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决定命运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决定命运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在之前的战斗中,日军的三七速射炮虽说无法击穿抗联坦克的装甲,但是对于外面车灯、高射机枪、电台天线等一些附属设备,以及附加装甲的威胁还是很大的。这还不算其他的山野炮、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等弹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弹片,对这些附属设备的伤害。

再加上日军步兵动不动就采取浑身上下捆满手榴弹或是炸药的肉弹攻击,等一些自杀式反坦克手段,虽说彻底损失的坦克不多,但是这种身上多多少少都带着轻伤的坦克数量,却是着实不少。

虽然无法让坦克彻底的丧失战斗力,但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坦克的作战性能。车灯是夜间作战必须的装备,高射机枪是防空与对付日军步兵的最好装备。至于电台天线,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了天线,坦克上的车载电台基本上就彻底的报废。

好在此时的二十三师团汽油数量严重不足,剩余的汽油大部分又被那位生驹林中佐暗中扣下留给自己的第三战车联队。手头的汽油就是连维持二十三师团辎重联队那二十多辆卡车的运行,都无能为力。

缺乏汽油的二十三师团,就是想制造对抗联坦克杀伤力最大的燃烧瓶却是没有原料。在加上为了防止日军的这种肉弹攻击战术,抗联在发动机上安装了一层铁丝网。日军投掷少量的燃烧瓶,还没有等破裂就基本上都被弹开。

否则按照日军士兵上来时候的疯狂劲,抗联的坦克损失也会更大。诺门罕一战,日军就是采取的这种肉弹加上燃烧瓶简单自杀式的攻击战术,成打的击毁了缺乏步兵掩护的苏军坦克。甚至就在王光宇带队迂回的时候,整个诺门罕草原上,还倒数散落着苏军坦克的残骸。

而抗联的坦克就算再这么改装,你发动机那里,却是永远是整个坦克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致命的地方。因为发动机在运转的时候需要散热,那里无法加装任何的装甲。否则热度散不出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发动机不用敌人来破坏,自己就会烧毁。

别的日军师团在反坦克战术上精通不精通,在采取肉弹攻势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暂时还不清楚。但是在诺门罕战场上与苏军铺天盖地的坦克血战过的二十三师团,在反坦克战术方面绝对有自己的一套。

经历过那场对日军来说绝对是印象最深刻,也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现代化的战役的二十三师团。他们很清楚坦克最脆弱的地方在什么地方,而且清楚在采取肉弹攻击的时候,采取什么战术,攻击什么部位最有效。

相比反坦克直瞄火炮来说,拿人去执行肉弹攻击的确伤亡惨重,也有些的确拿人命不当回事。但是无疑相对只能在固定阵地作战,以及数量有限的反坦克炮来说,这种肉弹攻击一是数量充足,二也是相对灵活的。而且可以寻找坦克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

也幸亏迂回部队在攻击日军工事的时候,步兵配合还算得力。而且日军缺乏汽油来制造燃烧瓶,同时抗联装甲部队对日军这种肉弹攻击,也做了一定的准备,并进行过相应的训练。否则按照日军那种拿人命不当回事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在林西这一仗装甲一旅的损失绝对不会这么的轻。

因为手榴弹对坦克的杀伤力,与燃烧瓶相比还是小的多。单凭日军手榴弹那点杀伤力,是炸不开车身上装甲的。当然如果使用集束手榴弹,钻进基本没有防护的坦克车底或是炸毁发动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在其他情况之下只要炮塔不被日军撬开,驾驶舱内被丢上几枚手榴弹给乘员造成杀伤,一般情况之下很难给坦克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但即便是采取了多种办法,在日军肉弹攻势之下,抗联被击伤的坦克数量还是相当的多。

尤其是在外蒙获得的苏制t二六b坦克、bt五坦克,因为还没有安装附加装甲,即便是被排在二线,但是在日军三七速射炮和肉弹攻击之下,造成的损失很大。永久损失的坦克,基本都是在外蒙搞到的那些未安装附加装甲的坦克。这也验证了便宜不能白占的老话,你吃下去的东西,早晚要多少吐出来点的。。

而迂回部队虽说原有的坦克并未有永久损失的,但是在日军三七速射炮和肉弹攻击之下,履带被炸断、负重轮被击毁的数量却是不少。这些坦克现在虽然经过抢修,但也只是能勉强出战而已。

在侧翼方面坚持不与日军打近战,除了根据自己坦克性能在战术上的刻意安排之外。侧翼迂回的坦克很多都是还没有维修好的战损,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侧翼方向的攻势,只是为了分散日军的兵力。如果真正打生驹林想打的那种近战,对抗联反倒是不利。

