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锁网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锁网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等第三军所属各个部队好不容易冒着漫天的飞机,冲到凤城地域熬到夜晚,想要趁着抗联轻型攻击机群因为无夜间攻击能力撤离。留下的中型轰炸机与大型攻击机群,也陆续开始返航加油、挂弹的时候,快速的穿过火力封锁线撤往安东。

王效明为北线部队,火速调来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营,密集的火箭弹又打了过来。相对于精度更佳的榴弹炮、加农炮,以及山野炮来说。干这种无需精确瞄准的火力封锁的活,远射精度略差的一二二火箭炮,却正是最佳的选择。

两个火箭炮营与南线陶净非一个师携带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连,以及陶净非的辽东南集群部分直属重炮群,对凤城以东这个十余公里宽的缺口,毫不吝啬的倾泻着大量的炮弹。而南集群的师属炮群,则对凤城以南固守鸡冠山、凤凰山一线的日军,也不断的采取火力压制。

当初为了对于紧邻朝鲜的辽东地区控制,以及对活动在辽东深山老林中抗日武装的围剿。日本人苦心修建的凤城到岫岩的公路,此刻倒是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正是依靠这条公路,陶净非参战的这个师才能携带大量的炮兵支援作战。

南线陶净非虽说在凤城方向,只投入一个师的兵力。但考虑到这个师面临的敌情,以及较为良好的交通条件,陶净非给这个师加强了大量的炮兵。除了师属炮兵之外,还携带了一五零榴弹炮一个营,九二式加农炮以及一二二火箭炮各两个连。

这些火炮组成的炮群,沿岫岩至凤城公路两翼占领阵地展开后,将炮口直接对准了凤城以东五龙背一线。其远程炮火与北线王效明所部的两个一二二火箭炮营,在五龙背以北合围圈缺口,航空兵构筑的封锁线以东。又组成了一道由炮火,构成的第二道火力拦截网。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天上不断释放照明弹,为两翼炮群指示目标的抗联轰炸机乘员,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上,一道道由炮弹炸出的火墙,在这个十余公里长的缺口处,来回不断的滚动。

而在这道火墙的西面,抗联由b二十五、a二零攻击机群组成的夜航轰炸机群,在补充完毕航弹和燃油后。也不断的在照明弹的配合之下,将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投掷到缺口处。大量凝固汽油弹燃起的大火,在夜间十几公里之外清晰可见。

面对着抗联空地远程火力组成的火网,听着背后越来越近的炮声。眼睛都红了,但却是不敢有片刻耽搁的中山惇中将。命令已经撤到凤城的日军各部,就算前边是刀山火海,也要硬着头皮冲过去。

对于中山惇中将来说,冲过去虽说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也许还有一定的生机。要是在继续磨蹭下去,等到身后的抗联主力部队围攻上来。眼下已经被炸的七零八落的第三军,只能是十死无生。

在中山惇中将严厉督促之下,日军各部也只能采取尽可能的分散建制,并尽可能采取的多路撤退的办法,硬着头皮向火海里面冲。但不过十余公里的缺口,这么多的日军部队一下子撤过来,还是显得有些拥挤。

而且不过十余公里的缺口,各部日军就算在怎么多路撤退,但可供选择的路线还是有限的。密集的航空炸弹和火箭炮弹,将突围的日军成片的炸倒。凝固汽油弹则将大批的日军,直接就地火化。

当天色再一次微微放亮之后,又一次赶来后不断在缺口上空盘旋炮艇机。也将携带的枪炮子弹,轮番的砸向拼命试图冲出去的日军头上。凤城以东这十余公里的缺口,几乎成了第三军的坟墓。

当舍弃了座车在一个步兵大队的全力掩护之下,几乎丢光了他军司令部所有人员后,才好不容易挣扎着撤到安东的中山惇中将,清点撤出来的部队时却是已经欲哭无泪。从最西面的连山关到安东不过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他的第三军整整丢了撤下来兵力的三分之二。

连同两个增援的师团在内,四个师团外加四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现在东拼西凑也不足一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了。这其中除了之前在战场上伤亡,以及被王效明的追击部队分割部分兵力的之外,相当一部分都丢在了撤退路线上。

尤其是通过凤城以东那个缺口的时候,抗联的空地火力夹击,给第三军带来了最致命的损失。从凤城县城到缺口处,到处都是成片的日军尸体。有的地方日军尸体,甚至摞起来几尺高。还有大量被凝固汽油弹命中后,成了焦炭状的日军。

重武器也全部丢光,就连重机枪都没有带出来几挺。伤员和阵亡者的尸体,铺满了整个撤退的路线和缺口处。大批的骡马、辎重连同他的第三军主力,也一样全部丢在了撤退途中。就连军参谋长,也在撤退的路上不知所踪。

