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阴阳食谱 > 第三章:盗窃

阴阳食谱 第三章:盗窃

作者:蟋与蝉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14 来源:笔趣阁

听说阴五甲的饭店里丢了东西,赵海鹏第一个反应便是……心里痛快!

当年阴五甲这个家伙,平日里尖酸刻薄,爱耍酒疯,仗着自己是大方丈加老太太,处处为难刁钻手下,而且那会儿他也刚从人大会堂被开除回来,整个人都憋着一肚子火气,动不动就打人撒气。

对此,他饭店的伙计们颇有怨言,人也走了一茬又一茬,如果不是因为跟着他能实践学习到五脏庙的真本事,老赵兄弟估计也就走了。

因为以上那些原因,老赵对阴五甲饭店丢东西的事情很是幸灾乐祸,于是赶忙问自己的哥哥说阴五甲那里丢了啥东西?值不值钱,损失大不大。为啥他一口咬定是“家贼”?

对此,赵海回答弟弟说,丢的东西倒是不多,主要是猪大油和一大罐子蜂蜜,但办的事儿可就损了,因为当天有个大户做孩子的百日酒,点名要“椒盐肘子”和“卤汁豆干”。

而这俩菜,没了蜂蜜还做不成。

“……平常佐料就在手头!谁会想着被人偷了呢!”哥哥赵海摇头无奈道:“结果我做菜的时候找不到东西,彻底临乱抓瞎了,全用红糖代替的,怎么吃怎么不是味,那还不挨顾客骂么……”

说完这话,赵海又抱怨了半天,说钱没丢,货没丢,偏偏只少了猪油和蜂蜜,这肯定是哪个馋嘴的玩意管不住肚子里的三尸虫!还说什么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回头要是抓住这个家伙,非得好好“教育,教育”,才能解气。

赵海鹏何其聪明呢,听完哥哥的抱怨,他第一反应便感觉这件事儿……很可能是金巧巧干的。

老赵非常清楚,金巧巧给他治刀伤的东西里,主体部分就是猪油膏,那油膏里还混着许多淡黄色的腥甜玩意,分明就是蜂蜜。

而昨天金巧巧刚给了赵海鹏这样东西,第二天老板的饭店里就丢货,未免也太巧合了一点儿……

当天晚上,赵海鹏因为这件事儿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第二天一上完学,便跑去阴五甲的饭店,想问巧巧说明白这件事儿。

不过到了之后,阴五甲饭店里的厨子却告诉赵海鹏,说金巧巧,已经走了,甚至离开了鲁北,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回来。

“至于么?”赵海鹏听完伙计的话,气的几乎跳起来。

想想也是,偷了一罐蜂蜜而已,连问都不问便开除,说出去也未免太损了一些。

况且,金巧巧的家境赵海鹏是清楚的,她家里除了一个娘,什么都没有,如果不是逼到没办法的份儿上,家里也根本不可能让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出来打工。

于情于理,赵海鹏都感觉阴五甲做的太过绝情。

立刻,常年混迹“江湖”的赵海鹏义气上头,说话就要冲进后厨找阴五甲理论,但却被哥哥赵海一把拦了出来。

“……你拦着我干吗?!”赵海鹏极端不满意道:“冤有头,债有主,巧巧的事儿是从我这儿来的,我去扛,让猢狲把巧巧找回来。”

“不是因为蜂蜜的事儿!”赵海拦住自己的弟弟,告诉他道:“阴五甲之所以开除巧巧,是因为知道了巧巧有个爹,叫金达!”

“开除巧巧?是因为她爹?更……扯吧?”赵海鹏挠头道:“巧巧的爹早死了,大家都知道呀!”

“哎!”赵海无奈道:“你这样想,我不怪你,不过等你知道金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你就明白阴五甲的用意了。”

说着话,赵海把金巧巧亲爹的种种劣迹,都告诉了弟弟。

原来,金巧巧一家别看现在混到“点背抽风”的地步,但在十年前,那也是淮北鲁南地区,叱咤风云的存在。

那时候的金家,是五脏庙白龙殿的厨师,巧巧他爹和阴五甲一样,是川菜小河帮的大厨,更是改革开放之后,白龙殿系第一批走出来的厨子之一。

而且,金达这个人比阴五甲胆子大,心又细,更有经济头脑。

金达从川南老家出来后,很是会搭乘外国商人的“顺风车”,先后和曰本多加餐饮企业合作,学着人家的经验,在鲁地和淮北开了好几家经营川菜的连锁店,不但在淮北站住了阵脚,甚至还将店面开到了韩日的唐人街。

但是这位金达金大方丈,后来却做生意做昏头了,在和曰本人长期合作了一番后,他不顾五脏庙内的规矩和老祖宗的戒律,竟然为了眼前的利益,犯了忌讳。

他当了汉奸,将许多秘制的调料配方,都转手卖给了曰本人。

这其中,就有一样东西,对当时的餐饮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说至此,赵海不无感叹道:“金达卖的东西里,有一种制作川菜的……豆瓣酱配方。”

“豆瓣酱?!麻婆豆腐用的那种?”赵海鹏愕然道:“太荒唐了吧?只因为卖了几个豆瓣酱便成了汉奸么?”

面对着赵海鹏的年少无知,哥哥赵海却摇头告诉他道:“你年轻,有很多事情都不明白,往往一个调料或者一个秘方,便能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死的。”

说话间,赵海便将这豆瓣酱里的学问,都告诉了自己的弟弟。

原来,川菜进入曰本的时间,是在1950年左右,由陈建民,陈海伦等“大方丈”传播过去的。

那个时候,因为川菜中包含着“酸、甜、苦、辣、咸”的人生多味哲学,再加上口味新奇,很受曰本各阶层欢迎,甚至六本木,西门町等地,出现了排队吃川菜的现象。

到后来,川菜登堂入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麻婆豆腐”“水煮鱼”等菜肴,一度随着二陈的出名,打入曰本外务省餐厅,成为三木武夫和大平正芳等首相皇族趋之若鹜的美味菜肴。

川菜好吃,那么跟风制作的曰本人自然很多,但做来做去,却都没有唐人街上的华侨老字号做的好,有些曰本人甚至偷偷跑到大陆拜师学艺,可一回到岛国,却发现同样的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那种味道。

对此,曰本人很不明白,甚至便有大餐饮财阀展开了专项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调查了一番之后,他们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原来,制作川菜的原料中,有一点儿是没法在曰本本土解决的,那便是川菜标志性的,多种多样的秘方调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