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四十四章 不要让悲剧重新上演

也许是看出来了老帅心中担忧着什么,杨震摇了摇头笑道:“老首长,他一个人代表不了集体.这个家伙现在的这幅表现,不能说明所有的苏军将领都是这个熊样。苏军将领之中,总归还是有很多出色的人吗。”

“其实老首长,按照苏联战场目前的战局来看,这个家伙整体上打的还可以说是不错,至少是中规中矩。只是在战场上,不仅仅是他,苏联的所有将领受到的掣肘太多。这个家伙这些天表现的有些窝囊,但是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否则他也不会在战前,被挑选担任苏军最大的战略集团西南方面军,装备最精良的两个机械化军之一的军长。而且早在内战期间,他就当过旅长,这个资历在现在的苏军将领之中,可是不多见了。”

“苏联的大清洗,的确是打断了苏军指挥系统的脊梁骨。使得大部分苏军将领因为惧怕被清洗,而在指挥作战上过于呆板、教条的执行上级的命令,而不敢有任何的出线,甚至不敢有一点的自主决定。”

“对于很多人来说上级的命令就是一切,哪怕是上级的这道命令是明显错误的,他们也不敢有任何异议。这个家伙在大清洗期间,又蹲过几年内务部的监狱。在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情况之下,变成这个样子也不奇怪。”

“在战场战局千变万化的情况之下,这样刻板的指挥,不打败仗就奇怪了。再加上一些在肃反之中幸存下来的高级指挥员,思想过于僵化,不适应德军全新的作战模式。却又一味的唯上,失败也就再说难免了。”

“面对着德军的突然袭击,在通讯系统已经被打乱的情况之下,这种情况更是直接造成了混乱。一线的作战飞机没有得到命令之前,不敢分散到野战机场,被德军的飞机像是打靶子一场成排的被击毁。”

“前线部队作战,需要油料、弹药。但是这些物资,却是在内务部管辖之下。敌军都已经打到眼皮子底下了,可没有莫斯科的命令,谁也不敢打开仓库发放。眼睁睁的看着部队缺枪少弹的去迎敌,坦克因为没有足够的油料大批的被抛弃。”

“过于死板和教条的执行某些并不合理的条例,各级军官因为害怕被清洗,不敢稍有越过雷池的举动。一方面投入作战的部队什么都缺,一方面大批的物资在储存地被德军缴获,大批集结的新兵在集结地就被俘。”

“甚至没有命令,在德军已经打掉眼皮子下面的时候,苏军的基层指挥员连炸掉这些物资都不敢去做。老首长,您二位都是明眼人,在战争期间谁能保证通信联络始终畅通?各方面都能准确的得到上级的命令?”

“可以说维亚济马-布良斯克这一战,德军装甲部队所使用的油料,基本上依靠的都是从苏军手中缴获的油料作战。到布良斯克一线,德军已经延伸到了极致的补给线,根本就无法满足所有装甲集群每天大量的消耗。”

“没有缴获的苏军油料补充,德军的装甲集群根本就打不了这一战。因为他们从本土得到的油料供应,没有办法满足这么大规模的装甲集群调动。没有缴获的大量苏军油料补充,德军的装甲集群能开动一半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而且大清洗给苏军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对高级指挥员的心理上。使得苏军在日常的训练上,也因为生怕被找借口清洗掉而出现了无过便是功等现象。这一点给苏军的战斗力带来的影响,尤其的严重。”

“去年我在访苏的时候,曾经参观过他们一些部队的演习。当时就感觉到如果战争真的爆发,按照他们当时训练方法,如果不尽快的进行调整,一旦到了战场上早晚是要出大问题的。”

“一个炮兵团从接到命令开始,居然二十四小时之内还完成不了集结、收拢。即便是赶到指定地点,没有六个小时也无法完成展开。各级部队进攻的组织,几乎是一团糟。那边的炮兵火力准备已经展开半个小时,这边步兵和坦克还没有完成进攻准备。”

“这如果是在抗联的话,我早就将他们一撸到底了。这样的能力别说当一个炮兵团长,就是当一个炮兵连长都不合格。而这样的人,却恰恰占据了他们中级军官,甚至高级军官中的很大一部分。”

“在进攻的时候,步炮协同、步坦协同、地空协同,出现的问题相当的多。坦克在进攻的时候,几乎得不到任何步兵的掩护。同样步兵进攻的时候,也得不到坦克的掩护。一支崇尚进攻的军队,在进攻发起战术运用上却是过于单一,只会在正面发起攻击。”

