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二十章 战场的选择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二十章 战场的选择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其实早在接到冈村宁次立即放弃集宁,全师团南撤大同一线的命令之后,六十九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并不想执行这道他看来是送死的命令.毕竟是在一线作战的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对战局和敌情判断的很清楚。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手下清一色都是步兵,机动能力很差。集宁周边的对手装备了大量的坦克,机动能力远远的超过自己。一旦自己脱离坚城的掩护强行南下,很可能会被敌军的坦克集群给分割包围。

但井上贞卫中将的反对,对于冈村宁次来说,却没有任何的作用。他坚持六十九师团与集宁守军一同立即南撤,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大同一线。在绥西以丢,整个晋北已经暴露在抗联炮口之下的情况之下,收缩兵力固守晋北才是冈村宁次当时考虑的问题。

尽管第一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中将,也反对冈村宁次大将的这个决定。私下给井上贞卫中将下达了一个见机行事的命令。但见机行事这四个字,并不代表着吉本贞一中将,会公开的支持他对抗方面军司令官。

无奈之下的井上贞卫中将只能硬着头皮带着部队,准备从三岔口、集宁城向南突围。为了保证师团主力能够安全的撤至大同,在丰镇已经丢失,自己身边就有敌军大量坦克、机械化部队的情况之下。

为了保证能够平安撤离,在路上别被敌军吃掉,在突围上的部署上井上贞卫中将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命令三岔口的两个步兵大队,加上旗下营以东平绥线各个据点内,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部分兵力,不惜一切代价立即向西南方向的凉城撤退。绕道杀虎口一线,直接撤回右玉境内,经右玉撤回大同。

命令红沙嘴的两个步兵大队立即冲破敌军的阻击,北上接应师团主力。即便无法完全分散自己周边抗联的注意力,但至少也要吸引抗联一部分的注意力,分散集宁城周边的敌军。更为重要的是,迷惑周边的抗联部队。

而对于集宁城内的日军,他将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两个中队,与独立一一八步兵大队残余兵力混编成一个临时大队,再加上困守集宁城内的三个步兵大队,总计四个步兵大队死死的抱成一团,采取集团行军的办法向南撤退。

至于集宁城内所有无法携带的弹药和粮食,则统统被丢掉。炸,那会引起敌军注意的。自己是突围、是逃难,不是去武装旅游和扫荡,更不是自己主动去进攻。搞的太过于惊天动地,最终会让自己倒霉的。

尽管冈村宁次给井上贞卫的命令是撤退,但这位六十九师团长压根就没有想过是撤退。从接到命令开始,就把这次撤退当成了逃难。开什么玩笑,在周边敌军大量坦克机械化骑兵集群虎视眈眈的情况之下,脱离坚固的城防工事群是撤退?那是逃难好不好。

尽管为了维持皇军的尊严,嘴上不说但是在行动上,井上贞卫中将很是自觉的将此次撤退,直接与逃难划上了等号。他某些事情上的所作所为,也的确有些像是逃难。大量的伤兵在无法输送的情况之下,直接被当做了包袱丢掉。

部队临行之前,不仅重伤员,就连还能勉强行走的轻伤员也一并丢掉。重伤员每人发了一枚手榴弹,让他们为天皇尽忠。轻伤员则每人一支步枪,二百发子弹留下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至于集宁城内的日本侨民,男的不管年纪大小,只要超过十五岁,每人发上一支枪,一百五十发子弹。枪的数量虽然不足,但是将集宁城内的伪军和伪警察手中的武器收缴下来,就差不多够用了。子弹,整个集宁城内堆积如山有的是。

将这几百侨民收编进部队,好赖能充点数不是?女人则每人一枚手榴弹,给她们自杀使用。对于集宁城内大大小小的伪军政人员,则直接丢弃一个人都不携带。对于那些送上大批礼物的伪军政人员,礼物收下人赶出去。

为了安全起见,井上贞卫中将特地将师团主力与红沙嘴所部撤离的时间,特地定在了三岔口两个步兵大队撤退开始六个小时之后。实际上三岔口的这两个步兵大队,被他当做吸引周边抗联注意力,而有意识丢出的一枚棋子。

没办法,如果不将自己身边的抗联注意力转开,恐怕自己的撤退行动刚一出城,就会被对方利用机动性上的优势给死死的咬住。那样别说撤到大同,就是连丰镇都到不了。而一旦被咬住,六十九师团也就完了。

而这几天的激战之中,集宁城内的战斗虽说因为抗联的进攻兵力不足,打的不愠不火的,师团主力伤亡并不大。但是无论是三岔口的部队,还是红沙嘴的两个大队,在向集宁师团主力靠拢的时候,与敌军主力部队激战之中伤亡相当的大。

