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国人

实际上皮尔逊和美国方面,是坚决要求英国人按照协议,将这批他们已经答应的飞机提供给抗联的.对于英国人违约一事,皮尔逊也是相当的愤怒。因为英国人这么做,无疑是将美国人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而且英国人这种将这批飞机运送到了海参崴,货都已经送货到了家门口,却又将这批飞机给运到了澳大利亚和马来亚的举动。这在美国人看来,是相当有些不地道。你们不能这么干,货都要递到人家手中了,转个脸又收回去了。

最关键的是美国人认为,这批飞机因为性能落后,已经不符合欧洲战场实际情况,在英军之中已经全部退出现役。别说在你们英国本土空军之中已经全部退役,就是在英联邦其他国家的空军之中。

除了远离战场几千公里的南非本土,还有一定装备之外。就算是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空军之中,也已经不再承担一线作战任务。除去在欧洲和北非战场上的战损,你们还有上千架的飞机闲置着。

就算你们认为这种飞机在欧洲战场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在亚洲战场对付日本人没有问题。想要利用这批飞机,在目前局势之下增强东南亚的防务。但你从哪里调集不好?非要在你们英国人第一次与抗联合作的关键时候,将这批答应下来的飞机抽调走?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最无奈,也是最坐蜡的是美国人。美国人答应年底移交给抗联的一批a二零攻击机,在那位大肚子首相的坚决要求之下,交给了急需战术支援飞机的北非战场,以遏制德国非洲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

而苏联人在要求抗联交回苏二轻轰炸机的时候,也是他们拍着胸脯做的担保,英国人会提供同样类型的飞机,代替这批抗联也急需的轻轰炸机。但是最终英国人却是耍了一个滑头,将这批已经运到抗联家门口的飞机,又运到了别的地方,这自然让美国人很不满意。

你英国人在索要那批攻击机的时候,你们可是拍着胸脯担保会提供一批足以满足中国人需要,在欧洲战场已经落伍,但是对付日本人绝对没有问题的飞机。但现在却是言而无信,这明显让中国方面怀疑美国人的诚意。

美国方面答应你们英国人做到的事情做到了,但你们不能这么做。你英国方面不仅将中国人泡了一个透心凉,也把美国方面捎带着给泡了一个够。在这件事情,把美国人搞的里外不是人。

只不过美国人对英国的做法,愤怒归愤怒,但在这个时候美国人不仅不能对英国人采取行动,反倒还是一边催促英国履行协议,一边还要想尽办法为英国人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去遮掩。

但尽管美国人再三的催促,但是那位首相就是不松口。也不说不给,也不说给,三方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拖着。面对着战术支援飞机数量严重不足,战役发起时间已经日益临近的杨震,是一日三催就此事作为担保的美国人。

而接到杨震催促电报的美国方面,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催促英国人履行承诺。但无论美国怎么催促,在这件事情上英国人那边就始终保持沉默。直到四二年二月,日军已经席卷了整个马来亚半岛,英国人的态度才出现转变。

面对着东南亚战场越来越巨大的军事压力,同时在杨震提出的抗联因为缺乏急需的战术飞机,将无力配合英国人在东南亚的作战行动。并鉴于美英方面违约在先,抗联认为也没有必要完全履行协议的威胁之下。

那位大肚子首相才紧急与美国人和苏联人协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从加拿大皇家空军装备的七百余架同型号飞机之中,抽调出三百架用在太平洋上还有航行自由,到加拿大装运粮食的苏联货轮运往了海参崴。

没有办法,原计划提供给抗联的那批飞机,已经在日军零战和一战的横扫之下,在半个月的时间之内,全部损失在马来亚半岛。从英国本土抽调,时间上也来不及的情况之下,懊悔不已的英国人只能向自己的小弟弟加拿大皇家空军张嘴。

好在作为英联邦最大成员国,拥有自己一定军工实力。在日本人已经势如破竹一般横扫东南亚,短短的时间之内连续攻占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新加坡也即将不保的情况之下。生怕日本人完成东南亚作战之后,下一步会攻击加拿大本土的加拿大空军。

在接到英国人的求援之后,没有用美国人做工作,不仅极为爽快的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还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全按照英国人的要求提供了足够的现货不说。还派出了十余名有着丰富该机驾驶经验的飞行员,随船抵达东北担任教官。

实际上让这位英国大肚子首相最终松口的,杨震的威胁只能是一个方面。对于他来说,抗联的威胁,只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有着美国人出面协助压制中国人,那些中国人是绝对不敢违反协定的。

