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四十一章 从下面着手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四十一章 从下面着手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看着对苏联人半夜的拜访,面色微微显得有些凝重的杨震,李延平犹豫了一下道:“老杨,你感觉我们是见还是不见?如果真的是美英方面对苏施压,我看对我们不见得真的是什么好事.”

“苏联的那位领袖,可是眼睛里面不揉沙子的主,更是瑕疵必报的主。如果他认为我们与美英走的太近了,恐怕这报复手段,我们很难承受的起。就算不能明着来,但是暗地里给我们一下子,也足够我们一受的了。”

对于李延平的担忧,杨震摆了摆手道:“为什么不见?人家大半夜的不睡觉,跑我们这里来与我们商议,该见的还是要见。至少要摸清楚苏联人心中到底画的是什么虎,我们才能更好的拿出应对办法不是吗?”

“更何况苏联人这个时候来见我,咱们也不好给他们吃闭门羹。无论他们见我们的原因是什么,咱们都是要见见的。摸摸底子,才好更多的想好对策。特别是如果美英真的对苏联人施加了压力,那么我们就更应该见见,这样才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对了政委,麻烦你亲自跑一趟,去将刚从我这里离开的挺进军两位老首长请来。既然他们已经参与进来,这些苏联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还是让他们也听听为好。毕竟他们也担心冬装的问题,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不是吗?我们在这次谈判之中,就不要独断专行了,有了他们的参与更好。”

听到杨震居然让自己去亲自请两位老帅,李延平看了看嘴上说的轻松,但是面色却是相当凝重的杨震,尽管心中有些纳闷,没有想明白杨震的意图。但是嘴上也没有说什么,起身去请两位老帅了。

李延平是一个厚道人,再加上杨震为了保护他,不让他牵扯进来,在某些事情上一直没有与他明说。他一直不太明白杨震为何在此次对苏谈判之中,为何将这二位也拽进来。但李延平这个人有一个难得的优点,就是没有刨根问底的习惯。

这几年下来他对杨震的信任也让他相信,杨震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用意的。杨震这个时候让他亲自去请两位老帅,尽管心中多少有些疑虑。但是也没有说什么,便按照杨震的要求去做了。

待李延平离开会议室之后,杨震对郭邴勋道:“老郭,等政委回来之后,你亲自去通信部坐镇,让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苏联人的新密码给破译出来。我不想今天这种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再有下一次了。”

“对苏无线电监听,对于我们眼下对苏情报手段还相当有限的情况之下,是我们获得江北一些意图,制定应对手段的一种重要情报来源。这个事情上出了纰漏,对于我们来说威胁虽说不能是致命的,但也绝对会让我们在应对上陷入被动。”

“另外告诉边防部队,对当面苏联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行严密的监控。他们每天从西部和海参崴发到边境线那边多少列火车,一定要给我查明白。莫斯科那边,我不要求他们能够做到,但是我们眼皮子底下的事情,他们必须要给我查明白。““让情报部想办法对苏联海参崴港口进行秘密监控,从现在开始到整个战争结束,那里有多少美国船队抵达,吨位量都是多大,运输物资的种类,一定要尽可能的查清楚。全部有关于苏联方面的情报,要单独的汇总,单独的向你我汇报。”

“所有相关的档案和资料,不经过我或者你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签字批准,任何人不得调阅。所有涉及到对苏情报资料,在战争结束之后全部销毁。”

“还有老郭你回去之后,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样才能不动声色,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将对苏无线电监听,与情报收集人员从情报部和通信部单独独立出来,单独整合成一个独立的部门。不过配置就不要动了,还是挂靠在原有的部门。”

“我不想因为此事,在党内和军内掀起任何的风波,更不想引起外界的注意力和压力。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要秘密的进行。哪怕是不惜启用一部分朝鲜或是日本籍的人员,也不要引起任何方面有任何不必要的猜想。”

“这些事情除了你和我,以及参与的人员之外,一定要严格的保密。政委是老实人,没有太多的心机,像这种事情就不要让他也参与进来了。我刚刚将他支走,不想让他听到我们的对话,就是为了保护他。”

对于杨震的话,与他一直都是心有灵犀的郭邴勋点点了头道:“一号你放心吧,这方面我去想办法。你说的对,这件事情就不要将政委牵扯进来了。他的身份特殊,是抗联的政委,一旦暴露将会承担比我们更大的压力,甚至是更大的麻烦。”

