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八十七章 内山英太郎的密令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八十七章 内山英太郎的密令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在极有可能面临前后夹击的情况之下,内山英太郎不着急那就真的怪了。UU小说,uu234尽管他清楚重庆方面与自己当前的对手,在战场上恐怕不会有任何的配合。但重庆这个时候,准备反攻豫东对于他来说,的确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但应付冀中战场已经是精疲力竭,实在无力抽调兵力增加豫东地区防务的他。眼下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讲一封封的要求增援电报,像是雪片一样发往东京、南京以及济南。无论是整个冀中战场眼下危急的局面,还是背后一战区频频搞出的小动作,都让内山英太郎心急如焚。

曾经在日本陆军第一次领会到什么叫做现代化陆军作战,什么叫做成百上千的坦克集群冲锋,什么叫做炮弹如雨,比子弹还不值钱的诺门罕战役期间。担任关东军炮兵司令的内山英太郎,真真正正被当时作战能力并不强,纯粹是以钢铁数量取胜的苏军给了一顿老拳。

曾经指挥,东军几乎全部重炮部队家底,参战的关东军前炮兵。当年面对苏军铺天盖地炮火,日军曾经在中国战场引以自豪的炮兵,却几乎无任何还手经历,让这位前关东军炮兵司令刻骨铭心。而当年苏军出动的同样铺天盖地,将日军投入的步兵,直接淹没在钢铁洪流之内的坦克部队,更是让他记忆深刻。

虽说对当时苏军表现出来低劣的战术素养,并不是太以为然。但是当年苏军的坦克洪流,与拿炮弹当子弹使用的火力密度,让这位当年的关东军炮兵司令,也曾经高高翘起的尾巴,快速的收敛起来。与他目空一切的同僚相比,这位有过刻骨铭心之痛的老兄稳重的多。

那场战役使得这位前关东军炮兵司令,成为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少数有过现代化对手交手的经历。而同时也是那场战役之中日军所有高级指挥官中,唯一还留在军队中的内山英太郎中将,对于现代化装备很是看重。

实际上作为当年的关东军炮兵司令,他并不同意大本营要求的二十三师团长小松原切腹谢罪的决定。他认为这场战役不管结局如何,但是小松原中将是整个日本陆军之中,为数不多的与苏军这种现代化,一向讲究火力陆军交过手的将军。

当然当时的苏军,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战术素养普遍相当的低劣,多兵种配合能力与战术通讯能力极差。尤其是步坦协同战术,几乎可以说差到了极点。坦克出击的时候,几乎无步兵配合。但毕竟至少在重装备的数量上,已经算是日军当时所遭遇的最强对手。

与这种火力之上,一次可以出动数百辆坦克参战,武器装备远不是中**队可以相比的对手作战。也算的上日本陆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与西方装备最强大的对手作战。不管成败如何,取得的经验都是极其宝贵的。

为了承担罪责,你可以让他退出现役。但是自己人将他逼死,却自己将一位日本陆军仅有的具备现代化作战经验的师团长,送上了绝路的同时。也彻底的切断了帝国陆军,总结与装甲集群对抗的经验。那可是帝国陆军在诺门罕战场上,用数万人伤亡换来的经验。

现在可倒是好,原来看不起的对手,身子骨彻底的强壮起来。投入的坦克数量与性能,远远的超过当年诺门罕的苏军。战术素养与多兵种配合能力,也远远的超过了当年的苏军。可帝国陆军却亲手断送了当年诺门罕战役,用血肉取得的对抗苏军装甲集群的经验。

在加上用了酒井康这个庸才,这种几乎毫无反坦克作战经验,以及指挥坦克集群作战经验的超级败家子。将帝国陆军本就不多的装甲部队,一下子断送了这么多。造成了眼下冀中战场,对敌军的装甲攻势,几乎无任何的还手之力。如果那位小松原中将没有切腹,换了他来指挥,恐怕绝对不会是这个结果。

内山英太郎相信,只要遏制住敌军的坦克集群攻势,他在冀中战场上的部队,还是有能力守住现有的阵地。但现实却是恰恰对敌军的坦克集群冲击,前线各个参战部队,除了并不太有效的肉弹手段之外,几乎无任何的应对方法。

敌军则以坦克为先导,想要向自己的纵深那个方向穿插就穿插,想要往哪里包抄就包抄。打的可以说是遂心应手,甚至比在自己家里炕头上过日子还要舒坦。

而在一马平川的冀中大平原上,因为冬季就连可供隐身的青纱帐,都没有的情况之下。前线各个部队唯一还有点效果的肉弹攻击,效果也远不是那么的好。敌军的步坦协同战术,太过于熟练了。付出那么大代价组织的肉弹攻势,往往还未来及展开,便被敌军的步兵直接给消灭掉。效果虽说不是一点没有,但却根本无力改变全局的被动。

