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翰章的判断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翰章的判断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老总很清楚,陈翰章这番话是实话,没有半分的夸张,也是整个晋北战场面前的实情.老总当初坚持调穆长秋所部抢占崞县,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尽快的解决这个二十一师团。以抽出手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新敌情。要知道老总这么做,可是相当的冒险。

穆长秋在宁化堡一线,晋绥军区主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围攻左间支队,而不用担心后背的安全。但穆长秋所部这么一调离,整个晋绥军区主力的后背,则全部暴露出来。而晋西北战场,距离太原的直线距离可并不是很远。

十五师团一旦真的像杨震判断的那样,会出现在战场上。那么他们的目标,不见得会是晋北,搞不好也许会是晋西北。而在那里为了围歼左间支队的几千日军,晋绥军区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整个晋绥军区腹地,都唱起了空城计。

一旦这个十五师团的目标是晋西北,那么晋绥军区就很危险了。这也是为何陈翰章最终同意了老总调动穆长秋所部参战,但是最始终只让穆长秋所部在崞县和平地泉一线待机,而没有让其北上参战的主要原因。

穆长秋在那里,向北可以遏制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切断其补给线。向南,可以防止太原一线的日军增援。最关键的是崞县距离晋西北战场,还是相对近一些。一旦十五师团北调,目标却是晋西北战场的话,那么穆长秋所部也可以立即增援。

陈翰章坚决不同意将穆长秋所部北上参战的想法,老总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老总也清楚,在穆长秋所部暂不北上的情况之下。在两路日军几乎是齐头并进,同时突破内长城一线的态势下,陈翰章依靠有限的力量,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集中火力和兵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先行打垮一路。

作为军事大家,老总对后勤并不陌生,更知道将这些炮弹、航空炸弹从东北千里迢迢运到大西北,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陈翰章做出这个以火力代替兵力的决定,恐怕并不是那么轻易下的。

老总刚刚初略的算了一下,不算新广武战场上消耗的弹药。仅仅旧广武城方向半个小时之内,就至少打出了五千多发的炮弹,这还不算航空炸弹与那种特制的燃烧弹。在压力这么大,后勤负担这么重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就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取得他想要的结果。

只要先打垮了这个二十一师团,整个晋北战场这盘棋就是彻底的活了。但现在陈翰章却偏偏缺乏足够数量的步兵,还有大量的时间。先不说茹越口方向的三十二师团,随时可能西进增援,就是十五师团也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老总明白陈翰章为何决定要打这个二十一师团,他的真实意图就是想要将十五师团的注意力。从晋西北吸引到自己身上,以减轻晋绥军区可能承受的压力。只要十五师团的目标是晋北战场,他就可以调动穆长秋的那两个团。

有这两个团参战,陈翰章并不担心十五师团会给晋北战场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一点,老总在陈翰章的脸上看出了相当的自信。但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在十五师团抵达之前,必须要解决晋北战场两个师团中的一个。

否则一旦在打垮二十一师团之前,这个十五师团就扑上来,那么对陈翰章恐怕就不单单是压力能够解决的了。因为即便穆长秋两个团北上参战,但只能缠住十五师团。晋北战场,依旧处在机动兵力不足的情况。、尽管老总不太相信在这个节骨眼上,冈村宁次还会抽调此刻已经对太行区进行扫荡的十五师团北上。但是老总很清楚,在战场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在眼下的这个局面之下,这个十五师团未必就绝对不会北调。哪怕是这个十五师团北调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晋北参战各部也要做好准备。

时间,现在对于陈翰章来说,是最为宝贵的东西。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这个最头疼的事情,对于陈翰章来说,可谓是决定此战的关键因素。但老总希望陈翰章这个年轻的将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能沉住气。

虽说眼下进展受挫,战术部署无法实施。但只要好好的去琢磨,办法总归还是会有的。实际兵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之下,山地击溃战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尤其是面对日军这种死战不退的军队,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事情,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

犹豫了一下,老总点了点地图道:“陈翰章同志,我看现在既然日军部署在新广武周边的反坦克火力点,已经绝大部分被我军摧毁。你看是不是集中一部分坦克,从旧广武一线向雁门关方向突击一下。”

“我们不见得要在这个时候夺回雁门关,因为我们现在即便夺取了,但是也基本上很难守住。我的想法是以坦克切入日军腹心,摆出一副我们要直接绕开新广武一线,夺取雁门关的态势,让日军无法继续全力增援新广武。”

“同时,集中现有的骑兵和部分装甲力量,向北围攻位于张庄和马邑地区的其步兵第六十二联队、第八十三联队发起攻击。而且我看之前我们在旧广武的炮兵,也可以完全抽调过去。”

