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头落地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头落地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杨震的抗议,英国人之前倒还是不太在意。英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在四二年五月日军全部占领全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以莫尔兹比港为依托,登陆澳大利亚本土。

同时在攻占了整个缅甸,正在向对印度东部地区以及孟加拉发起攻势之后,英国人却是真的慌了神。此刻北非战场正在鏖战,而美国一时还无法参战。力量已经几乎要使到极致的英国人,在也无法继续他们的所谓骄傲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之所以现在还能顶住日军在印度的攻势,除了美国人提供了大批的装备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抗联在中国内地发起攻势的时候,逼迫将日军原本用于调往东南亚的两个师团,在半路上又调回满洲。

如果这当时这两个师团被投入到印度,那么以眼下英军在东南亚的兵力,恐怕日军能一鼓作气打到卡拉奇。正是日本人的帮忙,让英国人了解了在远东战场上,抗联真正起到的作用远非他们可以想象的。

经历过这次杨震强烈的反弹之后,英国人虽说最终也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但是行为上收敛了很多。虽说提供给抗联的装备,对于英军自己的体系,以及与美国货相比来说始终是二流的。

就像他们只提供斯特林轰炸机,却一直不愿提供兰开斯特轰炸机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只提供十字军巡洋坦克,却一直拒绝提供更新式的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在战争期间英国人依旧提供的是他们已经转入二线的装备,但是却没有在做出这种以次充好,拿着三四流的装备来搪塞抗联的事情。

如果眼下一方面正在抓紧时间调整装备、编制,并接收英国人转来的坦克。以及正为英国人的华而不实,答应的装备只给了一半,抗联眼下最需要的战术飞机,却是遥遥无期而大发雷霆的杨震。

知道英国人原来答应给的飞机,会如此的垃圾。恐怕对于英国人违约,他就不单单是大发雷霆这么简单了。这些英国飞机抵达之后,与给抗联带来的麻烦相比,有还不如没有。至少不会让英国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同时,自己还要领着他们所谓的情义。

只是眼下正因为缺乏战术支援飞机苦恼,因为被美英两国合伙放了鸽子,而大发雷霆的杨震,却是远远的没有想到这些。随着那一天的日益临近,杨震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拟定作战计划,以及支应美国人方面。

不知道在自己出现之后,已经出现改变的历史车辙,最终的走向还会不会像原来一样的杨震。为了监控日军,获取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日本海军的动向,自十一月初开始,抗联开动了整个根据地内所有的无线电监控系统。

同时将两架刚刚改造完毕的c四七型无线电信号监听飞机,避开苏军在远东地区的对空监视哨,利用夜色的掩护。以最高升限,不开航行灯从苏联远东地区无人区域,轮番飞越苏联领空进入日本海,加强对日本本土无线电信号接听。

虽说日本海军的密码组成要比陆军先进和复杂的多,而且更换的频率也相当的密集,以抗联的技术能力和原有并不丰厚的底子很难破译出来。但杨震并没有放弃努力,依旧尽全力对日本海军无线电信号进行追踪和截获。

只是为了迷惑美英以及掩盖真实的意图,被杨震命令作为重点监控方向的日本南千岛群岛的日本海军基地,无线电全部实施静默。别说海军方面的无线电通讯联络,就是陆军方面的无线电联络信号,大部分时间之内也经常是时有时无。

抗联的监控系统,始终未能截获这个方向的日本海军无线电信号。不过南千岛群岛方面日本几个海军基地虽说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当同期日本海军本土各大基地,以及台湾和南方军的无线电信号数量,却是突然激增。

虽说没有寻找到南千岛群岛方面日本海军的无线电信号,以及无法破译截获的日本海军无线电信号。但是通过截取的东京大本营与各地日军各大战略集团无线电信号,以及同样激增的日本外务省的无线电信号,杨震依旧是获得了一丝蛛丝马迹。

只是单凭破译的日本陆军以及外务省的无线电联络内容,杨震依旧无法彻底的放心。直到十二月四日,抗联通信部破译了日本南方军给东京大本营的一份秘密电报之后,杨震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的放了下来。

这份最终让杨震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的电报,内容其实很简单,上面只有“早七时,预定使用各部队,以于三亚港全部登船完毕”。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杨震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平安落地。

这封电报,来自于担负东南亚作战的日军南方军。海南岛是什么地方?现在是日本南方军南下东南亚作战的主要战术训练基地,以及气候适应基地。而南方军自面向东南亚的三亚港登船,明显不会是投入到中国战场。

