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冠盖满京华 > 第三百五十九章 送子金童

冠盖满京华 第三百五十九章 送子金童

作者:府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15 来源:笔趣阁

扬州大明寺陈澜前生并未来过,之所以听说过这里,也只是因为这里相传乃是鉴真东渡日本前传经受戒的地方。江氏对佛道都并不是十分笃信,而她则是不知道该信什么好,所以眼下婆媳俩跟着主持徜徉其中,虽是见佛也拜,可江氏惦记最多的是儿子的安危,儿媳的身体,而陈澜在默默祷祝的同时,更希望的是让她得以重生的冥冥之间那股力量,不要收回她来之不易的幸福。

那主持陪着两人逛了老半天,待到香火簿子呈上来的时候,见江氏提笔写上了二百两,顿时有些失望。须知扬州盐商富甲天下,就是那些女眷过来上香拜佛,布施起来也常常是五百一千,乃至于佛前长明灯就更不计其数了。只他毕竟还没有眼光浅薄到当面露出来,紧跟着又是满脸堆笑地引着到那口天下第五泉边上的小亭休憩,甚至还亲自炮制了茶水送上。

饮着这清泉烹煮而成的茶水,陈澜只觉得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之前鞍前马后跟着劳顿的那些衙差以及半路上突然加入的三五十军士也被她抛在了脑后。静坐之间,只听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悦耳的乐声,凝神细听,她隐约觉得是古筝,少不得抬头看了看江氏。

“这曲子……手法应当是高人所授,只还稍稍有些生疏,调音似乎有些不太准。”

勋贵之家的千金有琴棋书画这等爱好的不少,其中陈汐便是精擅琴艺,但无论是从前的陈澜还是现在的陈澜,对于音律都着实没多少研究,但江氏就不同了,早先在闺中时,家里曾经聘请过名师教授,因而她听着听着,见陈澜看过来,便忍不住赞叹了一句,旋即又看着那主持说道:“想不到大师这大明寺中,还藏着这样的雅人。”

“寺后的精舍里,一向有不少附近的士子寄住苦读,兴许是他们。”

那主持笑容可掬地应了一句,可发现对面这一对婆媳似乎听得很认真,他少不得侧耳又仔仔细细听了一会,渐渐觉得方位仿佛有些不对,立时转头对一旁的小沙弥使了个眼色。那小沙弥急急忙忙离去的同时,陈澜身后的红缨也不动声色悄悄退了下去。

不多时,古筝声就停了,江氏倒是有几分好奇,但瞧着陈澜不动声色,也就只是品茗谈天,顺带听那主持分说着佛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前去探听的小沙弥没有回来,红缨却引着一个抱着古筝的人匆匆回转了来。

“老太太,夫人。”红缨屈了屈膝,随即伸手招了招手,见那七八岁上下的童子连忙上前来,竟是乖乖巧巧地抱着古筝弯腰行礼,她才抿嘴笑道,“我原本还以为是什么隐逸高人,亦或是书生才女之类的,却不想到了平山堂前一看,竟然是他这样一个小孩子。瞅着周围一个旁人也没有,我忍不住就拉了他过来,他却不肯丢下那古筝,于是就抱着过来了,我要帮他拿他都不肯。”

江氏如今年纪大了,向来是看见小孩子就心生欢喜,从前陈衍这样的年纪,她都疼爱有加,更不用说眼下这孩子年纪幼小,偏又生得粉妆玉琢,自是在陈澜上前扶起人之后就拉到了自己面前,左看右看就笑着问道:“怎么就你一个在那弹琴?几岁了,是哪家的人?”

那垂髫童子身穿大红对襟衫子,胸前挂的银项圈上还悬着一枚亮闪闪的锁片,肤色白皙,眼睛又黑又亮,陈澜一看便知道这至少是殷实人家的孩子。此时听到江氏发问,只见那童子立时声音清亮地答道:“我七岁了,是爷爷让我在那里弹琴的,他不让我告诉别人名字。”

刚刚瞅见这礼仪娴熟的孩子,陈澜倒觉得巧得有些过头了,可此时这最后一句话顿时让她忍俊不禁。见江氏笑着拿着一碟点心递给小家伙,他眼睛骨碌碌转了转,便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块糕,谢了一声才开始吃,那吃相还颇有些文雅,她更觉得此子有趣,却仍是凑近前去问道:“那你家爷爷人呢?”

