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既然苏联人已经变相的亮明他们的态度,杨震也只能无奈的接招.没有办法,眼下的形势逼人。尽管杨震更喜欢站在幕后,很讨厌去与这帮见利忘义,眼睛里面只有自己利益,最喜好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的家伙去见面。

但不管这件事情,有没有美英在施加压力,有没有英国人提出的这件事情。就算自己再讨厌与苏联人直接见面,杨震也知道此次对苏谈判,已经到了实在必须解决的时候了。如果再这么无限期的拖延下去,物资进口通道无法打开,别说为几个月后即将展开的下一阶段会战做准备。

这批物资之中,除了制作冬装的棉花之外,其余的物资都是为下一阶段会战准备的。除了部分的卡车、运输机之外,几乎都是为下一步作战做准备的急需军工原料。没有了这批军工原料,下批作战全面展开之前,所需弹药连一半的储备都完成不了。

尤其是急需的炮弹和航空炸弹,根本就无法完成预定的储备计划。而眼下敌我两军的大规模作战虽说停止了,但是各方面的小型战斗,几乎每天都有。特别是热河战场上,形势还是很紧张。

在东北战场全线停止军事行动之后,关东军明显加强了热河兵力的部署。从林西战场上撤下的十一师团,直接被加强到了建平、赤峰一线。随着第五师团的撤往葫芦岛,关东军又从奉天省的腹地,增调了一个师团进入承德。

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和蒙疆驻屯军,也向热河挺进军控制区周边各县,以及察北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兵力。甚至蒙疆驻屯军不惜削弱与在绥西与当面**对峙兵力,从绥远前线将大半的兵力抽调到了察北各个盟旗。

与正在tian舐伤口,基本上停止了行动的关东军不同。日军蒙疆驻屯军和华北方面军对热河周边进行严密封锁,严谨一切物资,一个活人进入挺进军控制区。如果有试图进入挺进军控制几个县的中国人,只要被发现就格杀勿论。

除了严密封锁之外,华北日军还抽调大批的兵力,进入热南和热西地区。虽然一直没有大举进攻,但是不断的出动大批骑兵、炮兵组成的合成兵力,对挺进军控制的几个县进行不间断的扫荡。

不仅挺进军留守在热北的兵力被牵制,形势相当紧张。抗联留守林西战场的兵力,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热河方面。几乎不断的大大小小战斗,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后勤部在开鲁设立的兵站,储备的物资几乎每天都在下降。

鉴于眼下热河方向随时可能爆发大战,目前库存的弹药和物资,只能优先的补充到林西方向。最关键的是经过此次大战消耗,库存弹药已经剩余不多。尤其是大口径炮弹、火箭弹和航空炸弹,库存已经见底。

而热河眼下的形势也无疑在表明,现在的关东军已经不在是孤军作战。在进抵热河,直接威胁到平津一线抗联的直接威胁之下,在下一阶段的战役之中,日军关东军、华北方面军的蒙疆驻屯军、平津地区的直辖部队,将会协同作战。

日军大本营,也在不断增加其华北方面军的兵力。上个月战事正浓之机,日军大本营从华南调集十七师团、三十三师团一部,进驻平津地区。而原来驻扎在石家庄的一一零师团,在完成对华北根据地大扫荡之后,也逐步开始北上。

在加上新编成的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华北日军西起大同,东至天津一线兵力部署几乎翻了一番。尤其是北平周边的日军驻军,增加了整整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原有的伪治安军,则全部被调到了冀中地区驻防,防务改为全部由日军接手。

而日军蒙疆驻屯军,兵力也增加了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在日伪军的重兵挤压之下,晋察冀军区的平北和平西两块位于北平与天津周边,承担着晋察冀军区与冀东地区联系纽带的游击根据地,已经无法站住脚。

这两块游击根据地除了就地转入地下坚持的干部,以及少部分地方武装,被迫转入燕山山脉的深山老林之中坚持之外。主力和大部分的干部,只能西撤之北岳地区。另有少部分人利用日军封锁圈薄弱部位,进入热河与挺进军汇合。

可以说留在热北、热西地区的挺进军所部,已经被彻底的切断了与关内部队,原本就时断时续的联系,彻底的失去了关内部队的支援。平北和平西根据地的丧失,可不仅仅是挺进军失去了在长城以南的两个支撑点。

冀东军区的彻底丧失之后,平北和平西这两块靠近热河的游击根据地,已经成了挺进军与关内战场联系的唯一纽带。眼下这两块游击根据地也丧失,可以说挺进军彻底的失去了与关内战场上的联系。关内战场的形势越来越恶化,引发的反应是连锁的。

