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惊蛇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惊蛇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为了严格保证各次列车之间的通讯联络和安全,杨继财在所有列车的车头前都放上了观察哨.车头与后面的指挥车上,用野战电话线全部连接上。保证车头方面的情况,随时可以传递到每列火车上的负责指挥本次列车的指挥员。

每列火车之间都用报话机,建立了通讯联络网。这样可以保证作为最后一名蹬车的自己,在列车行驶之时,也能随时随地的掌握车队行驶的情况。给自己处理突发事件,争取最大的时机。

按照他的部署,第一列为全部加挂为平板车的作战部队列车,车上配备一辆坦克,一门九二步兵炮,两挺平射的高射机枪作为掩护火力。配合晋绥军区两个基干营合编成的一个营,作为开路部队。一旦有日军拦截则以火力,掩护后续列车强行通过。

在这列掩护列车后面伤员乘坐的列车,然后运载机器设备,最后作战部队的顺序强行通过北同蒲铁路各个日占据点,撤至大同车站与主力汇合。考虑到形势的过于严峻,杨继财秘密下令,在运输设备的列车上全部安装上高爆炸药。

本着我要是得不到的话,你们也别想利用这些炼钢和化学设备,为你们的侵略战争减少成本。更不要用这些本属于中国人的工业设备,为你们制造屠杀中国人的武器弹药的想法。一旦事情真的到了不可为的地步,就将所有的设备全部炸掉。

实际上杨继财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不是在一般的冒险。这个编组办法在平时的话,尽管车次排列的相当密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调度得当,应该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眼下却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行为。

整个北同蒲铁路自忻县以南,现在都在日军的手中控制着。没有铁路调度表,没有系统的统一调度。就这么将六列火车,直接排出如此密集的行驶方式,简直可以说是拿着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

只要这个庞大火车车队之中有一列火车被击毁,或是铁路上出现什么问题,所有的列车搞不好会全部撞到一起。而火车出车祸,可不是卡车。一旦前边的列车出现什么意外,后边的火车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根本就来不及刹车。火车行驶时候带来的巨大惯性,会让这些火车成为一场灾难。

更何况杨继财为了尽可能多的装运设备,每列火车加挂的车皮都几乎超出了平时的一倍。虽然动用了两个车头,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但是也无疑更加增加了行驶之中的风险。如果出了问题,那损失将会是极其惨烈的。

只是即便明知道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会很严重,但杨继财却没有别的选择。在北同蒲路忻县以南地区,还在日军控制的情况之下,他不可能像平时那样不慌不忙的一列一列发车,那样反倒会给日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即便是明知道是危险,但他只能硬着头皮去这么做。采取罕见的火车集团发车,在短时间之内同时强行通过的办法。沿着北同蒲路,向大同方向撤退。否则这些设备,他一个零件都运不出去。

更何况还有从其他方向已经根本撤不出去的将近一千多人的伤员,上千名最后撤离的工人和家属。在同蒲铁路这样的有大量桥梁和隧道,形势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单线铁路上,采取火车集团发车,行驶间距又这么的短,杨继财这一手是不是绝后不知道,但是空前是肯定的了。

还好日军在占领山西之后,不仅将整个同蒲铁路由窄轨改为标准轨。将原来的手刹制动系统,也全部改为气刹。不仅铁路的通行能力大大的增强,最关键的安全性也要增强了很多。否则就算没有意外,杨继财这么做也非出事不可。

这是一次就能运输上千吨货物的,串联十几个车皮的铁路,不是单辆车编组成车队的卡车运输。火车一次刹车的距离,需要几十米,甚至还要更远。再加上同蒲铁路先天的隧道、桥梁多,一个不小心撞就不是一列车的问题。

但无论后果是什么,杨继财此时都已经没有心思去顾及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将这么多的物资和设备安全的运输出去。而不是现在就提前去琢磨一旦出现意外,该如何的善后。

他一方面安排部队,在各处地点准时蹬车。一方面亲自断后,收拢部队和人员。杨继财就站在迎晖门车站的站台上。即便是日军的炮火,已经落在迎晖门车站,他也不仅不忙的等着每过来一支部队,都要告诉带队主官不要惊慌。你马上带队向某个地方转移,火车在那里等着你。

直到第一批撤离的所有部队,全部按时蹬车。第二批次运输设备的列车,已经向北开始发车。城南的日军,已经开始陆续进城。杨继财才带着身边的警卫员和参谋,上了最后离开太原的列车。

就在杨继财紧张的组织部队逐次蹬车的同一时间,按照他的部署,双塔寺一线的反击部队已经率先展开反击作战,以掩护城南的其他部队迅速的撤离。尽管投入的兵力不多,但这支部队打的却是相当的顽强。

