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绥之战(四)

只是西原一策知道,现在后悔也没有任何的用处.现在留给自己唯一的机会,就是尽可能的坚守更长一些时间,给方面军总部调整部署,调集援军争取时间。察东的二十六师团,他知道是指望不上了。

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看方面军对归绥的重视程度,能够从晋北调集多少援军了。但西原一策知道,等到援军抵达的前提,是自己究竟能够在归绥坚守多长时间。守住了,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守住,那么就什么都别提了。

在犹豫了良久之后,西原一策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南面的归化城,进行防御收缩。集中有限的兵力,背靠大青山脉为依托,防御北面的绥远城。至少可以集中兵力,固守住整个归绥核心地带。

而且与有着完整城墙体系的绥远城不同,归化城的城墙除了北城门楼子作为地标保存下来之外,所有的城墙已经全部被拆除。尽管城墙在现代战争之中起的作用,已经与冷兵器时代无法相比。但有城墙在,总比没有要好的多。

只是他的最后犹豫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正是这一丝犹豫,让他错过了最后一个战机。就在他犹豫的这段时间之内,在整个归绥城南面,正在进攻归化城的骑兵一旅,利用整个归绥守军主力出城主动迎战,归化城守军数量不多的难得战机。

已经攻入归绥南城的归化城,与守军死死的纠缠在一起。同时以一部兵力,插入被称之为绥远新城的绥远城与归化城之间,切断了两城之间守军的直接联系。并沿着归化城内的东大街,正向归化城纵深发展。

两军纠缠在一起,固然骑兵一旅暂时无法脱身,投入到其他方向的作战。但是西原一策想集中有限兵力固守城防工事更加坚固一些,集中了飞机场、火车站,以及囤积了大量物资的绥远城想法,也成了一堆泡影。

接到七十一联队的报告,西原一策手中的电话机直接掉到了地上。而此刻绥远城头上的炮声,也越来越密集。在他的司令部内,甚至可以清楚的听到抗联的炮弹与城墙撞击,发出的剧烈爆炸声。

面对着已经岌岌可危的城防,西原一策这回可没有在有任何的犹豫。他立即给包头的森茂樹少将下达命令,让他立即将包头的守备任务,交给蒙古自治政府所属军队。带领所有在包头的日军乘坐火车,以目前停留在包头境内的一列装甲列车为先导,强行撤退回归绥。

同时命令在归化城内的七十一骑兵联队,不惜一切代价摆脱与敌纠缠,立即放弃归化城。利用绥远城西尚未出现敌军的机会,绕道城西退入绥远城。他将调动目前集团直属战车队目前仅剩的三辆九一式公路、铁路两用装甲车,进至西沙梁一线进行接应。

在连续下达完毕两道命令之后,这位骑兵出身的西原一策中将,终于低下了他作为骑兵将军,本应该是天之骄子一样高傲的头颅。向张家口蒙疆驻屯军司令官七田一郎中将,连续发出了紧急求援电报。

七田一郎中将的答复很快,但是结果却是让他很是沮丧。在电报上,七田一郎中将直接告诉他,二十六师团已经被敌军合围,一一零师团正在与敌军全面交战。至于华北方面军增调的六十九师团,则需要增援更加艰难的察东战场。

目前短时间之内,蒙疆驻屯军已经无法抽调出任何的兵力增援归绥一线。现在蒙疆驻屯军唯一能办的就是将他的求援电报,转给华北方面军。希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能够抽调驻山西的第一军出兵增援。

在电报上七田一郎明确的告诉西原一策,就算华北方面军同意从山西调集援军。但在平绥线大同至集宁的铁路已经中断的情况之下,也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抵达的。如果他要想守住归绥城,最好还是放弃外围据点,全军收缩至绥远城一线抵抗,以应对敌军的骚扰性进攻。

原本电报上的内容虽说不让西原一策满意,但是至少还算中规中矩。但七田一郎中将在末尾却加上了一句,让他不要夸大大青山或是河套地区敌军的优势。对于归绥周边的敌军,驻屯军心中还是有数的。并且让他的骑兵集团随时做好准备,增援察哈尔及绥东战场。

很明显西原一策中将的直属上级,七田一郎中将并不信任他所汇报的战况。固执的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坦克,可以避开绥东一线日军的阵地,横穿大青山直插归绥。大青山地区,被日军认为不适合坦克翻越。

所以电报末尾的那段话,可以说实际上是七田一郎中将,在指着他面对劣势的敌军惊慌失措。面对着上司的指责,西原一策在火冒三丈的情况之下,却无任何的办法。因为现在的他提供不出,其实主要是无法提供,让上级相信归绥周边出现大量敌军坦克的证据。

看着这封有与没有,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的电报,西原一策心中的沮丧感到了顶点。第四骑兵旅团全军覆灭,第一骑兵旅团的一部还在包头。后并入第一骑兵旅团的七十一联队部分兵力在武川被击溃,剩下的被缠在归化城内。

