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响之影响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响之影响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为了预防如青马耍滑头,逼着青马去为了他驱虎吞狼,这位手握重兵的八战区副司令也做了一些准备.在抗联增援部队进入陕甘宁边区之后,他从一线撤回来开往陇海路西段,部署在陇东地区的两个军一个重炮营,绝对不会对这匹野马客气。

驻守河西走廊的一个军,也可以马上进入青海。直接将他们的老巢都给端了,趁机彻底的解决西北这一大隐患。尤其他下命令给青马将骑五军调出后,为了钳制青马服从命令,他在原有的部署上又做了一定的调整,逼着青马出力。

至于宁马方面,他可不管宁马调往灵武的那个军是八十一军,还是整编十一军。如果不服从命令,他坐镇在在甘宁交界处的,一个眼下已经增加到一个军建制的精锐中央军,一旦宁马有异动,马上就可以将他们缴械、解决。

实际上这位天子第一门生,与他的校长这个时候有这个底气,并不是自己的部队现在多么的精良。而是在此战过后,整个华北局面出现根本性的改变。受到重创的华北日军,在短时间之内只能处于守势,才给了他们彻底解决西北问题的底气。

此次会战除了让重庆方面对延安的实力爆发,产能了浓重的危机感之外。给重庆方面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陕西与西北的危险在短时间之内是解除了。至少在日军华北方面军恢复元气,重新夺回绥远、察哈尔和晋北之前,原来面临三路围攻,两翼包抄的西北战场现在可以说高枕无忧。

华北战场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北中国的战局。不仅二战区短时间之内可以将大部分的主力腾出手来,就连后套方面的三个军,晋绥陕边区司令部的一个军,外加归属该部指挥的东北挺进军,也完全可以完全腾出手来。

山西战场日军彻底崩溃,让第八战区原本承担的黄河河防任务,一下子基本上变得异常轻松。其最精锐的三十四集团军,现在已经全部腾出手来,短时间之内不用在考虑河防和西北防御问题。

在加上河东的二战区十几万大军,已经河南境内现在压力也小的多的一战区,至少也可以抽调出一个集团军来。现在西北用兵,他足足可以腾出几十万大军来。事实上在会战中日军颓势以现的时候,他就从一战区抽调了最好的两个军,进入豫陕边地区。

事实他如果现在向陕甘动手,他可以调动几十万大军。这包括八战区在陕西、甘肃一线三个集团军的大部,一战区的两个军,以及二战区的主力,以及在晋绥陕边的一个军外加两个旅。在加上青马两个军,宁马各一个军。

一旦形势需要的话,这二马的看家本钱十一军和八十二军也可以全部调出。即便他们不想,但到时候也由不得他们。这么一算计,他可用到陕北的兵力数量,可是相当的充足,至少对付陕北那几万缺枪少弹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以二战区主力,钳制山西的**,以榆林之二十二军钳制晋北**,再加上目前部署在陕甘地区的主力,完全可以在其他**赶到之前,速战速决解决全部问题。只要打掉他们的大脑,剩下的**虽说兵力庞大,但群龙无首只能陷入自身混乱之中。

只要他们自己陷入混乱,就给了“中央”彻底解决国内局面的机会。到时候驱使青海和宁夏的二马,晋东南的二战区这些给了自己捣了无数乱这两个杂牌,让他们与陕北相互残杀。等到他们实力削弱到一定程度,连他们一并彻底解决。到时候整个西北局势,除了新疆还有一定的麻烦之外,可全部彻底的解决。

也此战过后引起的华北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让重庆的那位最高当局对延安实力急剧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利用抗联主力还远在东北,而且一场大战之后伤亡惨重,不经过长时间整补已经无力再战的现状。

以及其在华北境内的各大战略区,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被日军分割。自身实力也相当有限,而且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远远无法与东北**相比,还比较弱的有利时机,一举彻底解决掉延安的心思。

他很清楚如果不趁着眼下延安的身子骨,还没有彻底长硬之前先下手为强。一旦等他们彻底的长结实了,到时候就不是自己解决他们了,事情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反过来。至于对美英的抗议,这位最高当局很清楚,自己的抗议恐怕能起到的效果基本为零。

一向为利益至上现实主义者美英两国,无论自己怎么抗议。都绝对不会在现在这个时候,终止能帮助他们拖住整个关东军的抗联援助。甚至连减少都不可能,更别提全部终止。他们只会增加,而绝对不会减少。以便东北战场上,能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拖住更多的日军。

所以这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最高当局。在感觉到延安方面的身子骨,越来越强硬。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东北抗联已经进入华北之后。虽说还没有动手直接开打,但已经开始着手部署。

