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须要打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须要打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只是虽说在新京两翼战场上,抗联打垮了日军投入到战场上的几乎所有装甲力量.依靠重装备上的优势,在战场上也明显占据着上风和主动权。但打掉日军的装甲集群,只是拔掉了日军反击战之中投入的最锋利爪牙。

最多也就算是打掉可阻碍抗联合围整个大新京战场的最大障碍。但这并不代表着,接下来的攻势可以势如破竹。实际上日军的抵抗,依旧极其顽强。关东军不断向新京周边战场增派兵力,甚至整个南满的核心之地,仅剩下了一个师团。

相对于晋北战场因为地处关内腹地,又接近重庆方面几个战区的辖区,将国内的目光吸引过去。孤悬在东北的新京战场,虽说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却因为美英苏三国观察员亲临一线,几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其战况惨烈的战斗,双方付出的高昂代价。被敌我双方猛烈的地空火力,彻底炸成一片废墟,除了到处都是被击毁装备的残骸之外,所有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的新京战场,也因为之惨烈,被美英媒体称之为东方的凡尔登战役。

此时战况更加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远还没有开打。刚刚在莫斯科保卫战之中,重创德军中央集团军,将战线向西推进了三百多公里。此刻踌躇满志的苏军,正在准备哈尔科夫进攻战。

而苏德战场上的德军也抓紧时间,拼命的调兵遣将,从后方向前运输补充装备、弹药。不惜一切代价的,全力调整部署,准备从去年冬季的巨大损失之中恢复元气。此刻的苏德战场,正处于难得的平静期。几乎没有惨烈战役,自然不会被媒体歌颂。

西方媒体形容这场惨烈的战役,还是用一战时期最惨烈的凡尔登战役作为对比。不过这个噱头,这也足够吸引世界各国媒体的头条了。尤其是在东南亚战场上,正在遭受空前惨败的美英两国媒体,为了鼓舞本国低落的士气,可谓在报纸上不懈余力的拼命为抗联鼓吹。美英媒体的帮忙,反倒是促成了僵持不下的对苏谈判最终解决。

在眼下东北战局之中,虽说依旧处于僵持不下的局面,抗联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急需坦克、炮弹、航空炸弹,以及大批军工原料的补充。但在外援渠道因为与苏联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苏联扣押美国援助物资和装备一事,抗联最急需的军工原料却迟迟得不到补充。

在美英不断的督促和施压之下,原来与苏联方面一直僵持不下的,关于苏联扣押抗联军援的事件也有了最新的进展。抗联与苏联方面各自退让一步,抗联放弃对被苏联扣押并留下自用的这批美援装备追索。

苏联人则同意从远东的库存之中,调拨给抗联最急需的二十万发一二二榴弹炮弹,两万发一五二榴弹炮弹。同时在被扣押的美援坦克已经战损余烬的情况之下,将英国援助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转让给抗联一部分作为补偿。

尽管抗联在美国援助物资分配上,对苏联又多少做出了一些让步。但苏联人也同意,接收一批抗联挑选的干部和战士,到苏联以学习海军的名义,接替一部分苏联海军防务。并同意向抗联转让一批航空技术,以及为抗联研制一种为轰炸日军护航的远程战斗机。

杨震趁机又向苏联人要了太平洋舰队储备的五百条航空鱼雷,以及一批防毒面具、防毒工具。同时苏联方面也答应,今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双方相互协调解决,不在采取类似的激化矛盾行动。

听完杨震对东北战场进展,以及关于中央最关心的最新进展对苏谈判的汇报,老总的眉头死死的拧在一起。良久老总才道:“你这一仗打好了,整个东北战场的主动权,从此就在我们手中。如果失败了,对于你们可就是伤筋动骨了,几年之内无法恢复元气了。”

“而且从眼下战局的进展,以及平均每天两个团的消耗速度来看,你们即便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从伤亡数字上来看,恐怕也只能说是惨胜。一旦部队老骨头损失太多,对部队未来发展影响可是相当大的。”

“杨震同志,你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在东北战场进行一定的收缩,减少兵力的投入。如果形势允许,在东北全线转攻为守。因为不仅仅是东北战场,还有晋北战场需要你们担任主力。”

“从日军调集的援军数量来看,未来晋北战场,恐怕还要有一场残酷的血战打响。而从目前战局来看,关内的部队暂时还无力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也就是说,在晋北战场还需要以你们为主。”