在六架伊尔四轰炸机,五架英国轻轰炸机的掩护之下。向双塔寺一线发起反击的部队,经过大半夜的激战。将双塔寺一线的日军四十一师团一个步兵大队,硬是赶出了双塔寺。以参战部队伤亡过半,整个双塔寺除了两座古塔之外,几乎被打成了一片平地为代价。将城西老军营一线至南关的部队,平安的给掩护了下来。

在城西、城南的部队带着伤员,以强行军的速度赶到迎晖门安全蹬车之后。该部立即脱离双塔寺一线,在双塔寺沿线部署了大量雷区的掩护之下,沿着同蒲铁路立即撤向剪子湾一线,在汇合了郝家沟一线的防御部队之后,快速的撤向剪子湾一线与那里的部队汇合。

而在城内爆炸声响连天的情况之下,担心那位第一军司令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光荣殉国的四十一师团长清水规矩中将,也早就根本没有心思去追击所谓的溃退之敌。抢救军司令官的任务,还是比追击溃退的敌军重要的。

四十一师团在当面反击的抗联部队撤离,重新占领太原城南重要据点双塔寺一线之后。便立即率先从南关的迎泽门、首义门冲进了太原城,试图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第一军司令部给抢救出来。

然而急着进城的四十一师团,却在太原南门的首义门、迎泽门一线,突然遭遇到东面城墙上打来的密集炮火拦截。就在被炸的蒙头转向的日军,紧急撤往城门里面躲避炮火的时候。两座城门也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的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急着进城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的四十一师团,在这阵子炮击和剧烈爆炸之中伤亡惨重。第一批试图进城的四个步兵中队,在这阵子炮火打两头,炸药在中间爆破的袭击之中,几乎无一生还。

即便有在炮击和剧烈爆炸之下幸存的日军,也被埋在小山一样的瓦砾堆里面。而四十一师团后续大批的后续部队,也被彻底炸成了几乎一座小山一样高的砖头瓦砾的两座城门废墟,给堵在城门南关周边动弹不得。

还没有等到四十一师团从剧烈的爆炸中缓过气来,天上一直盘旋的四架抗联的伊尔四轰炸机,又以俯冲的架势由北至南丢下了十六枚高爆凝固汽油弹。整个四十一师团在城南的部队,在这阵子夹击之下,直接失去了持续作战的能力。

救驾心切的四十一师团在河东的部队,被杨继财这两手直接搞的失去了战斗力。别说追击已经撤离的抗联部队,就是想要执行自己的第一目标进城去救驾,此刻伤亡惨重的他们,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反倒是城西的四十一师团一部,因为需要排除河东岸晋绥军区部队撤离之后留下的雷区,而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在接到师团本部友邻部队遭遇到的报告之后,经过小心翼翼的检查,拆卸了抗联在西城墙两座城门埋设炸药之后,成为第一支进入太原城区的部队。

其实杨继财在西城墙的两座城门,压根就没有埋设多少炸药。一个城门只放了十斤的黄色炸药意思、意思,主要意图用来虚张声势,降低日军推进速度,给自己部队撤退争取时间。至于那些被挖出来的城砖后面埋设的其他炸药,都是用黄土装进麻袋伪装的。只有最外面底下最显眼处,才是十几个炸药包。

虽说他手中有着在太原城周边几个煤矿,以及城内日军仓库之中缴获的大量炸药,但是需要爆破的地方这么多,他哪有那么多的资源将几个城门都放上大量的炸药?而且各个城门日军推进速度不同,这种战术也只能用一次,用多了反倒是lang费。

打草惊蛇,既然狡猾的蛇已经受惊了,那就不会再上一次当了。在安排之中他主要是在南城墙部署了大量的炸药,用来在必要的时候爆破,迟滞日军的推进速度,掩护城内和周边的部队撤离。

至于其他的方向,多是采取吓唬的手段。利用南门守备部队最先撤离,南线的日军四十一师团势必要第一个进城的心理作用,让其他方面的日军在追击的时候,因为四十一师团的遭遇,而降低追击速度。

他在南门采取这个办法,也就是出于这种考虑。除了南门,其他的方向,他也就意思、意思。甚至东城墙,他也采取了这种虚虚实实的办法,将日军吓唬住。让他们在行动之中,有所顾忌。

西城墙虽说也安放一些,主要是吓唬日军。而北城墙,他压根就没有安放一斤的炸药。在北面他将炸药都安放在了北城墙外,此时已经被拆卸的一干二净的工业区。而在四面城门的方面,重点则是无天险可依靠的南城墙。

太原南城墙的首义门、迎泽门两个城门,尤其是规模宏大的首义门,连同瓮城之内,几乎所有剩余的炸药,都被他埋设在这里。沿着太原南城墙架设了电发装置,安置了抗联自己制造的电发雷管。待日军进城的时候,直接从东城门引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