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阴阳食谱 > 第三十八章:宽天渡

阴阳食谱 第三十八章:宽天渡

作者:蟋与蝉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14 来源:笔趣阁

“大家好!”来人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道:“偶系宽天渡哈!见面客气,见面客气!”

说着话,男人冲台下的记者们鞠躬挥手,表现的奋抗而热情洋溢!

“现在!”宽天渡的助手林少松再次快速的小跑上台来,冲台下跃跃欲试的记者说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宽先生了。”

迫不及待中,一个坐在前排的男记者立刻举手问宽天渡道:“宽先生!听说金巧雅金小姐已经是您的女朋友了么?她为什么不一起出来呢?”

记者就是记者,不管是美食节目,娱乐频道还是法治节目,永远都盯着看似有轰动效应的实则却没什么用的花边新闻。

金巧雅和这位宽胖子的关系,其实与展交赛一毛钱关系没有,不过我知道在那些记者看来,这玩意显然比赛事本事更有嚼头。

而宽天渡被这一问,也咧嘴得意一笑道:“不希偶那女朋友,希未婚妻啦!未婚妻!”

宽天渡别的话我没听太清楚,不过未婚妻三个字,他还是咬的很死的。

而随着那三个字的出口,台下记者又是一番骚动,随后那个助理林少松又急忙上台解释圆场道:“这个……金巧雅女士因为档期的安排,晚上才会来大陆,不过放心,展交赛全程都有她的助兴和宣传,到时候金小姐还有特殊神秘礼物奉送给大家。”

林少松这个助理的一番解释,只起到了隔靴搔痒的功效,随后更多的记者举手提问,可大部分问题都是围绕金巧雅那只“波斯猫”和她这位宽胖男友的,问题也都是些“金小姐的眼睛是美瞳么?”“金小姐的脚气怎么样了?”“金小姐得金扫帚奖的获奖感言是什么?”“金小姐和宽先生什么时候办婚礼?”

乌漆杂八的问题问过一堆后,我终于看见宽天渡点了蔡秋葵的手,随后蔡记者站起身子来,也终于说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您好!我是本市电视台的记者。”蔡秋葵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旋即开口道:“我刚刚听说,宽先生为了这次展交赛而准备了一件特殊的古董,不知道这件古董是什么?和本次展交赛有什么关系?”

听了蔡秋葵的问题,我略微愣了一下,旋即和佟掌柜那么一堆人一起瞪大了眼睛珠子,听着宽天渡的解释。

而宽天渡,也似乎早以等待这个问题许久了。

蔡记者说完,宽大老板拍着自己宽大的肚肠“哈,哈,哈”的笑了两声,旋即冲旁边的林少松做了一个“ok”的手势。

那个助理会心的笑着,随后代替宽天渡,转而冲蔡记者道:“我们老板普通话不太好,这件事有我代为说明吧!老板从台弯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件从咱们鲁北出土的绝世珍宝,想让它返回家乡人民的怀抱!”

说着这话,林少松拍了拍手,随后从展交塞的舞台下拿上了一副移动的,被红色幕布盖住的巨型展板。还有一个服务员,手中端着一个同样被红布罩住的矩形容器。

待展板和服务员手中的矩形容器全部到位之后,宽天渡的助理林少松这才把红色的幕布从那盒子上解开,让所有人看。

那是一个玻璃盒子,在这盒子的正中,用一种白色的泡沫填充物固定着……一只碗。

看着那只碗,我忽然听见佟掌柜所做的那一片玩古董的家伙处响起了抑制不住的惊叹。

与此同时与会记者在惊讶中,所有有设备的人不约而同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那只碗一阵勐拍!

现场的气氛前所未有的**,闪光灯的明亮以至于让我睁不开眼睛,好半天我都希望看清那只碗到底有什么玄机,不过坚持了几十秒后,我放弃了。

最后,我抓住同样疯狂的摄像周寿机道:“那是只什么碗?为啥你们都拍?”

“不知道呀!人家都拍就赶紧拍摄咯,回头万一漏掉点内容,可不好弥补。”周寿机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惊愕。

敢情,这些记者都是这么当的?啥也是先拍下来再搞清,甚至不搞清都成,反正的先拍摄。

总算明白,为啥那些名人讨厌狗仔队了。

不过,搞不清似乎也没关系,因为林少松接下来的行为,为我们解释了这只碗的来。

在记者们拍足了碗之后,这位助理又把移动展板的红布揭开下来,漏出了一个液晶电视。

“我知道大家想了解这只碗的来。”林少松打开电视道:“现在,就请大家尽情欣赏吧!”

很快,在最初的待机之后,有关于这只碗的信息,很快呈现在了巨大的电视频幕上。

在高清液晶电视的作用下,我首先看清了那只碗的大号特写,那是一只类似于酒盏或者汤池的碗只,整体呈现黄褐色,上边布满了堪称诡绝的白黑色圆点。

那些圆点随着拍摄角度的不同而逐渐散射,有时为白,有时为褐,有时为黑。

深邃而变换的圆点密密麻麻,仿佛一只只不断扭曲,看日的眼睛,又像是一个个深邃的洞穴,让人看多了难免头晕目眩。

而在电视外边,林少松获得宽天渡的许可之后,立刻拿起话筒,指着这只碗便解释道:“此碗是北宋年间建窑烧制的宫廷贡品,学名叫‘八十一天目鹧鸪斑饮食碗’,是目前世界发现的,天目数量最多的一只建窑瓷器……”

林少松接下来介绍说,建窑瓷器,以变换诡绝而着称于世,最上品当属曜变天目黑瓷瓷器,其次为鹧鸪斑点彩釉,头一种曜变天目瓷器在国内只有半只残品,后一种鹧鸪斑瓷器真品也只有五只不到。

仅从数量上,就可以想象这只食碗的精贵和诱惑力。

既然这种瓷器被取名鹧鸪斑,自然是来源于褐色瓷纹上那不断变化,形态各异的圆形斑点,而斑点的多寡,则直接影响到鹧鸪斑点彩釉的价值。

1988年时,国家在建窑遗址清理时,偶然发现了一件黑釉黄兔毫盏残器,釉面上密布了66个白色椭圆形斑点,就已经是一级文物,决不允许出国展览的那种了。而这只品相端正,布置81点褐黑色圆斑的食碗,则更是价值无法估量!

听完这些,我愕然了,不惊讶那是假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