“除了正面死打硬拼之外,他们好像从来就没有研究过正面进攻、侧翼迂回的战术。防御的时候,不注意侧翼的掩护,甚至根本就没有侧翼掩护。如果在突破其防线的时候,将主要突击方向选择他们的侧翼,或是两军结合部,几乎一打一个准。”

“无线电联络落后不说,而且不注意使用密语,很多时候直接使用明码通讯。在作战之中过于依赖有线通信,无线电装备的数量严重不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军官,看不懂旗语,听不懂号音。基层指挥员的素质低下,也是导致了其战场上的失利重要的一部分。”

“而且我研究苏德战争爆发到现在,苏军的整个作战经过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绝大部分将领,不会组织防御作战,不会组织撤退。在遭遇到德军的进攻时,只知道不断的采取组织混乱的反突击,来迟滞德军的进攻速度。”

“在防御的时候,面对着德军装甲集群的进攻,整个防御阵地没有纵深、没有坚固的防御支撑点。这就造成了即便是组织防御,其所有的防御阵地,也被德军一突击破,然后被快速的合围。而不断发起的战术反击,却因为组织混乱,几乎鲜有成功的例子。”

“苏军眼下的失利,不单单是战略上的失败,更是战术上的失败。不知道防御,只知道一味的进攻。自己的战术运用,又极其的低劣。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才干,根本无法承担自己所付的责任。”

“再加上最高领导人,不顾现实的瞎指挥。某些高级指挥员思想过于僵化,作战观念还停留在一战,甚至是苏俄内战时期的军事理论上。在这种情况之下,面对着经验丰富,战术、战略理论领先的对手,打败了不奇怪,打胜了反倒是才奇怪。”

“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与苏联的肃反几乎将有经验的各级指挥员,一网打尽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坐着火箭上来的新指挥员除了少数优秀者之外,大部分能力低下不说,不敢研究新的战法,只知道被动和死板的执行上级的命令。空有利器,却不知道怎么使用。”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一批肃反之中被捕的经验丰富的苏军指挥员被释放,派到一线重新带兵作战。同时一批新秀,随着战争的发展逐渐的成熟起来。虽说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但是依靠着苏联地理上的优势,最终取得胜利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且以俄罗斯人坚韧,以及顽强的战斗意志来看,苏联守住莫斯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况且虽说眼下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合围了苏军的八个集团军,看起来战果显赫,但是他们却失去了最为关键的时间。”

“最多再有一个月,莫斯科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天了。而眼下已经进入深秋苏联泥泞道路,也限制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运用。同时之前德军虽说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是其部队也伤亡惨重,作为主要突击手段的坦克损耗也相当的重。”

“而漫长的补给线,又制约了德军的战损补充能力,其突击能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师老兵疲,乃兵家大忌。只要不再防守莫斯科的时候,出现在维亚济马那样低级的失误,我认为苏军守住莫斯科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最关键的这几个月虽然苏军不断在失败,但是一批年轻的将领已经脱颖而出,并迅速的成长起来。这些将领虽说在资历,远不如那些被肃反掉的老将。但是接受新鲜事物,以及对新式战法的接受和适应的能力,却是远远的超过那些老资格,还死抱着内战时期观点不放的将领。”

“不过这场战争整体来说,苏军要想真正的逆转目前不利的局面,重新夺回战争的主动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等到这批苏军将领真正的成熟起来,能够挑起大梁来,苏德战场上的局面才会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扭转。”

“但是在战争之中,成长的经历往往要伴随着巨大的代价。我相信在这场战争之中,苏联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这个成长也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在这场战争之中,苏联人注定要为他们的不成熟,付出一个天文数字大的伤亡代价。”

为两位老帅分析初步分析了一下苏德战场的局面杨震看着面前的两位老帅苦笑之后道:“大肃反打碎了苏军的大脑和脊椎。使得苏军对新式战略和战术的研究,整整被耽误了几年的时间。同时大清洗也使得苏军上下失去了整体的进取精神,上下都抱着无过便是功、报喜不报忧的观念。”

“而原来曾经领先世界的军事学说,一下子倒退了十几年。而我军在发展的历史上,也曾经同样经历过血的代价。多少优秀的干部,没有倒在战场上,却倒在了我们自己人的刀下。人头不是草,割掉了就长不出来了。”

“两位老首长,我希望等到我们建立自己的政权之后,那些发生在苏军身上的事情,不要再我们自己身上同样的上演了。当年发生在红军身上的悲剧,也不要在一次重新出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在自己重新制造悲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