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准备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准备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一个强劲的对手,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这个评价可以说是杨震,给与此次重庆反击战之中,所有参战各军和各级将领之中最高的评价。相对于在此次作战之中,表现的多少显得有些眼高手低的,八战区那位天子第一门生来说。刚刚调到一战区的这个杂牌军将领,更让杨震注意和侧目。

但评价高归评价高,杨震却是没有太多的心思放在这个人的身上。一战区事实上已经提前结束了,这场打的并不精彩,甚至是虎头蛇尾的反击作战,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虽说已经在杨震的预料之中,但根据形势的发展,他还是要调整部署的。

眼下一战区在豫东的反击作战,虽说大家还在开封周围战场上僵持着。但眼下实际上一战区收缩回新黄河以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任何作战都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这投一口气没有提起来,这士气也就弱了下来。

再加上豫中是一战区腹地,不仅囤积着大量的军用物资,而且也有一战区参战各部的大量眷属。在豫中日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眼下出兵到豫东的部队,恐怕已经是军心不稳、心无战意了。

眼下已经撤到豫北的吉本贞一所部,已经完成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重新以建制完整的大队为基干,编成了五个支队陆续开始南下,对新黄河以东的一战区所部来说,原来有利的战机已经丧失。

按照眼下的态势来看,就算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场反击战再打下去也就没有多少意思了。就算重庆的那位老先生再固执,但是他的那些部下,也不会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人应付上司的办法可是有的是。如果此战之中,真的按照他的命令一丝不苟的执行。

以两个方向投入的兵力和装备来看,这两场反击作战就算不能尽全功,至少也不应该打的这么虎头蛇尾。眼下恐怕他坚持要打下去,但是已经是人心浮动的战场局面,恐怕也不是他能左右得了的了。

豫东战事一停,以三九年以来重庆方面各大战区,在战略方面基本上以防御为主,日军只要不进攻,基本上不进行任何的战略或是战术方面反击的总体表现来看,肯定又是一副死守不出的架势。

这样一来,在接下来的日军对河北战场的后续反扑,在整个侧翼再无任何的担心。当然防范肯定要做一些,但是绝对不会有太多的关注。也就是说日军在豫东战场上,只会留下一部分的兵力,但是不会放上太多的兵力。

杨震很清楚,等到豫东的一战区部队全部收缩回豫中,以及渤海湾开化之后,恐怕接下来日军在冀南、豫北、冀鲁豫边区肯定会有所行动。日军第一军想尽办法从山西战场脱身,甚至不惜丢下一个师团,留下来拖住晋东南战场的太行、太岳军区部队,掩护主力撤回豫北休整。也绝对不会老实待在那里,没有任何作为的。

纵观第一军此次的整个突围行动,杨震也不得不感叹,吉本贞一这个家伙胆子大、敢干。原本杨震认为在自己攻取石门之后,第一军肯定会想办法撤出山西战场。但对于山西战场的日军来说,首选的突围方向应该是晋南。

晋南与眼下依旧控制在日军手中的豫东、豫北山水相连,相互成犄角之势。而且就山西战场的态势来看撤退到晋南,不仅可以接应出眼下被打的坐困长治的三十六师团,还可以控制中条山区,与身后的黄河北岸连成一体。

这样即便是重庆方面收复运城,晋冀鲁豫收复整个晋东南,也依旧时刻处在日军的威胁之下。尤其是在日军眼下还牢牢掌控豫北的情况之下,晋东南的太行军区依旧没有摆脱面对两面夹击的态势。

到时候日军居高临下,无论是晋西南还是晋东南,都要牵制中国方面大批的兵力。选择晋南方向为突破口,无论是对眼下的日军,还是日军整个下一步的态势,无疑都是最有利的一个选择。

所以在战前部署上,晋冀鲁豫军区还是将所属的太行,以及配合其作战的太岳军区部队,都放在了南同浦铁路沿线,以及白晋铁路沿线,并以大部兵力对长治实施围困战。就是要切断晋南日军,与太原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

逼着晋中的日军,在选择撤退路线的时候,走南同蒲铁路沿线。事实上晋冀鲁豫军区,眼下的整个部署态势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无论是杨震还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首长,谁也没有预料到,吉本贞一的突围路线会另辟奇径。没有走南同浦铁路,更没有救援三十六师团。

第一军的主力会选择地形最复杂,对于日军来说虽然不陌生,但是并不适合其重装行动的太行山区、一路上不与沿途的太行军区武装做任何的纠缠,甚至不惜在一些关键地方,绕路避开太行军区地方武装的阻击,强行向豫东撤退。