“骏儿不知道爷爷在哪里。爷爷三天前把骏儿送到大明寺一个大和尚这里,让我每天巳正三刻到平山堂后面去弹古筝,一直到午时才许停,我就照着爷爷的话弹了三天。”

此话一出,陈澜不禁大为诧异,见那主持也是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她便隐约觉得,这事情恐怕问那主持也于事无补。就在这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紧跟着就只见一个中年僧人匆匆走来,一看到这边的情形,那脚下步子方才迟缓了。

“骏儿,你怎么能来惊扰贵客!”他一面说,一面有些迟疑地扫了一眼面沉如水的主持,又深深躬下了身子,“主持,这是我家远亲一时要外出,所以才送来我这儿暂时养两天的孩子,不想我看护不力……”

那主持正要发话,陈澜却抢在他前头笑道:“原来你这孩子叫骏儿。小小年纪,倒是弹得一手好古筝,是谁教你的?”

“是爷爷。”骏儿瞅了一眼那中年僧人,随即就昂起了脑袋,“爷爷教我古筝,还有写字画画,爷爷还说,等骏儿再大一些,就教我二十四史……”

小家伙最初还有些不顺溜,但渐渐地说出来的话就极其流畅了。一旁的中年僧人几次要打断,却都让陈澜阻止了,反而用话引着骏儿继续往下说,当他兴奋不已地提到了小桃源时,陈澜终于恍然大悟,一下子把双手压在了小家伙的双肩上。

“你是说,从前你住在小桃源?”

“是啊!都是那些恶人,爷爷只能卖了地……”

见那中年和尚一下子面如死灰,而主持虽是脸色有些疑惑,可更多的是不明所以,陈澜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玄机,于是一把拉着骏儿对江氏说道:“娘,今天这一趟出来还真是缘分,这孩子着实引人喜爱。他既是已经来了三天,想来对这大明寺也有些熟悉,咱们就不要烦劳主持大师了,让他带着我们四下逛逛如何?”

“这……”江氏见陈澜冲自己使眼色,自是闻弦歌知雅意,笑着点了点头,“也好,看他小小年纪就谈吐清雅,我倒是喜爱得紧,就让他多陪陪咱们好了。”

一旁的云姑姑柳姑姑和长镝红缨此时也都醒悟了过来,彼此对视了一眼,红缨立时拔腿就往外头跑去。而那主持则是用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了满脸惊慌的中年和尚,含笑点了点头,道了一番缘分之类的话。等到陈澜一行人起身走了,他才冷冷地转过头来。

“明远,这是怎么回事,那孩子究竟是哪家的?”

“这……主持,他是我一位恩公的后裔,我答应了护他周全,请您千万设法……”

“到底是哪家!不知道是哪家人我怎么设法!”

“是……是桃源居士,桃源居士毕先生的孙子。”

那主持闻言一愣,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子,他才突然笑了起来:“我还当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人物,幸好今天早上消息已经传了过来。你不用着急了,想来你在伙房管事,不知道其中利害。今天来的这两位是杨太夫人和杨夫人,新任两江总兵的家眷。就在昨天,杨大人和杨夫人还联袂去小桃源拜访,结果扑了个空,得知小桃源被人买下扫兴而归。据说是奉了安国长公主的命走了那一趟,既是如此,你那恩公决计能安然无恙。”

“啊,主持此话当真?”

“骗你作甚!不过,这事情也许不小,此子曾经在这里的事你不要泄露出去!”

这边厢两个和尚正在低声交谈着,那边厢陈澜拉着骏儿的手和江氏一块往寺后去,一路上又少不得笑着和骏儿攀谈着。因她神情和蔼言语可亲,小家伙渐渐地放松了许多,亦是同意把那笨重的琴交给了一旁的长镝帮忙拿着,自己则是兴致勃勃说起了和爷爷一块生活的那些日子。越是往后听,陈澜越是断定这孩子便是毕先生的孙儿,待到最后,她冷不丁出口问道:“那骏儿你可是姓毕?”

“嗯……啊?”骏儿本能答应了一声,随即一下子愣住了,仰头盯着陈澜看了一会儿,眼睛里就出现了一丝雾气。见他如此光景,陈澜自是连忙蹲下身来笑吟吟地说,“哎呀,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这么不争气?这又不是你说的,是我猜出来的,就算你爷爷知道,也绝对不会生你气的。再说,我们和你爷爷可还有亲,论理你该叫我一声……叫我一声姑姑。”

骏儿有些茫然地看着陈澜,又偷瞥了一眼江氏,随即迟迟疑疑地说:“真的吗?”

江氏这会儿也笑着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当然是真的,你可以叫我婆婆。”

在好一阵子的沉默之后,骏儿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婆婆,姑姑,你们救救爷爷……大和尚对我说,要我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说是爷爷也许没法子再照顾我了!呜呜呜,我害怕,我要爷爷,我要爷爷!”

