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二十二章 无翻盘的可能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二十二章 无翻盘的可能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在葫芦岛日军缴械投降之后,整个沈阳以西战场除了这个还在苦苦挣扎的第五军,以及正在组织老百姓全力火化、掩埋的大量日军尸体,还有大量的日军战俘之外,基本上已经无日军一兵一卒。

整个南满的主要工业区,包括大连工业走廊在内,并沈阳、鞍山、本溪、锦州、辽阳之敌,已经全部肃清。日本人花费大量心血,经过几十年建设,已经成为除了日本本土之外,整个亚洲最大的工业区,基本上完整的落入到了抗联的手中。

至于在杜开山完成穿插后,已经成孤岛态势的抚顺城。早就在李明瑞亲自指挥的特种作战司令部主力,在一个步兵师的配合之下。采取多种作战模式的攻击之下,于杜开山完成穿插的同一时间易手。

对于抚顺城的得失,杨震看的相当重。抚顺虽说工厂的数量和规模远不如沈阳、鞍山、本溪湖,也没有太多的机械制造业,但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纯资源型城市,除了煤矿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抚顺的整个工业体系,尽管不如沈阳等南满其他工业城市,但是这里却因为本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所以有着别的地区没有的独特工业。这里的油页岩是日本人手中最直接掌握的,也是靠近其本土最近的,除了南库页岛油田之外最大的燃料生产基地。

而除了煤矿以及油页岩资源之外,还有日本建设的三个油页岩提炼工厂,特种钢材制造工业,以及杨震最看重的中国眼下唯一一个电解铝生产厂。虽说这几个工厂,在之前的丰收者行动之中,因为抗联的突袭以及拆迁,几乎已经丧失了生产能力。

除了油页岩生产厂因为关东军急需燃料,而不惜一切代价部分恢复生产之外,其余的两个工厂已经陷入瘫痪。但那个只是被拆卸走关键部件,大部分还保存完整,尤其是基础还基本上完好,日本人还在全力抢修之中的铝厂,却是整个东北,甚至是整个中国境内,唯一一个生产电解铝工厂。

能不能完整的夺取这个电解铝工厂,这一点对于中国人真正建设自己的航空工业,却是相当的至关重要。因为杨震很清楚一旦战争到了末期,美国人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眼下本就从来就没有满足过需要的航空铝,援助便会立即停止。

而整个战争期间,美国人对提炼、加工电解铝的设备援助,始终处在迟疑不决的地步。不仅航空用铝提炼的数量不多,就连建设电解铝工厂所需设备的提供,都是始终慢半拍,并速度很慢。北满眼下已经大致成型的工业区,始终无法建设一个完整的电解铝工厂。

而在现在航空科技发展,铝已经成为飞机制造业主要原材料。缺乏足够的电解铝产能,根本就无法保证航空工业,以及未来的航天工业发展的情况之下。没有自己的航空用铝工业,那么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就无从谈起。

所以这个只是被拆卸掉关键部件的铝厂,杨震看的相当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鞍山和本溪的钢铁基地,看的还要重的多。至于那三座从油页岩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冶炼厂,以及同样被拆卸走重要设备的抚顺特种钢材厂,杨震反倒是没有看的太重。

相对于抚顺地区的其他工业,这个可以提炼电解铝、电解镁,每年电解铝的产量在万余吨的工厂,是杨震点名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整夺取的。而那几个只能进行油页岩提炼,无论是成本还是产能,都与北满现在基本上已经建设完成的石油冶炼厂无法相比的燃料工厂,杨震反倒是没有划到重点目标之中。

正是因为这个铝厂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对抚顺的攻坚战,杨震还是将李明瑞的特种作战司令部,配属一个步兵师派了出去。而且在作战之中,点名以李明瑞所部为主。他要的是一个完整工厂,而不是一个被日军炸毁的断壁残垣。

在这场抚顺攻坚战之中,李明瑞不待配属步兵师完成清理整个抚顺外围,便将自己的两个支队全部投入进去。采取大规模的渗透战术,直接渗透到抚顺城内,并在第一时间抢占杨震指定的几个目标。

在渗透进入抚顺的二十四小时,抢在外围一二二师团主力反应过来之前,便将关东军担负抚顺防务的一二二师团所属二六七联队两个步兵大队,以及师团工兵两个中队,干净利落的彻底解决。

这个一二二师团的主力二六五联队,以及二六六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被杜开山连同四十四军主力合围在开原以东山区。剩下的师团主力,又分散在抚顺周边各个要点上。却没有想到抗联在抚顺战场上,根本就没有等外围肃清,便直接采取大规模的渗透战术攻城。

而抗联投入的部队战斗力,也着实让一二二师团长赤鹿理中将大吃一惊。刚刚从关内战场调过来的这位陆军中将,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大规模的特种作战。他的一二二师团留在抚顺的部队,根本就不是对手。

