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冠盖满京华 > 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

冠盖满京华 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

作者:府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15 来源:笔趣阁

西山八大处不但在后世的北京闻名遐迩,而且在如今的楚朝,也一直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最爱游玩的地方。这儿四季风景如画,眼下这深秋季节,秋霜过后层林尽染满山红丹,恰是赏心悦目,行走其间更是心旷神怡。因而哪怕是这些平日最讲规矩的贵妇们,也忍不住把轿子的窗帘拉开一条缝,尽情欣赏着这秋日胜景。

等到了龙泉庵前下轿,站在那青石匾额前,陈澜不禁一阵失神,恍惚间仿佛又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回到了从前自己带着年幼弟弟站在这山门前的时候。

“妹妹,别愣着了,赶紧进去啊!”

陈澜被张惠心的一阵嚷嚷声惊醒,这才觉察到人家用力拖着自己往里头拽。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寺门,她就一下子看到了那一座雕栏方池。就只见那座方池以青石围砌池壁,潺潺水流至西边池壁的石龙口流出,涓涓细流掉入清澈可鉴的池水中,激起了好些水花。尽管这儿没有满池的硬币,泉水亦是清澈,她却再一次陷入了微微的失神。

“这是太祖爷敕建的龙泉庵,这水池名曰龙泉池,是昔日楚国公亲笔画下图案,由工部请了巧匠,从龙王殿下的石洞中引出的活水。”宜兴郡主徐徐走上前来,并不避讳那个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名字,“落成之日,太祖爷和楚国公曾经一同莅临,据说还在大雄殿和龙王堂中先后上了香,楚国公一时兴起,提笔题了一首《甜水歌》。”

说完这话,宜兴郡主就转头对侍立在侧的庵主问道:“那石刻据说是太祖御命还留着,可当年的真迹我翻阅过典籍,记得也是龙泉庵收着,如今可还在?”

那庵主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尼姑,衣着朴素眉眼清秀,唯有右手的手腕上套着一只铁环,闻声她双掌合十念了一声佛,这才低着头说:“郡主恕罪,贫尼掌龙泉庵多年,只听说过那《甜水歌》是太祖爷让工部刻石留念,却不曾听说过和楚国公有关,庵中也并没有什么真迹。至于那首《甜水歌》的石刻,早就在几十年前被天雷劈了,因是御命之物,上报了之后也没人敢挪动……喏,就在那儿。”

陈澜早在听宜兴郡主说起昔年旧事时就异常留心,及至甜水歌三个字出口,她那思绪就如同潮水一般喷涌而出。西山八大处风景优美,她却只推着轮椅载着病弱的弟弟完完整整游过五处龙泉庵,记得还在角落里得过一个青年的赠书,那扉页上头就题着锄月老人的这首《甜水歌》。她于诗词上并不热衷,但这首却逐字念给弟弟听,因而那份记忆刻骨铭心。

此时此刻,她懵懵懂懂跟着宜兴郡主来到那焦黑一片的石刻前,见宜兴郡主蹲下身子,随手用一块洁白的绢帕逝去了上头的浮灰,又一个个字地念了起来,她不禁紧紧抓住了张惠心的胳膊,心中也默默跟着念了起来。

“我来翠微陟其颠,上有佛刹名龙泉。松柏郁郁布浓荫,千尺百尺森参天。苍皮黛色四十围,虬枝盘曲生风烟……咦,这后头的字难以辨别,是被雷劈的?”

“四时不放日光入,盛暑不热风冷然。谁凿石罅泄石髓,涓涓泊泊流清泉。蓄以方池承以石,跳珠嘠嘎名琴弦。”陈澜几乎是本能地接了上去,随即也仿若没注意到别人的目光,自顾自地轻轻吟着,“汲来煮茶香且冽,调羹炊黍味弥鲜。或曰炊之令人寿,揆之于理宜有焉。笑我饮此嗜且贪,自夏俎秋常流连。轻尘十丈风怒吼,京师苦水鬻论斗。安能移此一勺泉,甘美芳馨润众口。”

一首古风《甜水歌》念完,陈澜只觉得整个人一激灵,一下子惊觉了过来,却发现宜兴郡主和张惠心都在满脸奇怪地打量着自己,倒是旁边的永乐县主和几位勋贵夫人不明所以,永乐县主更是笑说道:“陈家妹妹果然是博览群书,这份记性更是难得。”

醒觉到自己刚刚就仿佛是梦游一般,竟忘了藏拙和低调,陈澜不禁心中苦笑。只是,站在这曾经呆过整整一日的地方,她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因笑道:“那些名家诗词我都未必记得,只在那些话本笔记之类的杂书上看过这么一首,因和龙泉庵有关就记下了,刚刚一时忘乎所以……这龙泉水固然好,可咱们是不是先进了龙王堂上香,待会再好好品茗?”

