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既然寻找到了突破口,这个连长也没有犹豫.立即带着的一个排以班为梯队,顺着通道口小心翼翼的下到山体内部。当干掉下面守在通道口,却在背对着出**谈的卫兵之后。立即以作战小组为建制散开逐步清剿,重点是通向两翼丘陵的方向。

至于正面的通道,则尽可能的向前拓展,同时以火力控制。自己兵力不足,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在全面抢占这座工事群,又要向纵深快速发展,并没有那个实力。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给后续部队,打开一条向纵深发展的通道,并除掉这个日军工事群。

直到进入山体内部,他才发现山体内部的工事,其实比自己想象和判断的要简单的多,并不是很复杂。也许是建设的很仓促,虽说整个山体全部打通,但是内部的整体结构只有上下两层,三条通道。

所有的对外火力点,都夹杂在通道之中。一进入山体内部,甚至几乎都不用刻意的观察,这些高低不同的火力点,就可以一目了然。当然按照日军修建工事的一贯特点,即便当初修建的再匆忙,里面的结构都经过了钢筋混凝土的加固。

不过因为施工匆忙,这里的防炮等级却是并不高。很多的地方,工程的质量一看就很粗糙,明显有赶工的痕迹。几个方向通道的距离也并不是很宽,只能容纳两个人快速的通过,在多一个人就显得很拥挤。

而且通道里面也不是笔直的一条道,而是利用山体内部自身结构打通出来的。曲曲弯弯的,给渗透进来的部队,留下了不少的可以利用的隐蔽处。当然这些同样可以作为日军隐蔽的地方,也会给攻击的部队带来一定的麻烦。

至于那些火力点,射界是经过苦心射击和计算的。但除了六挺重机枪的火力点之外,轻机枪的火力点,大部分只是用汽油桶打通,相互进行连接的。而通道前的火力点,也只是两个汽油桶的面积,显得相当的狭窄。

放下正副机枪手之后,很难在进去第三个人。如果被直瞄火炮命中,也就意味着这个火力点便再无启用的机会。可以说日军的这个工事群,规模不算小,火力布置也经过了缜密的计算。但到处都可以看到仓促施工的痕迹。

既然已经摸清楚了情况,那还等什么?他的部队每人一支自动步枪、一支手枪、一把三棱刺刀,一个班两支冲锋枪,连里面还有三支微声冲锋枪和三支微声手枪。装备和训练,虽说比不上军区直属侦察旅那么精锐,但是也是受过严格的侦察专业训练。

但这个连长也没有莽撞,表现的相当稳重,宁可慢一些,也尽可能的避免开枪射击。采取了逐步渗透,逐次清除。必要的时候以微声冲锋枪和微声手枪作为掩护,以抗联侦察兵专用短三棱刺刀徒手解决的战术。

再加上坑道式的结构,以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盏虽说光线并不明亮,甚至有些昏暗,,但基本上能够勉强满足需要的灯,将整个日军这个庞大工事的内部照的勉强还算清晰,寻找到日军并不困难。

而在侦察连向日军工事内部发起攻击的时候,里面的日军明显并未进入紧张的状况,除了几个值班火力点之外,里面的日军三三两两不是正在一起闲谈,就是在盖着毯子呼呼大睡,并没有注意到外边有什么寻常的动向。更没有人注意到那个进出通道已经被人打开,敌人已经渗透到了自己的内部。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这位老兄也自然不客气。指挥他的部队,虽说进度并不快,但也平稳的在清除山体的日军。只是好运总归还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罩着他们。在清除正面山顶的两个机枪掩体的时候,一声枪声将整个工事群内的日军彻底的惊动。

随即整个工事之内,从之前的一面倒的态势,直接转变为一场混战。尚未被解决的日军,在反应过来之后,极力想要将工事内的敌军清除出去,而渗透到山体内部的抗联侦察兵,也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撤离的攻占这个遏制整个康保日军筑垒地域东北方面的工事群。

日军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但工事内的狭窄地形,却限制了日军一次性投入兵力的数量。而带队的抗联侦察连长,直接将两挺日军工事内的维克斯机枪,架设到面对工事与日军二道防线相连接的正面通道之内。

以密集的火力,直接封锁住这条龙并不宽阔的通道,阻止了日军从正面投入的兵力数量。而在工事内部,日军即无法使用掷弹筒,也无法拉开散兵线。整个通道被两挺维克斯机枪,封锁死死的。

同时打破不许开枪的禁令,命令已经接近两翼山头的部队,以火力开道向两翼快速的推进,在最短的时间攻占侧翼这两个山头,掩护大部队上山。而在战斗之中,他的部下严格的训练,以及手中的速射武器占了大便宜。

