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四十八章 杨震暧昧的态度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四十八章 杨震暧昧的态度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莫斯科那位可是异常心狠手辣的主,他能用莫须有的罪名将苏军上下清洗一遍,多少战功赫赫的元帅、将军人头落地。那么如果感觉到杨震对苏联的利益是一个伤害,他可不会因为手下几位元帅、大将的想法而放过杨震。

而杨震是不是苏军将领,是不是中国人,他可不会管那一切。苏联肃反**期间,那些留在苏联的中国人被杀的还少吗?他们昨天敢扣留抗联的总指挥,杀了抗联的干部,今天未必不敢杀杨震这个可能会成为他们一个绊脚石的家伙。

别说中央不会同意他去,就是同意他去,他也坚决的不会去。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苏联做阶下囚,或是莫名其妙的在苏联掉了脑袋。革命远还尚未成功,杨震对自己的小命可是珍惜的紧。更何况中央会不会同意他去冒险,杨震还是有信心的。

其实这次倒是杨震还真的有些多心了,这次邀请还真的是苏军现任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还有此时刚被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回来,接手莫斯科防线的朱可夫大将一同,向那个被杨震口中称之为莫斯科老头的最高领袖提出来的。

作为苏军总参谋长,在目前整个西线形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之下,对远东地区的安全一直很是担心。尤其是前一段时间,苏军的兵力损失太大。远东地区的几个军区,还能不能在还存在着日本入侵的局面之下,再抽调一些部队用于西线,他作为总参谋长的顾虑很大。

对于身为苏军总参谋长的他来说,尽管清楚的知道现在抗联已经占据了与苏联交界地区,暂时解除了苏联远东地区可能存在的危机,至少缓解了日军配合德军向苏联进攻的可能性,但是却并未从根本上缓解。

抗联目前尽管做的不错,但是对于苏军来说还有些不够。他们究竟能不能在对德战争结束之前一直坚持下来,并发展起来以彻底的解决苏军两面作战的压力,苏军总参谋部现在却是并无太多的信心。

在苏军总参谋部看来,尽管陆地上的威胁已经不大。但是日本海军对苏联远东地区,一直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有着强大海军的日本军队,完全可以避开正面抗联的防区,在苏联远东的沿海地区进行登陆作战。

日军如果坚持要配合西部战场上的德军作战,通过登陆战,一样可以威胁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牵制其在远东地区的兵力无法西调。而且日本有着强大的海军,完全可以保证其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日本海军只要在远东沿海活动一天,苏联人就感觉到芒刺在背。

更为关键的是远东军区在原有部队被调走大部分之后,新编成的几十万大军,也是目前西线急需的。在海上还存在威胁的情况之下,这些部队能够最终可以被调走多少,也关系到西线战局能不能获得补充足够的补充部队。

在还没有完全摸清楚日本军队下一步动作之前,苏军一直悬着的心就不可能放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抗联能在远东地区牵制更多的日军。他们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杨震做出任何不利的举措。

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之所以提出邀请,就是想亲自与杨震见面,确定一下他对眼下日军对苏军远东地区威胁的看法。并与杨震商议,最大限度的利用抗联力量,来分担苏联远东地区的压力。

这个提议最初就是那位在外蒙与日军交过手的朱可夫大将,在接手莫斯科战区时,向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提出来的。目的是将苏军在远东地区的防御,与抗联的连成一体,以减轻远东沿海地区所受的压力。

在那位目前苏军高层之中,唯一与日本人直接交过手的陆军大将看来。不管其有什么样原因,有什么样的情报,只要日本军队下一阶段战争的目标没有真正的展开,朝鲜和日本本土的日军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就始终的存在。

而眼下正处于战争期间的苏联,根本就没有能力应对两场战争。而且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总兵力损失可能高达百余万的情况之下。后备兵力已经不足的苏军,急需从远东地区抽调部队补充西线。

尤其是远东地区部署的坦克部队,在这位前苏军总参谋长看来,对保卫莫斯科异常重要。所以他建议总参谋部,邀请杨震对苏联进行一次访问,以与抗联方面研究一下两军协防苏联远东地区的问题。

特别是在远东地区主力抽调走之后,一旦日军在苏联远东地区登陆,抗联能不能抽调兵力进入苏联境内,配合苏军作战的问题。因为远东地区眼下的兵力,抽调少了对西线来说无济于事。如果抽调的多了,剩余的兵力根本就无法抵抗日军的登陆作战。

他的这个观点,正为目前西部战场相当不利局面担忧,以及对日军可能会在远东地区登陆,对苏联进行两面夹击而忧心忡忡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自然是相当的赞成。如果抗联能在满洲牵制的日军兵力越多,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就越小。