井上贞卫中将很清楚,红沙嘴一线的两个步兵大队,压根就没有接应自己的实力。眼下能够起到的作用,就是分散敌军的注意力。而三岔口一线两个已经被打成半残的步兵大队,将自己身边的敌军吸引到凉城方向,也是井上贞卫中将一种无奈的选择。

尽管这种让自己部下做靶子吸引敌军的部署,让井上贞卫中将很是自责。但随后抗联在南线与东面封锁的兵力撤走大部,却是让他看到了成功突围的希望。随即那点自责之心,早就随着妙计的自以为成功而灰飞烟灭了。

只是情况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像他判断的那样,自己周边的敌军真的被三岔口方向的行动给吸引过去。他的虚张声势,的确差点把他的直接对手易良品给骗了。但是对于易良品上级的陈翰章玩这种花样经验,远比他丰富的人来说,他的那点伎俩,以及舍出来的本钱还不够。

在接到三岔口一线日军,非但停止了之前向东拼命的攻击,试图与师团主力靠拢的举动。反倒是集中兵力,拼命向西南凉城方向撤退。但是集宁城内的日军,却并无任何动作的报告之后。

已经接到杨震要求在集宁部队撤出集宁战场,想办法放这个六十九师团出城野战命令的陈翰章。从三岔口之敌的行动之中,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六十九师团要跑。而且这次日军,绝对不会是虚张声势。

之前虽然让开了东面,但是六十九师团却死活不离开集宁坚城。甚至连三岔口与红沙嘴的日军,也停止了一切试图与师团主力汇合的举动。就老老实实的在三岔口、红沙嘴两地,构筑工事坚守。

可眼下三岔口一线的日军非但停止了东进,反倒是向西南方向摆出了一副撤退至凉城的举动。陈翰章根据这一点,很容易便判断出这是六十九师团坐不住了。三岔口的日军举动,是在虚张声势,掩护他的师团主力行动。

品味出其中不对的陈翰章,立即制止了易良品想要趁机集中兵力,先解决三岔口之敌的想法。而是命令其将在集宁城区东、南两个方向的兵力立即收缩,将所有的兵力撤至集宁东南方向的黄旗海北岸隐蔽待机。并让开红沙嘴一线,让那里的日军与六十九师团主力汇合。

只是陈翰章眼下也没有判断出这个六十九师团此举,究竟是想向东与一一零师团汇合,还是想南下解救大同目前危局。所以他将易良品的主力,撤至了大成店这个集宁东面的战略要点上。无论井上贞卫是向东,还是向南撤退,都可以利用自己机械化的优势,快速的赶到。

而自己则抽调跟随自己行动的骑兵二旅两个营、坦克部队大部,立即向西北方向前进,进至八印滩、半个井一线,切断日军走集宁西部丘陵地带撤退的企图。逼迫六十九师团在撤退的时候,只能走黄旗海与平绥铁路之间的平原地带。

并与易良品所部,东西准备夹击六十九师团主力。至于三岔口向凉城方面突围的日军,他派了骑兵二旅的一个骑兵营,加上易良品原本部署在那个方向的一个机械化营去解决。两个半残的步兵大队,还不值得他动用太多的兵力。

此时的陈翰章底气很是充足,大同方向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担心。在得知一号已经用杜开山将刘长顺换下来的消息之后,知道杜开山性格的陈翰章清楚,自己的这位枪响屁股就长刺的老战友,肯定不会坐视自己在这边苦战。

这个家伙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给自己任何的回信,但是按照自己知道的这个家伙的性格来说,他肯定会搞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没准他的增援部队,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所以陈翰章,干脆将自己身边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战场上。

顺势而为,利用日军自己出动突围有利时机,避免了强攻所带来的伤亡,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坦克集群冲击力一举彻底的打垮这个六十九师团。避免与其打一场消耗战,才是他认为目前最应该做的。

只是将这个战场放到什么位置,却多少有些让陈翰章为难。六十九师团主力,如果向东突围到是好办。集宁与兴和之间的依核卓尔湖西岸,那里地势平坦,风水看起来也不错,是一个可以给六十九师团上下预备的良好墓地。

但如果六十九师团向南突围,到是让他有些犯愁。如果距离集宁城太近了,自己这一打好不容易露头的六十九师团在缩回去。如果在往南放一些打,又距离丰镇太近了。自己将部队都派出去,整个丰镇城内可就剩下两辆坦克,外加一个骑兵连的兵力。

从眼下的整个战场态势来看,虽然暂时无法确定集宁城内日军主力撤退的方向。但陈翰章认为既然现在三岔河之敌,向凉城方向撤退,那么集宁的日军撤退方向,很可能会选择向南。因为从战场态势来看,南撤对这个六十九师团是最有利的。

如果将战场放的太过于靠南,在战场上哪怕稍微疏忽一点,都有可能会让这个六十九师团冲破丰镇一线,从得胜口冲过外长城进入大同盆地,那么现在兵力已经使用到极限的易良品那里可就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