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十二章 英国人的想法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五十二章 英国人的想法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陈泊的话,说出在座所有人的心声.对于这次美国人和英国人联手搞出的这次,大家都很是不满意。在很多人的心中,这不仅仅是过分,而是相当的过分。最起码这是基本的礼貌问题,更是很不尊重抗联的行为。

看着在座所有人脸上的表情,杨震淡淡一笑。大家的心里面此刻在想着什么,他心里面大致还能猜的出。说实在的美英的这种举动,无论是出于什么心态来考虑,都是一种相当无礼的态度。

无论你们的初衷是什么,你到人家那里去都是要提前打招呼的,毕竟这是两个国家的事情。像这样的突然袭击,是相当不礼貌的。若是说的过一些,那是你瞧不起人家,你打心里面轻视人家。

美英的这个举动,无论他们出发点是什么,都让杨震很不舒服,甚至感觉到被轻视了。但是有一点,他却是很清楚。你让人家尊重,你得有让人家尊重你的实力。对于现实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来说,真理永远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的。

尤其是对那些一向自私自利,只看自己利益的英国人来说。哪怕刺刀已经顶到了胸口,他也想着找一个垫背的。杨震甚至可以肯定,之所以出现突然袭击这种事情,搞不好背后就有想要与抗联争夺物资的英国人在捣鬼。甚至苏联人,也有可能参上一手。

否则那位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在莫斯科渡过的时间,远远超过他原本工作地的英国驻抗联军事代表团准将团长,在莫斯科呆那么长的时间干嘛?总不能是跑到此时战火连天的苏联那里去度假吧。没准就是和苏联人一起算计抗联,怎么多吃多占,好减轻他们的负担。

其实杨震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搞突然袭击这件事情,就是那位英国驻印度总司令搞出来的。不过英国人出发点,他却是判断错了。日本人的刺刀都顶到胸膛上,而眼下根本就没有多少两面作战能力的英国人,就算再想多吃多占,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

至于搞出这件事情来的真正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对中国人的不信任,尤其是由中国人组成军队战斗力的不信任。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对中国所有的军队,那种从骨子里面的轻视。

这不是对那一支军队轻视,而是对所有中**队的轻视和不信任。说的轻一些,这是对自一八四零年以来,对外屡战屡败中国人的轻视。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他们骨子里面那种白人至上理念在作怪。

中国战场打成这个局面,别看他们英军的坦克和火炮数量,远远的多余中**队。如果与日军一对一的单独较量,他们恐怕打的还不如现在的中**队。几年后的英帕尔会战,日军是输在整个战略上,以及后勤补给上。要是日军有英军的那么充足的补给,恐怕会一口气冲到新德里。

至于现在尽管英国人也看了抗联去年会战的纪录片,但从那种骨子里面散发的那种不信任,还是促使这位老兄搞出了这一手。他倒不是只看不起抗联,恐怕还没有真正领教过日军战斗力的这个家伙,连日军都看不起。

而这位老兄在临到莫斯科之前,曾经与那位英国首相就远东的局势秘密谈了很久。两个人都认为大部分实力被牵制在北非战场和本土防御的英军,目前已经抽不出太多兵力加强远东防御的情况之下。

如果日军南下进攻英属东南亚和英属印度。中国北方的这支多次击败日军的部队,能不能牵制日军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兵力,使其无法全力南下,以分散日军对东南亚的压力是很关键的。

那位大腹便便,即便是一心只想在中国人身上占便宜的首相,心中很清楚,随着美国对日制裁越来越严厉,日军南下几乎已经是无法避免。而他更知道的是以中国人目前的处境,如果英国人不出一点血,中国人是不会答应为英国人出力的。

尤其是这支目前在整个中国战场上,几乎是承受着整个日军最精锐部队,最巨大压力的中**队。恐怕还巴不得日军能把在满洲的部队全部调往东南亚,以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好减轻自身的压力。

甚至日军为了自己在南下作战的时候不腹背受敌,以便全力对付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军事实力,以及美军太平洋舰队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军队,还有可能私下与中国人达成一个私下媾和的停战协议。

以便至少维持这支他们自进入中国以来,遭遇到最顽强的,也是给他们带来损失最大的叫做抗联的军队。在其南下的时候不趁机出兵从背后攻击他们。使得日军可以顺当的攻占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将那里的大批资源为自己所用,改变目前关键资源受制于人的现状。

