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军的苦心布置

实际上苏英奇的预料还是很准确的,此时他的侦察连三个排不仅没有摸上山,甚至基本上还困在山脚之下.在侦察连刚一抵达山脚之后,便在山脚下发现了数个布置的极其隐蔽的火力点,以及一大片的雷区。

仅仅从表面上观察这片雷区,就几乎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而在山体上,通过抵近观察,他们发现了不止一个日军机枪火力工事。每个丘陵山体表面,仅仅是观察到的火力点,便有十余个,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的那座机枪工事。

这还不算那些过于隐蔽,还未能发现的火力点。这个不用想,在日军修建的工事群之中,隐蔽火力点的数量从来就没有低于过表面上的工事。通辽一战,那里的隐蔽火力点,甚至还要多于暴露出来的固定火力点。这也是当初通辽一战,陈翰章所部伤亡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表面日军工事的结构,火力点的布置,雷区的宽度和密度,以及未发现任何一条暴露在表面的交通壕情况来看。侦察连长马上便判明,眼前这三座通过两道山脊相互连接,海拔并不高,山势也很平坦,甚至很多地方轻型坦克都,可以冲上去的丘陵山体内肯定是挖空了。

因为侦察连几番寻找,并未发现山脚下在丘陵的表面,有日军预留通过雷区的通道。如果山体内没有通道,这么密集的雷区,日军自己恐怕也上下不了山。这并不符合军事常理,更不符合日军的风格。崇尚进攻的日军,在修建工事群的时候,都会预留反击出发点。而且这个出击点的设置,都是相当的隐蔽。

尽管判明日军肯定在雷区里面有通道,但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寻找。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雷区里面依靠自己战士日常的排雷训练,摸出一条通道来。侦察兵吗,排雷是必修的科目。

犹豫了一下,这位连长还是给自己的三个部下下令先排雷,至少要从山脚之下打开一条通道到能够进去人的掩体之内。没办法,山脚下的机枪火力点,射击方向一看就都是经过缜密计算,只固定向一个方向射击。射击口预留的相当狭小,人根本就钻不进去。

就是想利用日军火力点,渗透进山体内部,总得找一个能够钻进去的地方。山脚下的那几个火力点,还有没有其他的通道不知道,但是射击口的大小,却只能让一个人最多将不带钢盔的脑袋塞进去。带了钢盔,这脑袋就伸不进去了。

因为苏英奇尽可能不惊动日军的要求,部队无法使用爆破器材排雷,只能靠人一点点从山脚之下,一点点的往上排雷,这速度自然是快不了。尽管侦察连为了加快进度,在每一个方向都派出了三个人齐头并进同时排雷。

而且日军的雷区的地雷埋设也不是很复杂,只是普通的埋设方法,远没有抗联布雷时候的那些花样。使用的地雷种类也很单一,都是普通的压发地雷,连绊发雷都没有。但是却因为雷区的面积过大,地雷的密度也相当的高。

仅仅两三平方米的地方,便排除了五六颗反步兵地雷。这么高的布雷密度,排雷的战士稍微往前一探身,就几乎没有可下脚的地方。只能从雷场的边缘,一点点的往里面排查,一个一个的排除,几乎不敢稍越雷池半步。

更为严重的是,整个山体上被日军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丢下了为数不少的空铁皮罐头盒子。排雷的战士,一边排雷还要小心的应付这些变相起到报警器的东西。一不小心碰到,就会弄出响动来。

最关键的是,整个山体的外围,日军所有火力点的周边,也都布满了地雷。想要摸掉一个火力点,不先排除雷区,你连火力点外围都靠不近。而排雷的时候,动静稍微大一些,紧邻的火力点内日军又不是死人,不可能不被惊动。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排雷的进度相当缓慢。

参战的这个侦察连,为了打开通道,几乎是蹭着往上一点一点的排雷。排除的地雷,也不敢引爆,只能在夜色之下,一点点的摸索着拆除下起爆器和雷管。半个小时过去了,只前进了五十余米。仅仅正中位置上打开的三条通道,就排除了上百枚地雷。

前边的部队在一点点的啃,让后面的连长相当的着急。在这么耽搁下去,就算日军没有发现,可等到天亮也打不开一条通道。但丘陵上到处丢的,当做报警器使用的铁皮罐头盒子,又让他不敢增加太多的人手同时排雷。

人多了,在雷区没有打通之前,仅仅从表面上日军火力点的分布来看,上去了就是给人家当活靶子。那些交叉射击的机枪,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投入进攻的部队,前后夹击打成蜂窝煤。

看着手表上的时间一分一分的走过,距离总攻击发起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分钟,在这里已经隐约的可以听见南线佯攻的炮声。山下的苏英奇到是很能沉得住气,但山上的侦察连长看着山上还在向上一点点摸的战士,却是再也沉不住气了。