李明瑞抛开外围各个要点,直插抚顺主要工业区的战术,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仅仅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整个抚顺主要城区连同南面的千金寨、老虎台这两大煤矿,都完整的落入抗联的手中。只有龙凤矿被日军抢先下手给炸掉未能得手,但这也已经无关大局了。

等到秦彦三郎中将想调兵增援抚顺的时候,整个南满战场关东军各部,却不是已经被合围,就是已经自顾不暇。抚顺城区完整的夺取,整个中国唯一的电解铝工厂完整的落入抗联手中,对于杨震来说也是最兴奋的一件事情。

他不待整个南满战事结束,便立即命令已经准备好的工程技术人员,携带那些被拆卸下来的关键设备,以及想方设法才从美国人手中搞来的一批设备,尤其是六十部电解铝槽,以及部分的锻压机,立即返回抚顺抓紧时间对抚顺工业实施抢修。

这个抚顺铝厂,在杨震第一批必须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抢修完毕的名单上。而这个铝厂的扩建计划,早就已经制定完毕。所需的相应设备也断断续续,想法设法搞到了一批。尽管数量还不是太充足,但在扩建计划完成之后,这个抚顺铝厂的产量至少能够翻上两翻。

同样的抢修不仅仅是在抚顺,在整个已经解放的南满工业区,都在全力的抢修那些已经收复的工厂。而保存完整的大连钢厂、大连轧钢厂、大连化学工厂,则在早就配齐的接管人员动员之下,率先开工复产。

在战役还在进行期间,大连各个工厂便已经开始陆续提供产品。尤其是生产的制造无烟火呀的原材料,以及子弹壳已经开始陆续供应华北根据地。大连各个工厂复产之快,效率之高,得到了中央的表彰。

其实这些工厂恢复生产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在战前就根据南满各个工厂的情况,经过杨震与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协调,制定了严密的接受方案,并一对一的组建了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接受班子。

而整个辽东半岛登陆作战实施的突然,抢在日军反应过来之前便完整的夺取了大连。使得大连的所有工厂,基本上未遭遇到任何的破坏,全部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跟随着部队进入大连的各个接受小组,立即进驻各个工厂组织恢复生产。

相对于沈阳和其他工业区来说,大连是生产恢复最快的一个地区。而位于复县的日本满洲别亚林古轴承株式会社工厂的完整接收,也代表着东北工业所需轴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而这个早就在东北局扩建重点名单上的轴承厂,已经为其准备好扩建的上千台设备,也通过海运陆续向复县转运。这个轴承工厂在当初军工发展时,吃足了轴承质量以及缺乏合格军用轴承苦头的杨震,异常的坚决要求之下。

经过中央批准以及调拨的一批黄金到位,东北局已经决定投资一千万人民币对其进行扩建。这个轴承厂与抚顺的铝厂,以及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冶炼厂、沈阳几个机床厂,成为南满工业区解放之后,东北局投资的重中之重。

整个南满工业区的基本解放,为整个华北、东北工业发展,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也彻底的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基本上完整夺取的南满工业区,让杨震自战役开始之后,一直高悬着的心彻底的放了下来。

至于眼下的整个南满战局,别说以关东军眼下的实力。就是朝鲜军全部加入到南满战场,也基本无无法翻盘的可能。面对着眼下已经大局已定的南满战局,杨震对所有的参战部队,下达了对第五军的总攻击命令。

之前始终没有下达对第五军的总攻击命令,是为了重点保障对辽北战场日军两个军的围歼。所以杨震一直下命令,对第五军实施钳制。既不能让这个第五军干扰到辽北战局的进展,也不能让他跑掉。

而战役进行到现在的地步,关东军部署在辽北三十军已经被全歼,四十四军也已经是覆灭在即。整个辽北战场主力已经全部腾出手来,这个时候也到了给关东军最致命一击,彻底解决南满战事的时候了。

杨震下达了对第五军的总攻击命令,并调集部队准备对辽东本溪战场的第三军实施合围。并准备彻底的封锁中朝边境,以切断关东军与朝鲜军之间的最后联系。最关键的是打破辽东战场,眼下僵持的局面。

而此刻眼下唯一还胶着的战场,就是东线的王效明所部与关东军第三军的战场。至于海城一线正在全力反击鞍山的日军两个师团,则在陶净非所部抢占辽东半岛,并以三个师的兵力快速北上,向岫岩至海城一线推进。

第一时间便被担心这两个师团,尤其是眼下关东军仅有的一个老牌师团第七师团,也落入抗联口中的山田乙三大将。抢在陶净非所部封闭大石桥至岫岩公路之前,放弃了所有反攻鞍山、辽阳一线的企图,快速的撤到了凤城,并随即加入到了本溪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