听着这突然撕心裂肺的哭声,陈澜忍不住伸手抱着这孩子,又轻轻拍了拍他的脊背。直到良久哄得孩子不再哭了,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也许,那叫孩子在每天那个时候弹一刻钟琴,便是毕先生的谋划之一了?想来是事先得知了她和杨进周要来扬州的消息,故而首先把孙子送到了这远离城里的大明寺。而这段时日,想来城中权贵富人巴结京城来人还来不及,大多不会在这又非初一又非十五的时候到大明寺中来。唯一有可能过来的,反而是想躲个清净的她这一类人了。寻常人哪怕是看到孩童弹琴,稀奇一会儿也就罢了,如她这般上心,也是因为身边有的是仔细人。

“骏儿乖,跟姑姑回去,到时候姑姑一定帮你找着爷爷。”

“真的吗?”骏儿原本还有些抽噎,闻听此言却硬生生止住了,待到一旁的江氏亦是冲他点头,他竟是不觉破涕为笑,“谢谢婆婆,谢谢姑姑!”

见小家伙谢过之后,竟是翻下身要磕头,陈澜一愣之下赶紧一把将其拽起。发现他的额头上已经沾了少许青灰,她不禁轻轻伸指头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这才嗔怪道:“男子汉大丈夫,就不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轻易跪不得?”

“不然。”此时此刻,骏儿竟是没了刚刚放声大哭时的凄惶,而是昂首挺胸地说,“爷爷从前就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人之助,不能当成理所当然。我年纪小,连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做不到,就只能诚心诚意叩头以谢。男儿膝下有黄金,上拜天子君王,下拜亲朋尊长,但更要敬重恩人。”

陈澜起初还只是觉得这小小年纪的孩子就知道弹古筝,着实是伶俐的小家伙,可此时听到这番话,又见骏儿挣脱了自己的手,竟硬是跪了下来,毕恭毕敬地磕了三个头,她不禁百感交集,隐约仿佛又看见渐脱孩童意气越来越能干的陈衍,一时竟是愣在了那儿。倒是江氏醒觉得快,连忙拉起了人来,又吩咐一旁的庄妈妈替他掸了掸膝盖上的浮灰,随即递了一块帕子过去吩咐其擦擦脸,这才欣然点了点头。

“这样好的孩子,果然没负了他爷爷的教导!我们今天出来这一趟原只是为了散心,得了骏儿实在是意外之喜。我也懒得在这寺里头再逛了,不如携了他回去?”

陈澜本也如此想,可转念一想杨进周恐怕另有安排,她便笑道:“好是好,只这会儿也已经不早了,从寺里回偶园至少也得走上两刻钟。再说来都来了,那主持想来也已经备好了斋饭,咱们还是用一些回去不迟。而且,骏儿应该也饿了。”

话音刚落,仿佛是应景似的,就只听骏儿的肚子咕咕叫了一声,随即他就尴尬着脸往江氏后头缩了缩。见他这可爱的光景,江氏不禁更是笑了起来,当即冲着陈澜点了点头:“好,我都险些忘了眼下已近中午,那就用了斋饭再回去。”

一行人又重新往那天下第五泉去,半道上陈澜见红缨赶了回来,就有意落后了几步,却听其低声禀报道:“夫人,我已经吩咐了下去,虎爷说了,今天跟出来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手,那些江都卫的人说是精锐,可久在江南没见过血,不用担心他们使什么幺蛾子。”

“那就好。”陈澜点了点头,又前行几步方才若有所思地说道,“想来那主持和收留骏儿的伙房大和尚都不是多嘴的人,只要不暴露了他的身份,应当不会出什么篓子。总之用饭的时候你带着长镝一块留心一些,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夫人您就放心好了!”

大明寺乃是扬州诸寺之首,百多年间多次修缮,香火鼎盛,往来权贵众多,这素斋的功夫自然也不是寻常寺庙能够比拟。再加上陈澜已经表明要带骏儿回去,那位掌管伙房的明远大和尚自然是卯足了力气整治,不消一会儿就是满桌子琳琅满目的菜肴,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吃上去都是色香味美俱全。就连食量寻常的江氏也少不得多添了半碗饭,而起初就已经表现得饥肠辘辘的骏儿更是狼吞虎咽,偏那吃饭的仪态还没法让人挑剔。

一顿饭吃完,待又用过一通茶之后,一行人方才起了身。只临走之际,陈澜却又含笑请那主持取来功德簿,随即冲身后的云姑姑点了点头。心领神会的云姑姑自是立时走上前去,又递上了一张龙头大票。那主持只扫了一眼上头的数字,脸色就立时变了。