就在他刚要下令准备使用在山脚下临时制作的爆破器材的时候,原来一直平静的山上却突然出现了变化。排雷的战士中进度最快的一个战士,却是与一个突然出现的嘴上叼着烟的日军遭遇。

还好这个战士是老兵出身,反应异常迅速。没有等这个被眼前突然出现的敌人,搞的目瞪口呆日军喊叫出声来。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来。利用身高的优势一手迅速的捂住那个家伙的嘴,手中排雷用的签子顺势扎穿了他的脖子。在这个家伙还没有来得及发出警告之前,便干净利落的解决掉了他。

连长在山下看到这一幕,马上便明白那里是日军一个秘密的进出口。否则在这遍布地雷的山上,一个日军不会冒冒失失的从哪里冒出来。想到这里,连长顺着已经打开的道路快速的匍匐到发生意外的地方。

那个解决了靠着手疾解决突发事件的老兵,见到自己连长上来,立即即向右侧已经排除地雷的方向让出了一个位置,手向着右前方透出一丝光亮的山体指了指,又递给他刚从这里排除的一颗地雷。

顺着这个老兵指的方向,以及看了看手上根本就没有安装压发器的地雷,这个连长已经全部明白了。事情正向他判断的那样,这三座相互连接的丘陵,已经全部被打通了,这里是日军一个进出山体的一个秘密通道。

但进出口在修建工事的时候,便经过精心的伪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日军少尉的突然出现,即便是走到面前,恐怕也很难发现。考虑到与整体战场的环境配合,这个隐蔽口的土层上面还挂着两颗没有安放压发器的地雷作为伪装。

这里有雷区不假,但是这里的雷区里面肯定有供日军出入的通道。不过这个通道,肯定都经过了精心的伪装,现在自己一直没有找到而。如果从这里的日军的布置来看,找到这个通过雷区的通道,也并不是很困难。只要排查一下,那里的雷区是假的就可以了。

这里的工事群,日军看起来很是动了一番心思。甚至为了不暴露目标,进出口上还埋设了两枚的没有安装压发器的地雷。以迷惑可能出现在自己方向的敌军,拖延对方发起攻击的时间。因为在战时排雷,没有人会有那个时间,抽出太多的时间辨别真假地雷。

如果秘密渗透,更没有时间去辨别地雷的真假。白天是没有人秘密渗透的,而在夜间更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分别这些地雷的真假。这些真假雷区,可以拖延敌军渗透的时间和效率,给部队争取到相当的反应时间。

即便偷袭的对手寻找到警戒空隙,真的摸了上来。因为这两枚假地雷,也不会有什么察觉。至少可以保证秘密火力点,以及预留的反击通道不被对手发现。这个雷场的布置,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而且他判断不仅这个进出口,恐怕所有山体表面的火力点,周边的那些雷区恐怕都是假的,都是没有安装压发器的地雷。当然在正面的方向,还是会有一定真雷的,但是绝对不会靠近射击孔那么的近。

不能不说日军的这个办法,虽说并不复杂,设想的也很简单,但是却不能不说日军的这个办法很聪明。利用真真假假的雷区,成功的骗过了自己这个老侦察兵的眼睛。不仅成功隐蔽了进出通道,而且还拖延了自己的时间。

被老兵干掉的这个鬼子,是准备出来吸烟却不幸的与自己的排头兵撞了一个正着。结果一个有心,一个无意,不仅自己送了命,还向爬上山来的抗联侦察兵,直接暴露了坑道进出口的所在位置。

看着暴露在眼前的日军山体工事的进出口,又看了一下时间,这个连长咬了咬牙,利用日军尚未发现通道口已经暴露,火速将山下自己直接指挥的这个排全部调了上来。顺着通道口,快速的渗透了下去。

也许此刻这边日军的注意力,都被东南方向战斗给吸引了过去。这边的警戒,明显不如那边佯攻发起之间严密。否则这个日军少尉,也不会胆大包天的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想着出来吸烟以及透透气。外面的空气,肯定要比里面浑浊的空气清新的多了。

不过想想这个独立混成第九旅团,虽说经常被日军拉出去打野战,但是毕竟是自组建以来,就在华北地区作战。在调防天津大沽口之前,曾经长时间驻守在山西。在那里被十八集团军部队,恐怕折腾的不轻。

否则也不会在修建工事的时候,挖空心思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来。这里的雷场,与其说是防护对手强攻,更多的还不如说是防止敌军摸自己的夜螺丝。面对大部队的强攻,这些雷场的作用其实并不大。

一顿炮火下去,雷场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寥寥无几了。但是在面对对手夜间偷袭的时候,却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了这道雷区,敌军要么将偷袭变成强攻,要么只能一点点的排除。这又给自己发现敌军的行动,创造了很大的机会,至少也争取到一定的反应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