因为在数量本就不多的备用爆炸反应装甲以及附加装甲,都调拨给了北上部队之后,修理营手中并没有足够的备用品来更换战损坦克上的损失的部件。只能临时拆卸掉中弹几率较少的车身后的反应装甲,挪到车体前以加强前装甲的防御能力。

没有了附加装甲保护,本身就是整个坦克上装甲最薄弱的车后部,此时的防护力与诺门罕战役中的苏军同类坦克,没有任何的区别。一旦日军迂回到抗联的坦克车体身后,对于这些同样皮薄的坦克带来的威胁,也是相当致命的。

而在混战与近战之中,又是很难保证车体正面一直对敌。所以在王子阳发现生驹林的真实意图后的再三督促之下,指挥侧翼部队的装甲一旅坦克团三营营长,还是选择了按照他的要求。只在五百米之外,用炮火削弱当面之敌的进攻,而尽可能的避免与日军坦克打近战和混战。

如果不是日军的坦克火炮性能低下,其使用的穿甲弹威力不大。以及日军的指挥官,对抗联坦克的性能出现了误判。这场战役的结局恐怕还是很难说,至少不会赢的这么轻松,也不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实际上王子阳正是根据对日军作为主力的九七式坦克的了解,以及参战部队的自身情况,才指定的此次作战的战术。在侧翼吸引、分化日军兵力,同时利用原来部署在十二吐一线坦克部队编制还算是完整的现状,加强预备队中的一个坦克连正面全线压上。利用自己的装备与火力上的优势,率先打垮正面的日军坦克中队。

只是他没有想到生驹林在战术运用上连续出现的判断失误,反倒是将作为主力的九七式坦克调到了侧翼,想要先打垮侧翼突击的部队,以便保证与孙家营子一线联络通畅。结果却被拖住,无法及时回援正面战线,也在一定程度帮了他很大的忙。

同时日军落后的坦克通讯系统,造成的不便使得兵分两处的日军第三战车联队,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两处日军坦克集群之间的相互通讯联络,更加影响了生驹林中佐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和判断。

日军坦克的乘员素质,的确是相当的优秀。无论是其短停射击的命中率,还是各个战车组之间的配合,都明显在抗联的坦克乘员组之上。但装备上的缺陷,却是日军单凭训练程度是无法弥补的。

尤其是在抗联的坦克乘员组素质虽然与日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之下,装备性能上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此次战斗最终的走向,决定了两方面的胜负。而且在装备上的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明显。

如果说日军的九七式坦克还能与抗联改装后的t二六坦克,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勉强抗衡,在极近距离还能击穿抗联坦克上附加装甲的话。那么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面对着已经与原来天差地别的对手,根本就是白白的送死。再加上那些最多只能称之为装甲车的九四式坦克,那里能抵挡的住抗联经过改进升级后的坦克?

当然如果还是原来bt坦克那种只有十几毫米厚的装甲,日军的九五式轻型坦克还是有一定抗衡能力的。就算对付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二十五毫米的t二六b型坦克,也并非是完全没有一战的实力。以其装备的三十七毫米火炮,在五百米的距离之内还是可以击穿这两种坦克前装甲的。

但在面对经过大幅度改进升级后的抗联坦克部队,日军的九五式坦克可以说是已经迅速的落后。而即便是日军目前除了火炮之外,性能最好的九七式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坦克炮,只要超过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也基本上无能为力。

在十二吐一线日军使用的三种坦克炮之中,只有九七改坦克上的四十七毫米一式坦克炮,可以给抗联的坦克多少带来一些威胁。所以除了九七改式坦克之外,大部分日军坦克上性能低劣坦克炮,无疑更加剧了这种装备上的差距。

目前日军坦克上的各种坦克炮,选择的并非是一般国家的加农炮或是反坦克炮改装的,而是更适合支援步兵作战摧毁敌军的工事的榴弹炮。这些火炮的真正意义,是支援步兵进攻敌军设防坚固的阵地,而不是进行反坦克作战。

坦克是机动、火力、防御力的有机结合,他们不会在像工事那样在那里不动,等着你去接近让你去击毁他们。你拿初速、射程都相对较近,而且对穿甲弹使用有限制的榴弹炮,作为坦克主炮其实效果很差的。

作为日军主力九七式坦克上装备的五十七毫米短管榴弹炮低劣的性能,口径虽大但是反坦克能力并不强。反射高爆榴弹攻击工事的时候,威力的确很大。但是在穿甲能力上,远不如抗联坦克上使用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

装备上的差距,日军坦克在设计以及运用上的误区,再加上在战术运用上又接二连三犯了严重的错误,作为中日历史上的首次坦克之间会战的此次战斗,以第三战车联队的惨败告终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此刻全力发起一击的生驹林中佐来说,这也许就是差距决定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