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第三十章

而轻便的双联装十四毫米高射机枪,火力射速极快的二十三毫米高炮.对空威力远比他们装备最普遍的马克沁重机枪改装成的高射机枪,威力要大的多。而且更比他们的三七高炮和八五高炮,要轻便的多。

最关键的是这两种高射武器不仅威力大,而且轻便灵活,可以随同野战部队就地在一线部署。可以有效的抵抗德军的各式轰炸机,主要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苏军一线野战部队,尤其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威胁。

形势不等人,眼下反坦克武器奇缺,高射炮也不充足的苏联人就算再硬气,但是他也不得不考虑到西线的战局。有了这个把握,苏联人恐怕眼下在谈判桌上的硬气,只是他们在硬撑着而已。随着这几天战局将会持续恶化下去,苏联人低头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情。

否则自己安排苏联代表团在谈判之余,参观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新式弹药试射,以及两种高射武器平射威力干嘛?要知道那些靶子,可都是用在林西运回的日军坦克底盘为基础,完全按照德军最新式的四号坦克炮塔的装甲厚度布置的。

为了展示这两种武器使用的,经过改进的新式穿甲弹。以及两种高射武器,平射对付装甲目标的威力,耗费的这两辆日军没有炮塔的九七式坦克底盘和部分装甲钢板,还让杨震心疼了好大一阵子。

这两辆九七式坦克底盘和那些美国进口的装甲钢板,他原本可是用来与部队目前手中九零式野炮,一同改装为自行火炮的。相对于日军其他的**式坦克、九五式坦克和九四式装甲车,过于狭小的底盘,这些九七式坦克的底盘最好的。

而此次会战,日军参战的九七式坦克数量本就不多。被击毁的数量,再除去彻底击毁,连一点回收价值都没有的,剩余的数量就更少。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多辆,底盘完好的可以利用的。

尽管在被拉上试验场之前,这些战损日军坦克底盘饿发动机,以及所有可以拆卸下去的零部件,都已经拆卸了下来。但是几十枚的火箭弹,加上无后坐力炮弹下去。这两辆坦克的底盘,基本上就全部报废,根本就无法再利用。

只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俗语,杨震还是很清楚的。为了让苏联人尽快的上钩,杨震这次也就豁出来了。没办法不下点狠功夫,苏联人那里会入套?苏联人不入套,自己还拿什么做本钱?

不仅仅是苏军最急需的这两种反坦克武器,对于苏联代表团进行了展示。还有十四毫米高射机枪和双二十三高射炮各种性能也向苏联代表团,也进行了各种的展示。在展示的时候,苏联代表团之中两个苏军中将看的异常仔细。

用陪同参观的李延平的话来说,那两个苏军中将看着这两种武器,眼神几乎都冒光了。自己亲眼所见,总比原来只是在抗联的纪录片之中走马观花,以及远东军区的报告中见到这两种武器要详细的多。对于这几种武器装备的威力,也看的更清楚一些。

在参观完成之后的当天,苏联代表团便紧急动用一架飞机,将同时拍摄的电影胶带,以及每样武器的三套实物立即空运回国。而且这些武器以及少部分弹药,根本就没有在远东军区做任何的停留,直接被拉回莫斯科。

等到杨震参与到谈判之中的时候,他们的谈判对手等级升了数倍。从原来的以远东军区为主,莫斯科为辅的构成,一下子做了一个颠倒。直接换成了苏**军械部的一个上将,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各一个中将。原来作为谈判主力的远东军区那两个中将,则成为了配角。

如果不是战局不利,在持续的恶化。需要那些老帅在前方督战或是指挥作战,莫斯科甚至还准备派出一位副国防人民委员过来与抗联谈判。不过虽说那位副国防人民委员最终没有能够成行,但是眼下的谈判等级,也比原来要高了许多。

在这几位大神抵达哈尔滨的当天,抗联破译的苏联谈判代表团与莫斯科之间的无线电联系,也掌握到莫斯科严令代表团,务必要搞到这两种武器的实物和全部的生产技术。如果苏联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可以换取抗联提供一部分现货,那么有多少就要多少。

自从通信部扩编,并设立了大量监听站之后,杨震不仅对日军的无线电进行监听,对苏联远东军区与莫斯科的联系也在同时进行密切的监听。而且在破译苏军电报的时候,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虽说不像对日军无线电破译,下的那么大的功夫。但是苏军的密码体系,也要比日军差很多。其密码编成,远不如日军的密码编成那么复杂,而且也不注意更换密码。其密码使用时间,往往都很长。

