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在有限的补充,优先给予作战部队,以及有限的存货已经消耗干净的情况之下,整个部队基本上处于断盐状况.目前即便是挺进军司令部,每天每人的食盐定量也已经达到了最低线。甚至每天两顿饭之中,只有一顿饭放一点盐。

原本就粮食不够吃,全军上下已经出现粮荒,现在又出现盐荒。日伪军反坚壁清野这一手,让挺进军此时陷入了相当大的困境。用那位温文尔雅,极少说脏话政委的话来说,整个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除了粮食,食盐成了目前挺进军最急需的物资。而在杨震提供的物资清单上,挺进军政委要求的第一批物资之中,除了急救包、绷带,酒精和碘酒、外伤用药以及干电池等一些物资之外,最急需的就是食盐。而且政委要求,食盐越快运到越好。

对于挺进军的要求,杨震想也没有想的就同意了。在攻占了自古为黑龙江地区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肇州,全面恢复当地土盐生产之后,抗联原来只能依靠进口食盐的局面已经打破。虽说高级化工用盐,还需要部分进口,但食盐却是已经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了。

如果此次作战顺利,能够抢占整个呼伦贝尔草原,那么这里丰富的盐池出产的各种池盐,基本上可以满足根据地内所有食用以及工业用盐,甚至还有可能对外提供。不说别的,仅仅东乌珠穆沁旗境内的达布苏盐池,就可以满足根据地内全部的需要。此时提供给挺进军部分食盐,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在与两位老帅最终敲定第一批空运物资种类后,杨震与两位老帅谈起了他此行来的最终目的。除了两军在此次会战之中的配合之外,就是关于下一步两军的整体战略部署。尤其是打通交通线之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内外长城交通线作战事宜。

这件事情才是杨震在这个时候不惜离开自己的位置,赶来热河与挺进军司令员、政委会面的主要原因。否则这个时候,杨震是绝对不可能轻易离开自己指挥位置的。通过电报联络,对于战局变化的掌握毕竟没有亲自坐镇指挥及时。

但完成热河作战,只是此次会战之中既定的目标中的一个步骤而已。最多也只能说是踢开了临门的第一脚,完成了关内出关部队与抗联的汇合。但距离打通整个交通线的最终的目标,还远远不够,甚至差距很大。

如果不打通内外长城之间的交通线,即便是挺进军攻占了热河,也无法彻底打开抗联与关内的直线联系。此次会战发起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此次作战攻占热河,特别是热西地区,只能说是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打通长城内外之间的联系,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

但究竟是向西打通经察哈尔与晋绥军区之间的联系,还是向南直接打通与晋察冀军区之间交通线,杨震与两位老帅的意见却是出现了分歧。虽说分歧不大,应该说主要是在第二阶段作战的规模上。但这个问题不解决,下一步的作战也就无法展开。

对于在热河战斗完成之后,下一步的作战目标,两位老帅的态度很简单。就是在拿下热河之后,挺进军集中主要精力,在抗联一部的配合之下向西攻占察南地区。而热河地区,主要是热西地区的防务则交给抗联负责。

察南地区的日伪军隶属日军蒙疆驻屯军,其总兵力数量与日军其他战略集团相比是最薄弱的。除了几个担任守备的混成旅团以及部分骑兵之外,真正可以用于野战的兵力只有一个二十六师团。

不仅兵力是日军几个大战略集团中最少的一个,其炮兵等技术兵种也与其他日军部队无法相比。而且与华北的伪治安军与东北的伪满军相比,这里的伪蒙军的战斗力是最弱的,装备也是最差的,兵力更是最少的。

虽说蒙疆驻屯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得到华北方面军驻山西第一军,以及华北方面军主力策应与支援。但山西、河北两地,目前都是关内部队的抗日根据地所在地。不仅目前留守在晋察冀、太行两大军区的部队可以参与对日作战,在晋西北的晋绥军区也随时可以出动增援。

而且除了实际上已经投入到这次会战的关内部队之外,在山西日军第一军的辖区,还有太岳军区等部队。如果这些部队在需要的时候全部投入战场,可以牵制最可能增援蒙疆军的第一军无法北上。这几点,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条件。

相对于其他方向,察南地区之敌是虽然相对集中,但却是下一步作战可以选择的各个目标之中最弱的。如果拿下察南,抗联与晋察冀军区之间将会实现直线联系。而作为眼下华北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打通了与晋察冀军区之间的联系,也就意味着此次作战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晋察冀军区作为整个华北抗日敌后根据地之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一个。虽说位置最靠北,但是西隔北岳山区与晋绥军区相望,南隔正太铁路与太行军区相连。而且是整个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之中,与抗联直线距离最近的一个。