如果在海南整训的日军北调中国战场,那么应该从海口登船,渡过琼州海峡之后在广东沿海某一地登陆。而这批在海南岛整训的日军,既然从三亚上船出发,目标只能是与海南岛隔海相对的东南亚。

而事件的发展,都是连锁性的。日军不拿下东南亚,就无法解决目前最急需的石油和有色金属来源。而他们想要攻占东南亚,那么他们不摧毁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不夺取菲律宾群岛。他们这个目标,根本就无法实现。

美国人是不会坐视日本人在东南亚英荷殖民地攻城略地不管的。部署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及部署在菲律宾群岛不断在增强的美国远程轰炸机群,是日本人只要南下就无论如何要清除的障碍。

既然日本南方军对东南亚作战的部队,已经在海南岛登船。那么他们此时偷袭珍珠港,摧毁美国人太平洋舰队的舰队,恐怕已经抵达珍珠港附近海域。偷袭珍珠港这一改变日本命运的事件,应该不会有什么改变。

在截获这封电报之后,杨震便撤回了那两架目前世界上仅有的电子信号侦察飞机。越过苏联境内进入日本海,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既然现在历史的车辙还是按照原来的顺序再走,杨震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再冒这个风险了。

更何况现在这两架飞机,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利用飞机上装备的束星北教授研制出来的简易导航装置,引导眼下航空兵正在秘密全力准备的,即将展开的第一次对日空袭。

早在此次会战还正浓之际,杨震就让航空兵抽调出最好的两名作战参谋,研究对日轰炸问题。同时命令航空兵,逐步将大部分的伊尔四轰炸机撤出战场,转为进行远程跨海飞行训练。并要求通信部和航空兵专门成立一个研发小组,解决对日轰炸导航问题。

到杨震从延安返回哈尔滨为止,对日轰炸的各种准备工作,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那两架无线电信号接收飞机上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与侧向设备,就是这段时间研究的成果。当然对日轰炸的导航,并不完全依靠这两架飞机。

总部通信部与航空兵通信部,联手分别在东宁、佳木斯、汪清,设置了几个使用定向天线的大功率无线电台导航台。通过缜密的计算,这三部大功率无线电台发出的信号,至少两部的信号,将会在日本海靠近日本本土上空交汇的。

而这两架飞机起到的作用,就是随同轰炸机群,利用飞机上的机载无线电测向仪捕捉这个交汇点。引导对日空袭的轰炸机编队,寻找日本本土。至于进入日本本土之后,则依靠航空地图和飞行仪表进行导航。

尽管导航所用的电台,也只不过是使用特定频率,以及定向天线的普通超大功率无线电台。飞机上安装的也不过是普通的无线电测向仪,以及一个用来捕捉这个特制大功率专用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器。而这个专用无线电信号接收器,除了可以捕捉导航电台信号之外,还可以捕捉日本本土无线电广播的信号,作为深入日本本土之后的导航。

这些设备完成研发之后,航空兵曾经抽调过最好的飞行员,出动两架伊尔四轰炸机与一架c四七无线电信号接收飞机组成一个小编队,秘密穿越苏联滨海边疆区,飞抵日本海上空的实验过几次。

尽管这个导航系统相当的简陋,而且容易受到干扰。同时因为精度的关系,所发射的信号交汇点,最远只能达到日本西海岸二百公里之处,但是毕竟初步的解决了远程轰炸导航的问题。

抗联使用的苏制伊尔四轰炸机的仪表太过于简单,而且精度也相当的差。虽然航空兵从接到任何开始,就已经逐步使用进口的美制航空仪表替换。但是一是受制于美制进口仪表数量的不足,二也是飞机型号不同,所使用的仪表也有区别,最关键的还是技术手段不足。

航空兵尽管采取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依旧无法完全提高伊尔四轰炸机的仪表水平落后的问题。而且在海上没有地面参照物,全部单靠仪表飞行,对所有参战轰炸机飞行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太高。这一点,也是目前抗联航空兵尚无法完全达到的。

所以由杨震出主意,束星北牵头实际执行,搞出了这么一套简易版的导航装置。虽说与英德两国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相比,无论是精度还是距离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覆盖范围,也没有能抵达日本本土。

为了解决一些信号捕捉上的问题,以及对设备进行试验,那位狂热的束星北教授甚至多次冒险搭乘试验飞机,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多次反复试验,虽然还有一些小的瑕疵,但是大部分的问题已经解决。基本解决了在大海上,为轰炸机群导航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