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九十三章 缺乏经验的新部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九十三章 缺乏经验的新部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虽说这种德制lg18式步兵炮,重量与九二步兵炮相比略微重一些,射程只是关内部队最喜欢的四一式山炮一半。△↗頂UU小说,uu234但是根据关内部队所处的战场环境,却比一般的山炮还要管用。尤其是射速奇快,对于喜欢打伏击战的关内部队来说,还是作用相当的大。

所以这款步兵炮,在关内部队装备的数量很大。甚至依托太原兵工厂的设备和工人,组建的延安兵工厂,以及迁移到张家口的十八集团军总部兵工厂与晋察冀兵工厂,已经停产了所有的山野炮弹。

装备的山野炮弹转为全部由东北提供,所有的产能都专门为这种火炮,以及九二步兵炮,八二迫击炮制造炮弹。抗联接收的此类步兵炮,也基本上都转交给了关内部队,自身没有装备。

因为这款步兵炮是德军标准团级火炮,每个团装备六门,师直属侦察营两门。装备的数量很大,苏军缴获的数量也相当的庞大,抗联接收的数量也很大。晋察冀军区新编的几个旅,都配备了这种火炮作为标准旅直属支援火炮。

一般的九二步兵炮,在主力部队基本上已经开始撤编,或是下放到团一级作为支援火炮。九二步兵炮对付野战工事,威力倒是足够了。但是对于各个根据地内,日军大大小小的岗楼和碉堡,威力还是有些太小了。

尤其在去年战役结束之后,日军开始突击加固其在各个根据地内守备工事群的情况之下。甚至出现过几发炮弹,也难以摧毁一个日军的碉堡。华北各个根据地,又是以山区为主。在很多的地形之下,山野炮又显得有些笨重。

即便是四一式山炮,也在很多情况之下显得有些笨重。所以这款德制步兵炮,即便比九二步兵炮略重,反倒是因为重量要远轻于日制山炮,而受到很大的欢迎。在把装甲护盾拆卸掉,重量更是轻了许多。

战场环境的不同,也就注定了这种在抗联之中,并不受欢迎的德制步兵炮。在主要是山地作战,以及攻坚作战的时候,主要对付的是遍布整个山西、河北山区的碉堡与岗楼等半永备工事群。在伏击战的时候,更讲究射速的华北战场上,受欢迎的程度远远的高于东北。

而这几个新编旅在整个晋察冀军区战略计划之中,是作为察哈尔守备力量组建的。在此次会战之前,也被作为晋察冀军区此次会战的战略总预备队之一。很受晋察冀军区重视,除了轻装备暂时配备的日械之外,还是按照老部队的编制配备了炮兵。

所以这几个旅的装备,虽说轻武器还是以老部队淘汰下来的日械为主。但是火炮的数量和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德制步兵炮的五公斤高爆榴弹,对付日军的工事群,也是相当的给力。调这几个旅南下接替吕公堡战场参战,还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杨震也没有完全的放手,而是选择了让杜开山,在吕公堡一线留下一个加强营。尽管日军六十六旅团几乎已经无战斗力,但吕公堡一线毕竟处在自己的后方。新部队经验不足,万一让这股日军找缝隙钻出来,那可就大闹天宫了。

接到杨震暂时停止对吕公堡一线日军最后解决的命令,反倒是将杜开山给弄糊涂了。这上一道命令还催促自己加快行动,这一下道命令又命令自己暂停攻击。暂时对吕公堡一线围而不打,并准备将吕公堡战场交给兄弟部队。

这一号究竟是怎么想的?还有,这又是那来的兄弟部队?周边几个兄弟部队配备给抗联的部队,不是都已经在一线了吗?一号,这又是从哪里找来的部队。只是尽管杜开山满头雾水,但杨震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当利用铁路从北平周边快速南下的兄弟部队赶到之后,杜开山看着从军装到战士,几乎是一水新的兄弟部队,无语的摇了摇头。的确吕公堡一线剩下的日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那毕竟是日军,让这一水新的部队练手,是不是有些那个了?

只是杨震的命令,他也不敢违抗。有些不放心吕公堡一线,距离杨震的前指所在地,任丘不过十八公里过近的他,在与带队南下的冀察军区司令员,以及先头的一个旅移交了阵地,并详细介绍了战况之后。

专门留下了一直负责一线指挥的一个主力团长,带着一个加强营外加一个坦克连作为机动部队,就部署在任丘东北方向的长丰。而自己则按照命令,快速的带着自己的司令部南下进抵沧州与沙河桥之间的杜生,准备迎接日军在东线可能会形成的重点反扑。

冀察军区所部在接手吕公堡战场之后,考虑到吕公堡战场,距离眼下整个冀中前线的总指挥部任丘县城不足二十公里。又考虑到当面的日军,虽说只剩下不到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但战斗力毕竟在哪里摆着。

