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术调整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术调整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到底是杨震所遭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冈村宁次的这番苦心没有白下.虽说面对着玛蒂尔达二这种他们第一次遭遇到的,装甲厚度达到七十多毫米,就连行走装置都有装甲保护的坦克毫无办法。

但是其针对性相当强的战术配合,给抗联北线以t二六坦克为主的装甲一旅突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是装甲一旅攻势受挫的主要原因。在西线方向的战术部署上,实际上双方都是在有心对无心。

缺乏抗联有效情报支援的冈村宁次,还在根据国际形势的分析,一厢情愿的认为抗联的主力坦克还是t二六坦克。根本就不清楚,抗联已经新添置了几种性能远远超过t二六坦克的新式坦克。而且这些坦克之中防御能力最好的两种,全部被调来到了西线。

这些防护性远远超过日军现有反坦克火炮最大威力的坦克,组成的钢铁拳头最终会落在他的华北方面军头上。而且给他带来最惨重损失的,也恰恰是这两种坦克。至于他整体战术原来针对的目标,只是抗联投入到西线庞大的坦克集群中的一部分。

而抗联也没有察觉到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准备会如此的详细,会在战术准备上下这么大的苦心和决心。为了对付抗联的坦克集群战术,特地从国内以及南京千里迢迢的调来了两辆同型号的战利品,专门用来训练反坦克炮兵。

跟随向北突击策应装甲一旅攻势的那一个坦克连,十辆坦克中的四辆,都是分别被日军反坦克炮,从正面或是侧面首发命中炮塔和车体结合部。虽说日军使用的反坦克武器威力普遍不大,但是t二六坦克这个位置一旦被命中,对于坦克来说是最致命的。

有两辆坦克炮塔当场直接被掀掉,车内的乘员全部牺牲。而且日军射手的射击精度,也足以让全世界的反坦克炮兵感觉到汗颜。即便是在近距离之内开火,但是在坦克运动的情况之下,居然能准确的命中这么狭小的地方,这个射击精度绝对首屈一指。

剩下的六辆除了一辆被日军一式速射炮,在七十米的距离击穿正面,一辆触发了一枚加了分量的反坦克地雷损失掉之外。其余的每辆坦克,两侧最少也挨了三发炮弹。虽说没有像他们战友那样,被命中炮塔与车体结合部位,但是被击中也都是车体上最脆弱的地方。

日军的这种战术,给了抗联使用t二六坦克突击的部队,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此战过后,装甲一旅四个坦克营一百二十辆坦克,外加一个独立坦克营总计一百五十辆t二六坦克,在此战之中损失了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在西线正面突击的战斗之中,不算损失的六辆玛蒂尔达二步兵坦克。单单t二六坦克,就损失了百余辆。而这个数字,也就意味着装甲二旅下属四个营,一百二十辆坦克基本上都损失掉了。

战至二十一午后,面对着北线战局发展受挫的局面。正镶白旗南北两个战场上突破进度的差距越来越大,担心南线突出部队会被日军合围的陈翰章。犹豫了好大一会,才没有下令让迂回穿插部队提前展开行动。

在二十六师团的后面,还有一个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前边的打的这么热火朝天,这个日军师团却并未有任何的出动迹象。日军在察东方向,又调集了大量的汽车中队,说明这个师团的机动能力可谓是相当的强。

如果现在就将迂回部队投入战场,这个师团可以随时北上快速的封堵突破口,阻击迂回部队。而一旦迂回穿插部队陷入该师团的缠战之中,那么恐怕总部之前的苦心,将会全部付诸东流。

一再告诫自己稳重的陈翰章,命令正镶白旗境内南线进展较大的部队继续向前突击。从预备队之中又抽调出两个营,加强到正镶白旗突破口北面向北突击。同时将西线集群的所有火焰喷射器,全部集中到这个方向。并抽调一个十四毫米高射机枪连,也加强到这个方面。

同时从正镶白旗战场上,撤下一个装备了玛蒂尔达二坦克的独立坦克营,加上一个加强步兵团组成一个支队。沿着正镶白旗境内已经打开的突破口,转向西北方向镶黄旗与正镶白旗交界处。实施浅纵深迂回,包抄与整个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境内所有激战的日军侧后方。

而在北线,则用自己的参谋长王明贵替换下了刘长顺。同时将作战处长杨继财调往北线加强指挥。在王明贵与杨继财赶到北线之后,面对着战局,在与装甲一旅旅长和十七师师长商议之后。也根据战况的进展不利,快速的调整了原来的战术。将坦克集群,全部从一线进攻上撤下来。

由坦克掩护步兵冲锋,改为只利用其机动力与防护力,以炮火在三百米外精确点射日军机枪火力点支援步兵作战。也就是说由原来的坦克为步兵打开进攻通道,改为步兵为坦克打开进攻通道。

