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帝统天下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台八部

三国之帝统天下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台八部

作者:君千叶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3:46 来源:笔趣阁

果然,谯周说的没错,他说的所有消息,在不到一个时辰就落入刘谌耳中。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听到谯周含沙射影的指责,刘谌嗤之以鼻,也只有谯周这种老好人才会把世界想得那么光明正大。

这是儒家的思维,也是儒家的短板。

一味的要求所有人崇书尊儒,一味的宣扬圣人创世论,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变成传说中的“大同”。

想到这里,刘谌不禁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口口声声喊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大帝。

想当初汉武帝也是使用儒学治国,后面朝局动荡,起义燃起遍地烽烟,刘彻斥责官员办事不利,同时也派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那就是,绣衣直指。

绣衣直指是最古老的情报部门,跟现代的克虏伯一样,但是那时的直指权利大得多,而且那帮人杀人不眨眼,不但疯狂血腥镇压起义,更是砍了不少官员的头。

从这件事来看,口口声声喊着儒道治国的汉武帝,也不过是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皇帝,也证明了儒家治国的不足。

所以,刘谌没有太过在乎谯周的话,而是在用膳后悄悄的找来了诸葛攀,商讨这个改制起草具体事宜。

“殿下,这改制是您提出的,臣对您的独到谋略佩服得紧,这改制”纲要还是请殿下指示!”

不得不说,诸葛攀是一个聪明人,他虽然才学也不错,对刘谌提出的改制理解也较为深刻,但是真正说起来,刘谌还算是他的蒙师,此时实在不宜班门弄斧。

诸葛攀的智虑刘谌丝毫不怀疑,加上时间紧迫,他也不客套,便是在那粗纸上画了起来。

“孤之意是均权于三,分别唤为尚书台,中书台,和御史台,分管起草撰文,审核正事,发布诏令等等……”

听到刘谌这么一说,诸葛攀就有些乱了,饶是他早就猜到这位殿下思维有些跳跃,此时也是有些跟不上。

“殿下,您也知道,在所有过程中,以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最为重要,权利也最大,三台共存,当孰先孰后?”

听到这个问题,刘谌思维一滞,他知道唐朝以尚书省最为权高,但是按照他的想法,是希望三个同级,而非有先后上下之分。

“孤之意,是希望三台均政,不会出现丞相专断,或者尚书台一家独大的意思,所以,并无分级次第的打算。”

听到这话,诸葛攀有些为难,毕竟做的事不一样,人在无形中会有区别,这可能是类别,可能是等级,所以要向完全杜绝一家独大,似乎很困难。

“那殿下,三台无法绝对均权,可否通过加强君主的权利,来达到管制的目的?”

听了这话,刘谌眼睛一亮,毕竟他不是一个成功的政客,有的更多是学来的理论,此中有很多问题他自己都搞不懂。

但是听到这话,他心里某个思维打开,觉得此计可行,便是认同了。

“可以,那就所有重大政事必须要君主过问,否则不生效!”

这个问题解决,然后刘谌又把自己的另一考虑说了出来:

“孤希望的架构是三台下面是八部,分别为学部,工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吏部,财部,八部分管全国各方面的事,这样才能政文财各分。”

听到这几个字,诸葛攀还算镇定,但是听了所有话,还是不禁问道:

“其他几部还好,只是这学部和财部的功用何在?”

刘谌知道他要问这个问题,也不犹豫,直接侃侃而谈起来:

“学部,顾名思义,就是主管全国教育事项,还有举行科举之职能,在国家统一后,还要实行全国性普遍教育,所以它的存在,绝对是有价值的。

至于财部,已是计量国家财政收支,计算国家项目的费用,最重要的是,还负责对百官俸禄进行计量,对全国过往商铺店面进行征税等等。”

听了这话,饶是诸葛攀早有猜虑,也不禁被刘谌的高超思维喝彩,面露恭敬,诚恳道:

“殿下天下之志,子云佩服,受子云一拜!”

