说,黄琛面上却是突然多了一丝疑虑,眼里也是有深深的担忧。

刘谌和黄崇都是看出,刘谌不置可否,微微一笑道:

“叔衡在此为官日久,本王初来,不解其中细处,还望叔衡教本王。”

黄琛闻言,对刘谌投来感激的眼光,然后在刘谌的示意下才道:

“启奏主公,各位将军,琛本魏官,混沌沉沦,幸得主公点醒,方有今日……”

“诶!今日就事论事,过往之事就不要再提了,日后大家精诚团结,共为天下!”

黄琛还没说完,就被刘谌打断,只因刘谌也看出黄琛对融入刘谌这个团体还有顾虑,所以刘谌才这般说。

“是呀,为将者,上为国家,下为百姓,却是无须顾忌这些,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张翼老辣,一下子看出刘谌意图,也是这般说道。

如此,黄琛便没了顾虑,直言说道:

“各位,曹氏统治荆北时,实行十税一,司马氏篡逆时,战时也只是五税一,若是咱们五税二,这……”

这么一说,大家便明了,不管是曹魏还是晋国,都是幅员辽阔,地广民多,相比之下,独据益州的蜀汉则狭小了许多。

若是一切按照蜀汉之前那般做,恐怕新攻下的郡县便会生乱,不利于汉国统治。

更甚者,若是有人从中作梗,怕是拼尽国力拿下的这些地方,都将失去。

张翼见此,眉头也是紧紧皱起,瞥了一眼默然的刘谌,迟疑道:

“可是此番战争,已经将汉国打穷了,而且如今上庸房陵等地有逾两万降卒,汉国本有十余万大军,这粮草……”

说到这里,刘谌一拍额头,不说降卒,他倒忘了一件事。

“若非张老将军,本王险些误事耶!”

刘谌这么一说,大家都是一愣,黄琛以为刘谌是听了张翼的话,有些失望,这征税怕是……

见到黄琛这般,刘谌也不解释,开口道:

“孰言粮草无继,本王已有计策矣!”

听到这话,宁随黄崇均是来了兴致,急忙问道:

“若无税收,该当若何?”

刘谌神秘一笑,开口道:

“既然降卒众多,浪费粮食,咱们养不起,会有人养的起的,只叫他拿粮食来换即可。”

闻言,张翼顿时大惊,连忙道:

“王上不可!此举不亚于以身饲敌,割肉肥狼,万万不可啊!”

宁随几人没说,但大概意思也是这般,面露急色。

刘谌自信一笑,转头看向黄崇,突然地问道:

“仲康,可还记得本王当日所说之事?”

这话将黄崇问得一愣,见到几人都是看向他,他只得急忙翻找记忆,寻找刘谌所说的话。

“主公之意,意在司马昭?”

黄崇不愧是黄崇,很快就得出了答案,说起来,当日之事,也就是黄崇诚心拜服的事。

刘谌笑着点了点头,黄崇才对着一脸好奇的众人解释道:

“主公旧年曾言,司马昭此人,命不久矣,不出两载,必将殒命。”

嘶……

众人一阵冷吸,看向刘谌的目光却多了敬畏,他们倒没有怀疑,毕竟司马昭病重,在他们这里已不是什么密事。

重点是,去年尚是曹魏当权,刘谌也不过普通一虚名北地王,却能料到此中之事,可见刘谌之诡异神秘。

见到大家如此,刘谌有意给大家留下一点神秘,开口道:

“不错,当时本王推演,卦象确实如此,近来听闻司马昭晕厥多次,已不省人事,怕是命不久矣,至于吴主孙休……”

这么一说,大家愈发觉得刘谌的神奇,黄琛也不禁有些庆幸,刘谌此人表面行事就很不一般,如今这么一看,简直惊若天人。

“大汉有望,复国有望!”

张翼激动之余,不禁老泪纵横,对于他这种从小跟在刘备身边,一生为蜀汉征战的人来说,恢复大汉昔日荣光,已成了他的执念。

刘谌没有说话,只是对张翼诚挚一躬,表达内心对这位老将的崇敬。

安抚好众人情绪,刘谌才道:

“以卒易粮草,每士卒易三石粮草。当然不能全换,首先,善战勇士不换,其二,非荆襄地界的降卒不换。”

宁随一听,神色莫名,犹豫道:

“如此苛刻,晋国不是傻子,肯换嘛?”

刘谌自信一笑,笃定道:

“若是晋国想夺回长安,就一定会换的,不然本王就跟曹奂做这笔交易!”

黄琛闻言,也是一笑,刘谌此语虽然有些强盗行迹,汝不跟吾交易,吾就联合汝之敌人攻汝。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办法多半会成功,毕竟晋国现在还没实力对付魏蜀吴加上南匈奴和燕侯的围攻。

刘谌看了一眼黄琛,继续道:

“当然价格可以讲,但是有一点,黄琛将军,苏愉将军等几位将军的家属必须要索要过来,否则免谈!”

听到刘谌这话,众人顿时肃然起敬,尤其是黄琛,黄崇,起身对刘谌深鞠一躬,诚挚道:

“主公恩情,琛无以为报,日后但有差遣,敢不从命!”

刘谌将两人扶起,拍了拍黄琛肩膀,认真道:

“叔衡诚心待本王,本王亦会记住汝之忠义,日后但有缺漏,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哈哈哈哈!

顿时肃穆的大厅响起开怀的大笑,而张翼也被这种情怀感动,刘谌并没有将他排除在外,可见其信任。

张翼没有急着表忠心,但是内心却是逐渐将刘谌,当成蜀汉的希望,兴复大汉的中兴之主。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宁随带着刘谌的王书北上,去洛都商讨这降卒之事。

黄琛建议叫刘谌发文昭告天下,将此事传得酒肆林阁,大街小巷皆知,如此一来,倒不怕晋国或者杨骏从中作梗。

果然,宁随的使节小队出房陵,东入樊城,北上新野,接到朝廷授意的杨骏急忙派大军护送。

不过他自己却没有出面,想想也可以理解,杨骏接连在刘谌手上吃瘪,不刀兵相向就不错了。

当然,刘谌也把议事纲要,和自己的想法打算全部写成书报,呈送给远在蜀中的刘禅。

刘禅对刘谌的决定自然是全力支持,批复下面最后还写道:

“既战事已毕,望吾皇儿早日回归,继承大统!”

看来刘禅真的如他所言,这一段时间的劳累,只是为了让刘谌安心大战,他自己却无心权事。

拿到这书信,刘谌却感觉万分沉重,一是刘禅的那种沉甸甸的父爱,还有就是,现在继承大统,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现在回去,怕是有好戏看了,不过,本王最喜欢看戏了,不是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