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撑着最后一股气

实际上无论是关东军,还是日军大本营都很清楚的判断出,抗联发起此次攻势应该是抗联在东北战场上的最后一次攻势.现在的抗联,在战场上明显处在强弩之末的状态。UU小说,uu234只要扛过抗联的最后这三板斧,东北战场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即便是清楚的判断出局面来,但对于前一段战役之中伤亡同样巨大,甚至远远超过抗联的关东军来说,现在却是同样处在已经无兵可调的状态之下。面对着抗联在热河发起的进攻,虽然已经准确判断出热河的攻势,应该是抗联发起的牵制性行动。

但关东军却无论如何,也不敢从辽西抽调部队增援南满。在辽西兵力被牵制,关东军是在无法抽调兵力增援的情况之下。梅津美治郎不得不冒险,从四平战场正面火速抽调回来两个联队另六个步兵大队,立即沿新民至***、虎石台、新城子一线全线展开。

同时立即派出得力人手,乘坐飞机返回旅顺。从旅顺守备队以及外长山群岛独立守备大队之中,成建制的调出六个步兵中队。并动员在关东州的侨民和所有日籍、朝鲜籍的警察,除了每个县留下少量配合同样少量的宪兵维护所谓治安之外,全部派往一线参战。

战况紧急,也来不及训练。警察又不是集中驻防,只能以中队为建制,凑齐一波调往前线一波。至于那些警察能有多少活着回来,就不是眼下急于稳定住前线战局的梅津美治郎大将,能够顾虑到的了。

反正关东州还有部分海军驻防,帝国对关东州的治安控制一向异常严密。治安也算是良好,帝国调走一部分警察没有太多的问题。临时出现的治安上缺口,可以抽调海军那些水母上岸参加吗。

不过考虑到集中部分警察之后,兵员依旧有些不足。梅津美治郎大将在将警察集中,投入到一线作战的情况之下,派人去关东州不顾地方行政人员的坚决反对,将所有男性侨民之中,十七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全部集中起来,拉到大石桥整训。作为预备人员,随时准备投入到战场上。

而在梅津美治郎的正面,在关东军不惜一切代价从后方搜罗兵员的同时,抗联也在成建制的将原来的工程、铁道等兵种,包括后方已经所剩不多的警卫部队,进行改编成建制的调往前线。就连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的警卫团,都调出两个营。

为了准备这最后一击,他的对手抗联也在倾其所有。除了正在抓紧抢修通辽至开鲁铁路线,以及部分秘密铁路线上的部分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之外,所有的铁道兵和工程兵全部进行整编。

原来以铁道兵为基干整编补充的一个师,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在重新投入四平周边这个巨大绞肉机一样的战场,只掀起了几个lang花,根本就无力改变整个战区的态势。前线参战各个部队,已经到了不补充根本就无力实现总部计划的情况。

在后续兵力依旧不足的整体态势之下,郭炳勋亲自要通各个二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以及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后勤部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将根据地内各个二级军区和分区所属各县的武装,除了各县留下一个骑兵小队,一个步兵中队之外,全部集中进行整编。

编成一个半整编师,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战损最严重的部队。原来已经划拨给东北局建制内的铁路公安部队,也全部重新转入作战部队。经过不惜一切代价的搜罗,郭炳勋在战役最后关键时刻,硬生生的拼凑了十六个独立团的预备兵员。

这些兵员在经过三天的集训之后,立即开往四平前线,补充一线参战部队战损。通过种种的努力,前线有五个师重新充实了建制,三个师部分恢复了被打残的单位。但这已经是抗联,目前能够抽调补充兵员的极限了。

此次集中调整之后,全军在后方每个二级军区只剩下一个团,担任战俘营和日侨集中地的警戒和监押。各个军分区所属各县只剩下一个半的地方武装勤务中队,担负监管、重要目标警卫的工作。

铁道兵只留下两个团,以及两个独立营,继续抢修开通铁路,以及大小兴安岭崇山峻岭之中几条秘密铁路线之外。原来正在进行的对长白山区关东军修建的各个铁路支线整修的任务,全部暂时停顿下来。调出的部队,全部进行整编。

而不算配属给航空兵的工兵团,司令部直属五个基建工程兵建制团另四个独立营,只剩下三个独立营在大兴安岭之中从事秘密工程。其余的全部进行整编,两个团合并为一个,编成两个整编团和一个简编团,编入一线作战部队补充伤亡。

原来承担的各条战备公路硬化,以及佳木斯、牡丹江、东宁、汪清、延吉等永备机场修建和改建的任务,全部交给地方政府负责。各个军兵种以及后勤部门,能抽调出来的警卫部队,尽可能的抽调出来。能留下一个排的,绝对不留下一个连。