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在这种狭窄的空间之内,转个身子都费劲。打一枪需要拉一下枪栓的射速,也限制了火力的发挥。而对于抗联手中的冲锋枪和短小的多的自动步枪来说,这种情况却是正可以发挥他们的最大火力优势。

利用通道内弯弯曲曲的地形,手榴弹加上自动火力开路,基本上遭遇不到什么太大的阻力。即便遇到敌军架设机枪抵抗,基本上距离都不算远。一颗致命菠萝,就完全可以解决日军的一个机枪阵地。

好像从来没有想象过敌军会打到工事内部的日军,整个工事之中只有正面有通向纵深的通道。在中路被夺取之后,两翼工事内的日军,几乎相当于成了瓮中之鳖。外面的援军进不来,里面的人冲不出去。

尽管两翼的日军倾尽全力,也根本就挡不住抗联的这种以三人作战小组,交替掩护的同时,以手中速射武器掩护全力开路的战术。尽管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在可以开枪之后,向两翼推进的速度远比原来要快的多。

在与正面利用接到通报的部队,寻找到缺口突进来采取前后夹击的打击之下。在枪响不到十分钟,两翼山头便被干净利索的拿下。虽然还有残敌利用角落或是地形在负隅顽抗,但基本上已经无法影响到全局。这些残敌,只需留下部分兵力清剿便可。

而在正面从纵深增援过来的日军,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之下,推出来的一门三七速射炮,试图解决掉这两挺以交叉火力,封锁了整个通道的机枪。一炮还没有来得及开,就被侦察兵使用火箭筒,抢先一步直接连人带炮给炸的粉碎。

山体内部打成一片,日军的这个规模并不小的工事群,被渗透进来的一个连搅合的七零八落。而山下已经接到报告的苏英奇,则利用这个机会,使用捆扎在一起的爆破筒和炸药,在日军那个真假雷场之中直接打开三条通道,指挥两个连的兵力立即上山。

一个连的兵力,沿着突破口快速的向两翼方向展开。另外一个连加强一个排,则立即抢占山脚下的日军纵深阵地,并尽可能的向南发展,拓展准备防御空间,为日军肯定会展开的反击做好准备。

而最后一个步兵连,抽调出两个排,向满德堂一线展开,准备阻击那个方向的日伪军增援兵力之外。这两个排在必要的时候,还准备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使用,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用到最关键的位置。

对于苏英奇来说,既然这边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他原计划采取的隐蔽突击渗透的战术,已经无法在进行下去。如果这个时候在拖延下去,就真的耽误事情了。等到日军援军抵达抢占山上表面阵地,那么之前的努力将会全部付之东流。

至于工事群内部的战况,苏英奇根本就没有过问。那里现在已经插不进去脚了,在投入兵力已经无任何的意义。再下去部队,只能是徒增加伤亡数字。在还要防备身后满德堂据点的日伪军的情况之下,他没有那么多的部队可以这么lang费。

至于下一步的作战,在登上这座丘陵顶端,看到纵深日军的防线态势之后,苏英奇则就已经不准备按照原有的计划执行了。这里正处于两部日军的结合部,也是十几里之内日军防线的制高点。

站在这里,日军由北向南的整个纵深,以及密密麻麻的工事群、火力点几乎一览无余。甚至举起望远镜,在白天的时候,都能看到康保城。自己只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向纵深发起攻击,可以说肯定会遭遇到日军重兵拦截。

有了这个制高点,这个方向对于日军来说,远比对面发起佯攻的方向重要的多。与其打到尖刀卷刃,这么一点有生力量耗尽,还不如利用日军绝对不会放弃这里的态势,将日军重兵吸引过来,为其他方向突击,创造一个最佳的条件。

对于有着在关内打游击的时候,长时间都是独立活动,使得在作战之中独立意识很强的那段经历的苏英奇来说,从来就不是那种死板的执行作战计划的人。他指挥作战,往往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最有利的调整。

也正因为这一点,他当年才能在阿鲁科尔沁旗一战,将深入日军纵深的二团以及配属部队给基本上带了出来。同样是因为这个作战风格,战前他才要求杨继财,不要给他定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而在眼下原有的作战计划,已经从有利转变为不利的情况之下。他迅速的调整部署,准备以这里的地势以及日军原有的工事,将整个康保一线的日军防御重点,由东南方向吸引到东北方向来。

在这里,日军的火力点可不单单都是向前的。在这道丘陵地带的背后,日军还修建了大量向后的火力点。这样,一旦突击部队只要没有彻底的消灭这里的日军兵力,即便突破阻击,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也会遭遇到前后火力夹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