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战局的走向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战局的走向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而这位老帅在给予杨震一定建议的同时,考虑到整体的战局,以及河北战场的需要,在山西战场也做了一定的调整。UU小说,uu234在长治守敌已经是苟延残喘,无需投入太多兵力的情况之下。已经开始逐步从长治战场抽调兵力,其中两个纵队已经开始返回晋东南展开。

眼下长治战场打的拖拖拉拉,让这位老帅其实已经是很不满意了。日军依托其占领长治之后,在城内外修建的大量永备工事,以及储备的大量物资和弹药,尤其是大量的化学武器顽抗,却是让这位老帅很是头疼。

守备长治的日军三十六师团,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除了第一次攻击如此设防坚固的城市,部队缺乏经验之外。就是日军手中储备的大量化学武器,一旦那个方向的形势危急,就向那个方向不计代价的发射毒气炮弹。

并沿着部队的各条进攻路线,大量撒布化学毒剂。就连城内所有的水井,除了其核心阵地的几个之外,也都撒布上了毒剂。或是直接丢进去屠杀的中国百姓尸体,将井水彻底的污染掉。

尽管现在部队已经配备了大量的防毒面具,对日军的毒气炮弹以及发烟筒,已经不再是毫无应付手段。但是只有防毒面具,应对日军化学战手段过于单一的部队,对日军大量撒布的化学毒剂,却是无可奈何。

最关键的是日军在收缩兵力,撤回长治城内的时候,还将周围的村庄所有居民,全部掠进城内作为人质,让攻击部队很是有些投鼠忌器。别说山野炮和步兵炮,就连速射炮、迫击炮与无后坐力炮都不敢使用。甚至在很多战斗之中,就连轻重机枪都无法使用。

多次攻入长治,不是被日军使用毒气和毒剂重新封锁住突破口,攻入城内的部队因为后继无缘,被日军反突击吃掉,就是因为投鼠忌器,而被日军以中国人为盾牌,硬生生的给逼了出来。

尽管眼下经过苦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已经拿下了小半个长治城。但在日军损招迭出,下流兼不要脸防守战术之下。对日军最后固守的半个长治城,多次的反复攻击,但却总是功亏一篑,无法彻底的结束战斗。

再加上部队装备是上去了,但是攻击这种坚固防御的城市作战,还是第一次面对。严重的缺乏实战攻击经验,所以在战术运用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失误。这才出现了直接攻城已经半个多月,但是却依旧没有能完全夺取长治的情况。

但对迟迟无法完全解决战斗,不满意归不满意。龟缩在半个长治城内的三十六师团残存兵力,眼下怎么说也用不到太多的部队。晋冀鲁豫军区集中在长治周边的部队,就算杀鸡用牛刀也有些过于嫌多。

而且眼下随着南同蒲铁路上战略重镇临汾收复,南同浦铁路沿线残存日军,已经完全解决。沿同浦路一线作战的太岳军区部队主力,并太行军区一部,也已经腾出手来,让那位老帅手中可用的兵力很多。

从长治战场以及南同蒲铁路战场,可以抽调的兵力为数不少。这样再加上太行军区留守部队,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晋东南至冀南一线,可以投入相当两个纵队另二个旅,外加九个独立团的兵力。

再加上晋东南有利于防御的地形,眼下晋东南地区的侧翼安全,已经无需太过于担忧。在临汾作战结束之后,晋冀鲁豫军区以太行独立一旅,太岳军区决死纵队一个旅,外加上太岳军区的三个独立团,又重新整编了一个纵队。

也就是说晋冀鲁豫军区,可用于晋东南战场上的兵力,足有三个主力纵队外加太行四个分区的六个独立团。在晋东南区已经严密布防的情况之下,冀鲁豫军区部队完全可以分担豫北和冀南战场相当一部分的压力,并承担部分主要的作战任务。

而在这位老帅表态之后,杨震也能不通盘考虑调整作战方案。在从东线陈翰章指挥部返回河间之后,杨震又将冀鲁豫军区首长召集到河间几经研究,最终还是同意了冀鲁豫军区拿出的作战方案部分内容。

在日军反击作战打响之后,冀鲁豫军区以一部兵力,在平汉路两侧的永年至南河,武安至皇寺一线迟滞日军。主力则转移到沙河流域的太行山区隐蔽待机,待日军主力越过临洺关一线,隐蔽在沙河流域太行山区的冀鲁豫军区主力,从侧翼发起全线攻击。

同时冀鲁豫军区在豫北的两个军分区,则对日军身后的平汉铁路展开破袭战。而其部署在鲁西北的两个旅,则沿着临清至馆陶、威县公路层层阻击,保障在永年作战的冀鲁豫军区侧翼。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日军投入到冀南的兵力,不超过两个师团的前提之下。如果超过两个师团,那么冀鲁豫军区还是要按照杨震的计划展开。不以一次性歼敌多少为目标,在运动之中寻找战机。

