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变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变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杨震展示的这张地图上,将会战结束时候敌我双方的兵力态势,标示的相当的“详细”.出身于军人世家,并毕业于英国皇家桑切斯特军事学院,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少尉走上来,军事理论根底异常扎实的韦维尔上将,不需要借助翻译,一眼就看懂了地图上的内容。

军事地图上的内容是全世界通用的,虽然看不懂上边的地名,但是以这位韦维尔上将的水准,掌握地图上的意图还是很容易的。他需要借助翻译的仅仅是为他翻译地图上的那些地名,以及通过翻译的嘴,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已。

这位韦维尔上将的话音落下,杨震不由的在心中暗地里竖起了大拇指。这位老兄不怪是在北非一举打垮了意大利几十万大军的人物,无论是眼光和是对于战场上的看法,要比那位从来没有在一线实际指挥过一支军队作战的史迪威少将的纸上谈兵,观点更加的准确,眼光也更加的老辣。

对于那位只会纸上谈兵,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等于零,甚至到目前已经晋升少将为止,没有在战场上指挥过哪怕一个排作战的史迪威少将的疑问,杨震自问可以轻易的将他糊弄的北都找不到。

他没有指挥过作战,对于战场上千变万化的态势,就没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有些只能在战场上体会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对于这样的一个将军来说,有些事情糊弄过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对于现在提问的这位在一战之中便担任前线指挥官,并丢掉了一只眼睛。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担任过多支英军驻海外军团司令官和参谋长。实战经验丰富,在高级指挥部工作经验更加丰富。

在北非以五万装备极差,缺乏训练而且编制不全的英军,一举打垮了三十万意大利军队,并俘虏了其中十三万。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对战场的把握能力,都绝对在美国人之上,堪称二战英军一代名将的英国上将,杨震知道自己必须要打点起十足的精神来应对。

实际上杨震一直都认为,几乎包揽了二战后期英军地面作战指挥的那位蒙哥马利将军的水平,最多也就是一个指挥一个集团军的水平。真正的能力比眼前这位,还有现在担任中东英军总司令的奥金莱克,以及同样在座的现在还是少将的英缅军参谋长斯利姆差的很多。

这几位只不过要么与那位大肚子首相处的不愉快,要么因为几次责任并不完全在自己的失利战斗,被调往了不算重要的战场。要么就没有蒙哥马利那样的幸运,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如果给他们机会,恐怕就没有那位后来的英国元帅什么事情了。

如果说在这位韦维尔上将这段话之前,一直认为二战英军无名将,只有蒙哥马利那样的猴子称大王的杨震,对这个家伙还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轻视的话。但现在,他却对于眼前这位上将却不得不重视起来。

不过相对于史迪威少将一口流利的中文,这位韦维尔上将只能通过随行的翻译,来将他的这些疑问翻译出来。其实以杨震的英文水平,他的话根本就用不到翻译,便清楚的知道这位上将话中的真实意图。

甚至对于一些难懂的军事术语,他完全可以翻译的比那位中文带着满口广东腔,甚至有些翻译出来的话,压根就是粤语。恐怕原来根本就不是军人,他那个军衔也相当可疑的少尉英国翻译,将这位韦维尔上将的话翻译的更加准确。

至少不会逼急了上来满嘴的都是,大部分身为北方人的在座参与会谈的中国人谁也听不懂的粤语。对某些军事术语翻译的七零八落,驴唇不对马嘴不说。韦维尔上将指出的那些地名,更是被翻译的南辕北辙,奉天甚至被他翻译成奉上帝意思的地方。

搞得除了他自己,那个地方在哪儿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即便是精通英语的杨震,再听到那位照猫画虎的韦维尔上将,口中的奉上帝名义和热水组成河流这两个不明所以的地名之后。也仔细琢磨了好大一会,才明白这个地方是在自己地图上的奉天和热河,而不是在天上的谁也没有见过的某些地方。

但明显不想让这帮洋鬼子知道自己精通英文的杨震,在听完翻译磕磕绊绊,自己如果不是能听懂韦维尔上将的英语,恐怕现在还在云山雾罩的翻译之后。没有立即回答韦维尔上将的也疑问,而是放下手中的指挥棒,看了那位明显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英军中文翻译一眼之后。

转过头对出席会议的皮尔逊道:“皮尔逊上校,我希望你能客串一下会场上的翻译,或是说服英国代表团使用我们的翻译,如果他们没有第二位翻译的话。很明显他们的这位翻译能力,明显很不能胜任他的本职工作。”

“我不知道英国代表团的这位翻译,是从香港那个角落里面翻出来的,不仅看不懂军事地图不说,他的这个中文我能够听懂的实在不多。你老兄是中国通,可你能不能告诉我奉上帝名义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是在东北还是美国,还是他们英国的那个小岛上?”

