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们的作风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顿几乎是一字一句的道:“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强调过,全国整个战局都是一盘棋少了谁都不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现在华北兄弟部队在日伪军连续的大扫荡之下损失惨重,眼下又丢掉了华北精华的冀中平原。”

“我曾经说过冀中对于华北来说那是粮仓和兵员的仓库,可以说是整个华北的兵站和财源。失去了冀中,就等于整个华北丢掉了粮食和物资补给。没有了冀中平原的支援,恐怕华北各大根据地要过上一段苦日子了。”

“虽说现在日伪军的扫荡力度虽说已经逐步开始减弱,但是在华北日军已经完全实现其囚笼计划的情况之下,封锁的严密程度却是日益加强。在当下华北部队的过冬的物资筹措,肯定要相当的困难。

“此次发起的战役之中,华北兄弟部队为我们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他们现在自身遭遇到严重的困境,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我们吃的饱、穿的暖,而不管兄弟部队的死活,这绝对不是我们的作风。”

“你回去之后给中央去电,请中央统计一下太行、太岳、晋察冀我各大军区今年冬装目前尚无法筹集到的棉花数量。并要求中央协助建立空中交通线。请各大军区选定稳定可靠的空投地点,并制定详细的联络信号。”

“并请中央给我驻陕甘宁边区航空兵配备一批详细的华北地图,尤其是各大军区的详细地图。命令我驻陕甘宁边区的航空兵部队,抽调最好的运输机、最好的飞行员,随时做好空投的准备。”

“在制定好严密的空投计划的同时,也要做好护航的计划。抽调出一批p四零战斗机,做好护航的准备,一定要保证这些物资安全送到我华北部队手中。如果这四架c四六运输机交涉下来,回国之后不要在根据地停留全部调往延安。”

“一架c四六顶上两架c四七和里二运输机的载重量。虽说耗油量大了一些,但是一次性的运输量也增加了。以c四六作为主力运输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我军出动的运输机次数,保证空中交通线的安全。”

“另外请中央尽可能的协助我们筹集一批绵羊皮、羊毛,还有部分山羊皮。就算作为交换吧,也解决一下我军冬装替代物资不足的情况。既然想要以羊皮代替棉花制品,那么我们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为好。”

“老李、老郭,宁夏的滩羊皮可是举世闻名啊。等中央的羊皮到了,我让人给你们两位每人预备一个滩羊皮的帽子,让两位老兄也土豪一把。要是能弄到紫羔皮,那就更上档次了。”

对于杨震好意的调笑,李延平倒是没有在意。但是对于他的想法,李延平沉思了一下却是摇头道:“老杨,事情是这么一个事情。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向中央提出酌情减少供应量,我们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们在接到中央电报之后,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正在与苏联方面谈判的总指挥,当即便与苏联方面进行了协调。希望能够从苏联方面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采购五十万斤棉花,以满足中央的需要。”

“但是苏联方面却始终对此事支支吾吾,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科瓦廖夫私下告诉我,棉花在苏联现在也是一种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没有大本营的批准,他们一斤的棉花也不会出售。”

“而且苏联方面,在乌克兰丢失之后棉花产量也很难满足自身的需求。现在远东地区的所有棉花,除了留给远东地区今年自用的之外,原有的储备都已经运到了西线。至于运到什么地方,他也无可奉告。”

“在眼下苏联方面已经进入最困难时期的情况之下,想要莫斯科批准这件事情,希望极其渺茫。苏联方面现在也要即将入冬,在原有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以及储备物资损失惊人的情况之下,所有的凡是能用到军事上的物资都属于严密控制的物资,审批权限在莫斯科。”

“在这件事情上,他能做的就是协调远东军区提供给我们部分旧的,苏军西伯利亚部队专用的羊皮短大衣。这种旧大衣,他们的储备数量还是很大的。以及一批制作靴子的毛毡子,但是数量不会太多。至于购买棉花的事情,现在就不要再谈了。让我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否则容易耽误事情。”

“而让彭定杰协调美国人尽快满足我们第二批进口棉花的事情,先不说能不能谈下来。就是能谈下来,要解决运输上的问题,出口手续的问题,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恐怕也很难保证在全军换装之前抵达。”

“要知道这批棉花,可是我们春天从美国订购的。这都过去几个月了,才运到苏联的港口。按照这个效率,恐怕很难在上冻之前将后续的物资运到。如果你坚持要加大供应量的话,我们必须要做好一切的准备,防止出现冬季到来部队和百姓急需的冬装无法下发的情况出现。”