“敬佛礼佛原本不当一而再再而三,只今日能在佛前如此有缘,自当多多供奉些香火以谢。这孩子刚刚遭遇大变,便请主持用这个为他点上长明灯祈福,也算是我一片心意。”

骏儿原本已经跟着江氏到了门口,闻听此言顿时吃了一惊,回头要嚷嚷的时候却突然发觉有人按了按自己的脑袋,忙抬起头来,这才发现是身边的江氏。

“你姑姑那是一片心意,你就别推辞了。”

听到这话,骏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即突然停住步子认认真真地说:“婆婆,明远大师照顾了我三天,我如今要走了,想去向他道个别,谢谢他这三天的照应。”

“好好,这是该当的!”江氏更觉小家伙懂事,连忙对身边的庄妈妈说,“这样,你带着他去走一趟,也替我好好谢谢那位明远大师。”

回程的路上,江氏和陈澜自是带着小家伙同乘一辆车,又将窗帘打起少许观看路边春色。骏儿起初还有些拘束,渐渐的熟络开来后,便趴在了车窗边,竟是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说着扬州城内城外的各处风景名胜。听着听着,陈澜就好奇地问道:“你说了这么多,难道这一个个地方你都去过?”

“嗯,都去过!”骏儿扭头看着陈澜,笑嘻嘻地说,“爷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扬州城内带着我几乎都走遍了。他还说,等我大一些,就带着我游览天下河山。读书人这浩然正气,不是在家里窝着养成的,而是在山水人物之间才能养就的……嗯,反正我不懂这么多,我只知道,爷爷说那样,就一定是那样!”

“你呀,铁定是想趁机好好玩玩,是不是?”江氏打趣了一句,见骏儿有些心虚,不觉大笑了起来,“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还小,想着玩也没什么要紧。倒是你爷爷这教导还真是凡人想不到的,怪不得能养出你这个懂事的孩子来。要是我将来有孙子,还真想你爷爷给我好好调教调教。”

“婆婆有孙子吗?”骏儿闻言眼睛大亮,立时一把捏住了江氏的衣角,“婆婆要是有孙子,和骏儿作伴好不好?骏儿好想有个弟弟妹妹,可爷爷说,我是他捡来的,就这么一个,他又不能随随便便去捡别人,这事情他也没办法……”

陈澜起初还被骏儿这突如其来的话问得脸上一红,待到小家伙说着说着,她就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见小家伙莫名所以地看着自己,她只得轻轻摸了骏儿的脑袋,一本正经地说:“你想要个弟弟妹妹,确实不能去求你爷爷……”

“你姑姑说得对,你要是想婆婆的孙子将来给你作伴,却得去好好求求你爷爷!”江氏却冷不丁打断了陈澜的话,笑眯眯地添了一句,见陈澜一下子僵住了,她不觉低下头来,又替骏儿整了整刚刚靠在车窗上时被弄乱的衣衫,“婆婆这孙子孙女,可都指望你了,你可得给我做个送子金童!”

此话一出,小家伙固然是一愣一愣,陈澜也索性别过了脑袋去。她是不愁这七岁大的孩子懂得江氏的意思,只不过,婆婆这戏谑之中的关爱却着实让她心里感动。她这一路走来,已经过了太多危险的沟沟坎坎,只希望这道看似宽阔的天堑也能一跃而过了。

回到偶园已经是过了未时,这一路上,陈澜便发现了和起初出发时的不同来。路两旁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好些穿着公服的衙役差人,虽不至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可也相差无几,待到了偶园外头,这种戒备森严的光景就更明显了。车才到大门停下,她又听到外间传来说话声,细细一听,得知知府樊成竟是又亲自等在这里,她不禁眉头一挑。

“太夫人,夫人?”车外的樊成也不顾车中人兴许瞧不见,满脸笑容地躬了躬身,这才开口说道,“下官本是想求见杨大人,谁知道杨大人竟不在……这偶园在瘦西湖边上,风景好是好,可终究算不上十分安全。我在江都卫驻地附近已经觅好了又一处宅子,请……”

“不用麻烦了。”陈澜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淡淡地说,“我们都觉得这地方很不错,横竖只是逗留几天,不用搬来搬去麻烦了。樊知府公务繁忙,也不用整天围着我们转。倒是我之前提过此间主人的事,莫非樊知府忘了么?”

“没忘没忘。”樊成被噎得一愣,随即赶紧点头哈腰道,“能拜见太夫人和夫人,这偶园主人哪有不乐意的,实在是他正巧做生意去了……”

他这话还没说完,萧朗身边的小厮巨阙却突然从屏门那儿急匆匆奔了出来,到车厢边上站定之后就嚷嚷道:“杨太夫人,杨夫人,公子那边情形有些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