“尤其是那种火箭炮,一打一大片。我看这种武器并不是很适合山区作战,反倒是很是适合张庄、马邑地区的地形。将这些火箭炮调过去,增加北线的火力。至于这边的战事,我看以目前的身管火炮,完全足够使用。”

“我也知道眼下战事紧急,怎么样在短时间打垮这个二十一师团,是扭转我们现在被动局面的关键因素。但我们不能因为急迫,而不考虑战术。既然一口气吃不掉一个胖子,那就采取两面对压,集中火力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敲掉他。”

“也不见得非得一下子就打死,只要打残他们,让他们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无法再掀起什么风lang来,我看就完全可以了。两个步兵联队,敲掉他三分之二的兵力,我看就完全可以。日军作风虽说凶悍、顽强,但也不是铁打的。在炮弹的面前,也一样是无法抗的住的。”

说到这里,老总笑了笑道:“我早年为了寻求救过真理,曾经去西方留学过,记得第一站到的就是德国。虽说因为从事革命工作,在德国并未停留多长时间,就从德国转到苏联,但德语我还是记得一些的。”

“这些日军的新式反坦克炮,我从你们缴获的战利品身上的铭文看出来,这些火炮都是德国货。应该是此战之前,日军从德国进口的新式反坦克火炮。都是正儿八经的德式武器,而且其中绝对没有仿制品。”

陈翰章听到老总的建议和判断,在扫了一眼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图之后,略微琢磨了一下,拿起电话要通在一线指挥的熊伯涛,按照老总的思路开始调整部署。但陈翰章并未完全按照老总的思路执行,而是在老总的方案上做了一些调整。

他没有抽调部队迂回新广武与雁门关之间,一是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的他,现在他根本就抽调不出来多少步兵,去执行这个迂回计划。多了抽调不出来,少了非但起不到威胁的作用,反倒是分散了自己本就不多的兵力。

而没有步兵掩护,在山区采取这种迂回作战,哪怕是已经控制住的山区迂回作战,对于装甲兵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就算没有了反坦克炮,以日军的疯狂程度,肉弹攻击很多时候比反坦克炮带来的威胁更大。

同时从新广武到雁门关不过三公里的直线距离,迂回部队即便穿插到雁门关,但要遭受两方面火力的夹击。抽调兵力直接迂回到雁门关相比建立炮火封锁区,以火力切断日军增援路线,并不是一个很合算的决定。

而且现在抢占雁门关,即没有那么必要,也没有那个需要。旧广武现在已经拿下,雁门关内的日军并未派出大量兵力来争夺这个西部屏障,说明他们在雁门关一线的兵力,经过这段时间在新广武的消耗,恐怕也所剩不多,实力也在快速的减弱。

这个二十一师团不是在东北战场上,与自己打了多年交道,已经成为老油条的关东军。而是秉承着东南亚的连战连胜,浑身上下满是傲气来到晋北战场的。刚一交手,陈翰章便感觉到这个二十一师团虽说行动上很谨慎,但是全师团上下普遍带着一股子傲气。

如果在东北战场上,打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与抗联交手多年的关东军会立即收缩兵力,将防御重点放在纵深,甚至有可能会直接撤到雁门关。同时也会将张庄、马邑的部队,利用抗联还未来得及合围的态势,全部撤回雁门关一线,全师团转入防御作战。

绝对不会在新广武争夺战之中下这么大的力气,一口气投入这么多的部队。经过缜密的分析,陈翰章认为既然这个二十一师团浑身上下充满傲气,那么以日军一贯的战术习惯,他们是绝对不会放任旧广武,在这个时候落到抗联手中的。

哪怕是旧广武,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只要兵力允许,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新广武的屏障。但在旧广武战事结束之后,日军迟迟没有出兵反击。除了新广武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需要不断增援之外,恐怕也是实力将近消耗余烬,已经无力抽调兵力去收复旧广武。

陈翰章就不相信,以自己的火力之猛烈,投入的攻击力度之大,他二十一师团在雁门关的兵力会损失不大?自己占据着绝对的火力优势,以地空两面火力封锁新广武与雁门关之间的公路。

不算新广武争夺战之中的伤亡,单单日军每一次从雁门关增援新广武,都要留下大量的尸体。在这种伤亡数字之下,无论是集团火力还是单兵火力都占据上风的自己,血都快要耗干了,他们在雁门关不过一个联队,外加一部分工兵和辎重兵的兵力,剩下的实力还可以坚持下去多长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