二如果日军获得东南亚的全部资源,将其一条腿的战争机器上足了劲,那么对面前正在与德军作战的大英帝国才是一场灾难。他不会忘记,日本人还有远远超过远东英军海空军实力的强大的海空军。他们可以在印度,或是中东的任何地点登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减轻东南亚英军目前承受的巨大压力。那位一向都是只有进没有出的英国首相,答应这位英国上将。允许他提供一批装备给这支军队,以便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增强这支军队的实力。

如果实在不能拉拢他们到东南亚战场,也要让他们在日军对东南亚英属殖民地发起进攻的时候,在北方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攻势,牵制日军不能在东南亚战场增兵。英属马来亚可以放弃,但是英属新加坡必须要保住。

当然其实他也不算是大出血,因为眼下美国人的援助的坦克,已经开始陆续开始抵达北非。而英国新式的坦克产量,也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步开始增加。虽然还无法给北非战场上所有的军队换装,但是换下来一部分却是没有问题。

美制m三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以及m三格兰特中型坦克的性能虽说不咋地。不如北非战场上德军的四号坦克,也不如英国最新式的瓦伦丁步兵坦克。但是总比现在使用的十字军和马尔蒂达二型坦克要好的多,至少不是一个行动过慢,一个装甲太薄,性能还是比较平均的。

m三中型坦克整体性能虽然只能说一半,而且其装备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射击的角度有些也有些过于狭窄。但是却可以有效的击毁德军的四号坦克,威力要远远的胜于英制坦克上的四十毫米火炮。

而m三轻型坦克的综合性能,虽说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毛病,但是整体性能也在十字军巡洋坦克之上。同时随着英军综合性能更好的瓦伦丁步兵坦克产量增加,以及美国人逐步加大了对北非战场上的投入,运抵北非的美国坦克的数量增加,北非战场上的英军现在有些坦克过剩的情况。

那位大腹便便的首相认为这些在北非战场已经落后,无法有效对付德军坦克的英国二流坦克。除了留下下来一部分在北非战场继续使用之外,剩余的完全可以移交给苏联和中国人。以换取苏联人和中国人,为他们拖住更多的现在敌人,以及未来的敌人。

苏联人在苏德战场上多牵制德军一个师,就可以减轻英国人在北非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中国人在满洲多牵制住日军的一个师,就可以使得日军在未来东南亚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少一个师。别人多流血,英国人才能少流血。哪怕是能付出一些物资上的代价,对于英国人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那位首相还特地提出,英国本土还有一千多辆因为引擎总是过热,而无法投入到炎热的北非战场,性能已经无法与德军坦克相比的盟约者巡洋坦克。如果抗联同意出兵东南亚的话,或是保证能在日军南下的时候出兵策应,减轻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压力,也可以交给他们。

无论是那位整天算计别人的英国首相,还是这位作为前英军中东战区总司令,现任印度英军总司令,以及准备接任远东英军总司令的上将更清楚。此刻英国以及英联邦军队的精华,都在北非战场和英国本土。

英国在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军队,其实连三流都算不上。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几个二流旅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战斗力连三流的部队。而刚刚组建的英缅军,用此次随同来东北的英缅军参谋长斯利姆中将的话来说,这支军队能在战场上不投敌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将他们派上战场去作战。

英国人在缅甸长期的残暴统治,使得缅甸人视英国人如仇寇一般。用对英国人感恩戴德到想把在缅甸的英国人全部杀光,如果可能甚至连这个地球上所有英国人都杀光的缅甸人,来组织一支军队。即便是由英**官指挥,但是战斗力和可靠性恐怕连渣都不如。

使用这样乱七八糟、建制混乱,战斗力三流,甚至更差一些的军队,去和已经在中国战场上打了几年的日军作战,换了谁都心里没底。尽管一直存在着白人至上观点的英国人,对于日本陆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并不是很看的起。

但毕竟面对的是几十万有着强大海空军压力,装备也算精良,远远超过他们在东南亚军队的大军。而正忙于应付北非战场的英国人又抽调不出太多的兵力,来应对已经大量南下随时可以对马来亚展开攻势的日军。

哪怕是不管是不是再瞧不起中国人和中**队,无论是再不情愿拿出哪怕是一发子弹和一辆坦克交给中国人。但是英国人除了想办法到处搜罗兵力加强远东和南亚地区防务之外,只能想法子拉拢抗联这支多次大败日军,表现的比他们政府军还要强悍的军队。

至于那位英军上将搞出这么一出,说通俗一些,这次英国人是想先验货再付钱。如果他们认为抗联真的帮不上他们,这些英国人会吝啬的一个便士的装备都不会给的。如果认为增强抗联的实力,有助于他们在远东的局面,那么他们也不是不会一滴血不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