抢在眼下集中在白晋铁路沿线,以及长治周围的太行军区主力,接到消息返回根据地之前。利用自己面对留守的太行军区地方武装,装备和训练都很差,自己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几乎可以说一路安全的撤到了豫东地区。

并一部兵力不顾在太岳军区围攻之下,苦苦挣扎的南同浦铁路沿线的日军。转道晋西南二战区腹地,来了一个上百公里的强行穿插,接应出被困在运城的三十七师团主力。这一手打破了山西战场之上,原来对第一军相当不利的战局。将整个第一军剩余的兵力,大部分带出了山西。

在撤出山西战场之后,尽管在之前在山西战场上,也伤亡、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兵力,甚至可以说是已经伤筋动骨。但除了眼下还被困在长治,以及白晋铁路沿线的三十六师团。以及太原以北未能撤回的少数兵力之外,主要部队的基本建制还在。

不算在豫中损失惨重的三十七师团,与困守长治三十六师团,其撤出山西战场的两个师团剩余部队,外加半个混成旅团只要补充及时,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战斗力。而眼下豫东战场实际上已经平息下来,也标示着豫东参战的日军随时可以东调,投入到接下来可能会进行的反击作战之中。

吉本贞一这一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给整个太行军区内部,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好在日军急于撤退,沿途并未做任何的停留。虽说在太行军区内部来了一个穿心战,但是并未造成太大的破坏。

只有太行军区储备在黎城附近的一个粮食仓库,因为正在日军撤退的路线上,被日军劫掠一空,损失了十几万斤的粮食。不过也正是依靠这批粮食,才让只携带了七天粮食的日军,能够坚持到出太行山。

面对着眼下的局面,杨震不得不着手早一些进行准备。为了在日军全线反击河北之前,尽可能的做好准备。杨震紧急从河北战场抽调了一个一五零炮兵团,外加一部分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外加一个独立坦克团尽快入晋。

调往眼下除了还在激战的长治之外,已经基本上平静的山西战场,加强晋冀鲁豫军区的支援火力。以便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尽快的解决长治之敌,能尽快的腾出手来。同时在日军可能会在晋东南下一步动作之前,尽快的让晋冀鲁豫军区完成作战任务。

对日军过于了解的杨震,可不认为第一军主力在突围而出之后,会完全的放弃三十六师团。以吉本贞一在山西战场的所作所为来看,谁又能保证他在豫北和豫东战场的动作,不会失虚张声势,只是对一战区在豫东的攻防战释放的一个烟幕。

在豫东战场已经无大的变化情况之下,不会转道晋东南战场?豫北距离豫东战场是近,但是距离晋东南眼下的主战场长治,直线距离也不远。只不过相对豫东来说,这一线的地形有些复杂而已。

要知道晋东南的晋城至豫北的清化一线,可还在日军手中控制着。原来部署在中条山区的第十四混成旅团,虽说大部分撤到了运城。但是在晋城至豫北,却还保持着一个加强步兵大队并伪军一个军的兵力,并牢牢的控制着天井关。

同时虽说邢台至永年一线已经被冀鲁豫军区攻占,但日军在冀南还牢牢控制着冀豫交界处的重要城市邯郸。依托身后豫北安阳一线的日军支撑,在邯郸周边还保持着相对较多的兵力,并控制着冀南与山西的交通咽喉滏口陉。

冀鲁豫军区部队集中两个旅的兵力,曾多次试图收复邯郸并不断的对滏口陉争夺。但在日军顽强抵抗,以及安阳一线日军策应与增援之下,多次组织强攻都未能得手,在邯郸以北的临洺关一线,与邯郸日军转入对峙。

而天井关与滏口陉,为太行八陉之二,自古为连接山西与河北的东西交通要道。日军控制这两个沟通太行山东西的陉口,也就可以随时救援长治的三十六师团。按照日军自中日全面开战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冈村宁次还是吉本贞一,都不会彻底的对三十六师团放弃。

只要三十六师团还在抵抗,他们势必会全力救援。如果不能尽快的解决三十六师团,参战的太行军区部队,很可能会面临前后夹击。杨震抽调一批重火力进入山西战场,划归太行军区指挥。

就是为了协助太行、太岳两个军区,加快战斗进程,在最短时间之内的解决三十六师团。即做好应对接下来战局可能出现的变化,也加快长治以及南同蒲铁路沿线战斗进程。尤其是长治战场,已经绝对不能在拖下去。

在调集部队入晋加快晋东南战场的同时,杨震几经考虑给晋冀鲁豫军区并太岳军区首长,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太岳军区能够抽调出一部兵力,向南对晋城一线的日军展开攻势,并抢占天井关天险,确保晋东南战场侧翼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