“不过一号,对苏无线电监听工作好做。但苏联的内务部手腕还是相当的厉害,而海参崴又是苏联一直严密监控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我们对海参崴的监控,恐怕很难寻找到能给我们提供情报的足够分量的人。”

“前几年苏联大肃反,搞的人人自危。我们对苏工作,从开始到现在几乎没有进展。我们的人在途径海参崴的时候,一直被严密的监视不说,就连活动的范围都限制的相当狭小。很多时候,就连旅馆都出不去。”

“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想要在海参崴安插足够的监视人,恐怕很难做到。毕竟我们的人,与苏联人的差别太大。而苏联远东地区,现在不仅没有华侨,就连朝鲜侨民也被他们迁移到了中亚。我们的人就算渗透进去,也没有容身之地。”

听到郭邴勋的表态和疑虑,杨震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老郭,这件事情我也不想将你牵扯进来。情报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要伤及到自己的。尤其是这个时候对苏进行情报收集,和秘密监控,虽说情况特殊,但是有些人他们不会这么想的。”

“一旦被掀起来,将会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苏联人的报复,也会相当的残酷。我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牵扯太多的人进来。但是我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你是主管情报工作的,有些方面你比我更加的熟悉。离开你,我自己恐怕玩不转。”

“苏联人在某些方面是我们的盟友,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我们的对手。有些事情我不求详细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总这么被动应战。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也是被逼着去做的,否则我们要吃大亏的。”

“我们不能总这个样子,让人家对我们实施单方面的渗透,连我们最核心的东西都能掌握。而我们对他们却是一无所知,几乎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掌握的。甚至苏德战场的战况,还需要从日本人的电台里面掌握,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就算不能得到完全的改变,但是至少也要在某些方面改善。”

“我们手中不是还秘密的关押着一批在哈尔滨俘获的,日本人训练出来的白俄间谍吗,这些人我们不好好的用用,都对不起在他们身上下了那么多苦功的日本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批日本人苦心培养出来的白俄间谍,这个时候正好可以为我所用。”

“老郭这段时间你仔细的琢磨一下,好好利用这批白俄。还有这件事情,不要通过陈龙的情报部。陈龙的为人,我们虽然可以完全的相信。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需要牵扯太多为好。他那里一动,这动静就有些大了。”

“所需经费,挂到军区特种侦察旅的作训费之中。不足的部分,由生产建设兵团专门负责对苏贸易的外贸公司账户内单独支出。所有的经费支出和使用,由你亲自掌管。所有的经费支出方向,一律设置为一等绝密,但是不要单独设账,账面上一定要做平。”

“另外,我们不需要在苏军内部收买什么人,更不需要在他们那边搞到足够分量的人。这样对于我们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也容易引起苏联高层的注意。正像你说的那样,苏联内务部对苏联远东地区高层的监控还是相当严密的。”““至于我们的需要,什么人最清楚?就是港口和铁路的人员是最清楚的。我们只要收买到港口的起重机司机、计划调度人员,甚至装卸工都可以为我所用。只要这张网编织的够密,就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不要只将眼睛盯着高层看,这样反倒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做情报工作,很多时候从基层人口中搞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要比从高层那里解决轻松的多。我们不是要远东苏军的兵力部署,也不是要他们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我们只要需要得知途径海参崴的美国援助物资的数量。”

杨震的这番话,郭邴勋微微点了点头。其实虽然郭邴勋一直主管情报工作,但是他毕竟不是专业人员。他负责的只是对情报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情报工作部署的重点。至于情报怎么收集,情报人员的选派,一般都是杨震亲自主抓的。

对于情报工作的具体,他还是有些陌生。而且相对于政治和经济情报来说,他这个参谋长更多的是抓军事情报。对苏情报工作开展,至少在目前还暂时不涉及到军事的情况之下,多少有些超过他理解的范围。

杨震这番话下来,他才明白这种政治和经济情报的收集,该怎么去做。原本在他的理解之中,这种政治和经济情报的收集,只能从对方高层下手。因为这里面的事情,普通的人物根本就不能了解和掌握。

实际上从来没有过情报工作经历的他不明白,政治情报不算。经济情报的收集重点,却是更多的应该放在低层。尤其是苏联人这种计划经济,他的重点不在情报对象职务高低,而在对情报的判读上。

一个地区的物资供应情况,市场上物资是否丰富,一个地区物价的总体情况,以及当地物资变动的情况,这些东西经过仔细的判读,都可以找到相当多的东西。经济情报工作,在高层着手反倒是容易被引入歧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