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机不可失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机不可失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冈村宁次认为以日军的战斗力与顽强的精神,在加上自己苦心经营的防线,以及调集大批武器装备.二十六师团即便被合围,依靠储备充足的粮弹,也不至于在短时间之内全军覆灭。这一点,他冈村宁次心中还是有数的。

而一一零师团目前驻扎的地区,是整个绥东、晋北地区的门户所在,同时也是起到察东地区二道防线的作用。在整个蒙疆战局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是整个西线战场的咽喉所在。

如果调一一零师团增援二十六师团,在接替部队尚未抵达之前。一旦一一零师团被缠住,那么整个晋北、绥东地区的门户将会大开。与其冒险调动一一零师团,还不如利用日军控制铁路的优势,调三十六师团增援。

尽管铁路只通到集宁,但是集宁已经距离化德、商都一线不是很远。以日军的行军能力,只要二十六师团坚持五到七天,六十九师团一定会抵达战场。在这种情况之下,放弃防御纵深唱空城计,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办法。

当然一一零师团,在二十六师团处在危局的情况之下,也不是非得等到六十九师团这盆远水,前来解救近火。但是一一零师团绝对不能像现在这样倾巢出动,那么整个战局将陷入危险之中。

但作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畑俊六,却无法接受一个师团被全歼的危险。他认为冈村宁次的建议虽好,但却是远水无法解近渴。等到三十六师团千里迢迢赶到,二十六师团可能尸骨都寒了。

战局不等人,与其等待远在山西的三十六师团出动,还不如直接调动驻扎化德、商都一线的一一零师团增援。至于三十六师团,完全可以接替一一零师团在化德、商都一线的纵深防御任务吗。

面对着冈村宁次的坚决反对,畑俊六大将严肃的告诉冈村宁次。自支那战事爆发,已经将近五年,整个中国派遣军还没有丢掉过一个师团的兵力。他不管冈村宁次的计划是什么,但是有一点,这个记录绝对不能在他手上被打破。

最关键的是在畑俊六大将看来,在察哈尔地区地瘠民贫,战区又位于沙漠地带,根本无法就地筹措寄养的情况之下。单靠平绥铁路与同蒲线目前的运力,很难保证更多的军队进驻察西、绥东地区的补给。

而且经过去年冬季的大扫荡,受到重创的山西、河北境内的共产军,虽然已经没有大的力量对铁路实施大规模的破坏,但小规模的袭击一直未能停止。同蒲、正太铁路遭受袭击的事件并不少见,尤其是战役打响后,山西境内的共产军活动越来越频繁。

同时抗联对同蒲线北段、正太铁路沿线,平绥线、津浦线、平汉线的空袭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强。为了保证这几条重要的铁路线安全,山西驻军尽可能不要减少。尤其是同蒲线与正太线,必须严格保证安全。

被畑俊六大将横插这一杠子,搅乱了整个计划的冈村宁次,只能无奈的配合。他是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畑俊六大将是他的顶头上司。虽说相对于华中与华东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独立性更加强一些。

但畑俊六大将在陆军中的地位,却远远不是自己能够相比的。知道抗联肯定有后手的冈村宁次无奈之下,只能立即调集晋北的六十九师团立即乘火车集宁,然后赶往商都、化德一线,接替一一零师团出击之后留下的防线空缺。

但是六十九师团从晋北赶往化德、商都一线,是需要时间的。即便是乘火车行军,但是铁路只通到集宁。剩下的路程,还需要这个师团徒步行军。冈村宁次虽说调集了大量的汽车,但是却绝对没有同时运输一个师团的运力。

在一一零师团全部出动救援二十六师团之后,在六十九师团抵达化德、商都一线之前,整个日军西线正面战场,日军纵深地带出现了兵力的空白。从化德到卓资、丰镇一线的大片区域,只有少量的日伪军。

而此刻在晋北,晋绥军区主力虽然已经出出长城,正日夜兼程向包头地区秘密疾进。但留守的晋绥军区部队,在太岳、太行以及晋察冀军区雁北区部队的配合之下,对同蒲铁路北段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袭扰战。

晋北的日军即便接到命令,但是短时间之内,想要顺利完成集结,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着日军部署的调整,一直在密切关注战局发展的陈翰章,敏锐的察觉到发起迂回穿插作战的战机已经到了。

尽管知道这只是一个时间差,日军会以最短的时间调集新的兵力堵住缺口。但陈翰章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根据形势变化调整部署。命令前线部队立即将一一零师团出动死死的缠住,保障主力围歼二十六师团。

同时给总部发报,在详细汇报了战局之后,提出迂回部队可以立即展开迂回穿插的建议。在陈翰章看来,一一零师团的出动,日军在化德、商都一线已经暂无大股兵力。而北线的伪蒙军,根本就不是抗联的对手。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行动的最佳时机。

