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归绥之战(五)

听到穆长秋的疑虑,支队长略微计算了一下到城墙的距离,笑了笑道:“老穆,你放心吧.之前在关内作战的时候,我们没有火炮,攻击敌人坚守的城墙,都是采取这个办法。干这玩意,是轻车熟路。从现在开始行动,到明早上肯定能够完成。”

“再说,咱们也不是建城,只是挖两条爆破用的通道。再加上这一带的土质,这速度上绝对没有问题。只要你们有足够的炸药,将鬼子的注意力吸引开,我保证明天早上给你炸开城墙。”

“要说打正规的大兵团作战,尤其是坦克穿插作战,咱们的装备和训练都不行,比不上你们得心应手。可玩这种打洞战术,你们抗联可就不行了。在这一点上你就放心吧,明早上咱们看结果说话。”

看着信心十足的支队长,穆长秋摸了摸下巴,沉吟一下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我用炮兵和火力压制城头的日军,用坦克掩护你们进行。至于炸药我给你五百,不,一千公斤。我在把我的师属工兵营调给你指挥。”

计划定了下来,穆长秋也立即调整部署。将所有的坦克除了留下两个连之外,其余的坦克全部抽调出来,配属一个营的步兵,立即向东沿着平绥铁路线向东强行穿插,接应中路陈翰章亲自指挥的部队。

自己则指挥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旅,以及大青山游击支队主力,对归绥发起攻击,重点就是眼前这个乌龟一样难啃的绥远城。他以十三团从东面,十五团从北面佯攻,掩护东北方向的大青山游击支队的一个营,外加自己的工兵营在北面挖掘爆破坑道。

将一个坦克连以及一个骑兵营,大青山游击支队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骑兵团,放在了城西台格牧一线,切断归绥与包头之间的联系。并封锁归绥城西面,防止归绥城内的日伪军向西撤退。

为了掩护挖掘坑道的行动,穆长秋将虚张声势做到了极点。一整夜,城外的枪炮声就没有停止下来。经过一夜激战,十三团利用炮兵和高射机枪火力压制城头受敌火力,攻占了东城门的瓮城。虽然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受阻,但在绥远城日军守军的防线上打上了一个楔子。

十五团虽说在日军重点防御的城北,连续攻击受挫未能登城,但经过一夜激战,攻击部队已经打到了城墙之下。城北外围日军火力点,基本全部清除干净。可以说,部队已经完成对绥远城攻击的最后准备。

至于南面的归化城,负责作战的骑兵一旅,在大青山游击支队两个营的配合之下,已经将归化城内日军残部,合围在归化城西龙王庙之内。至于归化城内的伪军警,则全部缴械投降。

甚至有几个据点的伪军,见势不妙,充分发挥了墙头草的作风。利用自己人数上的优势,将督战的日军官兵捆起来,或是干脆杀了以便自己向抗联投降。战至现在,可以说整个归化城,已经被骑兵一旅全部占领。

只有规划城内的日军最后残余的百余人,还困守龙王庙这个不大的寺庙之内还在负隅顽抗。至于西原一策向绥远城撤退的命令,早在接到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执行。现在更是最后的机会,也已经彻底的失去。

这剩余的百余名日军残存力量,之所以还能够抵抗,是因为之前穆长秋担心如果打掉归化城的日军,绥远城的日军在成了惊弓之鸟的情况之下,利用夜色的掩护突围。并不想让城内哪怕跑出去一个日军的穆长秋,最终还是没有先拿下归化城。

而是下命令,将仅剩的百余名日军先困起来。等到绥远城这边总攻击开始之后,在一同解决。不过为了尽快的结束战斗,尽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伤亡。穆长秋给骑兵一旅加强了两个炮兵连,一个重迫击炮连。告诉一旅长等到总攻开始之后,不必强攻,直接用炮弹将这个龙王庙,连同里面的日军一同送回他们的日本老家。

一夜的激战,消耗了归绥城内日军仅存的有生力量之中的大部分,为最后的总攻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条件。而这边支队长也没有食言,采取歇人不歇工的办法,经过一夜的苦战,在城墙的东北角挖掘了三条三百余米长直抵城墙的地道。

虽然弄的几乎所有官兵都疲惫不堪,但在清晨时分,穆长秋调拨的所有一千公斤的高爆梯恩梯炸药,已经全部都装填到了城墙下面。所有的起爆器也已经连接完毕,就等待上级下达的最后命令。

接到地道那边已经准备完毕的报告,穆长秋立即将十五团的两个主力营,从北面撤了下来,秘密迂回到东北方向。同时命令十三团加大攻击力度,尽可能的向纵深推进。将城内日军守军的主力力全部吸引到东面的迎旭门一线,掩护东北方向的突破。

随着穆长秋总攻击命令下达,伴随着一声巨响,这道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经过历代人不断的维修。底座用条石垒砌,内部夯土,外包青砖而异常坚固,让穆长秋很是头疼的绥远城东北城墙,被足足一吨的炸药产生的剧烈爆炸,直接炸的垮塌下去。