而现在作为整个冀中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的任丘县城,整个警卫部队只有两个步兵连外加一个装甲车排。很难做到对整个任丘县城周边,形成严密的部署。便抽调了一个团进入任丘县城,加强整个任丘县城的防御。

尽管杨震并不同意他的这个做法,但是在老总的坚持之下,还是最终选择了同意。马上就要返回北平的老总,认为任丘县城的警卫部队兵力过少,任丘县城又距离战场过进,而对杨震的安全不放心,才坚持调一个团进驻任丘周边。

老总的本意是好的,而那位冀察军区司令员执行命令也没有打折扣。抽调的这个团也是他手中这三个旅之中,战斗力最好的团之一。在这个团进驻任丘县城周边之后,负责协同杨震指挥,主持前指工作的副参谋长柴世荣,便将抗联的警卫部队,收缩到了县城内,只担任核心警卫工作。

可有些事情出现意外的时候,往往就是在不经意之间。抗联的警卫部队收缩进了内线,将外围警卫工作交给了这个团。但这支部队并未从事过警卫工作,仅有的警卫工作经验,恐怕就是在驻地放放哨。而且虽然完成了全训,可却无实战经验。

该团的团长和政委,一个是从地方武装上调整过来的,在晋察冀军区原来地方武装担任过支队长,反扫荡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大规模作战,经验基本全无。一个虽是老部队出身,但从来都没有担任过军事干部。

这二位自身的实战经验,也并不丰富。最关键的是,这二位对抗联部队并不熟悉。包括组建这个团的各级干部,都未与抗联部队直接打过交道。可以说对抗联这支兄弟部队,自上而下都很陌生。

最关键的是谁都没有想到,包括杨震都没有想到。就在柴世荣安排晋察冀部队与原有警卫部队调防的时候。就在任丘县城的东北方向,距离不到二十华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面,却隐藏着一支任丘周边的所有部队,谁也不清楚的小部队。

这支大约三百余人的部队,全身上下都是清一色的抗联制式军装。手中的武器,也都全部是正儿八经的抗联制式四零式步枪,四零式班用轻机枪,头上佩戴的也是抗联眼下大规模装备的德制m三五钢盔。

只是有些不和谐的是,这支队伍里面携带的压制武器,居然是两挺日军制式九二式重机枪。而且所有的军官身上,佩戴的除抗联制式的仿托卡列夫手枪之外,还配备了眼下整个世界范围的军队之中,只有日军还佩戴的军刀。

从这支小部队身上的军装,以及配备的武器装备和钢盔来说。冷不丁的咋眼一看几乎可以说,百分之百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支抗联的加强连建制的部队。但从其配备的抗联并未装备的九二式重机枪,以及军官佩戴的军刀上看来,又让但凡有一些经验的人,又可以一眼看出来这支部队绝对不是抗联的部队。

没有,就潜伏在这个距离任丘县城,不过二十华里的小村庄内的这支部队,是日军伪装的。而且这支日军并不是一般的日军,而是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在去年会战之后,相互交流组建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

在东北战场屡次吃抗联特种侦察部队大亏的关东军,在吃了一百个豆之后,总算感觉到腥味。利用多支日军部队与抗联特种部队交手,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也组建了一支特种作战部队。

对于这支部队,日军大本营很是重视。组织各方面的日军,都前往关东军方面学习。四二年会战之中,也吃大亏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冈村宁次亲自主抓之下。以在四一年大扫荡之中,对华北各大根据地扫荡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给十八集团军总部,带来很大损失的益子挺身队为基干,组建了一个步兵大队级的部队。

冈村宁次对这支拥有一个大队建制的,也是华北方面军第一支真正的特种作战部队,可谓是相当的重视。在组建的时候,特地挑选了一批精英。以原益子挺身队长,在前年对华北大扫荡时,表现异常突出的第二二三联队中队长益子重雄中尉,晋升为少佐并担任大队长。

与益子挺身队作战,表现虽说不如益子挺身队那么抢眼,但逼得当时的太行军区司令部数次转移的,第二二四联队中队长大川桃吉中尉,为大尉高级作战参谋。同时以从去年晋北会战的战利品为基础,再加上从关东军调拨了一批与抗联多年作战,缴获的战利品,给这支部队全部更换为抗联制式装备。

亲自出面与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从关东军抽调了一批,曾经在东北战场与抗联特种兵交过手的军官来给他们训练。并利用这支所谓的益子挺身队,在四一年大扫荡之中取得的经验。加上关东军的经验,在训练的方案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

组建这支特种部队的时候,除了作为基干使用的原益子与大川挺身队成建制抽调之外。还增补了根据这支部队的特点,从华北各个师团搜索联队抽调的清一色的,在华北作战两年以上的老兵。部分特务系统人员,以及熟悉华北各大根据地的一些叛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