接到陈翰章的汇报,此时已经将总部迁到通辽,以便更好的指挥全局的杨震,看着地图上察东地区打成一团乱战的局面。指了指地图上的苏尼特右旗与正镶白旗境内的战事,对着郭炳勋道:“老郭,你感觉是再看看为好,还是立即出动为好。”

“我想眼下一一零师团已经全线出击,日军势必会调集新的兵力填补一一零师团留下的空白。如果我们能抢在日军新的增援部队抵达之前,开始迂回穿插,那么在翻越阴山之后,很有可能与日军新的增援部队遭遇。我看是不是在观察一下,等待日军增援兵力抵达之后再做打算。”

听到杨震的询问,郭炳勋摇了摇头道:“一号,我认为眼下既然一一零师团已经出动,那么已经是我们出动的最好时机。这段时间之内,即便日军发现我们的迂回穿插行动,但在新的增援部队抵达之前,他们也无法抽调出兵力对我们的行动进行拦截、阻击。”

“最关键的是,眼下我们在察东地区取得了整个西线、南线两线作战之中,最大的进展。可以说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要注意力,都被我军吸引到了正镶白旗与镶黄旗境内。这个时候,正像陈翰章所说,我们可以打上一个时间差。”

“一号,从苏尼特左旗至百灵庙、四子王旗一线,距离达到几百公里。如果我们不利用这个时间差,一旦被日军警觉,其新调来的师团北上进驻武川、陶林,那么对我们的穿插行动,将会是一个相当大的影响。”

“从武川到百灵庙、四王子旗地形险峻,整个路线无论选择那里,都需要横穿阴山山脉。如果我们放弃眼下目前察东战局日军失利,带来的混乱的机会。一旦其稳住阵脚之后,调集兵力依靠有利地形固守,那么我们的这次大纵深穿插行动很可能会失败。”

“绥东紧邻晋北,与山西腹地又有铁路相连。一旦日军从混乱中稳定下来,察觉到我们的行动,随时可以从山西腹地调集第一军所属各个师团北上增援,沿着阴山各个隘口布防,堵住我军南下的通道。”

“尤其是很可能会成为我军横穿阴山主要道路的百灵庙至武川公路,这里地势险峻,日军投入的兵力都不用太多,一个步兵联队就可以堵住我军南下的通道。而在横穿阴山这一段的路程,在这种复杂的山区地形之下,可以说是我军装甲集群最脆弱的时候。”

“从年初我军空投到大青山、卓资山一线的侦察部队报告来看,整个阴山可供我机械化骑兵集群横穿的地区并不是很多。最佳的道路就是从百灵庙或是乌兰花出发,向南经武川、蜈蚣坝直插归绥。”

“这里有战前绥远地方当局修建,日军占领绥远之后有扩充的公路。虽说路况险峻一些,但是可以供我军迂回穿插部队直接插向归绥。如果日军察觉到我军的迂回行动,不用多一个联队的兵力,就能将我军堵住。一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听完郭炳勋的建议,杨震皱了皱眉头盯着地图沉默了良久,转过头道:“马上给陶净非发报,让他立即从预备队之中抽调出一个师乘坐卡车立即赶往正镶白旗,加强给西线集群。同时命令陶净非立即赶往杜开山指挥部,接替杜开山的指挥权,让杜开山回通辽总部报道。”

“你告诉陈翰章,让他将指挥权移交给刘长顺。他的整个迂回穿插行动,不得晚于二十六日清晨展开。从现在开始,我只能给他六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也就是说,最晚今晚十二时之前必须完成所有的准备。”

“同时告诉他,让他好好的叮嘱刘长顺。在他带队迂回穿插之后,西线战场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日军绝对不会坐视二十六师团被消灭,如果一一零师团解围无法成功,日军还会调集援军。”

“正镶白旗、镶黄旗是化德、商都一线的门户,而化德、商都一线,是绥东的门户。丢掉这里,也就意味着绥东的门户大开。如果我军顺势直插集宁,不仅切断平绥铁路东段,以及日军骑兵集团的退路,还可以直插晋北。”

“对于日军来说绥东与晋北山水相连,丢掉了绥东,晋北就很难守住。而丢掉了晋北,我军就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整个河北平原。所以日军势必会在这个方向持续投入兵力,以避免出现连锁反应。”

“正镶白旗、镶黄旗、苏尼特右旗三角地带地形,虽说要比南线好的多。以草原、低山、丘陵为主,但是相对来说也很复杂。让刘长顺要好好的琢磨一下,怎么样利用这里的地形,充分运用自己手中的坦克集群,将这块三角地带变成一个绞肉机,将更多的日军吸引过来。为陈翰章在北线的穿插行动,以及在绥南全线展开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