通过采取种种手段,不惜停顿下来一批重要的工程建设,郭炳勋不惜一切代价拼凑出来一部分补充兵员。在新兵补充不足的情况之下,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遍布了整个根据地。除了实在不能抽调的部队之外,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几乎全部被抽光。

至于根据地内留守兵力不足的情况,则暂时改变原有的新兵,全部集中到军区统一训练极度训练的办法。将所有的新兵编成二十个新兵团调往二线地区。一边进行训练,一边担任二线警备任务。

眼下都已经筋疲力尽的关东军和抗联,抽调的兵力都已经是手头最后一点点的实力。大家其实都已经打不下去了。然而确定权却偏偏不在东北这个主战场上,而是在华北的山西和察南。大家都在死撑着最后一股气,现在比的就是看谁先挺不住倒下去。

原本梅津美治郎想要从朝鲜军调集部分兵力,增援到东北战场。但对于他的这个要求,大本营却丝毫没有考虑余地的一口回绝。大本营明确表示,朝鲜军在任何情况之下,一兵一卒都不允许调动。

朝鲜半岛是连接日本与大陆的最近通道,帝国当年苦心兼并朝鲜,甚至不惜与当时的俄国一战,就是为了取得一块进攻中国的跳板。没有了朝鲜,整个帝国在支那与满洲的军队,与本土的陆地联系将会全部被切断。

同时这个朝鲜军,不仅承担着本土与支那战场之间联系的关键部位防御,也是帝国本土最后防御圈的重要屏障之一。所属两个师团,现在归本土防御总司令部指挥。这两个师团,是本土现在仅剩不多的常备师团。

可以说承担着本土防御,相当重要一环的守备。如果将这两个师团调给关东军,万一出了朝鲜出了什么状况,本土怎么办?而且现在大本营也没有新的师团,来填补朝鲜军这两个师团调出之后,留下的防务空缺。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其实真正让大本营拒绝调朝鲜军进入南满参战的主要原因,除了抗联目前已经控制了丰山至镜城一线的图们江口。并已经从东北方向威胁日军在朝鲜北部统治核心的平壤,朝鲜半岛实际上已经处于战场。以及朝鲜半岛在日军整体战略态势之中,异常重要的地位之外。

最关键一点就是抗联突袭南满纵深,横扫整个辽东的那一战,给日军大本营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深刻。那一战抗联施展的大范围穿插战术,横扫奉天、抚顺、本溪、鞍山、辽阳一线,让日军大本营至今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当时为了便于指挥,关东军司令部从四平撤退之后安置到开原。那么此战损失的就不是南满的工业了,搞不好自明治维新创建新式军队以来,陆军恐怕就出现第一个战死或是被俘的现役陆军大将了。

大本营很是担心抗联在朝鲜,在有模有样的来一次。如果抗联将在南满采取的战术,在朝鲜复制一遍的话,就不是单单损失了一些工厂的事情了,朝鲜半岛也不是距离本土相对遥远的南满。

帝国本土与朝鲜半岛,可就隔着一个并不是很宽的海峡。尤其是釜山一线,因为帝国与南满、支那战场之间运输的关系,集中了大量的运输船只。如果这些船只落入敌军手中,再加上敌军又有大量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哪怕只有一兵一卒的敌军踏上本土,对日本来说都是一个耻辱。

就算不偷袭本土,那么朝鲜境内还有众多对维持战争所必须的工厂。眼下奉天兵工厂已经被破坏无法生产,如果仁川和釜山的兵工厂再丢了,那么将会给帝国的整体战略带来致命的影响。

尽管梅津美治郎大将已经再三保证,北满的抗联现在已经到了兵力使用的极限,但大本营依旧不敢冒任何的风险。直接拒绝了从朝鲜军或是南方军,哪怕是中国派遣军之中,至少给关东军成建制的调拨一个师团的申请。

大本营直接告诉梅津美治郎大将,南方军对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进攻,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大本营所有的预备队,已经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两个战场。关东军眼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遏制住抗联的攻势。

甚至不仅没有给关东军任何的补充兵员,大本营还从旅大关东军最后一批储备弹药之中,抽调走了三分之一的炮弹和一半的轻武器弹药。在奉天兵工厂已经处于停产状态之下,没有从本土给关东军调拨一发子弹。

当然大本营也没有一切都做绝,同意朝鲜军立即从朝鲜为关东军动员不少于一万名的在乡军人,并为关东军征集五万名朝鲜籍的新兵。并安排朝鲜军立即拆卸仁川兵工厂,将那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包括大批设备在内,全部调拨给关东军。

如果关东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奉天兵工厂的生产,大本营在整个四二年,不会在从这个工厂抽调任何弹药和物资。设立在关东州的那几个南满仅存的军工原料工厂产品,可以优先调拨给关东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