只是战局的发展并未给中山惇中将,连同他的顶头上司山田乙三大将多少时间伤感。在又冒险耽搁一天,收拢断断续续逃出来的部分日军。以及凤城南北两个战场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已经下降到两个步兵大队的残部之后。

炸断了安东鸭绿江两座大桥,以及朝鲜军在安东江面架设的十三道浮桥,在追击的抗联航空兵轰炸之下仅存的三条,挣扎着撤退到了朝鲜境内。在渡江的时候,又因为被抗联航空兵堵在桥上一顿的狂轰滥炸。等撤到新义州的的时候,他的第三军仅存的兵力又少了三分之一。

眼下已经进入到十一月,鸭绿江虽然还没有大面积封冻,但这水温却也足以要人命。在第三军残部撤退的时候,抗联的攻击机群就像打靶一样,将浮桥一条条的炸断。桥上的日军不是被炸死,就是掉到水里面淹死或是活活的冻死。

就连两座大桥,也在抗联的炮艇机封锁之下,满桥面都是日军的尸体。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停下来,去救援那些落水的人。所有撤出来的日军只要还能走动,就拼命的向东撤退。至于那些落水的日军士兵,只能看他们自己能不能侥幸游上岸后,体质能不能熬过初冬的寒风。

在第三军撤过鸭绿江后,整个江面上到处都是漂浮的日军尸体。随着江水的流动,不断的流向黄海,最终堆积在鸭绿江口安东下游,以及入海口的几个江心岛上。仅仅安东的威化岛上,就堆积了几米后的日军尸体。

而朝鲜军在接应到关东军第三军,也可以说是整个关东军,最后已经所剩无几的残部后。立即放弃了新义州一线,乃至整个平壤以北的朝鲜境内,快速的向平壤方向撤退。尽管辽东战场上第三军被分割的部队,还在拼命的抵抗。

新民境内的第五军,也还在不断的试图突围。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去考虑那些残兵败将的感受了。第五军孤悬辽东,周围都是敌军的装甲部队。现在恐怕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束手无策。眼下的第五军在关东军,甚至日军大本营的编制表上,已经被抹了去。

而关东军第三军仅存残部所有逃出来的人,以及包括了目睹关东军惨状的朝鲜军接应部队在内,所有人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向南撤退,离开这些恶魔一样的支那人越远越好,千万别被他们追击上。

第三军最后的残部撤到朝鲜境内,并随着朝鲜军前来接应的部队,一口气直接撤到了平壤。让追击不及的王效明只能将闷气,全部撒在未来及撤离的第三军残部身上。他就连最后通牒,都没有给这些残存的日军下达,就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击。

而面对战局此刻郁闷的,绝对不仅仅是王效明一个。关东军渡江撤退的时候,就在安东外围,虽说吃掉一个旅团,但却让关东军司令部,以及第三军残部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跑掉的陶净非,也是一样的相当恼火。

不仅这二位前线将领,对于这个结果很是不满意。而且此刻已经带领抗联前指,进入沈阳城区的杨震,也一样相当的不满意。尽管第三军连同撤到辽东的两个师团,所属大部分的兵力已经永远无法返回日本。

毕竟第三军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连同关东军司令部一同撤到了朝鲜境内。辽东一战未能尽全功,让杨震很是不满意。能不能抓住关东军司令部,他倒是不怎么在乎。但是让相当于一个多师团的日军撤到了朝鲜,会对他下一步整体战略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陶净非以两个建制相当完整的师,居然被日军一个旅团给缠在了安东的外围。使得自己当初制定的第二道合围圈,未能最后完成。让第三军的残部,在朝鲜军的接应之下,撤到了朝鲜。

安东周边一面临海、一面临江、一面临界,其他方向又都是山地。尤其是五龙背、凤凰山一线山势险峻,整个安东并凤城一线周围地形极其复杂。在加上所谓的公路都是土质公路,路况相对残破一些,而且数量相当的有限,极其不利于重装备的运动。在这种地形之下,这场战斗不好打这一点杨震知道。

同时此时的鸭绿江安东一线的江面,虽说修建了水丰电站以及水库,但水面还是比较宽阔。要想对岸敌军已经严密布防,同时缺乏架桥工具,以及江面宽阔不利于架桥的情况之下,强渡鸭绿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已经打到了铜铁岭,可以说已经距离安东城区近在咫尺的他,完全可以想想办法吗。还有王效明只知道沿着鸭绿江西岸穿插,没有想到或是压根就没有想过,在宽甸上游渡过鸭绿江,在朝鲜境内实施大范围的穿插,包抄新义州沿线日军的后路,并切断关东军残部的最后退路。

的确过了鸭绿江就是朝鲜境内,渡过鸭绿江就相当于打出了国界。但眼下的朝鲜是什么,那是敌人控制的区域,几乎就相当于日本本土。进入朝鲜作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日本人还会因为抗联进入朝鲜作战,在政治上提出抗议并引发外交纠纷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