她这么一说,别人自是笑着答应,一时间一众人便往龙王堂行去。然而,刚刚带路的那位庵主此时却落在了后头,她若有所思地瞧了一眼那下半截一片黑漆漆的石刻,随即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一众贵妇在龙王堂中烧过香之后,天色便已经很不早了。说是重阳节来这八大处上香,但谁都知道一日之间要游遍这八大处绝不可能,因而原就是初九初十两天,这日晚上便是定下宿在这龙泉庵,而随行的一众锦衣卫则驻扎在山脚下,以免扰了这庵堂清净。

龙泉庵在八大处中素来以幽雅清静著称,如今涌进来这么好些尊贵的客人,自然是有些难以分派。只宜兴郡主之前就使人打过招呼,一应夫人小姐不论平日如何,这一回都是三三两两住在一块。陈澜和张惠心便住在大雄殿与文昌阁之间的听泉水榭。张惠心初来乍到看什么都是新奇的,而只有陈澜才知道,这座龙泉庵虽说与后世那座颇有相似,但地方格局却更大些,就连这听泉水榭也比她的印象中不同。

晚上的斋饭过后,陈澜终究是难以放下心头那纷乱的思绪,便对宜兴郡主提出想到外头转一转消食。因外间锦衣卫提早净过山,庵堂四周也有自己府里调来的女兵看护,宜兴郡主便笑着点点头说道:“也罢,今晚好歹还有些月亮,不过,你还是带上长镝和红缨在身边,以免万一有事……惠心,你不和阿澜一块去?”

“不去了,在轿子里颠簸了一整天,我都困死了!”早先好几处寺庙转下来还生龙活虎的张惠心,此时此刻却呵欠连天,伸了一个懒腰就歉意地看着陈澜说,“妹妹,我就不陪着你了,你自个小心些……尤其是别一个失神栽进龙泉池里去!”

“姐姐又拿我开玩笑!我先出去了,走几步消消食!”

陈澜横了张惠心一眼,便带着长镝和红缨出了门。直到站在了那青石铺地的院子里,身上撒着那半轮月亮的皎洁光辉,她才褪去了人前的笑脸,露出了怔忡而恍惚的表情。好在她还记得身后跟着两个侍女,很快就缓步往外走去。不知不觉间,她又走到了龙泉池的跟前,绕着池子走了半圈,竟是鬼使神差又在那石刻前停住了。

她孤零零地来到这陌生的时代,虽然逐渐收获了亲情友情,不久之后也许能有相濡以沫的爱情,可是,骨子里那种寂寥孤独和格格不入,却是谁都没有办法体会的,也是不能向任何人倾诉的。可是,太祖林长辉和楚国公这一对来自同一个地方,又一起戎马一生打下天下的人,明明是那样的相得相知,为什么到最后却偏偏到了那一步?

“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么?”

“阿弥陀佛。”

陈澜用极低的声音呢喃了一句,可身侧突然响起的佛号却让她吓了一大跳,几乎本能地往旁边闪了一步,这才看到身穿灰色僧袍从一旁树木的阴影中走出来的龙泉庵主。她白日里心不在焉,并未记得人家的法号,此时乍一相见,惊讶之后便是有些尴尬,只得含糊点头,唤了一声庵主。

“月下听清泉,海宁县主好雅兴。”龙泉庵主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合十行礼之后便说道,“县主想来也是第一次来龙泉庵,若不嫌弃,贫尼便作为引路人,带你四处转转如何?”

傍晚时一众贵妇都疲累了,上香之后就到了一边雅室之中品尝龙泉水泡的香茗,谁都没心思到外头闲逛,陈澜也自然随波逐流,此时就是想再游一游这当年故地。所以,尽管觉得龙泉庵主出现得有些蹊跷,她忖度身后还跟着长镝和红缨,迟疑一会就点头答应了。

大雄殿、文昌阁、卧游阁、祖师堂……一个个地方游览下来,龙泉庵主并未刻意套近乎,而是将工部当年修建这些地方,甚至如何找到龙泉水的典故娓娓道来,竟不像是一个世外之人,而像是一个深通典籍的才女。因而,等进了闻妙香园时,尽管满园树木已经露出了萧瑟之意,不复春夏之交的冠盖如荫,但陈澜的心情却不知不觉平静了下来。于是,龙泉庵主提出亲自煮茶待客时,她便自然而然把长镝和红缨留在了闻妙香园门口。

小风炉煮水,紫砂壶待客。优雅地洗杯滤茶斟茶之后,龙泉庵主亲手奉了一杯给陈澜,见她举杯轻轻啜饮,她的眼神一闪,随即仿佛漫不经心地问道:“今日龙泉池前,闻听海宁县主背了那首甜水歌,贫尼心里却有些疑问。贫尼儿时曾经听祖师提过,这石刻上的甜水歌,只有四句八节而已,可海宁县主刚刚吟的却是十一句,不知道看到这首诗时是在哪本文人笔记?”

尽管这言语犹如那一杯清茶,一样是清新淡雅不带任何烟火气,但陈澜听在耳中却如遭雷击。

PS:扛不住了,果然偷懒是要不得的,月票榜上已经落到第四了!俺知道错咧,大家要是还有保底粉红麻烦支持一下吧,双倍粉红票活动只剩下不到三十小时了,俺也学龙泉庵主合十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