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响之过度反应

无论重庆方面如何的催促,这位老兄只派了步兵团和骑兵团各一个,进入苦水河西岸与灵武县城,以便应付差事。至于其他的兵力,都以新军正在组建为由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就和重庆哭穷,说两千条步枪实在不够装备一个军的。

如果该军要形成战斗力,至少还要中央在拨付五千支枪。宁夏地瘠民贫几无库存武器,缺额部分实在无力自筹,还请“中央”再拨付一批武器装备和相应的弹药。将该军装备齐全之后,势必会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命令。

至于他压箱子底的,借当年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群龙无首而陷入混乱中的机会。从东北军位于兰州仓库,用鸦片和金条高价买来的一千五百支辽十三步枪,五百支捷克造步枪,外加一部分轻重机枪,几十万发子弹却是死活不会拿出来的。

那是用来压箱子底、在最关键时候看家护院的,不是用来给人家堵抢眼的。在此次调防或是重新部署上,无论是重庆还是青海或是宁夏,都可谓是各怀鬼胎,相互算计到了极点。

有些办法用过一两次还可以,但是用多了可就不灵了。尤其是对些视地盘与部队为命根子的实力派来说,他们算计的比谁都精明,对谁都不信任。虚与委蛇,那是人在屋檐下,为了保存实力而做出的一种姿态。

你在算计着他们,他们为了生存下去,为了保住自己的枪杆子,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又何尝不在算计你?真的让他们卖命,在看到那些同类的结局之后,这些兔死狐悲的家伙能给你出工不出力,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宁马这一耍滑头,青马虽说战斗力强横,就算肯真心卖命,但只有一个军却也独木难撑。更何况一向首鼠两端的青马,也不见得真的肯卖命。原来的中央军,又都调到了关中与汉中。整个陕甘宁边区周边环境,虽说大的局面未改变,但所承受的外部军事压力却在整体小了多。

但在青马进驻距离陕甘宁边区已经近在咫尺,甚至可以说鸡犬相闻的陇东,却让杨震相当的担心。青马不是宁马,不仅仅是一匹野马和滑马,更是一匹烈马。战斗力和凶悍的作风,甚至还要超过部分中央军。

而且这支军队虽说名义上是步兵军,但是除了两个步兵师之外,还编制有足足四个骑兵团,快速的突击能力相当的强。如果从陇东方向快速突击,打陕甘宁边区一个措手不及,那篓子可就捅大了。

这支军队驻扎在陕甘宁边区近在咫尺的地方,也牵扯到了陕北极大的精力。要么扩编军队,增加本就已经不堪重负的陕北负担。要么就将留守部队,全部放在西南方向,应对这个步骑混编军。

而且宁马战斗力虽然不足畏惧,但是该部如果也跟着捣乱,那就势必要牵扯留守兵团很大一部分精力。虽说眼下其与陕北关系尚属不错,但是这位一贯喜欢见风使舵的家伙,谁能保证他不趁机下手。

陕甘宁边区在宁夏境内仅辖的一个县,盐池县的池盐是除了鸦片之外,宁马最重要的财源。这位老兄对这个财源重地的丢失,可是一直都心有不甘。只不过军事实力有限的他,不敢轻易动手而已。

不敢动手,并不意味着没有心思。这个家伙虽说与当初红军没有少作战,但在国共合作之后,第一时间就释放了之前被俘红军战俘,并且还礼送出境。但一旦风向转了,这个这个家伙谁能保证不下手?

尽管谁都清楚,这个时候开第一枪都会成为倒霉的家伙。青马到陇东,也不见得真的会搞事。宁马虽说对陕北极其防范,可表面上还算相处融洽。而且这两个老滑头,在眼下并无直接利害冲突的情况之下,也不会真的给重庆卖命,但很多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为了保障陕北的安全,尽可能减轻驻扎了大量机关的陕北留守部队负担。在请示中央之后,通过老总与副主席说服了主席。除了原来调往陕北的一个重炮团,火速调往庆阳集中之外。

杨震就近从晋北战场正在休整的部队之中,调动装甲与骑兵各一个旅,快速的进驻陕北。考虑到这个旅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轻,坦克的编制只剩下三分之一,而且大批的装备急需整修的现状。

以及在考虑到陕北、陇东地形现状的情况之下,杨震从东北将所有的美制m三轻型坦克全部集中起来,直接开到陕北将该旅补充完整。将这个旅的步兵营,扩编为一个步兵团,并加强山地师一个山地步兵团、一个独立重迫击炮营。

该旅抵达部署位置之后,配备bt七快速坦克一个营,美制m三轻型坦克三个营。该旅所属摩托步兵团,装备美制道奇十轮卡五百五十辆,中型吉普车七十辆。另外编入一个高炮营,一个二十四门制的山炮团,一个一零七火箭炮营。

骑兵旅在出发之前,也加强了一个一零七火箭炮营,增编了两个骑兵营。并将原来所属骑炮营扩编一个重迫击炮营,原有的十二门野炮营,加强了六门九四式山炮,将该旅的炮兵营扩编为炮兵团。