将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之间的这股日军所有阵地,在地图上平均分成四块。集中四个步兵营各自负责一块。将之前被打残的部队,则缩编为六个独立排,分别配属各个营,利用自己熟悉战地的情况,配合各个地域的攻击部队。

同时集中四个步兵连,各加强一部火焰喷射器、一门无后坐力炮,不顾侧翼日军火力杀伤,集中机动炮群掩护,直接向日军纵深穿插。抢占当面日军阵地纵深布图英吉、干其花、杭盖、哈拉盖图四个制高点。

将十七师属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打散,以排为建制配属到各个营。所有的无后坐力炮和十二毫米高射机枪,全部下放到一线作战连队。采取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远配合坦克远距离精确点杀日军机枪火力点。

掩护步兵靠近以无后坐力炮与火箭筒等小口径直瞄火力,对日军反坦克火力点进行近距离摧毁。将不少于一个排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搬上自己纵深的毛都巴嘎,利用这里的海拔,对日军阵地纵深进行火力压制,尤其是当面的哈拉盖图山周边的日军阵地。

并将各团属十四毫米机枪,师属二十三毫米高炮全部下放到各个营,增加营级支援火力编制。原来被刘长顺用来对日军纵深进行火力压制的两个一五五榴弹炮连,师直属一零七火箭炮营则任务不变,利用其射程上的优势继续对日军纵深实施火力压制。

但是原来的山炮营与野炮营,加强一个一五五毫米榴弹炮连,则改为机动火力。将日军纵深五千米之内,全部重新标定射界。也就是说这四个炮群,由原来的大集群集团火力压制,改为小集群各自负责一个方向的战术。

同时将第一天战斗之中,装甲一旅被打残的两个营合编成一个营,从十七师预备队之中抽调出四个步兵连的兵力,加上自己带来的一个加强营的步兵,组成一个团级快速穿插支队,由杨继财指挥向北实施浅纵深的迂回穿插。

强行翻越并不算险峻的乌珠日花山,从苏尼特右旗日军整个防守区域最北端实施快速突破后。强行迂回穿插到整个苏尼特右旗日军防御阵地后方,寻找并彻底的摧毁日军的炮兵阵地。

杨继财的这种攻势,虽说看起来远不如刘长顺原来采取的攻势壮观,看起来冲击力也不是很强。但是这种犹如水银泻地一样的小集群,多路同时发起进攻的战术。以及正面强攻与侧翼迂回的攻势,却是给当面的日军带来了最大的威胁。

战至二十三日黄昏,苏尼特右旗境内的日军曾经的顽强抵抗被最终瓦解。从北面日军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坦克可以机动的乌珠日花山强行迂回的机动兵力,顺着山间平原一口气打到了乌兰淖尔一线,从侧后方瓦解了日军的二线防御。

而此时,陈翰章从南线抽调出来,从突破口北上的兵力,也最终抵达杭盖一线。十七师五十一团三营汇合,将苏尼特右旗与正镶白旗北部境内的日军分割合围。并以十七师两个营,装甲一旅最后一个完整的坦克营,组成一个快速支队向镶黄旗境内强行穿插。

战至二十五日这支快速支队在镶黄旗境内与正面突破的加强支队,在镶黄旗境内的巴彦塔拉苏木境内汇合,完成对二十六师团的彻底分割、合围。从左右两翼伸出的这两把铁钳,加上在正面已经进抵正镶白旗与化德交界处的正面突破部队,西线战事此时抗联已经取得了主动权。

此刻坐镇在化德、商都一线的一一零师团,再也无法沉住气。以集中方面军加强的一个坦克联队,与两个步兵联队组成一个支队,向正镶白旗境内发起反攻。同时集中一个联队,外加两个炮兵中队的兵力,向镶黄旗巴彦塔拉苏木一线发起全线反击,试图为二十六师团打开一道突围的缺口。

这三个联队出动,也就意味着商都至化德,包括兴和至集宁一线,日军所有的兵力只剩下一个战役打响之前,才抵达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整个察东地区二线的日军兵力,可以说在有新的部队抵达之前,已经出现一个较大的空档。

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即便加强了炮兵的配置,但也根本就无能力防御这么大的作战地域。至少在新的增援兵力抵达之后,日军根本就无力应对绥东的防御。更不要说是向北,防御阴山山脉以北地区了。

原本按照冈村宁次的计划,这个一一零师团就算二十六师团被全歼,也不许离开化德至商都一线。一一零师团的任务就是守住整个西部战场的二道防线,也就是察西、绥东地区,保障晋北、绥中、绥西地区的安全。

但冈村宁次的命令,却被亲自抵达北平督战的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直接撤销。作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面对着察东逐步转向不利的战局。畑俊六大将没有冈村宁次那么沉住气,力主调第一军的三十六师团就近增援的建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