不仅爆破点周边的城墙全部垮塌,连同东门以北,北门以东的大段城墙也全部被震垮。整个东面和背面的城墙有近一半的面积,被彻底的炸塌。在爆炸力的摧毁之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斜坡,供步兵突击的突破口打开了。

见到突破口已经打开,穆长秋不待硝烟散尽,便指挥起爆前才秘密调过来的两个主力营,在四挺高射机枪,以及迫击炮弹的火力掩护之下,快速的冲过突破口向纵深发展。至于两面城墙上,在爆炸之中幸存的寥寥无几的日军,只派出了两个加强排沿着城墙扫荡。

被爆破搞得措不及防的日军,短短的时间之内,东北方向的纵深防线连续被突破。而在东城门的十三团,在突破部队侧翼的支援之下,也一举突破之前还相持不下的瓮城日军防线,除了留下一个营控制突破口之外,全团主力突入城区纵深。

而在南线,负责切断绥远城与归化城之间日军联系的骑兵旅的一个营,也在抽出手来调转了攻击方向的大青山游击支队一个团的配合之下,突破南城门。从南面攻入绥远城,并向纵深快速发展。

对城内伪蒙军并不是很放心,自己又因为失误,将城内防守主力骑兵第四旅团折腾光了的西原一策,在部署防御的时候,将城内日军的主要有生力量,都放在了城北与城东两个方向。尤其是城东,几乎集中了城内日军守军一半,伪蒙军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

这些在与十三团的夜战之中,虽然守住了瓮城以西的防线,但是损失极其惨重。而城北的守军,又被十五团一个营部队死死的缠住,根本就无力增援其余方向。整个归绥城内纵深防御,日军兵力极其单薄。突入城区内的部队,利用这个态势,快速的向纵深发展。

尽管日伪军利用城内的民房,拼命的顽抗。但在抗联装备的大量小口径直瞄火炮的火力打击之下,日军的抵抗迅速的瓦解。至于伪蒙军,则大批的投降。战至中午,日军在归绥城内的整体防御全部崩溃。

残存的日军在纵深阵地连续被突破的情况之下,担心仅存的一点兵力,也被敌军分割开来。也就顾不上那些伪蒙军的想法了,全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收缩到了城原满清绥远将军府之内。

西原一策虽说在此战之中,屡屡在决策上出现失误,但是人倒也硬实,不失将军风范的异常平静。在外城防线全部崩溃,守军死伤惨重的局面,城内防御纵深连续被突破。也没有下命令向眼下尚属平静城西突围,而是固执的下令坚守最后一块阵地。

其实倒不是他真的稳如泰山,真的不想突围,就老实的坐在这里等死。早在城墙被炸塌的第一时间,已经知道绥远城守不住的他,就曾经想过率军向西突围。但他很是担心敌人在西面设伏,等着自己上钩。

要不然抗联为什么只是三面围攻,而单独西面异常的平静?支那兵法之中的围三厥一战术,他西原一策多少还是懂一些的。敌军投入的兵力虽说不多,但是这么多的坦克和卡车都冲过来了,步兵还困难吗?这个问题几乎都不用想。

眼下敌军只是重点围攻归绥城三面,独留下西面没有动静,其中没有鬼就怪了。之前第四骑兵旅团的全军覆灭,让这位西原一策中将实在不敢在城外与敌军决战。在他看来固守还有一线生机,如果脱离坚城突围,在敌军的坦克追击之下,绝对是十死无生。

思虑来、思虑去,这位西原一策中将还是决定死守绥远城内最坚实的建筑物,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办公所在地,也是整个绥远城内最著名的历史建筑物,清代乾隆年间建筑的绥远将军府。

就在收缩进龙王庙内的百余名日军,随着这座面积不算大的小庙,一同在骑一旅的炮火之下灰飞烟灭的同一时间。整个归绥守军残余兵力,连同归绥城内那几大著名的蒙奸和汉奸,全部被压缩进绥远将军府。

跟随第二梯队一同进入归绥城的穆长秋,根据战况调整了部署。他将西线原本准备守株待兔伏击日军突围的两个坦克连,调进了城内。用一个连的t三四坦克,利用厚重的装甲,直接将归绥将军府的外墙撞塌多处,为步兵进入打出突破口。

在坦克打开突破口之后,他直接投入进了两个连,从南北两个方向,对依旧在拼命顽抗最后的这些日军进行围歼。而接替t三四坦克的bt坦克,就停留在撞开的突破口处,用四十五毫米坦克炮和车载机枪,掩护进入院落的部队作战。

在争夺绥远将军府的时候,穆长秋没有采取归化城围歼日军最后残存兵力时候,采取的直接使用炮火覆盖,将里面的日伪军士兵连同建筑物一起直接送上天。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采取了逐一争夺的办法,一个一个院落的硬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