在他看来中国的抗战一旦搭上美英的战车,从整体国力对比,战胜是已经是没有悬念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的早晚。眼下的局面,让他不得不开始考虑战后的问题,尤其是战后国内的问题。

在华北战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后,整个华北、西北原来的被动形势,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几十万大军突然闲了下来,让他这个时候解决延安的底气也相当的充足。也正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才秘密召集自己的那位得意门生,着手开始部署。

而正华北现在出现的新局面,除了让重庆最高当局,产生了一丝不太好的想法之外。也让那位一直承担着陕西黄河河防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无论怎么调动部队,都可以不用有日军会趁虚而入的担心。

在接受命令之后,面对形势有利的变化,他将原来部署在河防要地的中央军精锐九十军,调到了河西走廊布防。将青马系统部署在河西走廊的那位雁过拔毛、贪婪成性的骑五军长,连同他的骑五军全部调回了青海,并实际控制河西走廊。

彻底打通了原来犹如梗阻一样的河西走廊,为下一步进入新疆做好普遍的同时,也在青马的侧翼按上一枚钉子。将原来中条山会战之后以突围部队,眼下正驻扎在甘肃整补,基本上已经补充完毕的第三军,就地进入固原地区钳制宁马。

将自己嫡系的十六军、四十二军,就地在兰州一线对青马和宁马形成两面压制。同时将原来驻扎在平凉的三十七集团军之三十六军、八十军,分别调往陇东作为从西南方向进攻陕北的部队,外加看着青马的一二九军。

原来驻扎在关中的三十四集团军主力之四十二军、五十七军,放在陇海路西段,陕甘交界处。西安城防任务交给了嫡系第二十七军,将心腹第一军则直接撤往了陕南商南至蓝田一线,从陕南对陇南一线进行牵制,逼着青马出全力,尤其是同意调出骑五军。

整个从宜川至风陵渡几百公里的河防线上,只放了一个九十六军,外加二十七军的一个师。并请示重庆之后,将陕南的几个保安团整编几个暂编师,调往河防前线,接替原来这一线的中央军。

而在青马的骑五军从青海赶到陇东之后,他又做了一个相当惊人的部署。青马骑五军在陇东屁股还没有坐稳,甚至还没有等其与一二九军汇合的情况之下。又被他在第一时间,采取中央军在兰州一线两军护驾的方式,给请到了洛川至宜川一线。

在青马的那个归还建制的暂编骑兵第一师,刚一进入陕西境内,就被他的八十军外加一个直属师,给“护送”到了骑五军那里归还建制去了。他将自己的中央军调到了二线,将青马的两个军不仅分开使用,还全部开到了与陕甘宁边区两翼的第一线。

开什么玩笑,既然好不容易将你们调出来了,还能让你们出工不出力,让你们抱成一团对抗“中央”?分而治之,才是最高境界。这两个军要是没有了,你这位青海王也就该离开青海了。

这位堂堂的西北王,为了贯彻他的校长借刀杀人,同时解决西北三大心腹之患的计划,可谓是煞费苦心。对于他的心思,二马也清楚的很。但与更加滑头,死活不出头的宁马相比,青马的应对手段却相当的有限。

他这么一搞青马实际在青海能控制的部队,就剩一个八十二军,青海的防御已经空虚。而河西走廊,也彻底的控制在中央军手中。再加上原驻兰州至平凉一线的两个军,自己周边可就处在中央军的包围之中。

面对着心怀叵测的中央军,一向以阴险凶狠著称的这位青海王,却是苦无应对之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上了钩。他清楚如果自己抗命,“中央”的目标可就不是陕北,搞不好是西宁了。自己刚刚吞下肚子的骑五军,搞不好会被周边的中央军吞的连骨头都剩不下。

陕北是狼,可中央军却是虎。前虎后狼的局面,让这位青海王一筹莫展。他现在为同意将骑五军调往陇东一线,肠子都悔青了。原本他认为中央虽有强调骑五军的意思,但骑五军抵达陇东与一二九军可以靠在一起,到时候可以处于进退自如的态势。

即便中央军有什么异动,至少也可以争取时间。更何况再加上这个骑五军,中央军想动一二九军,就得好好考虑、考虑。如果陕北进攻陇东,或是中央进攻陕北,只要这两个军靠在一起,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同时将骑五军调至陇东,远离在柴达木盆地当一个光杆督办的大哥。可以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彻底的将其消化掉。原本以为一举两得的事情,现在结果却没有想到,将一块肥肉放到了中央军的嘴边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