真正让他松口的是这些飞机,不仅在德军面前是被屠杀的对象。在原来一直被英国人轻视的日军海军航空兵面前,也一样没有任何的生存机会。在一月份的马来半岛战役之中,在一次短短十分钟的空战之中,英军投入的二十余架巴特尔轻轰炸机全部被击落。

在随后的作战之中,剩余的同型号轻轰炸机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落,就是被日军飞机炸毁在机场之上。到了一月中旬,日军发起进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批原来运到新加坡,以及后续从澳大利亚调过来的飞机,短短时间之内全部损耗余烬。

经过实战已经证明了这种飞机,完全不是日军作战飞机的对手之后。甚至到了在日军对马来亚的攻势之中,被分配到驾驶这些飞机的英国和澳大利亚飞行员,公开拒绝驾驶这种飞机升空作战。就放任空战之中残存的飞机,在机场上被日军飞机一架架的炸毁。

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日军已经席卷了整个马来半岛,兵锋已经直指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东南亚英军已经面临彻底崩溃的情况之下。急需抗联在北方发起攻势,减轻英军在战场上压力的英国人,才最终向抗联转交了一批改型飞机。

只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动作虽说很快,但这么来回折腾之下,这批飞机在二月底之前才全部运抵了抗联。这还是苏联人在美国人的压力之下,答应了用自己宝贵的货轮来帮忙。要是单靠英国人的船队,在整个太平洋已经成为战场,只能转路伊朗的情况之下,估计等到战役全部结束也恐怕无法运到。

虽然抗联最终还是超额得到了这些急需的战术轰炸机,但大量的对抗联来说,极其宝贵的时间已经被lang费到这种无穷无尽,几乎伴随了整个战争期间的扯皮上。这批二月底才抵达抗联的飞机,根本就无法赶上战役发起。

尽管那些接手这些飞机的抗联原本驾驶苏二轻轰炸机,此时却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本座机的飞行员,在接到这批飞机之后加班加点的进行转换训练。那些随机而来的英国和加拿大技术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将这批飞机组装完毕。但是对于此次会战来说,这批飞机依旧抵达的太晚了。

而且对于已经习惯使用苏制和美制飞机的抗联飞行员来说,这款抗联得到的第一种英制作战飞机,无论是性能还是英式仪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即便不进行任何改装,就投入战场,也还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更何况这批飞机上的英制机载机枪是七点七毫米英制口径的,但是英国人随机运过来的子弹却是只有三十万发。也就是说这种作战飞机每架两挺,总计六百挺的机枪,平均每挺只能够分到五百发子弹,这个数量几乎是杯水车薪。

而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英制口径武器的抗联,翻遍整个根据地,也找不到一发七点七毫米机枪子弹。虽说有大批缴获的日制七点七子弹,这口径相同并不代表这两种子弹真的就能够通用。

在前线急需战术飞机,但有限的自卫火力不仅火力不足,还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之下。无奈之下的抗联航空兵,只能将有限的弹药集中在七十架轰炸机上,优先保障这些飞机的自卫能力之后,先投入战场使用。

至于剩下的二百多架,除了留下三十架交给后方训练基地,让新飞行员熟悉英制飞机性能之外。其他的则抓紧时间改进,用原来米格三战斗机装备,但此时已经被抗联自己制造的十二毫米机枪替换下来的苏制七点六二毫米航空机枪,将这些无弹药的英制机枪换下来。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直到四月下旬,这批英制轻型轰炸机才被投入到战场上。而且第一批投入的飞机,只有七十架。剩下的还在抗联的航空工厂,加班加点的进行改造更换机枪。要不然还能怎么办?让这种飞机刺手空拳的上战场?

一贯自私自利的英国人,在关键时刻搞出的这一手,给抗联此次作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会战发起之初,抗联使用的主力战术支援飞机。因为缺乏补充装备,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美制a二零攻击机,以及那批经过抗联经过改装之后,转行对地攻击的法制战斗机。

而在实战之中,a二零攻击机依旧表现的极为出色,但数量上却是依旧无法满足需要。而那批法制战斗机,却因为作战航程过短,只能从前线机场起飞不说,滞空时间也过短。而且因为先天设计上的原因,最多只能够挂载二百公斤的炸弹,或是六枚空对地火箭弹。作为攻击机使用,最多也只能说是勉强凑付用。

这批法制战斗机无法全部履行抗联对他们的期待,后方新抵达的飞机,又因为抵达过晚转换飞行训练,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无法在第一时间投入作战。而航空兵又要同时面对这么大的作战区域,有限的对地支援飞机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只能不时的抽调战斗机转行,却又影响到了制空权的争夺,很是有些顾此失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