“还有谁能告诉我,他翻译出来的那些中文中的相当一部分,到底是中文还是鸟语?究竟是中国那个地方的方言?你们英国人也太过于儿戏了吧,这么重要的会谈就找了这么一个翻译出来的意思,中不中、英不英的,驴唇不对马嘴的翻译来?”

很是搞不懂英国人究竟什么想法,还是偌大一个英**队真的就找不出一个精通中文普通话的人来。先前英**事观察团的那个翻译,张嘴就是一口上海方言加上半通不通的普通话。

现在这个则更能扯,满嘴都是普通话夹杂着粤语。如果说上海方言,勉强还有人听得懂。这位的话,则是基本上没有人听得懂。即便是自己只要稍微不注意,都听不出他说的是什么来。

杨震这番话说完,明显很尴尬的皮尔逊摇了摇头道:“杨你应该清楚,这次美英代表团来满洲是很机密的事情。而在英国本土能够在陆军之中,找到一个可靠,又精通军事的中文翻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为了保密又不能调动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人员,时间上又很紧张,来不及仔细寻找。在莫斯科英国人更没有地方去寻找精通中英文,并掌握熟练军事知识的中文翻译,所以只能使用临时从香港驻军快速抽调出来的翻译。”

“你们中国的民族很多,地域也很大。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即便是都是一个民族,各地之间的方言也不同。这位翻译是从香港抽调来的,只会广东话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这一点我希望你能够谅解。”

“我是列席者,也是谈判的一方。充当翻译很不合适,我看如果英国人同意的话,还是让你的那位美女秘书来吧。她的一口英文,如果不看本人,我甚至以为她是在英国长大的纯种撒克逊人。她现在是你们的英文翻译,我想她做这件事情还是可以的。”

说罢,皮尔逊又转过头将杨震的意思和态度,向韦维尔上将已经英军代表团详细的解释了一下。那位韦维尔上将在听到皮尔逊翻译过来的杨震态度之后,到是蛮有大将之风的并未发火。

不过明显对这位前香港皇家警察英国籍警官出身翻译,也是相当不满意的他,到是也接受了皮尔逊的建议,同意抗联的那位女翻译担任双方沟通的桥梁。他并不希望在刚一开始就闹得有些不愉快的双方,在因为翻译上不准确的原因再将裂痕继续扩大。

在解决了翻译的问题,杨震并未急于回答韦维尔上将的提问。而放下手中的指挥棒,走到谈判席上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才开口道:“韦维尔上将,的确至少从地图上看,我们当时的情况还是比较有利的。”

“但是你们认为我们在苦战几个月之后,还有后续攻势的能力,这一点我无法认同。韦维尔上将曾经担任过英国驻中东总司令,在北非战场上曾经与德意军队多次交手。虽然在最后的一次攻势的结果并不理想,但这并未是将军的过错。”

“之前将军以手中绝对劣势,尚且还不断被抽走的兵力和装备,全歼了北非的意大利军队,那几战打的可谓是精彩之极。至于将军离开中东之前最后一场的攻势虽说失败了,但一场攻势的失利却并不等于那是一场败仗。”

在不着痕迹的表扬了一下这位英军上将,以缓和一下之前因为与那位史迪威少将产生不愉快而造成的尴尬气氛之后,杨震才开始继续道:“作为手中曾经有着几个装甲旅,上千辆坦克,而且有着本土源源不断支援的中东战区总司令。”

“韦维尔将军,我想你应该比那些空谈家、理论派,明白坦克在战场上大规模运用,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诸位,我们当时已经打不下去了。之所以还能守住眼下的战线,没有被日军又赶回出发地,是因为我们的幸运。”

“的确到战役结束的时候,我们在通辽与林西各有一个装甲旅、一个骑兵旅,以及一个全部配备了卡车,成为摩托化的步兵师。但是韦维尔上将,作为手中有着更加庞大机械化部队的您应该清楚,维持这样一支军队每日的物资消耗数量,尤其是油料的数量。”

“面对着战场上每日巨大的消耗数量,我们到战役结束之前,战前储备的油料几乎已经消耗一空。到战役结束的时候,库存的油料已经见底。所有的油料集中到一起,已经剩余不到一百吨。这么一点油料,几乎维持不了一个坦克团的一次攻势。”

“而且我军面对的不单单是油料的消耗,还有炮弹和航空炸弹等其他物资和弹药的消耗。在原有囤积的原材料已经消耗余烬的情况之下,到会战结束为止,我军所有储备的弹药已经只能维持一个星期的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