“如果说华北和陕北,没有冬装还不至于过于太难熬的话。那么咱们这里,如果没有足够厚的冬装,部队不用打仗冻也冻死了。咱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部队没有冬装的滋味,我们可都是尝过。老杨,你的想法我理解,但是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预防。”

“而且我们第二批进口的棉花,除了部分准备投入到市场保证民生供应上之外,其余的部队是准备用来纺织成棉布,准备明年春季给部队换装的。现在提前动用,明年的计划可就全部打乱了。”

“如果按照你说的那样,保障中央所需,那么我们就只能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畜牧产品上。按照根据地内羊的饲养量,在百余万只的总量来看,我想只满足部队的需要,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再加上陕北如果能够提供一部分羊皮的话,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但是羊毛恐怕就很难了。制作羊皮大衣,需要是带毛的皮。我们总不能将羊毛剃了,全部纺织成毛线,再把羊皮扒下来做成大衣吧。那样的皮子别说用来制作冬装,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一头羊就只有一张皮,我们不可能两用。而且哈尔滨的那几家毛纺厂,也就是生产一些毛线,或是制造一些毛毡子。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原材料来源,也很难在短时间的制造出足够数量的呢子大衣所需的毛呢。即便是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的苏式粗呢,也很难满足需要。”

“不过这也是一种解决办法,我回去之后与总指挥和家兄商议一下,看看尽最大努力能生产出多少翻毛羊皮大衣,或是短羊皮大衣,作为部队冬装使用。这样可以给装备这种短大衣的部队只下发棉裤,节省下一部分棉花。不过羊毛的问题,我看可以与中央谈一下。”

“苏军驻西伯利亚的部队,装备有一种到腰部下一点长的短羊皮大衣,我看还是不错的。即保暖也轻便,最根本的是节省材料。至于粗呢子大衣,我看还是算了吧。咱们那几家毛纺厂,即便是全力生产,也制造不出足够粗呢子来。而且那东西短了不起作用,长了又太笨重,影响部队的运动。”

“有那些羊毛,还不如给部队加发一件毛衣。咱们这里的气候与西伯利亚并未相差多少,单靠一件羊皮大衣,御寒的能力还是有些差。至少里面还要加发一件薄棉袄或是厚毛衣,才能抵御这北满的寒冬。”

“如果能筹集到足够的羊毛,我建议还是尽可能的发放厚毛衣。不过毛衣这东西,对别的地方妇女可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不怎么会织。但俄国人影响较大的哈尔滨妇女,可是大部分都会织。给部队下发的,又不用什么花样,只用最简单的样式就好。”

“我们完全可以我们手中的几个毛纺厂,将羊毛纺织成毛线,下发给那些妇女动员她们为我们编制一部分。还有白俄妇女,我们也完全可以动员她们协助吗。这样可以解决单靠哈尔滨的中国人自己很难满足需要,而外地的妇女,大部分还不会织毛衣的缺陷。”

“同时也解决一下这批白俄的生计困难。但现在的关键是,要能够找到足够数量的毛线。制作冬装,羊就不能剪毛。不剪毛,就得不到制作毛线的羊毛。如果陕甘宁和晋绥地区拿不出足够数量的羊毛与我们交换,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满足几十万部队毛衣的需要。”

“不过老杨,对于我们来说可需要的不仅仅是棉衣。部队冬季使用的棉被,至少要比华北的部队加厚一倍,还有棉手套、棉帽子、棉鞋。我们手中原先装备的缴获的关东军库存,经过前年和去年的使用,数量已经所剩无几。”

“而今年还要加上挺进军部队的冬装和棉被,以及根据地百姓的需求。还有部队其他季节所需的单军装,都是需要棉花纺织成棉布的。老百姓除了吃饭之外,也还要穿衣的。除了冬天需要棉衣之外,春秋需要单衣、夏季需要凉衣的。”

“老百姓也要盖被子,也要毛巾等物资的。而且随着根据地内的工业建设日益扩大化,我们大量动员群众,甚至是大量动员家庭妇女进入城市,进入工厂的情况之下,农村的土布产量已经是越来越低。”

“不用说别的,我们利用美国人转交的纺织机械以及小袁父亲交出的那两个棉纺厂、三座毛纺厂,以及接受的原来在齐齐哈尔的毛纺厂基础上扩建的几个大型棉纺和毛纺厂,今年开春一次性,就从周边几个县招收了五千多家庭妇女进厂工作。”

“在城市人口已经严重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之下,各个工厂已经将视线放到了农村。现在农村人口进厂工作,已经是日益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各种工厂的建设逐步完成,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群众数量,还要逐步的增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