面对着抗联铺天盖地的装甲攻势,以及远比当初的苏军,更为默契以及熟练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对丢掉了华北方面军大部分坦克的酒井康中将,内山英太郎中将不恨得咬牙切齿就怪了。不管他的原因是什么,但是这个后果却无疑是异常严重的。

如果不是那个家伙是中将,自己也是中将。自己这个军司令官,就连撤掉那个家伙的职务权利都没有的话。恐怕内山英太郎中将,会直接一刀劈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天之内丢掉了整个华北方面军,绝大部分坦克的家伙。

帝国国力有限,无法同时支撑陆海军两个钢铁大户的消耗。这些坦克是大本营下了苦心,才给华北方面军凑出来的。结果短短的时间之内,被他这么浪费的七七八八。搞的现在自己对于敌军的坦克攻势,几乎无任何的办法。

难道他不知道,这些坦克消耗掉容易,再生产出来就困难了吗?他浪费掉容易,可帝国补充起来就不容易了。现在整个中国派遣军别说坦克,就连反坦克炮都没有剩下几门。而大本营的补充,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够抵达。

在这一马平川,可以说是坦克最好的天然战场的华北大平原之上。在缺少有效反坦克炮的情况之下,拿着步兵去撞坦克,这战役能打赢就他妈的怪了。就算帝**人在悍不畏死,可这人怎么也是拼不过钢铁的。人要是能拼过钢铁,那么当初帝国何必这么大的代价,制造这么多的坦克和重炮?

又一次咒骂了一万遍那个愚蠢的,丢掉了几乎大本营为华北方面军调遣的,帝国陆军极其宝贵战车资源百分之八十。造成自己现在只能用步兵,去与敌军的坦克集群硬碰硬窘迫局面的酒井康中将。

以及启用这个庸才的家伙,担任冀中守备任务。并且在自己抵达石门之后,一直将自己架空,死抱着老观点不放,不肯后撤至整个战场最好,也是整个冀中最大一条河流,几乎为阻击敌军坦克集群天然屏障的滹沱河一线,固守的冈村宁次大将之后。

在新的援军抵达之前,内山英太郎中将,只能拼命的催促前线各个师团协同作战,全力向滹沱河南岸撤退。这位内山英太郎甚至罕见的,给前线各个师团下达了一道密令。告诉他们只要能将主力,安全的突出来,其余什么都可以不要。

无论是火炮还是弹药、物资,以及各种短时间之内无法携带的装备。如果能够成建制的突出来,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包括已经无法携带的伤员在内,一切都可以丢掉。至于剩下的事情,就是向一切可以求援方面,不断的发出求援电报。

好在大本营也不会坐视保定,以及河间量大战场,参战的日军全军覆灭。同时其他方向局势日益恶化情况,继续持续下去。虽说已经无力抽调太多的兵力,但也在不断的想方设法给予增援。

已经在连云港登陆的,大本营从东南亚调来的一个师团,正在沿着眼下保定战场上的日军,当初抵达保定的增援路线。经陇海铁路抵开封渡过黄河之后,在向冀南增援。而从本土增援的一个师团,也已经全建制的抵达浦口。

同时日军大本营在天津港,已经被抗联航空兵封锁成一座死港的情况之下。也在不断的想法设法从朝鲜、本土,经南满、唐山、秦皇岛向冀东地区增兵。在试图重新打通北宁铁路的同时,想要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以减轻华北日军的压力。

只是正在处于寒冬腊月,一年之中最冷一段时间的华北,除了天津港被抗联的航空兵死死的封锁住之外。处于维度更高的秦皇岛港,已经冻的严严实实。日军已经无法实施海运,只能选择效率不是很高的陆路增援。

之所以日军新增援的兵力,没有直接在青岛港登陆。而是选择了较远的连云港,甚至是浦口上岸。倒不是东京大本营不着急,放着距离冀中战场最近的青岛港,以及胶济和津浦铁路不用。而是从青岛登陆,谁也不敢保证增援的部队,能够在冀中战场落幕之前抵达。

眼下除了青岛港,时不时的被抗联远程轰炸机光临之下,已经不安全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眼下的整个胶济铁路,在山东军区大规模的破袭战之下,与津浦铁路山东段一样,几乎已经全线瘫痪。而整个山东战场,眼下也打成了一团。

除非短时间之内,彻底的摧毁华北共产军所谓的山东军区,否则日军在青岛登陆,已经无法再使用胶济铁路。至于津浦铁路山东段与苏北段,眼下的情况也未比胶济铁路好到哪里去。

可在短时间之内击败,如跗骨之蛆一般的山东共产军,日军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兵力去?如果有足够的兵力,日军又何苦从本土调集援军?同时石德铁路在抗联的飞机空袭之下,已经彻底的瘫痪,无法通行的情况之下。

从从陇海线最东端,眼下还没有被抗联轰炸机骚扰过的连云港登陆,走相对安全一点的陇海线,也就成了日军在最短时间之内增援冀中的唯一选择。不过远不如青岛的连云港,吞吐能力太差。没有办法的日军,只能让第二波增援部队从浦口登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