辖区除了河北冀中、冀东地区之外,还有山西东北部、察南地区,甚至整个北岳山区、五台山区都在其作战范围之内的晋察冀军区。其所在的先天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其在此次会战之中占据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是说只要打通与晋察冀军区的联系,也就意味着打通了除了山东地区之外,整个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在热河正南方向,作为整个华北心脏地带平津地区日伪军兵力众多的情况之下。将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放在察南地区,选择日伪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展开,还是比较理想的。同时那里还有晋察冀军区北岳区的部队活动,可以在下一步作战之中起到一定的配合。同时在必要的时候,晋绥军区也同样可以参战。

在两位老帅看来,南下察南可以背靠外蒙作战。虽说需要面对两方面日军,但至少可以避免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同时察南地区紧邻热河,可以最有效的缩短必要的补给线,也有利于与关内老根据地的部队配合作战。

而且这不单单是两位老帅的意见,也是中央的意思。对于中央来说,此时正是抗联大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机。打通与关内陆地联系的重要性,中央不是不清楚。但是在中央看来相对于打通与关内陆地交通线的重要性,保护北满抗日根据地更为重要。

眼下中央绝对不希望抗联的实力,在大发展的前期受到太大的影响,以影响其下一步的发展。毕竟作为抗联的直接对手,至少现在关东军还是日军所有重兵集团之中,兵力最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集团。一旦抗联在此次战役之中损失过重,无疑会对整个北满根据地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对于两位老帅的意见,杨震并不否认的确在整体部署上相当的有利。但杨震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有些过于保守了。察南地区的确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眼下只拿下察南地区却是弊大于利。原因只有一个,不打掉蒙疆驻屯军的主力,这条交通线即便打通也显得很脆弱。

察南地区,距离日伪军驻扎重兵集团的平津地区还是太近,与山西的日军第一军辖区也紧密相连。日军蒙疆驻屯军的主要兵力,也部署在察南的张家口与大同两地。这里的纵深过浅,一旦周边的日军围攻,缺乏有效的回旋余地,这条交通线随时有被重新堵死的可能。单纯拿下察南地区,对打通交通线并无太大的好处。

而且与之交界的晋察冀军区只能控制乡村,大部分的交通线与城市还控制在日伪军的手中。尤其是公路线,还大部分控制在日军手中。大部分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还要经过层层的封锁线。这种情况之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运力极为有限。这在相当程度上也遏制了抗联与关内部队,互相补充血液的能力。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拿出这么大的力量来打通关内外的交通与联系。那么与其做的保守,还不如放开了打。集中挺进军大部,抗联眼下在林西的王光宇所部,抢占整个察北与绥北地区,直接打通与晋绥军区之间的陆地联系。

晋绥军区虽说地处晋西北,但是与陕甘宁边区只隔了一条黄河。而且整个晋绥军区所面对的日伪军兵力,远比晋察冀军区所面对的日伪军兵力要少的多。部队可以抢占察北、绥北地区之后,进而向南发展,协助晋绥军区彻底的清除辖区内的日伪军。真正将晋西北控制在自己人手中,以达到可以通过那里大量转运物资与人员的作用。

同时日伪军在察北地区兵力远比察南地区薄弱,主要以一些地方伪军以及伪蒙军为主。同时与山地为主的察南地区相比,察北地区以草原、台地地貌为主。这种地形有利于抗联发挥目前装甲与骑兵协同作战的优势。

最根本的一点是,长度达到一千余公里的阴山山脉,将整个察哈尔分为两部分。如果抢占察北地区,不仅可以打通途径察北与绥远的交通线。山势险峻的阴山山脉,以及面积达到十几万平方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可以成为交通线的天然屏障,保证整个交通线的安全。

以阴山与浑善达克沙地为天然屏障,用于保护交通线的兵力要远比在三面受敌的察南要节省很多。而且察北地区与绥北山水相连,拿下察北可以顺势直下绥北的包头,转而快速南下进抵绥南。

利用有利地形,发挥装甲、骑兵集群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奠定局面。不仅大大的节省兵力与时间,而且察北的地形,更有利于抗联发挥装备上的优势。草原地形对于装甲集群作战,总比在阴山之中一点点的硬啃要好的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