然后,两人就其中细致进行了探讨,当然,更多的是诸葛攀讲,刘谌补充,毕竟大的框架刘谌已经给了,里面的东西需要下面的人去填充了。

在此期间,刘谌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结盟。

在刘禅的默许,刘谌的指派下,太常蒋显持节出使江陵,代替刘谌签订和平结盟条约。

这对刚刚上位,并无半点功绩的孙皓来说可以说是久旱甘霖,欣然同意,全权让江陵督孙秀出面签订。

条约约定,汉吴两国停止在襄阳涪陵和巴东等地的军事对峙,而且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无故增兵,否则视为单方面挑衅盟约。

最后,蒋显孙秀代替两国向天盟誓,然后发文昭告天下,言说这一时代壮举。

为了显示诚意,刘谌移巴东白帝城五千劲旅北上樊城驻扎,与晋国对峙,同时涪陵的守军后撤五十里,开通商榷。

然后,接受了刘谌好意的吴国从夷陵武陵江陵三地抽兵八千,乘舟船东下扬州,加入寿春的战局。

寿春城此时被黑色的鲜血涂满城墙,显然是不久之前留下的,昭示这此前不久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大战。

虽然早春的天气还有些清冷,陆凯也没有待在军营大帐内,而是站在望塔上,观察包围圈内的寿春守军的动静。

“哎!战火绵延两月,虽兵逼寿春城下,但是隆冬苦战半月,被陛下寄予厚望的王师也无能为力,如今先帝壮志未酬身先死,朝局交替,国基不稳……”

看着远方雾水慢慢升起,陆凯的心情也像是蒙上一层厚重的笼罩,怎么也开心轻盈不起来。

直到接到关于江陵的线报,才知道有八千劲旅正驰援而来,才松了口气。

“刘谌此人极为阴险,从抢夺襄阳便可以看见其手段,此时正是吴国风雨飘摇之际,刘谌真的有怎么好心?”

陆抗正在认真的擦拭一把宝剑,虽然上面已经没有半点尘迹,他还是闷头擦着,思绪却是飘向远方。

而在洛都那位,由于刘谌停下动作,寿春保卫战成功保住城池,心情大好,连忙召回贾充议事。

“公闾,元凯,此时西都战事已定,邓艾那厮暂时也不会掀起战端,尔等从长安带来的五万降军,孤再给汝三万新军混编,两万彪壮马匹,整合成八万马步大军,彻底抵定东南战事,回头再解决弱蜀。”

听到这话,贾充倒没有太多想法,他本来就只善逢迎,而非国战谋略之事。

而一旁的杜预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原来的灭吴实际总指挥,不但颇会打仗,谋略也不差。

“陛下,依臣看来,如今吴国两军会师寿春,吴主新亡,定然军心不稳,只要派出两支偏师轻取庐江,广陵二郡,把守要塞险地,堵住吴国败军退路,再用主军与寿春守军内外夹击,定能解扬州之围,更进一步,可兵逼建邺!”

听了这话,马脸司马昭小眼睛一亮,随即又是狐疑道:

“元凯之谋自然可行,然蜀吴两国媾和,西南定有援军东进,这支水上之兵又该当如何?”

听到问这个问题,杜预丝毫不意外,看了看上首后面挂着的大号丝帛地图,指着道:

“陛下请看,吾晋军在南阳尚有几万守军,虽杨司马兵败,但是其手下有很多善战勐将,从江夏北部进逼,再请淮南羊淑子出手,区区不足万兵,不足为虑!”

羊淑子就是羊祜,在这个时代很有名气,此时他坐镇淮南,所有淮南无战事。

听了杜预的分析,司马昭顿时大喜,起身一挥袖道:

“好,既然元凯如此有信心,那此次公闾挂帅,汝为副如何?”

听到这话,贾充一惊,急忙拱手道:

“陛下,不可,老臣不善军事,更比不得元凯将军,所以让老臣去指挥他颇为不适,不如就让他挂帅,相信他能以泰山压顶之势解决东南战事。”

司马昭虽然宠幸贾充,也对其才能颇有了解,此时见到贾充推辞,也不以为忤,欣喜道:

“那好,既然丞相举荐,那元凯就当勉励尽忠,努力打好这一战,打出吾大晋的威风!”

再说在北地郡以北,便是上郡长城所在,乃是魏晋抵御南匈奴的绝佳屏障。

但是此时在长城以北三十里某一处,几十个枯瘦无比,衣衫被割成凌乱的黑条的蓬头男子,随意的躺在刚刚冒起的绿草上,看着天上一片光明,顿时有种苦尽甘来的喜悦。

钟会眼眶深陷,额骨凸出,眼珠子像炭一般火红,布满狰狞的血丝。

唿!

终于出来了,现在吾等安全了,吾等再也不用过这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也无怪他们这么激动,因为长城是一道易守难攻的屏障,横亘在此,对他们这支疲军来说就是天关般难过,他们能通过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此时这般欣喜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个词叫乐极生悲,果然,正当他们欣喜高唿之时,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隆马蹄声,像是天雷滚过,震撼人心。

“遭了,是匈奴部落铁骑,怎么办?”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