“在两大战场同时大量的消耗之下,你们的部队能不能坚持下来,或者说是保存住元气,这是中央最为关心的问题。东北战场战局如此的紧张,平均每天消耗两个整团。再加上晋北战场接下来可能要承担的恶战,你们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

“中央也知道,这场战役打到这个份上,不仅仅是我们整体战略的需要,也是对国际形势的一个配合。但杨震同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完全都是值得的吗?我们要有一个长远打算,不能学当年中原大战的西北军。”

“动不动就不要根本,什么都不管不顾,倾尽所有全部投入到战场上。胜大家坐江山,败则大家一拍两散。主席不止一次说过,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天我把这句话,再一次送给你。记住,我们要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

“我们不是美国人,更不是英国人,甚至连苏联人也不是。即便是你们的工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也无法与日本这个现代工业国相比。我们不能在一场战役之中,将手中的老本都舍出去。”

“别忘了,这是一场长期和漫长的战争。你们的装甲兵、重炮部队,以及航空兵部队,是全军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建设这些部队的根本和底子。一旦打光了,影响的不单单是你们东北战场,还有我军未来的发展。”

对于老总的这番掏心窝子的劝说,杨震没有立即回答老总的话,而是突然沉默下来。看着这间不大窑洞外边的群山,良久才开口道:“老总,您的想法我明白。我也很清楚,这场战役在中央很多人的眼中,是一场类似投名状的战役。”

“拿我们自己部队的未来和发展,甚至是干部和战士的鲜血,去向美英两国献媚,以换取美英两国的施舍。此次战役刚一打响,主席也曾经再三来电询问我,这场战役的把握是否足够,部队能不能承担起相对应的巨大消耗。”

“但老总,不管是今天您的反问,还是之前主席的询问,我都还是一句话,这场战役我们必须打,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这场战役也得打。这不是针对我个人,正是为了我们这支军队未来的发展,这场战役必须要打,而且必须打赢。”

“抗联不是当年中原大战前的西北军,我也不是那位冯焕章将军。这场战役是投名状也好,是献媚也罢,都要打下去。一,这是北满根据地和抗联的未来发展,所必须要走的一步。部队发展和壮大,不是靠着保存实力换来的,是靠着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这次作战其实从根子上来说,是我军第一次正规的大兵团协同作战。大规模的步坦、地空火力,协同作战。其作战模式与去年相比,可以说是进一步的量化和细化。去年的作战,只能说是在一张空白白纸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摸索和总结。”

“今年的这次战役,才是真正检验我军合成化作战的能力。我们没有基础,也没有什么充裕的时间去一点点摸索。只能通过不断的实战锻炼,不断的提升我军合成化作战的水平,摸索出符合我军作战特点的合成化战略、战术。”

“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切立足于我军自身的发展水平。不唯外、不崇外,不搞全盘照搬的那一套。国外好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抄。一切要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发展,来制定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们这支军队不能总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水平,不能总停留在只和敌军打游击战的水平。部队要发展、要壮大,国内外的情况又有别,我们该怎么办?只能通过一场场的战斗,逐步累积自身的经验。”

“二,其实这一仗也正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说的好听一点是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说的难听一些就是向美英献媚,是一个投名状。在眼下美英最虚弱的时候,”

“虽说与美英达成了协议,但是美英方面对我军可以说完全不信任。我们争取援助,其艰难程度远远的超过了苏联以及重庆方面。美英两国要用我们,但是更是防备我们。”

“再加上某些方面因为自身利益,以及对战后格局的考虑从中暗自搅合。我们想要国外的机器设备,建立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工业,不拿出一点本钱是不行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花点本钱。”

“老总,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有些人的话并没有说错,我可以说这一仗有相当一部分是打给美英看的。这一仗,就是我们向美英争取援助的本钱。日本人的国力在那里摆着,与美英较劲,即便是人家两面作战,但日本人的国力也远不是对手。”

“如今我们不利用美英在日军攻势之下,一溃千里,整个太平洋战场都在处于弱势的局面出手。等到美英扭转战局之后在出手,会鸡飞蛋打,什么都弄不到。一旦美国人觉得我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一个美分的装备都不会给我们。”

“老总,这就是现实。我们在美国人眼中,本身就不是中央政权。说好听点,是一个地方政权。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政党。与美国人打交道,争取美国援助的方面,本身就处在绝对劣势上。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拦路虎,谁都觉得可以从我们口袋里面掏出东西,在装进自己的口袋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