从眼下热河周边的态势情况来看,如果抗联准备在日本人对美英动手之后,利用关东军注意力被南方战场吸引过去的机会,实施第二阶段作战。那么随着补给线越来越长,需要投入战场的汽车和汽油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下一步抗联恐怕要面对的就不单单是关东军,而是日军两大战略集团的三面围攻。按照现在的判断,第二阶段的战斗规模,远非第一阶段可以相比的。进行这么大规模的会战,需要的物资数量与之前相比也要大幅度的攀升。

如果对外通道的问题,在迟迟无法解决,急需的物资和原材料无法进入到根据地。别说打通与关内的联系了,就是维持眼下的战线都困难。没有了弹药,部队怎么作战?没有了汽车和汽油,部队怎么解决运输问题?

还有眼看就要上冻了,部队急需的冬装再不解决,这部队就要挨冻了。而随着天气已经逐渐开始转冷,冬装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冬装问题迟迟在无法得到解决,那么部队冻也冻垮了,还谈什么下一阶段作战的问题。

不过这次杨震亲自出马,可没有打算只有自己去,而是拉上了挺进军的两位老帅一同参与此次谈判。两位老帅都曾经在对面吃过洋面包精通俄语,对苏联人性格的了解只比自己多,而绝对不会少于自己。

尤其是那位自己在一二九师的老师长,虽说在外交与经济上一窍不通,但是论起兵法来,整个中国也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有他们自己把关,可以有效的减少脾气有些急躁自己的失误。

而且有些事情对于杨震来说,与其遮遮掩掩的,还不如直接挑明了比较好。很多的事情,杨震虽说表面上一贯是风轻云淡,但是实际上从来没有真的掉以轻心过。与其让某些人在那里瞎琢磨,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不如直接拽他们参与进来。

在挺进军总部抵达根据地内之后,通信部几个监听站早就向杨震报告过,挺进军总部的电台与关内的联络异常的频繁。比当初在热河作战的时候,联络的次数还频繁。通讯联系,几乎是二十四小时都在进行。

倒不是通信部,有意识的对挺进军的电台进行监听。但他们是负责整个对敌所有电台信号的监听,根据地内所有的无线电台进行监控。所有接收到无线电的信号,都要进行识别和判断、分析,并整理成详细的纪录。

挺进军的电台与关内频繁联系,以通信部的耳目之灵,不可能听不到。要是做不到这点,他们就是失职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对内监听有无秘密电台,对外监听和分析关东军的各种无线电联络信号。

尽管杨震已经批评过通信部负责监听的一个副部长,让他立即撤销对挺进军的电台实施监听,并且将所有的纪录全部销毁。不许对挺进军电台信号,进行任何方面的破译,哪怕是试探性的也绝对不允许。这件事情除了他之外,对任何人不许透露一丝一毫。

但是这些信息,也说明了挺进军一直在与中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经过对那些信号的分析和整理,以及判断,通信部发现这些电台之中除了各部自行联络的电台之外,最起码有三部大功率的电台,是在与西北不断的联络。

虽说因为目前技术的关系,通信部门不可能确定接收他们信号的具体位置。但是西北方向,除了延安还有那个地方有能力接收如此多的大功率信号?总不能是与西安、兰州的重庆方面联络吧。

至于挺进军与中央如此密集的联系,究竟有什么原因。杨震不想去猜,更不愿意去猜。对于他来说,这种事情自己知道了,也就到此为止了。有些事情知道太多了,反倒是麻烦。更何况东北的形势,很多事情还是让别人去汇报更好一些。

所以在决定亲自参与对苏谈判之后,杨震经过深思熟虑还是邀请两位老首长一同参与此次谈判。与其遮遮掩掩的,还不如让中央直接掌握比较好一些。有些事情,经过两位老首长的口中汇报,比自己单说要省事的多。

对于杨震的邀请,两位正在抗联根据地内考察的老帅,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情况之下也没有迟疑的答应。只是让这二位原本以为大家谈开了就好的老帅,没有想到的是谈判桌上的兄弟党、老大哥的态度,会是如此的咄咄逼人。而杨震态度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几乎寸步不让。

苏联方面的态度异常的坚决,要求抗联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来。而杨震又是死守底线,宁可大家谁也得不到这批物资,也不肯最任何的让步。两方面一个是拼命的漫天要价,一个是玩命的坐地还钱,依旧是相持不下。

几天的参与谈判下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事情的两位老帅。饶是身经百战,也被谈判桌上的刀光剑影高的目瞪口呆。只是看着白天要和苏联人磨嘴皮子,晚上还要调整全军的最新部署,还要处理各项事情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而显得异常疲惫的杨震,一直压抑着没有问出口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