实际上对于杨震来说,这个作战计划相当的别扭。在冀南作战无法彻底的拉开日军各部的空档,尤其是冀南与鲁西北两个方向上,日军可能投入的兵力之间,根本无法拉开足够的空档。这就给自己的穿插、迂回包抄,带来相当的不便。

邯郸以北的水网地带,反倒成了限制自己机动的障碍。而最让他头疼的是,一旦日军抱成团,势必要拖延部队解决问题的时间。而且冀南距离豫北的直线距离也太近了,一旦在冀南打这场歼灭战,豫东的日军如果不顾一切的增援,很容易打成一场胶着战。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却是杨震最不愿意看到的。整个作战计划是一环套一环的,西线主力一旦被牵制住,势必要影响其他战场的兵力投入。可有些方方面面的问题,杨震也不能不考虑。

此次华北作战,给杨震最大的感觉,不是在战场上来多少的敌军,而是指挥和部署上的别扭与束手束脚。在指挥关系的理顺上,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杨震在指挥上,原没有在东北战场那么挥洒自如。

一次作战计划如此反复的修改,对于已经习惯了一号雷厉风行的抗联干部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而眼下的战局,却恰恰走向了杨震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日军在豫北展开的是两个师团,也就是说冀鲁豫军区将会按照第一套方案执行。

这就造成了陈翰章在鲁西北战场上,如果想要还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可投入的兵力就显得过于紧张。在鲁北正面战场,已经无法再抽调兵力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也只能二选其一。

但实际上在战场上的野心,并不比杜开山小多少。只不过相对来说,作风没有杜开山那么过于粗暴,在某些方面张弛还是很有度,还是想一鼓作气彻底解决鲁西北日军投入兵力的陈翰章。

所以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他还是尽可能的在战术上进行了调整。不仅想办法调动了大量的火力,将杨震新调来的炮兵,全部加强到了鲁西北战场上。还重新对德州西战场进行了战术调整。

争取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这个七十二师团,以便在鲁西北方面可以尽快的腾出手来,做好后续作战的准备。至于下一步是先配合冀鲁豫军区,解决一一八师团,还是向德州之敌背后攻击,陈翰章还是要视情况再定。

只不过眼下还只能量力而行的陈翰章并不清楚,杨震已经考虑到这番调整之后,东线可能存在的兵力不足。虽说并没有继续给陈翰章调集援军,但是在后续部署上,也做了一定的考虑。

既然冀鲁豫军区坚持要作为主力参加这一战,虽说造成了冀鲁豫军区主力不可能东调。但是无形的将战场南移,却也让西线部署在滏阳河上游的抗联西线集群,可以腾出一部分兵力出来。

他已经从西线整体部署上,抽调出来两个师秘密沿着滏阳河一线展开。同时在天津的陶净非也接到命令,他所属的部队之中要有两个师,也要承担预备队的责任。一旦日军反击战打响,要做好时刻南下的准备。

但杨震在局部部署上的调整,短时间之内实际上能指望的,也只有他从西线调整出来的两个师。至于陶净非所部的两个师,只要日军登陆作战一天没有打响,就暂时只能在天津战场上。

眼下天津对于眼下河北战场的重要性,虽说比不上祁口关键,但是对于整个华北与东北战局来说,位置却正是处在极其关键所在,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战略枢纽。在日军登陆战打响之前,杨震轻易是无法调动天津战场参战部队南下。

海上不是陆地,眼下日本海军还控制着整个渤海。至少在眼下,在海上他们可以畅通无阻的,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么大的渤海湾,自己不能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祁口。所以在日军登陆行动未展开之前,天津的部队暂时还无法抽调一兵一卒。

不过尽管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但考虑到战局随时在出现变化,杨震还没有与陈翰章明说。陈翰章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东线的一部分。而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华北战场,有些事情说的太早了,再出现大的变化,在兵力的后续调整上就很容易出现被动。

而还不知道一号已经为自己准备了两个师,还有可能从天津战场,再抽调两个师南下配属给自己指挥的陈翰章。面对着手中可投入的持续兵力不足,仔细计算着每一个步兵团,炮兵每一个营的使用。

在日军全面打响之后,他将关注的重点都放在了鲁西北战场上。眼下在鲁西北的部队,能不能将日军吸引到枣南境内预设阵地,却是他最关心的。同时鲁西北战场上的冀鲁豫部队,能不能将一一八师团吸引在馆陶正面,也是他最担心的。

不过自日军进攻全面展开之后,他的这个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战局的发展,并没有按照陈翰章当初设想发展。日军的进攻力度,三个方向却是三种态势。让陈翰章预定的方案,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变成了空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