而且抗联手中还有当初一个想要叛逃关东军,半路却被抗联截获的一个内务部上校随身携带的全部苏军密码本。这位苏军上校在秘密被处决之后,他随身携带的密码本,也就落到了抗联的手中。

随后苏军虽说紧急更换了远东军区的所有通信联络的密码,但是这些密码编成的方式却没有进行改变。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的改进。使用那位内务部上校随身携带的密码本,破译苏军的无线电报并不是太困难,而且要比破译日军的密码容易的多。

此次对苏谈判,苏联代表团与莫斯科和远东军区之间的联系,更是抗联监听的重中之重。为了监听苏联人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抗联准备了五部大功率的电台。抽调了十余名最好通信参谋,对其无线电通信进行破译。

在苏联代表团抵达哈尔滨第三天,其与远东军区的联络密码就被破译。第五天,其与莫斯科无线电联络的密码也被破译出来大半。而苏联谈判代表团,也许因为对抗联的技术能力,从骨子里面就看不起。自从进入抗联根据地之后,其携带密码就没有更换过。

眼下的苏联代表团此次谈判对于抗联来说,基本上已经是无密可保。除非他们不与莫斯科和远东军区,进行任何无线电联系。否则按照苏联人密码编成,即便是更换密码,也是有矩可循的惯例,破译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也正是有了这些,杨震才有这么充足的底气敢拍着胸口做出这个保证。当然这件事情,即便是对于抗联来说,也是绝密之中的绝密。除了参与的人员之外,只有杨震、李延平与郭邴勋三个人知道。

其余的人别说一般的高级干部,就连东北局都不清楚。而在眼下,更不能让这二位老帅知道。这要是传到中央的耳朵里面去,恐怕不一定会惹出什么事端来。毕竟那可是老大哥,你这么做等于在老虎屁股上拔毛。

不过虽说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底气这么充足,但是有些事情杨震还是要解释的。尤其是自己为何坚持要苏联人,提供这三种新式武器的生产制造技术以及图纸。至少要把两位老帅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别让两位老帅在注意力放在自己为何这么有底气保证的事情。

想了想杨震道:“两位老首长,不是我杨震非要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非要逼着苏联人拿着他们的现役装备来交换。因为我们现在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同时也缺乏中型口径的直瞄火炮。”

“原有的波兰仿制的奥匈式一百毫米火炮,因为数量与质量的原因,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更是已经无法承担高强度的使用。缴获的日制九一式一零五榴弹炮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这还不包括大批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七五口径火炮。”

“不仅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数量不足,我们现在也严重的缺乏,有反坦克功能的远射程直瞄火炮。大部分的日制野炮,因为缺乏相对应的炮弹,或是整体设计的原因,根本就无法作为反坦克直瞄火炮使用。”

“而按照我们的计划,挺进军在此次的休整之中,在炮兵的配备数量上,要达到与抗联相同的标准。团配备步兵炮和迫击炮,以及轻型的反坦克速射炮,各旅至少要有一个十八门制的山野炮。除了纵队原有的野炮营升级为炮兵团之外,还要组建部分直属炮兵团。”

“按照这个计划,我们只能将目前所有的库存全部拿出来,也只能部分的满足需要以及补充之前的战损。大口径的火炮数量倒是还勉强够用,但是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到一百五十毫米之间的火炮,以及中口径的直瞄火炮。”

“而且对于我们来说,现在不仅仅是抗联和挺进军急需炮兵装备补充。还有关内各个战区的部队,都在等着装备。老首长,全军都是一盘棋。我们不能自己飞机、坦克、重炮数量齐全,但是兄弟部队却是破破烂烂的。”

“两位老首长,我说的是全军。包括山东、陕甘宁、晋绥、华中、华东的各部,都包括在内。而你们计算一下,连同华东的新四军按照我们的标准换装,需要多少火炮才能满足需要?”

“最关键的是借机形成我们自己的火炮制造工业,以及引进苏联最新式的坦克技术,形成我们自己的火炮、坦克的设计制造能力。战争期间,我们可以指望美国人的援助。但是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和未来的希望,都放在美国人的身上。”

“相对于亚洲战场,美国人更看重的是欧洲战场。否则也不会在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反应的如此迅速。马上就公开宣布,将苏联列入租借法案的名单之内。而且在上个月,派遣军事代表团秘密的访问苏联,与苏联人就援助问题进行谈判。”

“这样轮到亚洲战场上的物资,数量就已经不多。在还要援助国民政府的情况之下,到我们这里还剩下多少物资?而装备,在美日真正开战,美军大量扩充,以及同样需要大量援助英国和苏联人的情况之下,到我们这里恐怕就是杯水车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