在请示了最高领导人,并征得同意之后,由身为苏军总参谋长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出面,再拽上对抗联一直好奇的总军械部长雅科夫列夫上将。以及这位大将又拉上铁木辛哥元帅在邀请电上共同署名,一同向杨震发出了邀请。

而那位苏联领导人就算再不待见杨震这个捣乱分子,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毁远东防御的。他很清楚抗联越强大,对日本军队的牵制力也就越大,也可以彻底的接触日军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

所以对于沙波什尼科夫的要求,他没有丝毫考虑的便同意了。而且在亲自审阅了邀请电的内容之后,还特别加上了苏联方面会保证杨震同志在苏联境内安全。并亲自起草了一封给延安的电报,希望延安能够施加一部分的压力。

只是杨震对于苏联的邀请总是不给予答复的暧昧态度,以及中央在这件事情上的不配合,也使得这件事情最终没有成行。心急的沙波什尼科夫大将,最终不顾前线的需要,在莫斯科保卫战正浓的时候,派出了一位副总参谋长,与远东军区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一同访问了哈尔滨。

没办法杨震不急,可急需补充兵员的苏军急。在莫斯科会战期间,对补充兵员已经饥不择食的苏军,几乎将远东地区的部队抽调一空。就连内务部的边防部队,除了苏朝边境以及库页岛上的部分兵力之外,都编为一个师给调走了。

至于技术兵种,除了太平洋舰队航空兵之外,其余的航空兵和坦克部队全部调走。炮兵部队调走了三分之二,防空兵部队全部调走。弄的一个偌大的远东军区剩余兵力,还不足一个集团军。别说防御整个远东地区,就是防守海参崴一线都不够。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能不着急吗?要是日本人此时在沿海登陆,远东军区的苏军几乎没有一丝的抵抗能力。杨震对于邀请迟迟不予答复,他就只能派人到抗联来。

好在杨震虽说磨磨唧唧的不给答复,但这位从莫斯科万里迢迢赶过来的副总参谋长,也没有算是白跑一趟。对于苏联人提出的要求,杨震也没有含糊。在从延安赶来的,携带主席真实意图的军委副参谋长,以及挺进军司令员和政委在场之下,与抗联达成了一份协防协议。

只是这份所谓的协防协议,在那位苏军副总参谋长前脚走,杨震后脚当着三位老帅的面,直接跟废纸一样丢到了保险柜里面。这份由军区政委李延平与那位副参谋长出面谈判协议的实际内容,他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至于所谓协防作战所需的作战计划,此刻将心思全部放到准备下一阶段会战的他,压根就没有想过,更没有放在心上。搞的那位来协助他制定作战计划的军委副参谋长,也只能摇头苦笑。

回去向主席汇报之后,主席也只是摇头笑笑而什么都没有说。中央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对杨震,给予任何的压力。毕竟以主席的为人,让他以损害中国自身利益,去保障苏联人的利益这种事情,主席压根就不会去做。

派出人配合抗联,只不过因为莫斯科的压力,做做面子上的事情而已。而这份协议能不能得到真正的执行,他一点也不期待,甚至希望这份协议永远不要生效才好。杨震这么做,倒是很符合主席的心意。主席自然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对杨震施加任何的压力。

不过主席虽说不希望这份协议能够打成,但是在心中也一直在为抗联担心。毕竟虽说已经接到杨震的报告,日军将会南下对南洋发起攻势。但是在日军南下作战没有真的打响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他们的真实意图究竟在哪里。

万一日本人在德国人的压力之下,真的进攻苏联,那这份对中国人利害相比,害处较大的协议执行不执行?不执行,苏联的压力不说,抗联的对外通道也将被切断。执行,对于抗联来说是一个为别人火中取炭的行为。直到珍珠港事变爆发,主席一直为杨震和抗联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而在今后的岁月之中,虽说也有磕磕绊绊,苏联方面也无数次试图将手伸向抗联的物资。但是杨震百般的算计之下,双方的合作大体上还勉强算是遵守。虽说也有一定的波折,但是好赖没有搞出大的乱子来。

虽说在某些方面大家都没有完全的遵守协议地方,明着没有什么太大的对抗,实际上暗中算计对方的事情一刻也没有停止。而且处于弱势的抗联,吃的暗亏比较多一些,但是总体上,还算是勉强的说的过去,至少太大的亏没有吃到。

想要多吃多占的苏联人,在某些事件实在有些过分,连面子上都过不去的地方。在他们没有想到的,抗联史无前例的强烈反弹之下。苏联人在其他的方面,也或多或少的给予了抗联一定的补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