在攻占晋北之后抗联的控制区,与陕北实际上已经实际接壤。即便是路况比较恶劣,但是这些全部实现机械化与摩托化的部队,调往陕北的速度也相当的快。与青马进驻陇东的时间,几乎就是前后脚。

这两旅调往陕甘宁边区之后,骑兵旅汇合陕甘宁边区两个团进驻环县、盐池一线钳制宁马。装甲旅加强两个步兵团,以及从晋绥火速调回陕北的骑兵团,进驻镇原、宁县一线威慑青马。

同时在庆阳修建一个机场,进驻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一个战斗机中队,运输机一个分队。而陕北应变速度之快,抗联部队进驻陕甘宁边区之迅速,不仅出乎八战区的意料,更出那个青海王的预料。

当真是人有名、树有影。在得知抗联骑兵与装甲各一个旅进驻陇东地区之后。那位脑袋发热的青海王,立即给他的那个一样雄心勃勃的外甥下达命令,让他到陇东之后就老实的待在那里。

可以小打小闹的搞出一点点动静来,以便向重庆交差。但是绝对不许与进入陇东一线的抗联交火,更不许踏过蒲河一步。无论八战区有什么命令,都要在第一时间请示青海方面才能行动。并立即将突出至平凉、泾川一线的骑八旅,立即撤回静宁与张家川一线。

还以兵力不足,一个军无法遏制住抗联坦克集群为借口。再三要求重庆将眼下在一战区作战的,原本就让他很不放心的暂编骑兵第一师给调回西北来,以便增加他的第四十集团军在陇东的实力。

不过相对于青马只是老实下来,并再三要求将调出的部队调回来的反应。宁夏的那位老兄,对抗联的一个骑兵旅进驻自己侧翼的举动,却是反应明显有些过度不说,反应更是相当的激烈。

宁马那批滑马,在抗联的骑兵和坦克部队抵达陇东地区之后,更是大门不迈一步。不仅全线收缩,连应付差事的两个团都撤回来不说,还将苦心搜刮的大批财富,都运到了黄河以西的定远营。

为了增加防守的兵力,最起码找一个替死鬼。他甚至不惜屈尊,再三与自己那个掌握了一个军的堂兄商议,将他的八十一军从伊克昭盟立即撤回来。反正现在后套方面前面的日军,已经被抗联全部解决,眼下已无任何的危险,回来保卫桑梓才是最应该做的。

宁夏是两个人的根,只要有宁夏在无论部队在外面作战损失再大,也能有一个休整、补充的地方,还能有一个筹集军饷的地方。如果宁夏老巢丢了,那么宁马的根也就没有了。两个人的部队,最终除了被中央军吞并之后,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那些自开战以来地盘被日军占领后,部队打光了无处补充,即丢了枪杆子,也丢了地盘的地方实力派,结局就不用他说了。就算当年威风八面的那位山西王,现在不也是日子过得很艰难吗?

不管这些年有什么恩怨,但大家都是一个爷爷出来的,都姓马,砸断骨头还连着筋。如今宁夏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外部中央军步步紧逼,陕北如今又从东北调来这么一个硬骨头,还请兄长看在先祖的面上拉自己一把,帮着自己渡过这个难关。

为了让自己的这堂兄,心甘情愿的给自己搪灾。他答应只要八十一军撤回来,进驻灵武至同化一线,他马上给八十一军的独立三十五旅扩编为一个师。所需武器装备与新兵,全部由省政府解决。

八十一军原来由原来宁夏每个月协饷两万元,“中央”发放一个师七成五经费,其余不足部分自筹的军饷和经费,改为全部由宁夏省政府承担。原来拖欠的宁夏协饷部分,此次一次补齐,并保证决不再有任何拖欠的行为。

并将中卫以东、灵武以南地区,统统化为八十一军防区。这些地方虽说比不上银川周围富裕,但是至少灵武周边要比同化和中宁富裕的多。周围每年的粮食产量,足以够八十一军使用。

同时不仅将重庆方面此次补充的两千条步枪,也拿出一半交给八十一军。还从自己的储备之中,拿出五百支殿英式步枪和一千支晋造六五步枪,二百支三八式步枪,将八十一军原来装备的,已经破烂不堪的陕造步枪都给替换下来。

为了拉拢自己这位堂兄给自己赌枪眼,这位一向对自己堂兄所属八十一军抠的很紧,不仅从不给补充枪械。甚至“中央”命令宁夏省政府每月协饷的两万元,都能拖就拖、能赖就赖,基本就没有给过。

就放任自己堂兄和他的八十一军,在整个宁夏最贫穷,甚至几十年后都是全国有名贫困区的中宁、化同自生自灭。奉命进入五原、临河作战的时候,连军装都配不齐的宁夏王,可谓是大出血了。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和装备,尽管心疼的心都快出血了。但有人来堵抢眼,总比连锅端了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