仅剩下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外加两个机动步兵中队,以及伪蒙军一个师的绥远守军面对着优势的敌军,能够坚守多长时间,他西原一策中将心中实在是没有底。对付这样的敌人,已经彻底冷静下来的西原一策开始现实了起来。

还没有等西原一策从上级转发来的,让他愤怒外加沮丧的答复之中缓过神来。包头的守军一份电报,让他目瞪口呆。包头周边出现大量的敌军,平绥铁路归绥至包头段已经被截断。包头守军撤往归绥的道路已经不通,急需集团调集兵力增援。

看着包头守军的电报,西原一策中将原本就相当沮丧的心情,不由得更加得垂头丧气。但自身难保的他,上哪去给他森茂樹少将去找援军去?他唯一能给包头守军的,只有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向归绥撤退的命令。

城内的西原一策中将是沮丧之极,城外的穆长秋却同样有些不太高兴。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穆长秋拿起电话直接下令部队暂停进攻。这绥远城的城墙又高又厚,一发七十五毫米炮弹打上去,只能炸出一个坑来。

这要是炸毁一面城墙,为部队打开进攻的通道,这得多少炮弹?按照这个消耗打下去,就是自己部队全部携带得炮弹都打光了,也不见得够用。部队眼下进行的可是无后方迂回穿插作战,炮弹要是消耗光了,什么时候能够在补充只有天知道了。这种打法,必须立即停下来。

但没有炮火的支援,如果想要拿下绥远城,这付出的代价也是迂回部队难以承受的。很明显,穆长秋并不打算在这里付出太多的伤亡。放下手中的电话,看着眼前厚实的城墙,穆长秋紧皱着的眉头始终松开。

解决掉第四骑兵旅团之后穆长秋很清楚,城内剩余的日军很难在出来跟自己决战了。也就是说,自己想要在野战之中消灭敌军,基本上没有指望了。现在最头疼的是,怎么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个该死的,乌龟壳一样的归绥城。

他奶奶的,这个城墙什么时候修建的,比东北的那些城市的城墙可坚固的太多了。城墙几乎全部都是青砖包裹,甚至有的部位用的还是条石。自己又没有携带重炮,一百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打上去几乎无法给城墙带来什么威胁。

这他妈的就像一个硬壳乌龟一样,自己空有精良的装备,却是几乎无处下口。难道真的让部队爬梯子强攻城墙,才能砸开这个乌龟壳?尽管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但穆长秋却是很不愿意使用这种会给他带来不小伤亡的战术。

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穆长秋的心中多少有些着急。当然他也知道,面对着这种日军设防坚固的大一些城市,一天拿下来并不现实。尽管这个城市,只相当于内地一些大一些的县城。但地理位置,却是相当的重要。

归绥实际上是由绥远城与归化城两个部分组成的,城市的名字也是两城各取一字得来的。早在明朝开始,这里就是内地和朝廷,控制并进出蒙古诸部落的桥头堡。到了清朝为了防止蒙古部落的反叛,以及土匪的骚扰。作为归绥新城的绥远城墙,修建的异常高大和坚固。

与南部城墙在民国初年被拆了一个精光的归化城不同,作为整个绥远政治、经济中心的绥远城的城墙,非但没有削弱,反倒是进一步的加强。整个城墙普通的山野炮平射,根本就起不到多少作用。

看着穆长秋紧皱着的眉头,边上的一直在密切的关切战局,对他心中想着什么很清楚的大青山游击支队长犹豫了一下,转过头道:“穆师长,我看是不是采取挖掘地道的办法,用炸药将城墙炸开?”

“这样用你们的坦克和那种大口径机枪实施火力掩护,我的部队挖掘几条直接到城墙下面的地道,然后安置炸药将城墙炸开,为部队突入城墙打开通道。这虽说耽误一些时间,但是总比在这里白白的lang费炮弹要好的多。”

“而且炸开一条通道,部队可以直接“这里都是黄土粘性好,只要选择对方向,我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这样,咱们来一个分工合作。你的部队发起佯攻,吸引城墙上的日军注意力,并清理城墙下的日军工事。我的部队,从现在开始行动。”

支队长的建议,穆长秋微微一愣,却是摇了摇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只是时间上能不能来得及?战局瞬息万变,我的部队不可能在这里耽搁太长的时间。在拿下归绥之后,我的部队还要向东与主力汇合。”

“要知道整个迂回部队的步兵,可大部分都在我这里。我耽搁的起,但是司令员那边耽搁不起。那边在捅日军的马蜂窝,面对着可不单单是绥南的日伪军,还有晋北的一个日军独立混成旅团,以及整个山西第一军。老姚,我不可能在这里耽搁太长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